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895 高科技現代化農業

無線電子書    實力不允許我低調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最近越是做農業,和養殖業,我就發現,這里面的學問越大。”

  “而且這農業看似低端,可實際上,如果你認真做,好好做的話,這里面的利潤可是相當驚人的。”

  萬公子又開始和肖鋒說起了他的生意經,其實他說的這些也不是什么新鮮玩意。

  說起農業,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非常低端的產業。

  費時,費力,還不討好,而且在國內搞農業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不好,你可能就要賠錢。

  其實這主要是和我們很多人的思維認知有關。

  說的在直白一點,在難聽一點,就是因為我們很多人雖然人已經進入了工業時代。

  可腦子,卻還停留在古代的農業時代。

  認為搞農業,就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在種地,在土里刨食兒。

  而且一年能不能有好收成,還要看天吃飯,看看老天爺賞不賞臉,會不會給你個好臉色。

  否則萬一要是鬧點干旱,或者發點大水,你就完犢子了。

  可實際上呢!

  真正的現代化農業,可完全不像那些人想象的那樣低端。

  說實話,那些人之所以會有那樣的想法,是因為他們一直蹲在井底,根本就沒有跳出來看看。

  也沒有想要跳出井口看一看外面世界的想法。

  如果他要是真正到歐美日等地區,去看看人家的農業是怎么搞的話,恐怕他的認知就會被徹底顛覆。

  現代化的農業,早就已經脫離了過去那種農民扛著鋤頭在土里刨食兒的情況了。

  比如在米國,人家百分之三的農業人口,一年還是半拋荒著種地,結果產出的糧食作物,就足夠養活這個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

  還有在歐洲的荷蘭,這個國土面積極小,而且水路縱橫,一年四季都要遭遇洪水威脅的國家。

  可他們的農業產出,卻能夠養活半個歐洲。

  德國作為一個和我們一樣愛吃豬肉的國家,人家的國土面積還沒我們一個省大。

  卻可以讓老百姓徹底實現豬肉自由,平均每斤豬肉的價格,能夠做到1歐元左右。

  這時候可能又要有人跳出來換算匯率了,會說你看一斤豬肉都七八塊錢,這也不比我們便宜多少嗎?

  可問題是人家一個月賺得是兩三千歐元,然后人家能吃上一歐元每斤的豬肉。

  而我們同樣每個月賺兩三千軟妹幣,可我們的豬肉價格呢?

  再有就是我們的鄰居日本,要知道日本也是一個多山,多丘陵的國家。

  他們國家可供搞農業種植的土地可以說是少之又少,而且很多土地都被切割成小塊。

  還水路縱橫,也非常不適合搞農業,可問題是,為什么人家的人均農業產出,就是我們的一千倍呢!

  沒錯,人均農業產出,就是我們的一千倍!

  在換算過來就是說,人家一個人的工作效率,就抵得上我們一千個人的!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說道根子上,就是我們沒有新時代的現代化農業。

  農業科學基礎非常薄弱。

  很多人可能會說,你這是扯犢子,我們怎么會沒有現代化農業。

  你當我們袁爺爺搞出來的雜交水稻是假的嗎?

  雜交水稻很厲害不假,可問題是,雜交水稻種出來,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給人吃的。

  因為雜交水稻的口感極差,大多數時候都只能用來做飼料。

  只有極端缺糧的情況下,才會被拿來作為食物儲備。

  而我們的其他農作物呢?

  幾乎百分之九十五的種子,都要靠進口。

  這一點都不夸張,比如我們吃的胡蘿卜,種子百分之百進口自日本。

  還有西藍花,也同樣如此。

  西紅柿,雖然還有一些我們本土的種子,但現在也大多數靠進口。

  黃瓜在東北地區有一部分種子,能夠自給自足,可其他地區,尤其是東山地區,種子也同樣要進口。

  唯一不進口的可能就是大蔥,大蒜,大白菜,這些作物了。

  剩下的甜椒,等等農作物的種子,幾乎百分之八十都要靠進口。

  而且養殖業也是一樣,種豬,種牛,種雞幾乎都要靠進口。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嚇人?

  而且不光動植物的種群靠進口,飼料里的一些重要營養成分,以及種植需要使用的化肥,都有很多成分,需要進口。

  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是農業大國,但卻不是農業強國的主要原因。

  小萬當年,進入農牧業的時候,其實最初只是想借上肖鋒的東風。

  給名廚制造當一把供貨商,最開始他也就是簡單的搞了一個養牛場,順帶著搞了個火雞養殖場。

  其實最開始他都沒怎么關注這些產業。

  可是沒想到的是,一年之后,當他看財報的時候,卻把他嚇了一跳。

  原本這些自己都沒怎么看重的產業,一年不但就回了本,甚至還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而且一算利潤回報率,甚至高達百分之三十多,這可把他嚇了一跳。

  嚇得小萬趕忙自己先偷偷去了一趟那個養殖場,進行了現場調查。

  然后又把幾個負責人叫過來,仔細了解了情況。

  這么一番問詢之后,才算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這要是其他公司開辦這樣的養殖場,別說一年就賺錢了,就是一年回本,那都是天方夜譚。

  甚至這么大的投資,沒有個三五年的經營,你都別想回本。

  可小萬的養殖場卻能一年回本,甚至還盈利,這可絕不僅僅是奇跡兩個字能解釋的。

  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的養殖場,和肖鋒的泛美農業開發公司,展開了密切合作有主要關系。

  泛美農業公司的專家,給他們的養牛場,設計了一套超級合理的養殖工廠。

  這就解決了在國內搞大規模養殖,都要面臨的場地問題。

  要知道以前在我們國家搞養殖,最讓投資方頭疼的就是場地問題。

  因為養牛不像養雞,養豬,不能始終把牲畜關在牛棚里。

  為了保證牛肉的品質,你需要給牛適量的空間,讓他們運動,活動起來。

  而泛美公司就給他們的養殖場設計了非常超現代化的養殖基地。

  比如每天早上牛在牛欄里吃過早餐之后,會從牛欄里出來,順著預留通道,盤旋上樓。

  而這一路上,不光有通道,通道兩邊的投食藍里還會放置各種草料。

  引著牛向前走,道路兩邊的墻壁上,還有液晶屏,放著藍天白云綠草地的畫面,盡量模仿牛兒們在草原上的生活環境。

  適當的溫度,還有風,會給牛兒營造極度類似外界的生存環境。

  然后牛兒們會沿著樓梯盤旋來到樓上,當天氣好的時候,回到外面的露天屋頂,嗮嗮太陽。

  這段時間,牛場的工作人員,會在機器人的幫助下,迅速清洗牛欄,把牛糞清洗沖刷掉,保證牛舍的衛生。

  而這些牛糞,可并不會輕易當做廢棄物丟掉。

  而是直接沖刷進入牛場的沼氣池。

  產生的沼氣,就用來燒熱水,發電供養牛場自用。

  反正基本能夠滿足養牛場百分之八十的電力供應。

  這樣情況下,小萬的養牛場,在吉省就成了遠近聞名的現代化高科技養牛示范基地。

  而且這些牛群的種牛,也是從泛美農業開發進口的。

  這些牛的特點就是抗病毒能力強,長肉快,生長周期短。

  而且不像國內其他牛群那樣,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打大量的抗生素。

  最關鍵是這牛長成之后,個頭大,出肉量多。

  比如國內從澳洲,新西蘭進口的西門塔爾肉牛種,母牛也就是650800公斤左右。

  成年公牛能長到1200公斤左右,而出肉量也就是在3545左右,這是指剔除骨頭,血液,牛皮內臟等等的出凈肉率。

  而小萬公子的養牛場,使用的都是泛美農業開發提供的據說是全新的肉牛品種。

  成年母牛體重都能達到1000公斤,成年公牛體重,更是能達到1500公斤左右。

  而出肉率更是能達到百分之五十!

  光是這些數據,就讓小萬公子的養牛場,成了國內肉牛養殖業的明星。

  這一年里,國內有多家肉牛養殖企業,先后來小萬公子的牛場里進貨。

  當然買的大多都是小牛,和成年種牛。

  對于這點,肖鋒倒也并不擔心。

  因為這些種牛,回去用個一年之后自然就會退化。

  到時候他們還是要找到泛美農業開發公司來進口種牛。

  至于小萬公子的養牛場,不過就是他的前期實驗基地而已。

  這種全新的肉牛品種,自然是他從異界帶來的野牛和這個世界的牛雜交后的品種。

  這還不是最完美的成熟體,完美的成熟體,基本都能達到兩千公斤的體重,和百分之五十的出肉率呢。

  不過那些都不重要了,因為光是這些,就已經讓小萬公司的養牛場名聲大噪了。

  這一年光是買小牛犢,和肉牛,就賺了四千多萬。

  要知道這可是刨除了他前期建廠的投資,前期為了建成這個現代化的養殖場,小萬公子可是投了1億5千萬。

  可以說這種規模的投資,對于養殖場來說,絕對是金額巨大。

  請:m.ddyueshu

無線電子書    實力不允許我低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