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二十七章 順利晉級,預賽結束

無線電子書    只為成就那些夢想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法蘭西體育場媒體區,

  央視現場解說楊建此時已經坐回到椅子上。他現在也詫異,但一個專業解說,再詫異也要繼續解說下去:“還有最后20米,楊祖耀還跑在第一,他的速度又提了起來,他還有力,他在沖刺…之前稍微的放了下。可能有其他的考慮,現在他…”

  在楊建的解說強行解釋下,楊祖耀完成了最后一段距離的沖刺。

  沖線!

  楊祖耀第一個越過了200米的終點線,在其身后是美國運動員馬龍·舍利,緊跟著也沖過了終點。慢跑幾步后,他還是忍不住緊緊的盯了眼楊祖耀。對于黃種人的長相,他有點臉盲,但是他還是努力想記住,因為他感覺今天從后半段那里自己似乎被戲耍了!

  楊祖耀有感覺到人在盯視自己,只是隨意回望了下就收回了視線,對于不相干的對手怎么想他可不在意。

  20秒33!

  側著頭看了一眼計時牌上的成績,雙手叉腰,長長地吐了口濁氣。心里有些復雜,既高興于進預賽跑了第一順利晉級,又對于自己的表現有些失望。因為按照教練說的,或者是自己的感受,他都覺得自己比幾個月前強了。身體、技術、過程的銜接磨合他都有感覺更強。

  但現在成績比泉城那次只高了0.03。雖然說提升在別人看來很大,但他自己知道,這個成績別說讓教練滿意,就算是那個小兄弟估計嘴里不說,心里都能嘀咕。

  始終跟自己比,夯實、突破,不考慮那些所謂的戰術,贏不贏別人先不論,首先要贏曾經的自己。這是林幕這個小團隊始終的準則。

  還是在過程中的那一段,影響太大了,而且前面的起速還是有些慢了。他愛分析,愛琢磨,林幕一直也比較欣賞,有時候就是體現在這里。分析自己跑的過程,再跟教練說的相互印證,只要心能放的開,成長是可期的。

  若有所思的在跑道上往回走,表情反而顯得很是平淡,平淡中帶著點思索。

  “楊祖耀真有大將之風,帥!”

  “楊祖耀,干的好!”

  “楊祖耀,加油!”

  “華夏,必勝”

  一個個聲音響起,東看臺,聚集了幾千華夏觀眾的區域,這些專程來看楊祖耀來比賽的觀眾,都激動地大喊了起來。

  又是一次小組第一,而且貌似優勢挺明顯,他們沒白跑一躺,更是沒失望。

  思索中的楊祖耀回過神來時,已經接近運動員通道入口,這才想起,他還沒有向這些前來他的同胞們表示感謝。不為自己,不為教練,不為田徑隊,只為這些扯嗓子喊的人。這句話雖然他沒說,但是他一直也記在心里的。

  左手放在左胸前,按在五星紅旗上,右手用力的向那片紅旗招展、人聲沸騰的區域揮手致謝。在國外,一個華人能在非休息日的上午趕來體育場祖國的運動員。這可是真正的,不是為誰誰誰,更不是為追某位明星。他們所的,是那個在運動服的左胸上映著五星紅旗的人。

  “咔嚓嚓”

  通道兩邊的擋板后,一連串的相機快門按動,幾名華夏記者,記錄下了這一畫面。

  “小組第一,晉級了!”

  場邊華夏代表團一眾人紛紛鼓掌、喝彩,羅毅、馮勇、余偉立在看到最終的成績出現在大屏幕上的時候,眼里有興奮,同樣也稍有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神色。

  這一屆的世錦賽,給了他們很多的意外和意想不到。不該輸的、寄予厚望的輸的體無完膚。而原本完全不報希望的項目卻是屢屢給他們創造驚喜。百米比賽,兩名運動員異軍突起,雙雙挺進半決賽,其中一人更是兩破亞洲記錄跑進10秒拿了最后的冠軍。

  百米的突破使得本來不太受重視的200米收獲了足夠的重視。但是真到的現在200米的比賽,過程和結果,就算是余偉立這個接觸運動員最多的領導也有些小小的驚異。

  要說在比賽開始之前,估計除了林幕以外,包括余偉立在內的田徑隊內的許多人都不算真正的看好,只是因為有了之前的百米前例在,他們抱了比較大的希望。當然,從之前楊祖耀最好成績和百米比賽的狀態來看,在他們意想之中跑進復賽的希望是極大的。

  但結果出人意料的,在男子200米的項目上,第一組直接上場,楊祖耀就在預賽中跑出了20秒33,又是一次個人最好成績,戰勝同組的諸多好手,以小組第一的成績進入了半決賽。

  而且,20秒33,這一成績再次刷新了全國男子200米紀錄。

  馮勇都有些不太敢相信,什么時候,全國紀錄這么好破了。還是同樣一個教練團隊的選手,在不到半年的時間,打破了多少次全國紀錄啊?!仿佛是不見極限,每次比賽,成績都是穩健的提高,一次比一次好。

  馮勇如此想,余偉立的想法更是如此,他是運動員出身,他親身感受的要更深。要知道此時的全國紀錄,在國內很多教練員和運動員看來,絕對不是那么可以輕易打破的,在余偉立自己當運動員的那個時代,各項紀錄水平都還比較低,但每次看著記錄努力尋求突破的時候,他都能感覺到是那么艱難。

  最開始全國的男子100米電記時紀錄是10秒65,之后一代代運動員出現,逐漸將這個紀錄提高到10秒17,但97、98年百米紀錄達到10秒17,200米紀錄達到20秒54,基本上從那之后就陷入到了停滯狀態。

  在這期間的六七年時間,有天賦的運動員出了兩三茬,可始終距離這個紀錄有距離。他能感受到隊里那些尋求突破的運動員心底的那些掙扎。

  但從今年開始,意外出現了。沈歡、趙林、楊祖耀,一次次的表現,實在有些讓人震撼。成績屢屢提高,破記錄更是如家常便飯。一次兩次,再有現在楊祖耀這次。余偉立知道,現在包括羅主任這個上級領導在內,都看出了這一切真正的關鍵。

  余偉立不由的看向了那個貼在護欄邊繼續關注著場上比賽的青年教練。24歲,運動員的黃金年代才剛剛開始,但是這個小青年現在已經走到了頂尖教練員的隊列中了。而且可以想到,他已經走出了一條金光大道。哪怕是他現在躺在功勞簿中睡覺,他也有了一定了資本了。躺在吃老本,他會嘛?

  余偉立搖搖頭,心里清楚,不會的,顧老看好的人,他自己平時也有諸多觀察。這是一個有理想的人。要不然也不會退役了還努力的尋求自身復健,作為運動員他很能體會到那種心情,跟他,跟很多老前輩、同輩一樣,一個把賽道看的很重的人。

  領導們心里有著自己的想法,運動員單純些,此時只顧著喝彩,沒有想的太多。但一些教練同事和工作人員在喜悅和興奮過后卻有了些思考。

  若有所思間,時不時的瞄一眼此時還在認真關注場上200米預賽其他小組比賽的林幕。沉默、平淡,仿佛周圍所有的動靜與他無關一般。他們在小小的詫異后,心底里涌出了些羨慕。一個純粹、低調的人。他們羨慕,因為他們不管如何去想去分析,有一個事實他們非常肯定。曾經有過的例子很多,比如帶周維的孫行,帶陳建海的孟少強。而且現在所出的成績可是比周維和陳建海要出色太多了!

  對于別人的關注,林幕并沒有多少察覺,就算有些察覺,他估計也不會有多大反應。榮譽、地位都要靠成績來撐起,他也非常清楚自己現在所得的這些成績是如何而來的。

  運動員天賦所限,現在靠的是人去配合技能發揮跑出的成績。而且還有著不能如意掌控的情況出現。雖然他也知道,將來不管天賦練到什么程度,只要有技能加持,那么要掌控加速后的節奏也必然需要很多努力去配合。

  但天賦突破后,到了一定程度,他可以考慮像楊祖耀之前想的那樣,找一個真正合理的范圍幅度。現在的情況,是以技能為主,人去輔助配合,有些本末倒置了!

  林幕也很無奈,不是他不知道可以循序漸進的努力提升適應極限,控制合理范圍。而是時不我待啊!要尋求突破天賦上限,綜合運動體能再提升,需要百科里提供的諸多技能。輔助的三級甚至四級技能,這些都需要。那就需要很多的成就點和教練等級。

  他知道,這次的世錦賽是一次絕好的機會。賽事等級高,競爭對手又總體發揮不理想。靠技能加持,運動員們再努力的拼點。獲得個好名次打破幾次記錄,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早幾年晚幾年都會有這樣好的機會了。

  所以他才在出發前跟兩名運動員說過,這是一次跑出自己未來的機會。

  賽場上,男子200米的預賽還在進行。林幕一直用心的觀察著其他選手的情況。他看到了有些熟悉或似曾相識的面孔。末續慎吾、卡佩爾、巴頓、與他記憶中的印象再一一對應后,林幕心里放心了不少。

  沒有出現意外,諸多近來在百米和200米項目上經常跑出好成績的運動員,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參加這次世錦賽。雖然他跟運動員們一直強調,上跑道是為了跑出突破自我的狀態。不管對手是誰!但那是運動員們考慮的事。

  作為教練,不可能不去考慮真正的對手,而且林幕現在缺成就點啊!幾名頂尖好手缺席世錦賽,那么在跑出突破自己的成績同時,收獲點成就點和教練經驗豈不是更完美。

  “小楊,干得漂亮!”

  上午的比賽即將結束,楊祖耀也沒再回運動員休息區。徑直回到了代表團一行所在,剛進來就收獲了領導們的夸獎和國家隊的隊友們都紛紛道賀。

  楊祖耀謝絕了部分記者的采訪,只是配合著拍了幾張照片。除此之外,一路走回來的他,一直在分析自己現在的問題。

  回到這里,眾人熱情招呼下,他也只能收回思緒。努力的擠出了笑容,向領導道謝,向同來道賀的其他人道謝。楊祖耀搜尋到教練的身影后,表情又回復了原來的模樣。

  剛剛賽場上,他刷新了個人在男子200米上的最好成績,刷新了全國紀錄。有高興,但說實話,要說激動真沒有多少。

  晉級,成績得到突破,挺進半決賽,也算是突破歷史了。按說這些對于楊祖耀來說是一件十分榮耀也是十分值得興奮的事情。

  但楊祖耀每每想起那一個個記錄,還有教練一直給自己和趙林所強調的東西。他實在無法讓自己激動起來。

  20秒33,如果是早幾個月,可能他早就跳起來了。就比如上次泉城站,20秒36破全國記錄那次,當時他興奮的全身都在發抖。

  但他現在的想法和心態跟原來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了,曾經,幾個月前,在國內來說,百米看陳建海,200米看楊祖耀。這是業內人士大概的共識。但這個“看”絕對不包括和國外選手競爭。能跑進大賽,再努力突破下歷史聽個第二槍、第三槍可能就是他們最大的奢望了。

  包括他們自己,心里其實都有這樣的想法。

  曾經代表國家,他和陳建海兩人參加過大運會,參加過世青賽,也參加過亞運會。他們遇到過或出名或不出名的那些實力強大的高水平運動員。

  面對這些強手,他幾乎一次又一次的被打擊,起初還有各種不甘心和不服氣,但到得后來他們習慣了,好像也認命了。

  但自從幾個月前開始,到現在踩在世界大賽體育場的跑道上。一路歷程下來,楊祖耀明白有比賽就會有輸贏,實力不如人,那輸了也是應該。

  但當他一次又一次的看到對手爬在頭上,贏得了比賽,再以一種俯瞰的眼神在望向周圍人的時候,他內心里壓著不甘心,誰又可能真正的甘心?!

  楊祖耀的心里很平靜,晉級復賽而已,20秒33的成績也不如何,就連同為黃種人,日本的那位今年不久前還跑出了20秒03。因此,現在自己的情況又有什么值得欣喜的。

  他現在更希望能和交流溝通下,聽聽教練分析下自己的情況,很多地方他認為都有問題存在。

  “小楊,過來,一起看看你接下來的對手們的比賽!你的問題等回頭細說!”

  正準備過去詢問,楊祖耀就聽到了林幕的召喚。他連忙快走了幾步站到了林幕身邊,目光也投向了賽場。

  比賽繼續在進行,一組,兩組,直到預賽全部結束。

  楊祖耀現在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剛剛在后面幾組比賽的選手上場比賽后,林幕給他細致的分析了那些相對優秀的運動員跑步中的細節和一些調整。他真的收獲良多。

  不時的把一些優秀運動員在過程的技術動作和調整節奏和自己的相對應。他更是心底了有了些思路。

  “小楊,別人的是別人的,可以參考。如果有合適自己的也可以借鑒,這是技術方面的考量。但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的心態,比如之前你那一跑,速度差異間,你的力量反應太差了!”

無線電子書    只為成就那些夢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