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73章:墓室里見著先祖了(上)

無線電子書    我真沒想盜墓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這個盜洞口不僅外面看上去打的非常有水準,里面也處處體現了極高的打洞手法,光滑的內壁就像是在一塊美玉上精心細琢。

  盜洞的夯土全部被擠壓到了兩邊,所以也無需擔心盜洞會坍塌。

  許天川因為有夜視眼,所以打了頭陣,但還是象征性的拿著一個礦燈在手里。

  當下到大概五六米的位置后,許天川就看到了下面的磚室。

  關于明代的墓,有幾個很鮮明的特點,其中墓室的結構也大多只有兩種,一種是磚室墓,一種是土坑墓。

  土坑墓也就是挖個坑,上面蓋個夯土頂直接埋,時間長了上面的夯土很有可能會坍塌,導致下陷,整個墓冢被徹底掩埋,但這種基本上都是尋常百姓用的。

  再簡單點就是直接挖坑埋,連夯土封頂都不用。

  稍微有點身份的,用的基本都是磚室,根據身份的高低不同,墓室的規模也不同。

  另外即便都是磚室,砌筑的方式也分為很多種。

  眼下這個墓冢采用的是明代當時一種非常高級的建筑石料砌筑,并且從砌筑的形式來看,還是拱券的建筑結構。

  這種拱券的建筑結構類似于無梁殿,整座墓室的穹頂是拱形的,不設任何梁柱,看上去更加的大氣!

  在許天川所掌握的《歷代帝王陵墓》的知識中記載,明朝的很多帝王陵寢用的都是這種磚砌拱券結構,但也并不說這種拱券解構的砌筑是帝王專屬。

  即便不是帝王專屬,因為這種建筑結構難度非常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能用得上這種拱券墓室的,墓主人身份在當時絕非一般。

  此時拱形的墓頂已經被開出了一個方形的天窗,比盜洞稍微小一點,直徑大概有半米多一點,剛好能容下一個人下去。

  這墓頂的‘天窗’開的同樣非常漂亮,并且從這個‘天窗’可以看到,墓室的拱形穹頂足有四十多公分厚,單單從這四十多公分的厚度,即便是外行人恐怕都能聯想到,這個‘天窗’開的是有多么牛逼。

  盜洞打的牛逼,‘天窗’開的也牛逼,但最后還不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這從而就說明了下面的這個古墓的兇險程度,讓許天川提起十萬分精神,順著繩索從‘天窗’,直達主墓室。

  許天川拽著一根繩索,在墓室內彷如神兵天降。

  雙腳落地后,立即謹慎向墓室的四周看去。

  因為頭頂的‘天窗’跟盜洞是筆直的,一縷陽光跟著照射進墓室內,向四周散開,再加上許天川的夜視眼,所以看得十分清晰。

  盜墓手札上說的沒錯,兩位祖先確實把盜洞精準的打在了主墓室的上面。

  許天川下入墓室后的第一眼,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副巨大的石雕棺床,棺床上以南北朝向擺放著一副黑色的船形棺槨!

  直接進入主墓室,并且看到主棺槨。

  這讓‘盜墓必有險,摸金必詐尸’的摸金歐皇許天川感覺有點不太適應,越是簡單容易,內心越是有一種危機感。

  所以許天川沒有絲毫松懈,立即環顧四周,先把整個主墓室情況看清楚,以防止有什么潛藏的危險,避免走了兩位先祖的老路,落個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的下場…

  這間主墓室的規模非常大,并且再一次證實了古人對于‘事死如事生’崇信。

  整間墓室彷如一座莊嚴而又華麗的宮殿,仿照的極其相似,墓室的四周翹角挑檐,以中間的‘神道’為主墓室的中軸線,上面鋪設著漢白玉石,雕刻著龍鳳呈祥的浮雕,精美至極,栩栩如生。

  ‘神道’的兩邊是一排青銅的蟒形長明燈臺,再后面還有幾尊明代武將的石像待立。

  最上方的位置,就是剛才下來的時候第一眼所看到的棺床和上面的棺槨。

  這棺床下面又分了三段臺階,每一段都極其考究,上面雕刻著栩栩如生的獸紋,兩邊立著鼻血瑞獸的石像。

  最為亮眼的還是上面的棺床,大概有七八米的長度,形式古代皇帝寢宮的臥榻,上面隨處可見精細密集的雕刻,甚至還有金絲鑲嵌,各種色彩的玉石寶珠點綴,處處彰顯著古代工匠的工藝水準和藝術成就。

  除此之外,還能看到在棺床的四個面看到很多以浮雕的形式雕刻的神像,這些神像各有各面,體態也各不相同。

  許天川在內心數了數,剛好是二十八個,相對照的應該是二十八星宿神仙,有著辟邪保亡魂,不受侵擾的寓意,出現在古代墓葬中也較為常見。

  在這華貴考究的棺床上,以南北方向放置著一副巨大的船形棺槨。

  棺槨上刷著一層黑漆,只能大概看出材質是木的,但是不能確定是什么木質。

  黑棺!

  許天川看著眼前的黑棺嘖了嘖嘴,在明清兩代,關于棺槨使用已經非常的官方化,尋常百姓用不刷漆的原木棺,喜葬用紅棺,皇帝用金棺。

  而這黑棺,是給英年早逝,或者戰死的將軍和士兵用的。

  單從這黑棺可以基本判斷,這黑棺的主人應該是很年輕,屬于英年早逝。

  與此同時,后面的人也陸陸續續的順著繩索進入這間墓室,并且人手一個礦燈,明亮的光線充斥著整間地宮。

  這些人同樣被這間主墓室的規模和華麗森嚴而感到驚訝不已,感覺像是撬了一座明代皇陵!

  “許掌柜,這難道是一座皇陵?”

  焦三下來后,第一眼看到這間彷如地下宮殿般的墓室,直接就有感而發的驚問了一句。

  許天川淡淡一笑,并沒有搖頭,也沒有否認。

  這間墓室的確處處都帶著明代皇族氣質,精美的壁畫、術法、各種雕刻、浮雕幾乎在這間墓室隨處可見,毫不夸張的說,隨便一眼都是古代集大成的藝術品。

  這同樣也是明代皇陵最為彰顯的特點之一,將諸多藝術門派融為一爐,形成一組華麗的地下宮殿!

  但這肯定絕對不是皇陵。

  所謂的皇陵,那是專門給皇帝用的。

  明代的皇陵都集中在北平的長壽山,統稱為‘明十三陵’,明朝的歷代皇帝都葬在那兒,絕對不可能有某個皇帝被葬在了這座荒山上。

  但是從這個地宮的風格來看,即便不是皇陵,那也必然沾了一些皇家之氣,明朝太子和親王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可惜的是盜洞直接打到了主墓室的上面,沒有經過甬道,也沒有看見墓門,更沒有看到關于這個墓冢的墓志,盜墓手札上也沒有關于這座墓冢背景的詳細記載,所以暫時無法判斷墓主人的身份。

  盜墓手札上之所以沒有記載,肯定是因為兩位先祖也沒有搞清楚,這是明代哪位‘大咖’的墓。

  除此之外,在偌大的主墓室東西兩面還各有兩扇拱形墓道,并沒有設置墓門,從而可以確定,這間主墓室只是整個墓冢的其中一部分,與其他墓室是相互貫通的,這也非常符合明代皇陵的建造風格,甚至可以說完全就是仿照皇陵而建的。

  這更加的可以確定,墓主人的身份一定與皇族沾邊。

  “小叔,你有沒有看出什么?”

  身后的刑常看許天川臉上始終保持著一種凝重的表情,好像在心里謹慎的思考著什么,開口輕聲探問了一句,算是相互交流。

  許天川輕輕的挑著眉,直視著墓室最上方的黑漆棺槨,開口道:“明初時期的皇室墓,墓主人英年早逝,所以棺槨刷了黑漆,神道兩邊有武將石像待立,說明是一名武將,但是…”

  說到這兒,許天川又朝著墓室的四周仔細的掃視了一眼,接著說道:“但是在這主墓室內并沒有看到太爺爺的遺骸,說明太爺爺應該并不是在這里遇到危險的。”

  刑常點了點頭,非常贊同許天川的這番話,這同樣也是他心里所想的。

  可這又有些不太符合常理。

  按照道理來說,兩位先祖將盜洞打在主墓室的上面,目的就是為了直接來到主墓室撬棺摸金。

  因為真正值錢貴重的隨葬品都放在了主棺槨里,先撬了棺槨,然后再考慮陪葬墓室的陪葬品。

  要不然的話直接把盜洞打在陪葬墓室就好了。

  許天川眉頭凝鎖,表情認真,小心翼翼的踏步,朝著棺床上的船形棺槨走了過去。

  刑常伸手示意所有人原地不要動,包括自己,并且隨時準備應對可能突發的危險,或者機關。

  如果說沒有兩位先祖的前車之鑒,這盜墓摸金的氛圍或許會輕松許多,甚至大家一起合力,把這幅船形棺槨撬了,棺床上的各種珍稀寶石扣了…。

  但就是因為有兩位先祖的遭遇,而讓所有人不得不格外的小心警惕,氣氛死寂而又壓抑,甚至半屏住呼吸,連大氣兒都不敢出一下。

  許天川感覺腳下像是如履薄冰,并且帶著草木皆兵的謹慎,一步步從神道踏上臺階,來到棺床的上方。

  因為距離的比較近,所以許天川對于棺床上雕刻的二十八星宿神像看的更加仔細清楚。

  這二十八位新宿神像分部在棺床的東南西北四個角,每個角有七人,表情神態各異,但都是雙手托舉,表現出用力負重的形象,托舉著棺槨,而且每一個星宿神像頭上和腳下各有一圈云氣。

  這二十八星宿身上的云氣代表著飛入九霄云外。

  那么整個寓意就非常的明顯了,二十八星宿神仙托舉著棺槨的主人飛入九天云霄,位列仙班…

  寓意很好,腦洞也很大!

  至于二十八星宿托舉的這幅船形棺槨,有接近六米長,三米多寬,兩頭尖似船形,棺蓋為半圓的弧形。

  在棺槨的正面精雕著紋飾,雕工了得,細節非常到位,處處彰顯著古人超高的藝術水準。

  從棺槨的正面來看,棺蓋嚴絲合縫,封棺釘的漆色和棺槨融為一體,這說明棺槨是先入殮尸體,封棺之后再刷的黑漆,所以上面看不到絲毫撬動的痕跡。

  這說明兩位先祖并沒有對這幅棺槨下手。

  但正想到這兒,許天川從棺槨的頭部慢慢繞到后面,突然轉角猛地發現一具白森森的骸骨正站在自己的面前。

  許天川瞬間內心一個激靈,下意識的向后退了一步出去!

  請:m.lvsetxt

無線電子書    我真沒想盜墓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