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77章 叢林剝奪了英軍特戰隊的戰斗力

無線電子書    抗戰之特混戰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張君浩在大樹上接聽黃永軍的電話,得知英軍全都極其虛弱而且生了病走不了路消息,很是感慨。在這一帶進行敵后作戰,敵人不僅只有日軍,還有茂密原始叢林。

  張君浩和布蘭頓上校、羅忠上校簡短商量了一下后,立即決定放棄任何的追殲日軍企圖,由楊健虎步兵分隊斷后,黃永軍分隊、卡梅倫分隊、突擊隊制作擔架抬英軍或攙扶英軍返回隊部所在地。使用杰克炮兵分隊電報機向史迪威將軍和溫蓋特將軍報告相關情況以及特混戰隊決定實施的救援措施,請求向隊部所在地空投藥品、帳篷以及相關物資。

  很快史迪威和溫蓋特共同簽發電報來到,同意張君浩的做法,感謝特混戰隊救援英軍。

  中午張君浩、布蘭頓上校、羅忠上校、扎克里中校、杰克中校、吳瓊中校和李莉在炮兵陣地小山包下和英軍指揮官勒斯上校會面。

  勒斯上校瘦得皮包骨,眼睛凹陷,顴骨高聳,頭發凌亂,胡須滿面,軍服潮濕顯得極為寬大,站在張君浩面前向張君浩敬禮時,雙腿在打晃。

  張君浩還禮后,和勒斯上校握手,看著他的眼睛說:“辛苦了。”

  張君浩此時有千言萬語,但只說這三個字。

  勒斯上校也有千言萬語,只說“謝謝”。

  此時炮兵已經走了一段路,兩個步兵分隊正抬著英軍不能走路官兵向隊部所在地走去。

  必須在天黑前回到隊部所在地,天黑后,就走不了路。

  直線距離并不遠,但這里是野人山原始叢林,每走一步都驚心動魄,必須在白天才能走路。

  張君浩對勒斯上校說:“有話我們回營地再說。”

  勒斯上校點頭。

  張君浩對大家說:“走吧!”

  布蘭頓上校和扎克里中校扶著勒斯上校跟隨張君浩向來路走去。李莉連續不斷詢問勒斯上校相關情況,并在筆記本上作記錄。

  救援英軍看似輕松,卻是重大事件,李莉作為資深戰地記者對此事件的意義極為清楚,她想專門寫個專題報道這次事件。勒斯上校是英軍指揮官,首先采訪他,等到了營地后,李莉會采訪所有英軍。

  來時的路很難走,返回的路更難走。

  路上遇到日軍尸體,有些已經腐爛發出惡臭,有些已經被螞蟻等啃得不成人形。有些尸體部件失去了,想都不用想,肯定是被野獸叼走了。野人山就有這么地神奇,張君浩相信,不用幾天,日軍尸體就會消失。

  想起日軍尸體會消失,張君浩很是感慨,任何人都來自自然,將來也一定會復歸自然。只是回歸自然的方式不同,最終的結局都是一樣的。

  因為李莉不在身邊,吳瓊撒嬌,非要張君浩牽著她的手走路。

  回到隊部駐地后,天已黑下來,一行受到張伯良上校的最最熱烈歡迎。

  在小帳篷中,張君浩在吳瓊和雨宮櫻子的服侍下,徹徹底底洗了一個熱水澡。張君浩洗過澡后,吳瓊和雨宮櫻子洗澡。

  這兩位洗過澡后,張君浩和她們干了讓她們求之不得的好事,滿足了她們的心愿。

  張君浩離開自己住的帳篷到指揮室帳篷吃晚飯。

  吃晚飯時,張伯良上校讀史迪威和溫蓋特兩位將軍聯合發來的電報,指示張君浩要善待英軍,讓英軍在營地好好休養。張伯良讀完電報后,告訴張君浩美軍空投物資已經接收,而且替英軍搭好了帳篷,建好了營地,英軍全都安頓了下來。

  晚飯后,張君浩在張伯良上校、布蘭頓上校、羅忠上校、扎克里中校、吳瓊中校、謝新明中校、王進賢中校、杰克中校、楊健虎中校、黃永軍中校和卡梅倫中校等的陪同下,前往英軍營地看望英軍。

  英軍營地在特混戰隊營地北側山坡上的樹林里,地面雜草還沒有來得及清理,搭建了二十頂大帳篷,和四五頂小帳篷。大帳篷住戰士和堆放物資,小帳篷住軍官和作為會議室。

  帳篷與帳篷間有一堆堆巨大的篝火,在篝火上架著鐵鍋燒水。

  英軍滿身是虱子,人人都必須好好洗澡,衣服必須用開火燙洗,爛瘡口必須涂抹藥水,發熱和拉肚子人員必須注射或吃消炎藥。

  張君浩首先到勒斯上校住的帳篷看望,小桌子上點著蠟燭,勒斯上校還沒有洗澡,衣服也還沒有換,斜躺在床上,醫生正在檢查他的脈博,他的脈博非常虛弱。

  張君浩安慰勒斯上校,一定要好好休養。特混戰隊會把英軍當成自己的隊伍,有困難只管跟特混戰隊說,能幫忙解決的一定幫忙解決,不能幫忙解決的會請求指揮部空投。

  勒斯上校千恩萬謝。

  李莉拍照。

  看望了勒斯上校后,又一頂帳篷一頂帳篷看望過去。張君浩安慰英軍官兵,經過一定時間的療養,一定能康復。特混戰隊會幫助他們。

  回到特混戰隊作戰指揮室,大家坐下來開會。張君浩講中國話,李莉翻譯。

  張君浩指出,圍困英軍之日軍突然撤退,是因為害怕英軍會與特混戰隊里應外合把之消滅了。日軍怎么都沒有想到英軍已經失去了戰斗力,并不能再參與任何的軍事行動。這很好,能輕松救出英軍,比消滅日軍一個大隊意義都更加重大。假如要付出重大代價,我們也一定會全力以赴營救英軍。

  張君浩指營地周圍說,我們打仗的區域雖然也是山地,但并不高大。

  指枯門嶺最南端說,那一帶群山連綿,山體都特別高大。

  張君浩指出,日軍必然在那一帶建立了堅固防御體系,用來防衛孟拱與密支那,具體情況等勒斯上校身體康復后,可以請他詳細說明。

  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營地這一帶已無日軍。根據我的判斷,日軍暫時沒有能力集結兵力過來清剿,因為這里是野人山腹地,自然環境極端惡劣。不過當日軍得到增援后,必然會派隊伍前來襲擊,特混戰隊在此駐扎,就成為懸在日軍頭上寶劍,日軍將寢食難安。看英軍狀況,就能看出,假如長久生活在這一地區,再強壯的人都會因為種種原因而變得身體虛弱。也正因為這一帶環境惡劣,英軍才能生存到現在。麥支隊一定還在邁之開江東側,越不過邁之開江,我們無法和麥支隊合成一股。

  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對日軍已經進行了沉重打擊,消滅兩個日軍步兵大隊,使日軍防御兵力必須出現一定的不足狀況,而且極難抽調更多兵力增援新平洋方向。

  據初步推測,日軍18師團兵力分散駐防在從新平洋至密支那各個據點上,每一個據點的兵力最多只有一個大隊,大都只會是中隊規模。日軍分散用兵是迫不得已之舉,但也是兵家之大忌。假如不消滅日軍這兩個大隊,這兩個大隊會是日軍的機動兵力,不僅可以南征北討,還可以增援最危急前線。現在這兩個大隊被我們吃掉了,是我們的運氣,也是日軍18師團走向沒落的標志。

  張君浩指出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為了能尋找最佳攻擊點,就必須掌握日軍的兵力部署情況,熟悉地形地貌。如何做到這一點,一是利用隊伍中熟悉這一帶的人了解情況,二是尋找當地人,請當地人幫助我們。

  張君浩看布蘭頓上校笑說:“這事我想由您負責抓,一是請我們隊伍里的溫蓋特特種兵幫忙,而是聯系本地的克欽人,請他們幫忙。”

  布蘭頓上校連連點頭說:“行!日軍情報工作由我來抓,我一定想辦法摸清日軍情況。”

無線電子書    抗戰之特混戰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