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一千五百六十八 只有銘記,才不會忘卻

無線電子書    啟明1158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蘇詠霖推動第二次大清洗的時候,某些儒家學者就曾經大聲叫囂。

  他們說蘇詠霖用奇技淫巧代替圣人教誨傳于后世,必然會使得中華文化斷絕,使得國家文脈斷裂,從此中華將不復存在。

  蘇詠霖對此說法嗤之以鼻,覺得這些人純粹是在搞笑,完全摸不清楚這個時代的脈搏。

  但是當時國內有不少官員都暗地里認同這樣的說法,對未來的中華感到擔憂,以至于這個消息連蘇詠霖都有所耳聞,不得不重視起來。

  于是蘇詠霖便為此寫文章,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嘲諷儒教教棍們的雙標。

  要是斷了儒教思想就叫毀滅中華文化,那當年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也是斷絕上古的中華文化嗎?

  先秦時期百家爭鳴思想昌盛,百家文化難道不是中華文化?

  結果到最后只剩你儒家,百家學說就此式微,照這樣說,你儒家難道不是斷絕中華正統文化的罪魁禍首嗎?

  與你相反,我新文化運動不僅在科舉考試中還保留一部分儒家相關的內容,也增加了其余諸子百家的內容,兼容并包,寬柔并濟,這才是真正的中華文化發展之道。

  我大明的文化才是真正的中華文化,如今才是撥亂反正的大時代,少拿你儒教那點子三從四德來佯裝中華文化!

  當年的那篇文章在明國國內引起了大范圍的反響,儒教思想自此開啟了全民共嘲模式,大家有事沒事就拿儒教的三從四德之類的等級思想來批判嘲諷,儒教正式進入了社死狀態。

  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社會上時不時還是會有些人試圖給儒教翻案,認為儒教思想才是中華文化的守護者和延續著,蘇詠霖搞的這些東西,最終將毀滅中華文化。

  等級秩序,規規矩矩,這才是穩定之道,而蘇詠霖打破一切的狂妄之舉,必將引來大明的全面崩潰,蘇詠霖是要為此負歷史責任的!

  當然了,全新的形勢下,聽信他們這種說法的人已經基本上不存在了,集體農莊和國營工場代替了原先的封建宗族體制,已經將儒教思想發展扎根的經濟基礎鏟除殆盡了。

  簡而言之,儒教思想過時了。

  而現在蘇詠霖決定以共和紀年的方式徹底掃除這種狂悖無聊的說辭的存在理由,從文化層面和政治層面為大明的新文化正名。

  在這個大明民主共和國誕生的前夜,這是必要的準備。

  中央代表會議和民眾代表會議有極大可能在洪武十三年年初召開,而從共和元年算起來,至洪武十三年,便是兩千零一十五年。

  于是蘇詠霖建議在大明成為民主共和國之后,在華夏紀元工程完成之前,暫時以共和紀年來替代洪武紀年。

  洪武十三年,便是共和紀年的兩千零一十五年。

  蘇詠霖的這一建議在九人小組的碰頭會議上被拿出來進行討論,九人小組對此的看法褒貶不一,有人覺得共和紀年挺好,有人則覺得沒有必要。

  其中一種看法是新時代是大明帶來的,不是那些封建王朝帶來的,文化可以繼承傳揚,但是歷史還是要做明確的切割,之前的都可以舍棄掉。

  與其用共和,不如就用大明國號來紀年,以顯示大明和過去的全然不同。

  這樣的建議由辛棄疾提出。

  他作為一個舊時代的傳統士人轉型而來的革命者,反而更加激進的要求和過去全盤切割,彰顯大明的正義。

  他是最支持蘇詠霖推動民主共和改革的人之一,對于過去的一切也感到極度的反感,認為那屬于國家歷史上的傷疤,是壓迫和剝削的歷史,是必須要否認掉的。

  “采用共和紀年法,把過去的歷史全都囊括進來,難道是要大明承認過去那長達兩千年的壓迫和剝削的歷史嗎?我以為這是不正確的行為,應該予以徹底的否認。”

  他的看法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認同和支持。

  對此,蘇詠霖表達了不一樣的看法。

  “我采用共和紀年的建議,承認的是歷史,不是壓迫和剝削,我們應該把純粹的歷史和壓迫剝削的過往分開來看待,歷史是歲月,壓迫和剝削是罪惡,歲月和罪惡,我認為不能等同于一體,你們以為呢?”

  蘇詠霖的這個看法,就算是辛棄疾也沒有給出否認的答案。

  于是蘇詠霖繼續發表自己的看法。

  “歲月,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兩千年的歲月,是我們的先人到我們這一代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走過來的真真切切存在的歲月,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否認掉的。

  如果我們否認了歲月,那我們還是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嗎?難道說炎黃子孫華夏兒女也成為了壓迫和剝削的象征嗎?這種說法我覺得無論如何都是不能予以認同的,你們以為呢?”

  眾人還是無話可說,無從反駁。

  炎黃與華夏,都是文明的象征,是古中國從蒙昧走向文明的關鍵節點,否認掉它們,就等于否認掉自己的一切,否認掉自己的根。

  忘記自己從何而來的話,無論未來能走到什么地方,都是無根浮萍。

  “所以說,銘記歲月,牢記來處,記住這兩千年歲月給我們帶來的一切光輝和榮耀,這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和華夏兒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蘇詠霖看了看辛棄疾平靜的面容,點了點頭,接著說道:“但是記住光輝和榮耀,并不意味著要忘卻暗黑和罪孽,壓迫和剝削給兩千年來華夏兒女帶來的深重的苦難,我們也必須要銘記。

  不僅要銘記,更要大大的宣揚,讓民眾知道兩千年來我們的先人是如何一邊被當作牛馬一般使喚,又一邊被當作稻草輕易蹂躪、舍棄的,只有銘記,才不會忘卻。

  我以為,對于我們的先人所遭受的深重的苦難,任何一絲一毫的美化和忘卻,都意味著最嚴重的背叛,沒有那種讓人窒息的壓迫和剝削,我們為什么要革命?我們為什么要推翻皇權建立民主共和?

  恰恰就是因為這些上等人老爺們兩千年如一日的壓迫和剝削,是他們兩千年如一日的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才最終促成了我們的革命,促成了大明民主共和國的誕生。”

  蘇詠霖站了起來,捏緊了拳頭。

  “我們不僅要銘記過去的苦難,還要宣揚過去的苦難,讓大家一起銘記過去的苦難,絕不忘卻過去的苦難,如此,我們的革命才有意義,我們的革命才是正義的,大明民主共和國,才會無比的正義!”

  蘇詠霖的話說完了,他發起了又一次的動議表決,并且帶頭舉手。

  剩下八個人里,六個先后舉手了。

  和蘇詠霖前后腳返回中都的孔茂捷一度舉起了手,然后又放下,這讓蘇詠霖有些意外。

  而態度最堅決的辛棄疾在長久的考量之后,嘆了口氣,終究沒有舉起自己的手。

  1秒:m.motanku

無線電子書    啟明1158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