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三四章完全初步合圍

無線電子書    我在明末有套房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你還想怎么樣?殺了我,以絕后患?”

  崇禎轉身盯著全旭道:“殺了我吧,反正你也拿到了你想要的東西!”

  “你誤會了,我沒那么小氣!”

  全旭望著崇禎真誠的道:“京城你也回不去了,全國各地,你估計也不會心安,難保有什么意外,這樣吧,我在海外封你給一塊地!”

  牛金星在大青山利用朱純臣,策劃了京營嘩變,雖然這事并不是全旭指使的,可問題是,揣摩上意向來是中國官場的金科玉律,別說官場,就算是企業里,往往可以猜測到老板下一步計劃和真正想法的人,往往受到重用。

  就算全旭不殺崇禎,有的是人鋌而走險,殺掉崇禎來換取一場富貴,畢竟,說一套做一套才是真正政客的本性。

  全旭不敢賭那所謂的人性。

  事實上,正是牛金星的策劃,京營嘩變,朱純臣以及天子親軍的背叛,這直接的后果就是導致崇禎心灰意冷,要知道,自從首任成國公朱能封為公爵以來,成國公一永世受皇恩,偏偏在崇禎心頭,捅上致命一刀。

  此時,崇禎冷冷一笑:“謝謝你的好心,給我一個小島讓我自生自滅!”

  “我沒那么小氣,這還真不是一座小島!”

  全旭沒有理由崇禎,而是擺擺手道:“三娘,拿來我的海圖!”

  三娘讓蘇音將巨大的海圖送來過。

  巨大的海圖展開。

  崇禎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驚訝的發現,大明原來這么點。

  全旭指著澳大利亞的地圖道:“這里有一座島,其實并不是小島,這是一塊獨立的大陸,差不多相當大明的兩京十三省,而且遠比兩京十三省更大,土地更為肥沃,上面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鋼鐵、黃金,煤炭等等一切,你去這里可以再次建國,也可以帶著還愿意追隨你的人,一起前往!”

  崇禎望著全旭道:“朕還可以建國?”

  “當然可以!”

  全旭指著澳大利亞道:“去建立一個新的國家,也算是我對你這些年來無條件的信任的回報吧。”

  崇禎露出一絲感激的笑容:“有你的承諾,朕就放心了!”

  盧象升難以置信的望著全旭,深深鞠了一躬:“多謝成全!”

  “我知道你不會向我效忠!”

  全旭擺擺手道:“這塊大陸,其實是我想要的,多少年了,一直想要…”

  在很短的時間內,全旭也想通了。

  中國是一個怪圈,但凡大統一的王朝,只要沒有外敵,就會陷入無休無休的內斗,留著崇禎,留著那些心向朱氏大明的頑固派,可以去澳洲建國。

  以崇禎的性格,他肯定會培養繼承人,積攢實力反攻大明。

  全氏的大明文武百官,肯定會一直小心翼翼的戒備這個生死宿敵,無論什么時候,這都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戰爭。

  就像在大明開國之初,在成祖時期,非常重視海洋,據野史記載,成祖是在建文帝失蹤以后,有傳聞說建文帝在南洋。

  于是,成祖就打造了一支龐大的艦隊,七下西洋,大明打著通商探索的旗號,其實是為了消滅建文帝的勢力。

  在全旭看來,這份記載,據有很高的可信度。

  無論是探索海洋,而是通商,完全沒有必要承建如此規模的艦隊,要知道當時環球航行的麥哲倫或哥倫布,他們的艦隊規模都非常小,即使遇到意外,損失也在可以承受之內,但是鄭和當時的艦船超過兩百艘,部隊規模超過兩萬七千余人。

  要知道,兩萬七千余人的海軍規模,放在后世也差不多是兩到三支航母打擊群的人數,這原本就是沖著滅國之戰去的。

  全旭需要在海外為自己培養一個敵人。

  這并不是全旭制造分裂,事實上,這并不存在所謂的分裂,在登基之后,肯定會封賞重臣,那么封地,全部不選擇在中原,而是選擇在海外。

  美洲和非洲都很大,有足夠的空間夠全旭分封,如果他的功臣愿意就藩,全旭可以把的伯爵封為一千平方公里,侯爵就是一萬平方公里,公爵就是十萬平方公里。

  到時候,全旭就可以打造大明日不落帝國。

  雖然現在看,崇禎抵達澳洲,會有一定的隱患,可是全旭并不擔心,也不害怕。

  就像澳大利亞自從英國殖民地獲得獨立以后,根本就沒有辦法真正的獨立,一直充當美國的小弟,這是因為澳大利亞擁有著人口和市場環境單一劣勢。

  即使崇禎將來在海外建國,他們也離不開大明,離不開自己,西洋人會去找他們的麻煩,在這個時候,其實歐洲已經發現了澳大利亞。

  崇禎肯定沒有能力自保,不能自保,那只能再抱全旭的大腿。

  更何況,全旭不喜歡的那些士紳,可以發配給崇禎,崇禎再怎么樣發展,澳洲的人,一旦漢人,全球華人一家親。

  當然,前提是打鐵還要自身硬。

  只要大明實力足夠強大,一切問題將不復存在。

  全旭拍了拍盧象升的肩膀:“以后保重,天雄軍你能帶走多少人馬,我準其帶多少人馬!”

  盧象升沒好氣的道:“你就不怕我帶兵打回來?”

  “哼!”

  全旭撇撇嘴不以為然的笑道:“要說吟詩作賦,我不如你,要說治理地方,行軍打仗,盧建斗,你不如我!”

  盧象升微微一愣,他還真是沒臉反駁。

  與崇禎完成最終的談判,全旭也與崇禎、盧象升等人一起,在全家軍親衛騎兵旅,以及第六師的四個步兵團,一個騎兵團共計兩萬余人馬的護送下,浩浩蕩蕩前往京城。

  崇禎九年七月二十日,崇禎皇帝的圣旨明發天下,禪位于全旭。

  全旭在腦袋里想著霸氣的年號,取什么好呢?

  建武?被劉秀取過了。

  開皇?被楊堅取過了。

  建隆?被趙匡取過了。

  天命?被野豬皮用過了。

  隆武?這個年號似乎只是南明朱聿鍵的短命年號。

  算了,全旭不管了,這事就交給沈明澤和那幫大臣頭疼去吧,全旭的原則是,一定要霸氣,一定要吊炸天。

  隨著崇禎禪位詔書的頒布,也在法理上證明了全旭的合法性,湖廣總督洪承疇馬上向全旭上表稱臣。

  福建總督也開始主動派人與全家軍接觸,商議易幟的問題。

  最先易幟的問題則商國,商國國號率先被取消。

  商國政務院,正式向南京,浙江、福建、廣東,河南、湖廣、江西、廣西、云南、四川、貴州發布政令,督促他們易幟。

  其次是,全家軍的軍旗,再次更換,這不是整編,日月旗是大明朝的國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明朝是有國旗的。

  隆慶開關以后,由于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明朝船只按照國際上的標準懸掛了一種旗幟以區別于葡萄牙、荷蘭等國船只的國旗,成為當時事實上的中國國旗。

  日月旗并非笑傲江湖里的那種日月旗,旗幟由紅日、黃月重疊的圖案和藍底組成。藍底代表青天,象征著我大漢民族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

  日月重疊即是“明”字,代表大明,位于旗幟的正中不偏不倚,是取中國位于四方之中之意。

  旗幟中央的黃色又代表著漢人的膚色,象征著大明是漢族人建立和統治的國家,黃色位于中央,意指大明將漢族的利益視為核心利益。

  紅色的光芒是太陽的光芒,又象征大明屬于火德,亦指統治大明的朱姓皇族。十二道光芒即指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年十二個月,光芒位于青天之上,表示大明光輝時刻都在普照萬方。

  乍一看上去,這個徽章有點像國民黨的青天白日。

  具體同盟會當初有沒有借鑒洪門的會旗,就不得而知了。

  這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第十六師前鋒四千五百余騎兵抵達北京東南的豐臺,而第七師前鋒則抵達北京西南的良鄉、固安一帶。

  也可以說,皇太極就算拿下京城,他失去了南下的機會。

  最為壯觀的還是全家軍的補給線上,從遼東到張家口,從河套到張家口,從大名府到真定府,從登州再到河間府,蜿蜒數千里的后勤線上更是熱鬧非凡。

  數不勝數的馬車、驢車來回奔波,將軍械彈藥、被服食品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

  全家軍各部其實都是輕裝上陣,沉重的火炮都讓他們甩到了后面,現在后勤部隊快馬加鞭的追趕,火炮和大量炮彈以最快速度送往前線。

  同樣有大量的補給源源不斷送往真定府和河間府,有力地支援這兩個方向的戰事,過多的補給送往這兩個方向的后果就是,全家軍再次展現了其侵略如火,快如疾風的特點。

  現在的全家軍將士心中都憋著一口氣,就太祖當年下達命令百萬大軍渡大江一樣,各部都開始自動尋找戰機。

  由于整個陜西幾乎全部淪陷,滿清兵鋒直抵潼關外,剛剛完成整編的全家軍第十五師,就開始分批東進,準備打清軍一個反擊。

  南陽議事府在議長陳振豪的組織下,立即召開議會,南陽府下轄的兩州十一縣代表快速抵達南陽城,召開動員大會。

  最新網址:

無線電子書    我在明末有套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