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938 ‘淬火’重生

無線電子書    實力不允許我低調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兄弟們我又雙叒叕開新書了:重啟人生:我能打給十年前的自己,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這樣的領先,讓星火科技的碳納米管芯片開發者,也沒有想到。

  此前他們推出的第一代碳納米管芯片的時候,因為急著推出產品。

  所以在碳納米管管線的布置這一塊,選擇略顯草率,并沒有仔細研究芯片搭建的步驟。

  可即便如此,他們的第一代28納米制程的碳納米管芯片,已經在性能方面碾壓所有同級競爭對手了。

  而在后來,因為受制于一些生產設備,和生產材料。

  比如光刻機,比如光刻膠等等,所以他們也并沒有急于像下一代碳納米管芯片進發。

  就是在28納米碳納米管芯片這一塊,不斷反復耕耘,深度挖潛。

  可誰都沒想到,竟然挖掘出這么大的潛能。

  以前在硅基芯片時代,科學家們之所以不斷要縮小芯片的制程。

  比如三到五年,就要把芯片制程縮小幾納米。

  其實就是為了在特定的空間里,堆積下更多的晶體管。

  因為布置的晶體管越多,那么你運算的速度就越快。

  但隨著制程越來越小,按照摩爾定律,這硅基芯片的潛能也就被逼近了極限。

  就比如現在主流的5納米制程的硅基芯片,雖然據說運算性能比上一代7納米制程的芯片要提升了百分之二十,功耗也小了百分之二十。

  可實際上呢!

  現在市面上主流的使用5納米制程芯片的手機,實際使用感受,其實都不怎么樣?

  尤其是在發熱控制這一塊,不管是高通,還是水果,都做的不怎么好。

  使用5納米制程的驍龍888,和水果A14芯片,如果打游戲的話,使用一兩個小時時候,都會發燙。

  并且瘋狂的耗電。

  這其實就說明,5納米制程硅基芯片的工藝還不是很成熟。

  還可以在改進,深度挖潛。

  但因為競爭激烈,芯片設計和制造商們,根本就停不下來。

  他們不愿意停在5納米制程這一塊挖潛,因為在他們看來,與其在這里花錢。

  還不如直接跳到下一代的3納米制程生產工藝上。

  畢竟這個世界,就是看誰先突破的。

  如果誰率先掌握了3納米制程工藝,誰就能接到更多的訂單。

  至于3納米制程的硅基芯片到底性能如何,理論上是一方面,實際用起來又是另外一方面了。

  而人家可是根本不在乎消費者感受的。

  反正只要說出去是3納米,讓消費者感覺高大上就足夠了。

  至于他們到底能不能用處3納米的感受,商家才不會管呢。

  這就是在星火科技參與到這個領域之前,那些芯片制造商們的想法。

  而當星火科技介入到這個領域,并且直接就拿出碳納米管芯片之后,原來那些芯片廠商都在風中凌亂了。

  這時候大家急著向前趕的意愿就更加強烈了,至于性能方面無所謂。

  但只要把制程縮短,聽起來就會高大上,就很高科技的樣子。

  消費者就愿意買單,這樣他們的芯片也就有了和碳納米管芯片掰手腕的實力。

  可星火科技這邊了解過他們的心態之后,也就放松了。

  就讓他們著急去好了。

  畢竟就算他們研究出1納米制程的硅基芯片,也是沒用。

  因為硅基芯片和碳納米管芯片的差距,是材料的物理屬性決定的。

  碳納米管芯片,因為使用石墨烯管不同,比硅基芯片使用的晶體管有著先天的優勢。

  硅基芯片的工作原理,電子是在晶體管里兩邊串,觸發開關,來傳遞信號。

  而碳納米管鮮甜就是石墨烯卷成的管材,電子在這個管里面來回移動,速率就更快。

  最關鍵是這玩意的散熱還天生就比硅基要好,摩擦小,散熱好,自然功耗就更低。

  而且在芯片工作的時候,自發熱低的話,對芯片長時間工作的電子逃逸,和信號干擾性能就好。

  所以碳納米管芯片的性能,天生就比硅基芯片強。

  至于強多少,那就要看工程師們的設計了。

  既然28納米制程的碳納米管芯片,已經碾壓同時代的5納米制程硅基芯片了。

  星火科技這邊也就不著急了。

  而且為了培養工程師,那些克隆專家,還手把手的帶著團隊,一起來設計者芯片的布局。

  反復在28納米制程方面挖潛。

  畢竟設計這樣的芯片,要使用他們自己開發的類似EDA的電子工具。

  而且你還要有自己的思路,為什么要這樣設計,這樣的設計目的是什么。

  這可和軌跡芯片布置晶體管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石墨烯管和晶體管的性質也完全不同。

  很多以前不可以那樣做的設計,現在都可以了。

  所以芯片設計師們,自然要打開思路,要從新培養。

  而現在28納米制程的碳納米管芯片,在不斷重新設計,反復挖潛之后。

  已經有推出了兩代產品。

  其中第二代產品的性能,就已經相當于3納米制程的硅基芯片了。

  而現在三桑和特極點,卻依舊在忙三進四的趕工,想要完成3納米制程硅基芯片的設計呢。

  但據說,進展都不是很順利。

  盡管三桑方面多次公開表示,已經掌握了技術,可實際上距離真正的量產還遠著呢。

  可現在他們的第二代28納米制程的碳納米管芯片,已經領先他們的3納米技術了。

  至于他們推出的第三代28納米制程的碳納米管芯片,比起第二代來,性能還提升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估計三桑和特極點的下下代,也就是2納米制程硅基芯片,才能和他們第三代的28納米制程碳納米管芯片水平相當。

  這就相當于,星火科技在芯片算力這一塊,已經領先了世界十年。

  而且不光是手機上,他們的28納米碳納米管芯片,哪怕是一代產品,性能就已經比肩I9了。

  所以他們現在完全是站在芯片業界的巔峰。

  領先跨度這么大,他們自然不急著往前趕。

  這段時間,他們要完善生產工藝,和研發適應下一代的生產設備設計。

  所以自然不介意做牙膏廠。

  畢竟搞芯片工廠可是非常費錢的。

  就比如他們為啥要在雄雞市建芯片工廠,而沒有選擇人才和地理優勢更大的南方城市?

  不就是因為成本嘛!

  南方地區,隨便一座大城市,雖然人力資源充沛,可問題是地價也貴啊!

  哪怕那些大城市,為了吸引他們過去,愿意把地白給他們,甚至在稅收上給優惠。

  他們也不愿意去…

  為啥?

  因為一家工廠最關鍵的還是要靠人!

  去了那些南方大城市,確實建廠土地白拿,稅收還有優惠。

  可問題是當地生活成本高啊!

  你給工程師哪怕一個月開五萬的工資,可他干過長時間才能在當地買一套房子?

  動不動就幾百上千萬的房價,工程師們買不起,你說能不浮躁嗎?

  畢竟工程師們也是人,也要結婚生子的。

  所以還不如把工廠按在雄雞,這里一樣土地白給,稅收優惠一樣給。

  關鍵是在這,工程師們一個月的工資,在小城里就可以買一套房子。

  你說這里沒教育資源?

  呵呵,你以為大廠的資源是白給的?

  咱自己成立子弟學校,讓那些跟不上趟的老工程師去學校里教學。

  至于醫療資源,那就更不用說了,到時候你當關聯公司第九實驗室和名廚集團是開玩笑的?

  到時候隨便派點人過來搞個陽光醫院分院就完事兒了。

  教育和醫療資源都解決了,這樣一來那些工程師們就后顧無憂了。

  以他們的工資,在這座小城,那完全可以早早就過上財務自由的生活。

  最關鍵是這里城市小,沒那么多燈紅酒綠,也沒那么多誘惑。

  更多的時間,就可以讓那些工程師們沉下心來搞研發。

  瑞典人和德國人為啥工業強?

  除了他們的民族性之外,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環境逼的。

  一到冬天就寒冬臘月,冰天雪地,也沒地方可去。

  當其他的事情都搞膩了,那不把多余的精力投入到研發當中還能干啥?

  但如果要是在溫暖的南方城市,那就不一樣了。

  那里太繁華了,外面的誘惑也特別多。

  工程師們也是凡人,一旦面對誘惑,又有幾個人能忍住的?

  所以還不如把工廠和研發,放到這寒冷的北國。

  地廣人稀,資源極大豐富,好山好水好無聊。

  當你山水都玩膩了,各種體育活動給你安排到位了,實在沒別的可玩了。

  你不安心搞研發,還能干啥?

  一旦你從研發中感受到了樂趣,那你就進入到下一個境界了。

  在肖鋒看來,這就是一個淬煉民族性,和淬煉人心的地方。

  所以他特意把研發中心,和工廠安排到了這里。

  最后肯定會淘汰一大部分人,這些人忍受不了寒冷,忍受不了寂寞,會被清出去。

  可實際上,他們都是不適合這種研發體制的。

  因為研發本就是一種苦難修行,每天不斷的試錯,然后不斷頭鐵去撞南墻。

  直到最后你撞穿了,你就成功了…

  這個過程就是一個修行,能堅持下來的,那最后不但會成為大家。

  還會帶領我們的民族走向輝煌…

無線電子書    實力不允許我低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