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877 分封天下

無線電子書    實力不允許我低調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想想自宋朝開始,每一代朝廷都會有奸臣出現,這主要還是因為儒家文化圈子的劣根性所導致。

  因為這就是一個奴性十足的氛圍圈子,一切都是圍繞著塑造皇權,服務皇權而設定,這就導致歷代文人都在這個嫉妒崇拜權力的畸形怪圈里走不出來。

  學的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學而優則仕,等等這類的做官,崇拜權力的思想,充斥著唐代以后的儒家文化圈里。

  就這樣儒生一家獨大,尚武的精神被徹底壓制,華夏民族也就徹底失去了對外開拓進取的精神。

  這一點從歷代版圖就可以看得出,就算被無數現代人歌功頌德的明朝,實際控制的土地面積也不過就是長城以內那一塊而已。

  如果沒有清朝,現在華國的國土面積,也就只有現在的三分之一。

  而皇權中心的皇帝,自然就最喜歡這樣的跪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樣的權利昭告,就讓皇權得到無限制的膨脹,而當圍繞在這根權杖周邊的蛀蟲越來越多的時候,這根權杖最后自然會走向崩塌。

  我們這邊一直是大一統,皇權無限大的狀況。

  而反觀歐洲,則一直是處于分封狀態,國王雖然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但因為有貴族和教會的制衡,他也不能為所欲為。

  而這種三分制的權利架構,也恰恰是國外的王朝延續了上千年,一直不會斷了血脈的主要緣故。

  像華夏這樣二三百年就換一家來當皇帝的情況,在歐洲很少會發生。

  農民起義會被國王和貴族,教會三方勢力聯合鎮壓。

  而貴族想造反,那更是天方夜譚,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國王的號召力,就算像克倫威爾那樣,可以砍了國王的腦袋。

  可他也沒法把王冠帶到自己的頭上,因為他得不到其他貴族和教會的承認。

  說白了就是他的姓氏不能服眾,以至于到最后,英國人又不得不把查理家的女婿從荷蘭贏了回來,從新當了國王。

  歐洲歷史上唯一一個真正平民出身當上皇帝的,也就是拿破侖了,那還是在種種機緣巧合之下。

  雖然歐洲因為這樣沒有大一統的理念,導致一直在打仗,可這卻促進了他們的文藝復興和科技的大發展。

  甚至可以說,全球的科技發展,其實都是根據軍工的發展而來的。

  最早期歐洲人在地理大發現之后,為何能夠迅速殖民全球,靠的就是堅船利炮。

  而為什么他們會有堅船利炮,就是因為他們一直在打仗,為了給對方造成最大的殺傷,為了能夠讓自己以比別家更快速的發展貿易,發展經濟。

  他們要不斷的動腦筋總結經驗,開發新式武器,新技術,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讓他們率先點亮了科技樹。

  并且樹立了正確的科學發展思想,不會把工匠視為奇淫技巧,不會把商人看作是下等人。

  平民不會因為沒有地種,餓肚子就非得要去造反,還可以進工廠,或者出海去當海員,甚至可以遠赴新大陸進行殖民開拓。

  這才為現在制霸全球的西方文明,奠定了根基。

  曾經我們也有過這樣的時代,那就是商周時期,那時候的我們也采用的是分封制。

  尤其是周朝時期,更是分封出了大大小小無數的領主,而周朝也是得國不正,正因如此周朝很快陷入了衰落,而后就有了和歐洲類似的群雄并起的時代。

  而那個時代也正是華夏文明最燦爛的時代,春秋戰國時期!

  甚至華國發展到現在,在哲學思想上,都是在吃那個時代的老本,可惜選擇的卻是最不好的一支,儒家!

  而在那個時代,法家,墨家,縱橫家,黃老派,可以說是最得上層統治者喜歡的學說,而最會跪舔皇權的儒家,則是最不受歡迎的一派。

  尤其是秦國,更是對儒家痛恨到了極點,以至于最后儒家才會篡改歷史,胡編亂造了焚書坑儒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說是百家爭鳴的大變革時代,而采用法家治國的秦始皇,最后就得了天下。

  可惜后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為儒家這時已經學會了圍繞皇權跪舔的一套,徹底拋棄了孟子民重君輕的學說,從那以后就給華夏文明套上了走不出的枷鎖怪圈。

  于是乎后來就誕生了只會教人做奴隸的新儒家,這些新儒家摒棄了大復仇注意的公羊學派,更摒棄了所謂的君子六藝,每天只會寫八股文章,黨同伐異。

  而在施政方面,這些儒生大多都成了地主,為了保證有足夠多的農民給自己當奴隸種地。

  又編出什么父父子子,父母在不遠游之類的道德觀,以此在思想上來束縛人民。

  這就讓老百姓完全喪失了對外開拓,探索的勇氣,和思想理念。

  想想看現在的俄羅斯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領土?

  要知道十三世紀的時候,才有了一個俄羅斯大公國,十六世紀的時候,國土面積也不過才就是莫斯科附近一圈那么大而已。

  可到了十八世紀的時候,人家就已經發展成了國土面積世界第一的世界級大國。

  要知道人家也是一個封建農奴制國家,可為什么人家能夠一直開拓進取?

  就是因為人家不信你儒家那一套,什么以德治國?什么父母在不遠游?什么天地君親師?

  全特么是狗屁,人家才不信你這一套,人家只信拳頭和規矩。

  農民被地主壓榨的生活不下去了,就逃出農莊,一路向東逃進森林,和藻澤地里。

  而沙皇知道這些事之后,不但沒有像華國的皇帝一樣,把這些人當做亂民,派兵追殺。

  反而派人給他們送來刀槍和開荒工具,這樣有的人就會在新占的土地上開荒,然后留下來,還有另外一部分野慣了的人,繼續向東拓荒。

  遇到東方的部落就搶,不服就干,直到將這些部落民族征服,就這樣兩百多年過去了,人家才有了現在的疆土。

  而且為什么,沙皇時代的老百姓會稱呼沙皇為小爸爸?就是因為,他一直在支持老百姓逃荒,拓植,開拓新的領土,沒有把老百姓綁定在土地上累死,餓死。

  結果人家給后世子孫留下了偌大的國土,人家老百姓,哪怕每個月只掙兩千多,可一樣樂呵呵。

  因為人家不用為生存資源而發愁,什么任何資源都不缺,從汽油,到食物。

  反觀我們,老百姓被儒家那套思想奴化之后,天天就知道在那一畝三分地里刨食,只會乖乖的當順民。

  完全就沒想過天災人禍的時候,老百姓可以逃荒到草原上去和蒙古人搶地盤,或者去東南亞半島上搶地盤,甚至出海圈地就更沒想過。

  因為老百姓的思想,從根子上就被毒害了,寧可在家鄉餓的吃觀音土,也沒有出去闖的勇氣。

  在上層方面,就更別說想沙皇那樣給逃荒民眾支持了,反而要是發現逃荒的老百姓,就給扣上流民的稱號,派大軍來圍剿,最后搞得真是官逼民反。

  以至于完全錯過了大航海時代,和地理大發現時代。

  搞得現在,雖然號稱泱泱大國,人口眾多,可卻什么資源都缺,內卷成了常態化。

  說得好聽點叫內卷,說的不好聽,叫內斗。

  所以在肖鋒看來,他的這個大秦國,儒家這樣的群體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

  而這個國家,按照他的理念,將采取大秦那樣的法制制度,哪怕并不是徹底的現代法制,但最起碼也要讓老百姓有法可依。

  另外考慮到能讓自己的血脈能夠在這個星球延續下去,保證王室的地位。

  他也打算采取和歐洲類似的分封制,哪怕你是國王,也一樣要尊重你的手下。

  貴族就是你統治這個國家的根基,只有讓他們和你一樣享受到好處,他們才會擁護你的統治。

  而且為了避免像明朝那樣,養了一群囊蟲貴族和王室,肖鋒還要確立的一件事,那就是長子繼承制。

  貴族必須選定長子來繼承自己的爵位,領地,和特權,其他的孩子除了分的財產,就不能繼承和爵位,特權和領地。

  而且這個長子繼承爵位,是要得到王室認可的,換句話說,貴族子嗣想要獲得繼承權,還需要獲得官方認可。

  而且貴族爵位的等級是按代遞減的,如果想要繼承和上一代一樣的貴族等級,那就必須要獲取相應的軍功,才能得到封賞。

  否則爵位是按代遞減的!

  這就給貴族的發展壯大,套上了一層枷鎖。

  以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這些貴族家的孩子,想要出生,并且在戰場上獲得相應的軍功,保持家族的等級,這無疑是非常難的一個練級過程。

  說不定在那個階段,這個貴族族長,精選出來的繼承人就掛了。

  所以這也就給貴族勢大,設置了相應的障礙。

  讓他們沒那么容易成長為,可以威脅到皇家的大型士族門閥!

  請:m.ddxstxt8

無線電子書    實力不允許我低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