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33章 虎口撥牙

無線電子書    最后的三國2興魏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蜀軍的后勤補給雖然比魏軍稍好一點,但也僅僅是好一點而已,并沒有充足的供應。

  蜀軍的糧草,超過九成都儲備在漢樂二城之中,這也是蜀軍賴以堅守漢中的資本,但漢樂二城的存糧,只能是滿足漢中駐守軍隊所需,現在蜀軍費祎五萬大軍再加上姜維的三萬大軍,人數已經遠超當初漢中的布防兵力,所以糧草供應難免捉襟見肘一些。

  為了彌補漢中的軍糧缺口,費祎下令從川北一帶往漢中運糧,所以蜀軍和魏軍一樣,面臨著糧草轉運的困難,所不同的,就是一個是從南往北調,一個是多北往南調。

  戰局相持下來之后,后勤補給儼然成為了雙方此役獲勝的關鍵,如果誰要在這個時候掉鏈子的話,那么誰將有可能會被KO出局。

  所以,在押運糧草的事上面,雙方誰都不敢掉以輕心,都派出重兵和保護糧道,以防備對方的偷襲和破壞。

  魏軍在整個的儻駱道上,分段在險要之處派駐兵馬,而且派出重兵,全程護送糧車的安全。

  在秦嶺谷道上運糧,普通的輜重車輛完全沒法通行,須得依靠大量的騾馬來運輸,還有就是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

  當年諸葛亮為了解決北伐時的運糧困難,特意地發明出一種木牛流馬,也就是一種特制的獨輪車,一車可以負載好幾百斤的糧食,只要是人能通行的地方,木牛流馬就能通行。

  木牛流馬可以說是諸葛亮一項重要的發明,它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蜀軍糧食轉運困難的問題。

  而魏軍與之交戰的過程之中,也多有繳獲,后來也仿制了不少,魏軍在平原大道上運糧,采用的就是大車,而在山地小道上運糧,也多用木牛流馬。

  曹爽出征之前,就曾委派夏侯玄提出搞好了糧草輜重的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行軍打仗的首要條件,而且象伐蜀這般道路艱難的戰爭,糧草籌備顯然是排在第一位的。

  夏侯玄也是不孚厚望,在曹亮的幫助下,出色圓滿地完成了糧草籌措的事宜。在向漢中轉運方面,夏侯玄特意安排慮事周詳的任覽來督運糧草,任覽準備了充足的騾馬和獨輪車,將關中的糧草源源不斷地運往漢中。

  雖然說在漢中前線的魏軍糧草用度緊巴巴的,但勉強可以維持,但是軍無存糧,一旦出現特殊的情況,比如山洪爆發,山體滑坡這些自然災害出現的時候,很可能就會讓魏軍糧草供應陷入困境。

  而且預防敵軍的偷襲和破壞更是重中之重,總而言之,魏軍無論上至曹爽還是下至普通士兵,都知道糧草運輸的重要性,都是高度地予以重視,絕不可能給蜀軍任何的可趁之機。

  但盡管如此,姜維還是有心虎口撥牙,意圖對蜀軍這條賴以生存的補給線動手。

  漢中的戰局進入到了相持階段之后,局面僵持,似乎誰也無法再奈何得動誰。

  興勢山是漢中的東門戶,地勢極為地險要,如果不是曹亮妙使火攻之際,魏軍根本就沒有機會越過這道天然的屏障。

  如今的興勢山,從山腳到山頂,全部都是光禿禿一片,現在本該是草長鶯飛的季節,整個興勢山竟然看不到一點的綠色。

  魏軍憑險據守,蜀軍自然沒有一絲一毫的機會,費祎身為三軍主帥,對蜀軍遲遲拿不下興勢和赤阪表示憂慮,戰事如此相持下去,對蜀軍是極為不利的。

  雖然說現在雙方處于一種均勢,但費祎清楚,現在蜀軍的兵力,已經是可以調動的極限了,而魏國卻還未盡全力,如果久戰不決的話,魏國很可能會再次增兵漢中,到時蜀軍所承受的壓力就更大了,因為蜀國已經再無后備兵源可調用了。

  所以,蜀軍必須盡快地將魏軍逐出漢中去,這樣才能保證漢中防線的安全。

  可費祎左右思量,也是無計可施,魏軍在興勢赤阪兵力雄厚,蜀軍無論是強攻還是智取,都很難得逞。

  這個時候,姜維拋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那就是偷襲儻駱道,掐斷魏軍的糧道,只要糧道一破,魏軍便會不戰自亂。

  不過雖然姜維這個計劃帶有爆炸性的,但眾將的反應卻是極為的泠淡。

  偷襲糧道,這種作戰方式是個人就可以想得到,但同樣的,你這邊能想得到,對方就會想不到嗎?

  不用派出斥侯去查探,也知道魏軍對糧道的保護是極為重視的,而且整個儻駱道處于魏軍的后防,想要攻擊它,就必須繞過魏軍目前的陣地,而面對防守嚴密的魏軍,偷渡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所以,姜維的計劃一經提出,眾將無人對其感冒,只覺得姜維有些異想天開。

  費祎輕輕地搖了搖頭,道:“伯約,你這個想法自然是好的,但實施起來難度極大,魏人對其糧道極為重視,如何能給你偷襲的機會?”

  姜維胸有成竹地道:“此事某已深思熟慮過了,雖不敢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但七八成的把握,終歸是有的,還請大將軍下令,某當率本部人馬,全力以赴。”

  費祎憂心地道:“七八成把握,伯約你是不是太過高估了?深入敵后,孤軍作戰,一不留神,那就是全軍覆滅啊!”

  姜維道:“兵法有云,置之于死地而后生,如今戰局僵持,局面對我軍極為不利,如果不能及早地將魏人逐出漢中,待其援兵至時,漢中必有大難矣。所以某思慮再三,絕不能如此坐以待斃,應當有所行動,只有斬斷魏人的糧道,才是我軍獲勝的唯一途徑,還望大將軍可以準允。”

  費祎猶豫不決,張翼站出來道:“大將軍,末將認為姜將軍言之成理,局勢如此不堪,若無破釜沉舟之勇氣,焉能退敵?”

  于是費祎便同意了姜維的請戰,不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費祎派張翼和廖化各領一萬人馬,從左右兩翼接應姜維。

  請:m.booktxt.net

無線電子書    最后的三國2興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