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零九章最后的封建

無線電子書    我在明末有套房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這是崇禎皇帝的親手擬寫的圣旨,全旭一眼就可以認得出來,憑心而論,崇禎皇帝的字,并不算太好,當然,也比全旭要好一些。

  制文以下,是內閣首輔溫體仁的署名,再后面劉宇亮、傅冠、薛國觀的署名,皇帝手書、翰林擬制、內閣副署、玉璽、內閣簽押,全套手續一樣不缺,無論怎么看,這都是一份合乎程序遵循法統的皇帝制書。

  然而,內閣卻是空白的,也就是說,全旭想填什么內容,全憑他一念之間。

  也就是說,崇禎皇帝將這道空白制書賜給了全旭,任他書寫內容,實際上便相當于將廢立之權授予了他,太子現在就在遼東讀書,而全旭作為商王、太子太保,完全可以利用崇禎給他的這個機會,擁立太子登基。

  只要是全旭輔佐太子朱慈烺登基,天下間沒有人可以制衡他,就算他自己登基,也是可行的,這份詔書放在全旭手中與盧象升手中,其實是完全不同的。

  盧象升如果篡位,天下文臣肯定會群起而攻之,都是一樣的進士憑什么你盧象升當皇帝?

  而全旭不同,在商軍內部以及工業黨、意欲擁戴全旭稱帝者絕對不在少數,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合法性契機,如今崇禎賜了這么一道空白制書過來,這可是天賜良機,全旭縱然此時還不想稱帝,暫時隱忍韜晦,也完全可以將這份制書捏在手中,一方面留待日后所用,一方面對中樞也是個牽制。

  果然,全旭望著這道圣旨,滿臉郁郁。

  沒錯,這是崇禎皇帝對他的試探,試探全旭的真正意圖。

  在全旭看來,這完全沒有意義。

  全旭擔心一個篡位之名嗎?

  楊堅是篡位,篡奪了自己名義上的外孫宇文闡的皇位,他卻統一了天下,開創開皇之治,誰會記得楊堅篡位?

  趙匡篡位了,柴榮視其為腹心之臣,然而,他卻成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排在歷史皇帝前十的名君。

  即使全旭篡位,憑借著他的全家軍實力,統一天下,最多三五年,開創一個繁榮昌盛的盛世,并非沒有可能,在那個時代,有的是人為他歌功頌德。

  真相,真的重要嗎?

  全旭拿起圣旨,遞給王承恩道:“現在正好,我來說,你來擬旨,全氏男,生母朱微媞,名全景亮,赦封商國王世子!”

  王承恩的臉上浮現一抹得意的微笑,與全旭猜測的一樣,崇禎確實是對全旭的試探,扔給全旭這封空白詔書之后,崇禎皇帝肯定有其他打算,只不過,王承恩不知道而已。

  全旭居然把這封要命的詔書,為他剛剛出生的兒子冊封商王世子,簡直就是浪費了這道圣旨。

  王承恩從隨從手中接過筆,一名小宦官跪在地上,以背作為桌子,供王承恩寫字,就在王承恩手中的筆飽飲墨水后,他準備寫字。

  “且慢!”

  就在這時,沈明澤與朱尋、袁樞等人來到跟前。

  沈明澤非常粗暴的從王承恩手中奪過這道空白圣旨,隨手卷起來:“王上,我商國國王之位傳位于哪位王子,何須大明朝廷冊封?”

  全旭道:“為何不用?”

  “王爺,這道空白遺詔,實是崇禎皇帝陛下賜給王上一道題目,如今王上不易來答這道題目…”

  說到這里,沈明澤笑道:“此許小事,臣下可以代勞!”

  全旭自然知道沈明澤的意思,他板著臉道:“胡鬧!”

  沈明澤將圣旨揣入懷中,挺胸道:“王上是大明商王,亦是商國千萬黎庶之王,豈可行孟浪之事。王上也是明理之人,須知,無軍威不足以治百官,不鑒史,不足以知興替。”

  在沈明澤看來,大明日暮西山,全旭替代大明是順勢而為,也是大勢所趨,更是眾望所歸。

  君權與社稷,不是一件東西,也不是一口飯,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影響不大。

  看著全旭還依舊遲疑,袁樞躬身道:“王上,千年大族最忌諱地兩個字就是“分家”。小到一家,大到一國,皆是此理!”

  現在的袁樞自袁可立故去之后,朝廷賞了一個錦衣衛千戶的官職,這讓袁樞非常不滿,不過,隨著商國建立,全旭任命袁樞為國防部部長,也算是提攜了袁樞。

  看著全旭露出若有所思之策,他開始長篇大論的勸諫。

  核心觀點就一句話,天下苦明久矣,急須全旭力挽狂瀾,匡復社稷,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是億兆生民的天下。

  全旭不能因為崇禎擢升其于微末,便置江山社稷不顧。

  原本,這只是想給崇禎安一個心,結果這場臨時會議開著開著,樓就歪了。

  說到封建這個核心問題,分封制度,千萬不要任性,雖然同樣是封建,周天下分封天下,使蠻荒之地成諸夏腹心;漢高祖封建,是使窮困之壤成無為治土。明太祖之封建,徒遺禍亂之源,難收治化之效。

  封建地要義是為了使無力顧及地邊疆蠻夷之地成為中國地腹心領地,本質上并不是為了酬勞功臣寵愛子侄。

  對于一個國家而言,中央集權的效率無疑遠遠高于封建諸侯,然則這個效率在到達了一個限度之后只會發生衰變,這個限度就是信息地傳遞距離。

  歷代王朝的興衰,其實就是一部中央與地方的斗爭史。中國歷史上的盛世和亂世之所以會交替出現并樂此不疲地循環往復,根源就在于此。

  中央集權的要義是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一旦有下級不肯服從上級,有地方不肯服從中央。就會被視為叛逆受到征討。這也就導致了稍具規模的地方勢力集團在形成之初就立刻將中央政權列為生死大敵,而不是將中央政權視為潛在靠山。

  全旭把商王之位傳給朱微媞所生的兒子全景亮,這個孩子現在不知道是不是聰慧,也不知道能不能平安長大,關鍵是全旭現的大兒子全景陽,已經出現了早慧的苗頭,他在學校里以母親湯作為假名,沒有受到其他任何的關照。

  事實上,年僅七歲的全景陽已經成了學校里的孩子王,有領袖的苗頭,如果全旭執意把全景亮作為接班人,那么對于全景陽是不公平的,而且他已經表現出了過人的能力和聰明,只怕會引起商國的靖難之役。

  要知道,朱老四小的時候就是大本堂的混世魔王,也是孩子王,朱允文各方面都很優秀,卻比朱棣差了很多。

  不知不覺中,全旭活著失去了自我。

  一個富豪,可以任性把自己的公司和家產傳給自己喜歡的兒子,然而這個家族式的企業,會在短短時間沒落下去。隨著全旭大量放權,采取資產階級民主制度,讓以沈明澤為首的新興資產階級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他們不希望全旭回到封建的老路上。

  至于沈明澤的其他私心,全旭純當沒有看到,也就是說,沈明澤和工業黨已經像后世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一樣,智能開始了進化。

  因為全旭的開掛,商國不需要封建,就可以做到中央集權,比如說,遠在張北發生的事情,通過電波,最多延遲半個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消息就可以傳到全旭手中。

  中樞就可以應對,就算呂宋爆發了叛亂,不等叛軍沖州撞府,商國政務院就可以得到消息,通過電波的命令,可以命令南海艦隊、東海艦隊以及北海艦隊快速平叛,如果叛亂的規模更大,在短短一個月內,商國本地六州可以動員一百五十萬人。

  全旭這次北伐中,這一百五十萬只是充當運輸隊和基建工程人員,可是一旦把武器分發給他們,他們這一百五十萬人,最多三個月就可以成為合格的士兵。加上商國的常備兵力,足以應付任何發生在各地的異常問題。

  現在的商國有信心,有能力延續全旭創立的模式,他們不需要走封建路線。

  隨著潘多拉魔盒的打開,有些東西已經失控了。

  全旭望著眾人道:“大明的分封,本身,太祖分封燕王于北京,若朝廷不削藩,會不會引起土木堡之變?”

  “誠然!”

  沈明澤道:“若文皇能有大智慧,封建魏王泰于百越東海,封建高宗于燕薊之巔,則貞觀無丁亥之變,盛唐無安史之亂。如此封建,才顯封建之真意。奈何,以魏王之寵。涉東南無異發遣。太宗何忍?太祖亦是如此,若舉賢,成祖為帝,何來靖難之役?成祖得位若明正言順,他豈會削藩?”

  王承恩并沒有獲準參加全旭在暖閣的會議,他此時非常受傷,因為也就意味著,全旭和商國已經失控。

  他想返回崇禎皇帝身邊,稟告這個事情。

  只是,他卻發現身邊的隨從和宦官已經被控制了起來,就連他本人也失去了自由。

  “咱家想出去走走!”

  “公公有何吩咐,卑職可以代勞!”

  “我只是想…”

  王承恩嘆了口氣,不再說話。

  遼東是全旭的遼東,既然不想讓他走,他連一步也走不了。

無線電子書    我在明末有套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