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35章 吝嗇大嫂

無線電子書    帥教官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人民群眾的效率不能和當兵的比,但是人民群眾的智慧可不比當兵的差。

  利用各種原理的情況下,村長組織全村所有的抽水機組成了三套應急輸水系統,壓強之大讓李帥對撲滅山火又有了希望。

  手臂粗的水噴射出來的水射程居然超過了十米,雖然比不上射程動輒數十米的消防水炮,但是對于使用簡陋機械達到輸送途中不斷增壓目的應急消防水源來說,已經是非常非常的讓李帥意外的。

  可惜的是,應急輸水系統沒有和隔離帶的開設形成很好的銜接,眼看著大火逼近了隔離帶,李帥不得不命令部隊后撤,從山腰撤到了山腳,也就是距離村邊最近房屋不到三十米的位置。

  火,水,這兩種東西是人類離不開的根本事物,沒了任何一種或者全部都失去,人類的滅絕日就會進入倒計時。但是這兩種東西又是有史以來給予人類最大創傷的事物。水災火災,大到整個地區上千萬人受災,小到一個家庭,是最兇殘最不講人情味的猛獸。

  大火在五十米外的時候,在隔離帶處的官兵們已經感受到了濃烈的烘烤感,空氣中的氧氣在快速消耗著,人仿佛被貼在了大鍋邊緣的鍋巴,要不了多久就會被烤干。別說等到火臨到了再走,距離二十米的情況下你要是還能站得住那才顯得你牛逼。成了勢的山火如果是順著地面的植被燒,那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地上火”。明火從樹梢到樹梢,從這邊樹林燒到那片樹林,一些時候地上根本一點痕跡沒有,樹上卻是火勢洶洶。一些災難就是發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頭頂燃起了大火,但是地上一切如常,稍有疏忽就會被大火包圍。

  李帥編了三個突擊小組分別掌握三條水管噴頭,由他、王小青、劉小建三人親自掌握,集中起來組成一個陣型選擇了一個突破口向火場展開了反突擊。他們首先用足夠的水把前面一百八十度范圍內的樹林灌木等全部淋濕,確保自己所處位置相對安全之后,再三個噴頭集中起來形成三聯裝火炮的方式對準火勢最旺盛的地方展開攻擊。

  水量達不到的情況下使用水進行滅火是于事無補的,因為射過去的水會在瞬間被化為水蒸氣消失掉。根據現場情況分析,三根水管集中一處能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全軍偵察教官集訓隊上百名學員頂在最前線,除了三個突擊組外,其他學員做好準備隨時擋住最后一道防線,要求只有一個——不惜一切代價把山火攔在村莊以外。

  趙副營長和村長一起分工負責保障三根水管,確保供水不會中斷。村里人什么都不敢了,一家老小全部出動,能干點什么干點什么。村長擔心柴油可能不夠,村里一位開哈弗h5柴油版suv的年輕人就主動把油箱里的柴油放出來大部分,只留下了足夠到加油站的燃油。

  婦女們也沒有閑著。

  能幫著男人干活的就幫著男人干活,幫不上的就搞后勤保障。正是吃午飯的時候,各家各戶的婦女忙活著做飯做菜,卻不是各自為戰,而是在村婦女主任的組織下,七嘴八舌的嘰嘰咋咋的定了計劃下來,你家做什么我家做什么,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明確時間,婦女們就四散而去投入到制作午餐、晚餐的工作當中去。

  婦女主任說村里給補貼,不過誰會在意補貼呢,放在平時的話村里婦女們肯定是會計較的,但是今天是大年初一,不但是大年初一,還是給子弟兵做飯,別說補貼了,自己往里貼多一些錢都不是事。

  主觀地說,農村婦女吝嗇起來會讓你感到匪夷所思,大方起來也會讓你驚掉下巴。時間和人是兩大關鍵問題。現如今資訊高度發達時代,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對部隊的了解更多更深刻,明白了好日子的根本是什么。

  村里有名的吝嗇大嫂把準備過年吃的海鮮干貨、臘肉、臘腸全部拿出來,把兩個小姑姑叫過來幫手,照著最高標準做菜。鄰居的三嬸是她的冤家,一直處于吵架和好吵架和好這么一個循環,平日里從來沒有停止過的是較勁。

  這一次村里說各家各戶要發揮出重要作用來,搞得最出色的要在村民大會上點名表揚,可能還要給獎勵。顯而易見,如此一來大家的積極性會更高。

  三嬸跑過來吝嗇大嫂家偵察,她的想法很簡單,不管結果如何至少要勝過吝嗇大嫂。結果到了吝嗇大嫂家一看,嚯,全家總動員啊這是,連兩個小姑子都叫過來幫忙了。再仔細一看,好像是很大的陣仗。

  “魚干都拿來做了啊!”三嬸驚訝地看著其中一個小姑子在費力的剁偌大一條魚干。

  但見那條魚干長八十公分寬三十公分,三嬸記得清清楚楚,前幾天辦年貨的時候在集市上遇見吝嗇大嫂了,當時那個賣海鮮干貨的攤位上有好些人,吝嗇大嫂豪氣沖天的要了最大的那條魚干,足足六百多塊錢,就是現在正在被剁成小塊的魚干。

  三嫂清清楚楚地記得,那天吝嗇大嫂開著電單車回來的時候,特意的把這條魚干掛在車頭那里招搖過市,路上碰見的認識的都會羨慕的說上一句“哇大嫂買了條這么大的魚過年啊!”,吝嗇大嫂那叫一個風光無兩。

  村里好幾天都在討論吝嗇大嫂買的這條魚,羨慕和贊善是多于諷刺的。現如今的日子,買條幾百塊魚干過年算得了什么,誰家沒這幾百塊閑錢,在大家眼里再貴的年貨也當不得幾日的傳頌。

  問題在于吝嗇大嫂是出了名的吝嗇,“吝嗇大嫂”這個外號不是空穴來風的,因為她的男人在村里的輩分比較高,是同齡人的兄長輩、叔伯輩,所以都叫她大嫂,又因為她的吝嗇讓人感到無法接受,因此有了“吝嗇大嫂”這么一個外號。

  吝嗇到什么程度呢?

  村里辦個紅白事什么的,她永遠都只是給十塊錢紅包,十塊錢!當地的風俗下紅白喜事什么的份子錢通暢都是二百塊錢起。吝嗇大嫂這個別具一格的行為說好聽點不認同這種風俗,說難聽點就是不愿意出這個錢,隨個十塊錢意思意思。

  吝嗇大嫂也有她的道理,她說,“我家紅白喜事你們就都隨十塊錢,我保證不占你們便宜!”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誰還有意見。

  她的吝嗇當然不只是體現在這件事情上,可以說是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她那倆小姑子一個上高中一個上初中,她有兩個兒子,都上小學,平時吃飯的時候碗里就只是剩下那么點飯粒,立馬就招來大嫂的一頓狠狠的訓斥。以至于兩個小姑子怨言是很多的,吃得是不錯,就是恨不得讓人把碗舔干凈這一點讓人難以接受。

  總而言之,誰要是能從吝嗇大嫂身上沾到一點便宜比豬上樹還難,想讓她請你吃頓飯更是想都別想了。吝嗇大嫂家和其他家也不太一樣,大多數年輕夫婦都在外務工,而且大部分是畢業后就留在城里工作,結了婚娶了媳婦生了小孩后,一部分人把孩子放在老家讓爹媽帶,一部分則帶在身邊,還有一部分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是把爹媽接到城里帶小孩。吝嗇大嫂和她丈夫卻是全都留在村里,承包了幾十畝的田地一門心思的務農。

  更讓人想不通的是,吝嗇大嫂和她丈夫都是大學畢業生,完全有能力在城里找一份不錯的工作的。

  “三嬸,你家做啥好吃的了?”大姑子仰起頭里問。

  三嬸佯作隨意,說,“要做不少呢,呵呵。你大嫂怎么這么大方了,買這條魚的時候吹噓了好幾天呢,怎么就舍得吃了。呀,你全部剁了啊?”

  “是啊,大嫂說全部煮了,煮一大鍋魚干,用豆腐皮、腐竹、榨菜一起煮,味道相當好吃!”大姑子笑著說。

  三嬸心里不爽了,往廚房里走去,“你大嫂不正常了。”

  “你才不正常!”

  膀大腰圓的大嫂卻沒有在廚房那里,而是從雞窩方向走了出來,手里拎著兩只肥胖的閹雞,邁著比豬后腿細不了多少的腿走過來,“你不回去做飯做菜在這里干什么?”

  誰能看得出來這么一位肥婆是僅僅大學畢業了五年年僅二十八歲的姑娘,那日曬雨淋過后的皮膚,根本沒有修飾過的面容,說她四十多歲都有人相信。

  “如煙,你不是還要宰閹雞呢吧?”三嬸哪里顧得上斗氣了,看著吝嗇大嫂手上兩只加起來起碼二十斤的大閹雞,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宰閹雞在當地農村里不是小事,要么是重要節日要么來了尊貴的客人,一宰宰兩只則更顯得隆重。一般來說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的時候,娘家會宰一只閹雞款待。同時宰兩只閹雞,一年之中可謂罕見。要知道農村里自養的閹雞,要長到十來斤的體型至少需要七八個月的時間,長則需要十個月甚至一年。

  吝嗇大嫂翻了翻眼睛,道,“是啊,殺兩個我自己養的閹雞給當兵的嘗嘗味道!”

  “你真舍得下本錢啊柳如煙!”三嬸嘖嘖稱奇。

  吝嗇大嫂卻不搭理三嬸了,干脆利落的把兩只閹雞挨個抹了脖子放干血,然后扔到裝滿了開水的大盤里燙了起來,翻了幾陣子后就拉了個矮凳子坐著開始剝毛,抬頭看了眼還在發呆的三嬸,“幫忙啊!”

  三嬸回過神來,冷哼了一句轉身走了,心里想著的是馬上回家把那兩只準備明天殺一只然后元宵殺一只的閹雞給殺了給當兵的吃!

  吝嗇大嫂的兩個兒子也沒有閑著,和村里的小伙伴幫著往山上送礦泉水和面包什么的。村委直接征用了村里小賣部所有的礦泉水啊面包啊方便面什么的給送到山上去,把小賣部的老板樂得嘴角都笑得裂到了耳朵那邊去。

  一大鍋的燉魚干,然后是兩大只閹雞用來白切,吝嗇大嫂掄起厚背菜刀把煮熟了的閹雞剁成好看的一小塊。兩個兒子肚子餓了回家,看到滿滿的幾大盤白切雞,盯著上面的雞腿口水都要滴下來。

  他們伸手要拿的時候,吝嗇大嫂后腦勺長了眼睛似的,突然回頭一把拍掉倆兒子的手,訓斥道,“別動!這是給解放軍吃的!”

  “媽,我餓了!”

  “媽,我也餓了!”

  吝嗇大嫂頭也不回的說,“今年大年初一要吃素的,飯桌上有菠菜,把白粥端過來熱一熱就可以吃了。”

  “媽,我想吃雞腿!”小兒子梗著脖子說。

  吝嗇大嫂說,“不行!這些菜是給解放軍吃的你們不能動!聽話!”

  小兒子氣得腮幫子都鼓了起來,一扭身生悶氣去了。大兒子懂事一些,但是對媽媽的做法也是不認同的,還有什么比自己兒子還重要的,他也生氣了,跟著小兒子到一邊生悶氣去了。

  吝嗇大嫂看了眼兩個又往外走的兒子,沒往心里去。馬上到開飯的時間了,還有很多活沒干,得抓緊盡快把菜做出來。一想到時間,她不由的催促了兩個小姑子幾下,倆小姑子對大嫂那是畏懼得很,趕緊的加快了手上的動作。

  張建國和張建軍兩兄弟悶悶不樂的往山那邊走,弟弟張建軍說,“哥,媽為什么不給我們吃雞腿,雞腿一直是我們吃的,今天怎么不給我們吃了?”

  哥哥張建國說,“我也不知道,可能和我們沒有干活有關吧?”

  “救火嗎?解放軍救火所以能吃雞腿,我們沒有救活不能吃雞腿,是不是?”弟弟張建軍問。

  哥哥張建國想了想,說,“應該是吧,你看解放軍救火多辛苦,吃了雞腿力氣大才好繼續救火。”

  弟弟張建軍突然停下腳步,道,“哥,我們也去救火吧,我們也讓媽看看我們是靠本事吃雞腿的!”

  哥哥張建國遲疑了,“村長說小孩子不能救火,太危險了。”

  “那是村長不想讓我們吃雞腿!”

  哥哥張建國還在猶豫。

  “哥,去嘛去嘛…”

  哥哥張建國咬牙說,“好!”

  天才一秒:m.zibibi

無線電子書    帥教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