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四二章朕真的是太難了

無線電子書    我在明末有套房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全旭躺在游艇里的椅子上,開始反思自己。

  他策劃這場叛亂的根本目的不過,全旭根本就沒有想過叛變,充其量只是帶著山東響馬,進行有目的的洗劫。

  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有兩個,第一是將登州軍的注意力從登州城調開,其次是消滅吳橋兵變的原兇王象春。

  只不過,從開始,這場叛亂就不受控制了。

  秦承祖連克六城,所洗劫的士紳大戶的錢財和財物,除了一部分分發給了麾下部將,其實最大一部分,居然落進了全旭的腰包。

  綢緞一萬六千匹,絲綢三千三百匹。

  黃金一萬三千八五十兩。

  字畫四百五十二幅。

  黃金首飾一萬三千余件,共計四百六十七斤。

  銀質首飾三萬九千余件,共計六百三十六斤。

  銅質器皿三千余件,合計一萬三千八百余斤。

  各種玉器六千余件。

  不僅古玩字畫的價值,僅僅是這些絲綢和黃金、首飾的價值就高達百萬兩,那些古玩字畫,一時半會還無法統計出其中的價值。

  全旭本來打算是無嘗援助東江鎮,然而經過秦承祖叛亂,他居然成了最大的贏家。

  此時的秦承祖肯定不能再回到東江鎮,就算他想回去,毛文龍也不敢接收,毛文東與袁可立可是鐵桿的保皇派,無論皇帝是誰,他們只向皇帝效忠。

  秦承祖麾下哪怕裁撤老弱,再精簡人員,此時仍有一萬三四千人馬,其中,騎兵三千,裝備不弱于明軍正規軍。

  全旭不僅僅獲得一百多萬兩銀子的盈利,反而獲得了獲得了一萬三四千余名部曲,而且是以他為信仰的部曲,更為關鍵的是,這是一支有戰斗經驗的部曲。

  似乎,這并不是一件壞事?

  不過,就在這時,全旭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突然想起,從崇禎二年元月,袁崇煥與兵部尚書王洽,聯合禁海,東江軍陷入了絕境,六月份,袁崇煥親自操刀,干掉了毛文龍。

  再到十月份,后金破關而入,洗劫京師。

  然后,袁崇煥被殺,東江鎮開始嘩變,再到大凌河之戰,如果有東江鎮孔有德、耿仲明以及李九成等部曲的加入,大凌河之戰結果如何?

  就算后金會勝,也會是慘勝,畢竟東江軍的戰斗力是有目共睹的,在山東他們這八九千殘兵,在十數萬朝廷大軍的包圍中,硬是東拼西殺,糜爛了大半個山東。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東江軍三參將麾下,戰斗力幾乎等于十數萬明軍。

  雖然說,李九成和孔有德并不是有意造反,可是,他們卻是被逼著反的。

  山東士紳不賣糧食和給養給他們,官府也不發糧食,東江軍將士不能不吃飯,就算沒有王象春,也會有李象春,最終他們也一樣會被逼反。

  從袁崇煥從一個兵部六品主事,升為朝廷二品督師,前后只有五年多,這種升官速度,簡直就是坐火箭。

  然后,袁崇煥掌握了權力以后,就開始了一系列的騷操作。

  全旭慢慢驚駭異常,這是巧合嗎?

  明末所有的事情,都透著詭異。

  似乎有一雙無手的大手,在操控著這一切。

  遼東經略這樣重要的位置上,短短幾年之間,居然上了好幾位不知兵的純粹文官,首先是楊鎬,棒槌一個,既不能撫民,又不能帶兵,一戰耗盡大明所有優勢。其次袁應泰,專水治水,擅長理政,帶兵完全不行。

  再次就是王在晉,這貨基本上就是一個吉祥物,屁正事沒有干。

  王之臣太弱勢,高第眼高手底。熊延弼這位倒是一個合格的將領,然而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撫臣,更何況公私不分,王化貞戰敗他坐壁上觀,視國事如兒戲,死得不冤,殺他死有余辜。

  無論是孫承宗還是袁崇煥,都是飽受非議的人物。

  如今,袁崇煥生死未知,卻讓全旭難以確定的是,袁崇煥是姓蔣呢,還是姓汪?

  全旭不懂官場,而三娘更加不懂。

  估計三娘此時根本分不清知府與巡撫的區別,不知道經略和督師的區別。

  這些事情根本就沒有辦法與三娘商議。

  不行,全旭感覺自己太被動了,他沒有消息渠道。

  雖然他在女人坊已經搭建了一套班子,然而,問題是,古代的正妻,口風極嚴,一般大家閨秀,別說人前人后議論,就連娘家人也不會說。

  女人坊能得到的消息渠道,非常有限。

  必須再建立一套可以了解朝廷動向的渠道。

  另外,就是全旭的攤子越拉越大,自己處理問題難免有些疏漏,像后世企業里的總裁辦公室,也必須成立,分擔全旭的工作壓力。

  三娘看著全旭一臉陰晴不定,知道他在做著激烈的斗爭。

  “相公,你是不是太累了,要不我…”

  三娘伸手在全旭的腦袋上輕輕的按起來。

  全旭搖搖頭:“不是,現在很多事情,你也知道了,我現在做一件大事!”

  “我知道,相公要給拯救貧苦百姓,給百姓一個公平!”

  全旭莞爾一笑:“這個公平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無論多難,我都會跟你在一起!誰擋我們,我們殺了誰!”

  三娘的目光變得有些堅定。

  “好,我們一起!”

  全旭仿佛想到了什么:“這艘船上有六十個人,你把他們叫過來,我有幾件事要吩咐!”

  時間不長,四十女,二十男全部登上了甲板。

  “拜見全爺!”

  全旭望著眾人道:“你們是不幸的,家里遭了災,需要賣了你們,家里人才能活下去。你們是幸運的,因為遇到了我,我可以讓你們吃得飽,穿得暖,你們怎么回報我?”

  “愿為全爺效死!”

  “很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全旭望著眾人道:“我會派人教你們武藝,無論男女,人人都要訓練。也會派人教你們讀書識字,能不能成器,那就看你們自己夠不夠努力!”

  “是!”

  “三娘!”

  全旭伸手指著三娘道:“從現在開始,你們就跟著三娘學習武藝!”

  “是!”

  秦承祖自北直隸景州吳橋縣起兵造反,白蓮教自萊州造反,一時間連陷十余城。

  然而在不過八百九里外的京師,一切如常。

  京城達官顯貴們繼續揮金如土錦衣玉食,販夫走卒繼續為三餐一縮奔波,百姓繼續為活下去而掙扎,大家仿佛像是不知道山東正在打仗,不知道山東官軍一觸既潰,他們的日子不受任何影響,該怎么過的還是怎么過。

  只有在茶樓酒肆里,偶爾會聽到一些熱血青年議論一番,都是憂心忡忡的,大罵白蓮教和秦承祖。

  對于北京人來說,山東的戰事固然很揪心,但也正因為很揪心,所以他們才不敢去過份關注,該怎么過還是怎么過。

  明軍讓他們失望得太久了,他們害怕過份關心會繼續受傷,所以選擇了冷漠,該怎么過還是怎么過。

  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聽了半天,滿臣諸公不停的在破口大罵秦承祖欺君罔上,應該殺一儆百,或者彈劾北直隸和河澗府的官員,或者是彈劾山東都司。

  崇禎皇帝隱隱感覺有些不對,鎮壓叛亂才是首要任務,怎么變成追究責任了?

  爭論了一天功夫,朝野雙方還是誰奈何不了誰。

  崇禎二年的時候,朝中還不完全是東林黨的天下,魏忠賢余黨還有相當一部分人還在朝中,身居要職。

  明朝的黨爭,就是因為反對而反對,哪怕就像秦承祖叛亂這樣的問題,還需要討論嗎?根本就不需要,直接派兵鎮壓就是了。

  更何況,東林黨得力干將浪里白條王象春的家被抄了,十數萬石糧食被哄搶一空,二十多萬畝田地被燒毀地契,十幾座田莊和祖宅化為灰燼,東林黨倒是喊打喊殺,火氣實足。

  不過,反對東林黨的魏忠賢余黨,則提出招撫。

  按說,雙方堅持不下的時候,皇帝應該出來表態。

  正所謂,窺知一斑而知全豹。

  可是,崇禎皇帝卻像木偶一樣,坐在上面聽了半天,既不贊同剿滅,也不贊同招撫。偏偏雙方大臣都以為皇帝支持自己,他們越吵越興奮,越吵聲音越大。

  直到中午過后,眾大臣吵得累了,各自散了。

  崇禎滿腹心事的回到御花園,不,現在應該說是菜園了。

  天啟帝的皇后張嫣無子,在崇禎皇帝登基之后,就把皇后大印給了周氏,自己平時在花圃里種菜種糧食,紡紗織布,打發無聊的時間。

  周氏年紀小,以為這是皇家傳統,就學著張嫣的樣子,在御花園當起菜園。

  崇禎皇帝過來的時候,周皇后正指揮一幫宮女在料理菜園呢。

  這塊菜園開墾出來都有一個多月了,里面種的蒜苗都長老高了,黃瓜也長起了一尺多高,還冒出了一片油菜苗,相信再過兩三個月,周皇后就能吃上自己種的黃瓜、豆角、以及蒜苗了。

  但不知道為什么,看到綠油油的菜地,崇禎皇帝原本煩悶的心情竟然輕松了許多。

  周皇后行禮,見崇禎皺著眉頭,不禁問道:“陛下,有心事?”

  崇禎皇帝長長的嘆了口氣:“朕真的是太難了!”

  ps:今天大年三十,回到農村老家,幫助家里干了點活,忙到現在,今天三更肯定來不及了,爭取兩更。

  天才一秒:m.piaotian5

無線電子書    我在明末有套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