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411【打響名號】

無線電子書    拯救諸天單身漢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玉器總共分三類,分別是佩飾、擺件、玩意。

  佩飾又分頭飾、耳飾、項飾、手飾、身飾,如玉簪、玉墜、玉鏈、玉鐲、玉帶等。

  擺件又分禮器、用器、雜器等,比如玉璋、玉琮、玉盞、玉杯、玉佛、玉如意、玉山子等。

  玩意就更雜了,不過多指小東西,比如玉壺、玉蟬、玉環等。愛玉之人,每天都會在手中把玩,人養玉、玉養人,其中有無窮妙處。

  因此掌柜的才要問個明白,也好往外拿貨。

  項南點點頭,表示自己要買個隨手把玩的小玩意兒。

  最好是上三代的古玉,最差也不要晚于唐代。

  因為越是古玉,越有價值。按行內的說法,玉都是有靈性的,越老的玉靈性越足。

  尤其上古年間,玉石難得,非是王公貴族,根本就不配用玉,所以每一件上三代的古玉,那都是大有來歷的。

  而五代之后,禮崩樂壞,玉器已不局限于王公貴族使用,就算是小富即安的市民階層,都能買只玉簪、玉墜、玉鐲等。

  所以五代之后的玉,相比唐之前的玉,地位和價格大差了一檔。

  懂玉的人,都只玩唐以前的。

  掌柜的一聽,便知道項南是行家,立刻吩咐伙計將貨取來。

  隨后,伙計便拿來一個箱子,小心翼翼擺在桌上。

  “這位爺,請上眼。”掌柜的笑道,隨后輕輕打開箱子,就見里面琳瑯滿目,擺放著十數件古玉。

  有玉璧、玉環、玉佩、玉龍、玉豬、玉虎、玉蟬等等,形式不同,大小不一,但都不超過一拳大小。

  而且件件古色古香,古韻盎然,看來還真似模似樣。

  項南掃了一眼,卻是微微一笑,“掌柜的,這些我就不看了,有真正的好貨請拿出來,錢不是問題。”

  那些玉看上去很像是古玉,雕工、沁色,甚至包漿,都與真玉極其相似,足以讓一些行家打眼,蒙外行更是十拿九穩。

  但項南是何等樣人,這樣的西貝貨,哪里瞞得過他的眼睛,只一眼就看出這些東西不真了,都是做舊的新仿,最老也不過三四十年而已。

  掌柜的頓時一愣,意識到遇到了行家,連忙揮揮手,示意伙計將箱子搬下去,“是在下慢待了。生子,取上好的古玉來。”

  伙計答應一聲,又送來一個黑漆為地,上刻雙彩龍鳳紋,色澤光潤、色彩艷麗的漆盒。不看里面的古玉,單是這件漆盒,就價值不菲,至少也是百年以上的物件兒。

  掌柜的越發小心地打開漆盒,笑著說道,“這位爺,請上眼。”

  項南又往盒子里掃了一眼,就見這次盒子里只有三件玉器。一件玉蟬、一件玉豬、一件玉虎,都是小巧的把玩件。

  項南探出一根手指,依次在三件玉器上劃過,隨后將那件玉虎給拿了起來,端詳一番之后,笑著點點頭,“行,就是它了。”

  掌柜一見,暗贊一聲,“罷了。”

  這三件玉器中,頂數那件玉虎是上三代的玉器,估計能追溯到商周時期。而玉豬、玉蟬最多也就是漢時的玉器。

  項南都沒仔細把玩,只是用指頭一摸,就選出了那件最好的玉,看來真是行家。難怪氣度如此雍容,堪稱貴氣十足,肯定是高門大戶出來的少爺。

  “行,那咱拉拉手吧。”掌柜的笑道,隨后攏起手來,探出了袖子。這是古人砍價的方式,又稱“袖里吞金。”

  之所以如此,一是為了不傷和氣。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真要紅口白牙的砍價,一言不合難免要嗆嗆起來,傷了和氣。而在袖子里拉手,成與不成,也不會傷了和氣。

  二是為了保密需要。所謂財不可露白,一件文玩價值可是不菲,買方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出了多少錢,以免找來賊人惦記;賣方也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賺了多少錢,以免惹來同行嫉妒。

  因此雙方劃價都在袖中,只要是行家沒有不會得。

  項南點點頭,隨即跟掌柜的談起價來。

  兩人一拉手,掌柜的就開出兩萬大洋的價格。

  項南自然是不同意的,身為業內的老行尊,他對文物價格心知肚明。

  上三代的玉器雖然難得,但也值不了兩萬大洋,撐死了一萬大洋就是了。

  因此他當即還了個五千。

  掌柜的一愣,看項南不過三十多歲,在古玩這一行里,算是年輕的,沒想到對行市如此了解。

  兩人又來回拉扯一番,最終以八千塊大洋成交。

  “好,就這樣,誰讓您是爺呢。”掌柜的笑道。

  “掌柜的果然痛快,那就這么定了。”項南也笑道,隨即取出錢來,交割完畢。隨后盤著古玉揚長而去。

  掌柜的、伙計都是畢恭畢敬,將項南送出店來。

  隨后幾天,項南又相繼出手,在琉璃廠買賣了幾件古董。

  分別是一只元代定窯的黑釉梅瓶、一幅元代書法家楊維楨寫得條幅、一張明代仇英的《蓮溪漁隱圖》、一張清代書畫家金農所畫的扇面…總共花了四萬八千塊大洋。

  當然,以項南的眼光,買得全部都是真跡。

  而且不僅是精品,價格出得也很適當,幾乎每一件都是卡在店家脖子上。也就是說他出得價格,讓店家有得賺,但賺得并不多。賣吧覺得有點虧,不賣又怕砸手里。

  這非得是行家,才能出到這么合適的價格。

  所謂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沒幾天時間,琉璃廠的老板都知道,新來一位段少爺,不僅眼力毒,而且很懂行。

  關鍵是行動做派、言談話語,都顯出是大家出身。雖然不知確切根底,但也知道此人非同小可。

  項南最擅察言觀色,自然也知道,自己已經出了名兒,不禁心中暗暗得意。

  他隨即在陶然亭附近租了一個農家小院兒,在院中砌了一個爐灶,然后開始秘密的燒制瓷器。

  現在陶然亭是在二環以里,房價每平米都有十多萬。但在民國時候,陶然亭附近根本就是一片荒地。

  電影中,小石頭兒、小豆子等人早晨喊嗓子,就在陶然亭邊上。可見那地方真的是十分荒涼,項南在那里做事,自然不怕被人發現。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拯救諸天單身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