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五章 一起山寨吧

無線電子書    1991從芯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林永固拉開窗簾,站在二十三層的窗戶邊望向下方的城市。

  市區面積很大,但很舊,比起T北差了不是一星半點,甚至連X竹都比不上。那些工地上的建設者們似乎也不怎么熱烈——總之有一種不太奮發的感覺。

  不過樓下遠芯的做派倒是讓林永固很欣賞,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真正搞技術的,哪有那么多時間喝功夫茶?

  身后傳來蔣明奇的聲音:“永固兄,我們在這里不會被監聽吧?”

  林永固轉身,見自己的同事一臉戒備,不由得啞然:“你想多了吧?我們又不是什么軍政要員。監聽我們干什么?”

  蔣明奇訕訕一笑:“那你跟總部聯系沒有?”

  林永固搖頭:“暫時還沒有,雖然說潘經理一直說小蘇總是實際的話事人,但總還是得見到他父親才行。而且這件事…你們的看法如何?”

  蔣明奇和陳子豪對視一眼,謹慎地道:“沒有太大的看法,但大陸人的芯片工藝很差勁這是肯定的。就算他們要逆向,沒個十年八年肯定看不到效果。”

  林永固笑著搖搖頭:“逆向還得看微代碼的實現,掩膜只是工藝手段。而且主要問題是,總部大概是不會答應他們的。”

  “那直接拒絕就行了,他們總不至于不賣我們軟件吧?”

  “那當然不至于,只不過沒有他們的設計師和我們對接,不管是我們逆向也好,還是設計也好都很不方便。”林永固揉了揉眉頭,很有些躊躇。

  作為聯電IC設計部門的主管,林永固很清楚目前聯電的局面。高層已經露出要剝離甚至賣出IC設計部門,走臺積電那種專業Foundry(晶圓廠)的意愿,這讓IC部門的設計師們感到莫名的恐慌——現目前,除了Cyrix之外,尚沒有一家成熟的Fabless企業(無晶圓的獨立IC設計公司)。

  或許遠芯算一家新興的IC設計公司吧。

  在尚無法看清楚獨立IC設計公司的前景時,聯電的IC設計部門當然不愿意冒險被剝離了,靠著大樹好乘涼誰都懂。

  “主要還是要看他們能夠為我們提供多大的幫助。”林永固輕嘆一聲,馬上笑道:“先不管這些,大家洗個澡,休息一下,晚上看他們老總怎么說,咱們中國人談事情向來都是在酒桌上談成的。”

  下午五點,蘇星河準時來到公司,然后花了一個小時摸清楚情況。六點,他準時帶著秦為民,蘇遠山,席小丁以及張克和潘曉軍上了二十三層,寒暄之后,一行人直接上到三十二層的旋轉餐廳。

  蘇星河教授雖然是標準的學者,但也是酒精考驗過的戰士,就更不消說張克和潘曉軍了。沒用到幾輪,這三位對面的朋友便被灌得暈頭轉向。

  當然,大家都是知識分子,即使喝酒也講究個度,不會出現把人灌得趴下或者裝醉的程度。。

  蘇星河對兒子使了個眼色。

  蘇遠山會意,笑呵呵地給林永固夾了兩片豆腐干:“林總,據說豆干解酒,來嘗嘗我們這邊的特產。”

  林永固已經臉頰微紅,酒意有些上頭,但眼眸依舊清明,他點點頭笑道:“我聽父親說起過斗城的豆干。”

  “林總父親是?”

  “父親是斗城人,我是眷村出生的,只可惜我不會說家鄉話了。”

  “噢!那林總這次要不要順便回斗城看看?”

  “這次是公務就不必了,再說我去了也不認識人,還是等明后年有機會帶父親回來一起。”

  “公私分明,佩服。”蘇遠山呵呵一笑:“看來我們想把林總灌醉,然后讓趁機獅子大張口的想法落空了。”

  一句玩笑讓眾人再次輕松起來,林永固也笑呵呵的捏著茶杯,他看了看蘇星河,最終還是望向蘇遠山。

  從剛才的表現看,這個小蘇總果然能全權代表他父親。這不由得讓林永固開始考慮起措辭來。

  “小蘇總的意思我理解,但…恕我冒昧,逆向這種事,除了能夠讓你們多一點經驗之外并沒有實際的好處。更甚至,你們作為一家專業的EDA兼IC設計公司,大可以直接設計一款全新的CPU出來,根本用不著逆向。”

  “嗯…”蘇遠山也輕輕扣著茶杯,笑了笑道:“林總說得沒錯,只是我們現在沒有什么設計CPU的經驗,能夠多看一眼都是不錯的。更何況我們雙方還可以互相琢磨,互相提升。”

  “很難,”林永固搖頭道:“你知道現兩邊的關系,無論我們過來還是你們過去,都得從香江周轉,而且停留也要辦理許多復雜的手續——這些我們就先不說,就算沒有其他干擾,聯電高層也會從商業機密的角度考慮。”

  “那要是我們的人和你們一起呢?”蘇遠山瞇了下眼睛,盯著林永固輕聲道:“我們一起逆向,把486給整出來,林總認為如何?”

  “我們會派遣參與過EDA開發,精通EDA設計的工程師手把手的教會你們的設計師。同時遠芯EDA的后續版本升級,將無條件的先和你們的生產線兼容,屆時只要通過我們的仿真驗證,就能極大地符合你們的生產線,從而提高流片的概率和量產良品率。”

  林永固輕輕吸了口氣,目光頓時變得銳利起來。

  如果說一個IC設計單位的最核心競爭力是利用EDA快速高效標準地設計出用戶需求的IC芯片的話,那么一個晶圓廠的核心競爭力,除了制程,便是流片的成功率和量產良率。

  流片失敗的鍋雖然一般都是IC設計方來背,但人家背多了總是不爽——如果能夠在流片之前就能盡可能的把鍋消滅掉,無論對晶圓廠還是對設計方,都是一樁美事。就更不用說量產良率了。

  雖然量產良率可以通過后續生產線上的不斷調整來提高,但如果一開始通過EDA就能達到一個好的良率起點,這無疑也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最后,逆向出來的486肯定是沒有X86授權的,但不礙事啊…大不了不在西方銷售嘛!國內市場現在正在起步,只要賣便宜點,總不至于虧了成本。”蘇遠山眼含笑意:“你說呢,林總。”

  林永固停下轉動茶杯,他再次吸了口氣,沉默幾秒后盯著蘇遠山:“如果,我是說如果,聯電高層愿意你們加入合作,你們準備派多少人過來?都分別什么崗位?”

  蘇遠山笑得很隨意。

  “十幾號吧,除了EDA工程師,再就是芯片設計和逆推掩膜的工程師——其實…仿造這種活…大家多少都會一點,對吧…”

  [推薦票]

無線電子書    1991從芯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