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79章 軍師

無線電子書    妻在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葉雍的疑問,也是裴定的疑問。

  以他對葉家的了解,葉家不可能不在招討司中安插人手,那從眼前的情況看來,葉雍他們并不清楚招討司的動靜。

  也是,趙大均連他都瞞住了,松江府這些人不知道好像也正常?

  眼下他最擔心最疑惑的,卻不是招討司,而是…季庸!

  雖則季庸的樣子和在禹東學宮時差別很大,但只要細加辨認,還是能辨認出來的。

  更別說,當初葉雍奉命追查季庸,對其畫像肯定認真比對過,必定能認出來。

  季庸不怕暴露身份了?還是說京兆有了什么變化?

  隨著葉雍下令打開松江府城門,松江府這里的戰局很快就落定,結果自然以九野軍潰敗被俘而結束。

  在趙大均和葉雍忙著收編、清俘的時候,裴定心急火燎地將季庸拉到一個偏僻的角落。

  他四下張望了一番,才壓低聲音說道:“季先生,您怎么來了江南道?”

  “…”季庸默了一瞬,神情頗有些一言難盡。

  隨即,他這樣回道:“江南道需要我,我就來了。”

  所以,裴大人你無須一副做賊的樣子,搞得我好像有什么問題似的。

  真是急死個人了,裴定都覺得嘴角冒泡了:“季先生,您…您是不能見人的!您忘記了嗎?”

  “裴大人,我怎么不能見人了?”季庸一本正經地反駁道,一副“你不說個清楚我就和你沒完”的神情。

  裴定臉上的焦急變成了疑惑,他后退了一步,上下打量著季庸,遲疑地說道:“你該不會是假冒的季先生吧?”

  他印象中的季庸,十分嚴肅正經,不像是會開玩笑的人啊。

  季庸嘆了一口氣,不再逗他了:“是鄭姑娘讓我來的。她說就算葉家認出了我,也會裝作不認識的。”

  鄭姑娘是他和妻子的恩人,也是他們的媒人,她讓他前來江南道助裴大人一臂之力,他自然就來了。

  而且他也認同鄭姑娘的判斷,他的樣子就算被葉家人知道了也無礙。

  裴定皺了皺眉:“葉家怎么會裝作不認識?他們當初…”

  他突然停住了話語,顯然想到了什么原因,向季庸求證:“是葉家不想皇上找到季先生?”

  季庸點了點頭,肯定裴定的猜測:“葉家知道皇上的用意,不愿意皇上找到厲平太后的暗衛,所以會什么都不說。”

  “再者,讓我留在裴家,他們才好握住裴家的把柄,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用來要挾,或者挑起皇上與裴家的爭斗。”

  裴定完全明白了,難怪阿衡說季庸的樣子無礙,換作是他,他也會像葉家一樣什么都不說了。

  “不過…”裴定朝葉雍所在的方向投去一眼,道:“葉家就不擔心厲平太后的暗衛被我得了去?”

  畢竟,如今季庸就在裴家。

  季庸乜斜了裴定一眼,冷冷道:“你以為葉家和皇上一樣蠢?”

  裴定鳳目上挑,摸了摸鼻子咕噥:“季先生,您怎敢如此大逆不道,說皇上蠢?”

  雖然皇上的確很蠢,但這個心知就好了,說出來干嘛?

  不管是葉家,還是裴家,抑或是季庸,都很清楚,當初厲平太后經歷了幾場動蕩,就算手中有暗衛,也折得七七八八了。918

  厲平太后賓天了好幾年,而鴻渚韋君相始終沒有現身,傳說中的暗衛是否還存在,還不好說。

  裴定覺得與其寄望于沒有出現過的暗衛,還不如壯大自己的力量為好。

  只有皇上才會對太后娘娘的一切有深深的執念。

  雖則裴定覺得皇上應該喚太醫前來好好診治一番,但他也不能改變皇上的心思…

  季庸繼續說話了:“葉家覺得我是裴家的把柄,如此才會心安,那就讓他們如此覺得吧,裴大人認為呢?”

  裴定完全沒有意見:葉家心安就好,如此裴家才能爭取到更多時間。

  只不過…

  安而忘危,存而不亡,治而忘亂,乃為人治國之大忌,老師過去曾經說過希望尚和還沒有完全忘記老師的教導吧?

  裴定問出了自己最想知道的事情:“季先生,你說阿衡讓你來,這是怎么回事?阿衡她…她可好?”

  說到最后,他鳳目撲閃撲閃的,眼中閃過了一絲羞澀之意。

  就算他和阿衡隔兩三天就通一次信,但阿衡的性子和他一樣,都是報喜不報憂,從別人口中知道的阿衡,多少能解一解他的相思。

  不對!

  阿衡在信中從來沒有提到季庸,這…但季庸就出現在江南道,出現在他眼前了。

  季庸饒有興致地看著裴定神色變來變去,微笑不語。

  裴家的人真是有意思,從老狐貍裴光到裴燼等小輩,包括眼前的裴定,內心世界似乎非常豐富。

  他在裴家最大的樂趣,就是觀察裴家小輩的神情,再猜測他們的內心世界,與小輩們斗智斗勇,樂此不疲。

  季庸欣賞夠了裴定神色,然后才道:“鄭姑娘讓我來當軍師,順便看看招討司有什么需要。”

  “軍師?”

  季庸點了點頭:“鄭姑娘是這樣說的。”

  他現在還記得鄭姑娘說的那些話,還有她說話的樣子。

  鄭姑娘當時的樣子…怎么說呢,季庸就沒有見過比她更有信心的人了。“季先生,江南道的亂局必定會平定的,但怎么個平定法,就不好說了。季先生經史雙絕,有濟世之才,不如前去江南道看看?”

  季庸知道旁人評價他“經史雙絕”,但這都是學問上,他…他不覺得自己有濟世之才。

  鄭姑娘是不是說錯了?

  然而,鄭姑娘很肯定地說:“經者為世,史者為國,季先生怎么不是濟世之才?季先生缺的,只是前去江南道戰局一趟。”

  昔年季庸的座師孟瑞圖名望功績盡有,唯缺一死,如今季庸經史修煉至絕,唯缺一用。

  季庸的經世才能,還沒有致用,而江南道的戰局就是最好的機會,在千秋的身邊,才能發揮最大的可能。

  季庸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對他的本事才能充滿了信心,篤定他能經世致用,篤定他能幫助招討司平定江南道,篤定他能保住更多江南道百姓的性命。

  讀書人的追求,不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嗎?

  鄭姑娘讓他所做的事情,正正就是這四句的具體化用!

  可恥地,他被鄭姑娘說得熱血沸騰,然后千里迢迢趕來了江南道。

無線電子書    妻在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