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737.東漢才是門閥形成的時間節點。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朱溫見到陳通把漢武帝都炸了出來,當時興奮的直拍大腿。

  然后攬著朱友珪的媳婦狠狠的啃了一口,這才開心的諷刺起了陳通。

  不良人:

  “陳通,聽見沒?”

  “人家漢朝可是有針對性的制度。”

  “這次被人打臉了吧!”

  崇禎撓了撓頭,他這下也非常的迷茫,漢武帝的酷吏他也是清楚的。

  雖遠必誅(千古圣君):

  “漢武帝時期被人稱作是窮兵黷武,其重要的一個措施就是酷吏。”

  “酷吏經常下到地方上去打擊地方豪強,防止土地兼并。”

  “這怎么說也算是給予了地方豪強一記重拳。”

  “這應該也算彌補了秦朝時期制度的漏洞吧?”

  朱棣其實也是這么想的,但他一想到自己跟小蠢萌的想法一樣,這心里就立刻不自信起來。

  小蠢萌絕對是反向操作的王者。

  朱棣覺得還是需要保留意見,不然丟人可就不好了。

  他在群里的人設還是極其良好的,起碼比李世民好多了,這種形象可是要繼續維護的。

  朱棣感覺自從小蠢萌進群之后,自己都有偶像包袱了。

  這活的簡直太不滋潤。

  果然后代都是來要債的!

  殷商,朝歌城。

  妲己此刻一邊催促著人皇帝辛把群里的信息轉達給她,一邊還用了一張黑熊皮,正在給人皇帝辛量尺寸做皮裙。

  人皇帝辛十分郁悶,黑熊皮弄出來的皮裙,那簡直太扎人了,怎么著你也得弄張虎皮帶穿一穿。

  所以他決定了,明天就去狩獵。

  然后再打一只豹子,準備給妲己做一身衣服。

  皇帝們都盯著聊天群,想看看陳通怎么回答漢武帝的問題。

  李世民是非常希望陳通被漢武帝打臉,這樣就可以報一箭之仇。

  陳通看到這些質疑,一點都沒有為難之色,而是快速的回復。

  陳通:

  “漢武帝時期雖然用酷吏制度,但他對地方豪強基本沒用。

  首先,漢武帝時期的酷吏能有多少?

  這些酷吏能下到每一個縣嗎?

  就算能夠下到縣,這些酷吏能一直待在那里嗎?

  要知道,這些地方豪強跟中央對抗的一個最大的手段,那就是無時無刻不去惡心人。

  人家可是地頭蛇,今天惡心不了你,明天還可以繼續,一天惡心不了你,人家可以連續一個月,再不成就是一年。

  你說漢武帝時期的酷吏,他能夠跟這些地方豪強對峙多久呢?

  所以漢武帝時期,酷吏打擊地方豪強那只是挑典型的打,并沒有形成全面,廣泛,深入的打擊。

  等這些酷吏從地方一離開,地方豪強又會死灰復燃。

  那我問你,像這種酷吏制度,他能從根本上解決地方豪強欺壓鄉里的行為嗎?

  他真的能夠讓中央對于地方形成有效的掌控力嗎?”

  漢武帝直接就被問住了。

  漢武帝可不像李隆基那種白癡,他稍微順著陳通的思路一想,就覺得這里面有巨大的問題。

  因為酷吏根本就不會太多,要知道培養一個酷吏不容易。

  這些人本身就是法家,而且最好能做到公正守法,而且還要跟那些大家族沒有太大的關系。

  還要完全忠于他漢武帝。

  各種苛刻條件最后使得酷吏的數量極其稀少,至少在全國每一個縣安插一個酷吏,那基本上是癡人說夢。

  他們只能是接到了群眾的舉報,或者去突擊檢查,否則根本無法有效的實時全面的監控每一個縣。

  漢武帝嘆了口氣。

  雖遠必誅(千古圣君):

  “這還真是這樣。”

  “我發現整治地方豪強的確太難了!”

  此刻連劉邦都覺得頭疼,因為他本身就是地方豪強。

  他去整那些中央官吏的手段,那簡直是層出不窮。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還真如陳通說的那樣,大漢王朝想要借助酷吏來對付地方豪強。”

  “這無異于水中撈月。”

  “就光我自己就有100種方法對付這種酷吏。”

  朱溫此刻氣的想打人,陳通就一句話,你們這就認輸了?

  他可不想就這么放棄。

  不良人:

  “陳通,你別給我扯那么多!”

  “我就問酷吏制度到底有沒有用?”

  “不管用處有多大,只要有用就行!”

  “人家這也算是改革了。”

  陳通搖了搖頭。

  陳通:

  “酷吏制度真正的作用在于打擊官吏,并不是在于打擊地方豪強,地方豪強不是官吏。

  他們是盤踞在地方上的毒瘤,那是屬于非黑非白的灰色勢力。

  酷吏制度在設計的時候,其實就不是針對這些人的。

  另一方面,也就是酷吏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他很難被下一任君王所繼承。

  因為要使用酷吏制度,你就必須跟漢武帝,朱元璋,武則天一樣手握大權,乾綱獨斷。

  可很多皇帝根本就做不到。

  所以酷吏制度到最后有名無實。

  這才是酷吏制度最大的缺陷。

  漢武帝這個制度都很難傳承下去,他怎么能夠用這個制度去對抗地方豪強呢?

  所以整個漢朝,除了個別的君王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對縣一級別進行強而有力的掌控。

  其他的君王,完全會失去對于縣一級的控制。

  這其實跟秦始皇是差不多的。

  所以,漢武帝其實對這一方面的制度建設,沒有起到多大的貢獻。

  漢武帝擅長的地方不在這里。”

  漢武帝嘆了口氣,看來任何制度都不是萬能的。

  他覺得酷吏制度有可能會抵制地方豪強。

  可沒有想到。

  這基本上是沒有用的。

  因為這個制度他會經常因人而廢,并不能形成一種常設的制度。

  雖遠必誅(千古圣君):

  “我還以為漢武帝的酷吏制度可以治本呢!“

  “原來這只能治標啊。”

  “捂臉哭笑.JPG”

  崇禎懵了,這連漢武帝的酷吏都沒用嗎?

  自掛東南枝:

  “這么一說的話,我就明白了隋文帝的貢獻。”

  “秦漢兩個朝代都沒有解決的問題,讓漢武帝用制度給解決了。”

  “這絕對是治本的方法。”

  曹操,劉邦,呂后等人都對隋文帝刮目相看。

  人妻之友:

  “這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漢武帝的酷吏制度也算是非常厲害的。”

  “可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明顯就是老虎吃天無處下爪。”

  “顯然漢武帝在制度建設上面,那跟隋文帝還不在一個層次上。”

  朱溫此刻非常郁悶,因為他無法反駁陳通的話。

  漢武帝的這個酷吏制度,的確不能夠針對地方豪強做出有效的防范。

  而且最麻煩的就是,酷吏制度很難傳承下去,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漢武帝,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夠使用酷吏。

  這就很難受了。

  政策沒有持續性。

  他想抬杠都找不到角度。

  楊廣此刻十分驕傲,這才是他們隋朝對于整個炎黃歷史的貢獻。

  漢武帝有漢武帝的貢獻,但在這一方面,那還是他隋朝比較牛批。

  因為他們隋朝就是制度的創造者。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要比制度,也只有隋朝能跟秦朝相比。”

  “不說別的,就光這一個: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這就是非常大的改革創新。”

  “秦漢時期,就是因為沒有隋文帝這樣的改革方向,才會導致巨大的問題,而漢朝也同樣因此而滅亡。”

  “這一下你知道隋文帝陽間的恐怖了吧?”

  “現在我問你,隋文帝楊堅能不能比肩秦始皇?”

  “他是不是在制度上又跟秦始皇走了不一樣的路?”

  隋文帝楊堅見到兒子如此為自己爭功勞,那真是老懷大慰,這個兒子可真沒白疼!

  另一方面,他也十分認同自己老婆獨孤迦羅皇后的目光。

  果然楊廣才是所有兒子中最優秀的。

  不像老李家,實力上演相親相愛。

  李淵此刻真想揪著李世民的耳朵,讓他好好看看人家一家子是怎么相處的。

  應該跟人家好好學學。

  平平無奇李家主(亂世雄主):

  “這個還真是這樣的。”

  “隋朝制度的建設那真是太可怕了。”

  “改革的方向基本上都確定了。”

  朱溫此刻郁悶無比,你們這就是在進行商業互吹呀。

  這是把我當傻子一樣忽悠嗎?

  不良人:

  “慢著!”

  “誰給你們說,漢朝的滅亡就是因為沒有進行如同隋文帝一樣的改革?”

  “你們這就是給隋文帝強行加功勞。”

  “好像搞得沒有隋文帝的改革,炎黃的歷史就進步不了一樣。”

  “漢朝的滅亡原因,不就是因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嗎?”

  陳通此刻不得不吐槽了。

  陳通:

  “你三國演義看多了吧!

  一談起朝代的滅亡,你就來一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你難道不清楚,每一個朝代的滅亡,都是有自身具體的原因嗎?

  有的是因為制度的原因,有的是因為財政的原因,有的是因為武力的原因。

  肯定是一個方面出了嚴重的問題,才造成了王朝的垮塌與崩潰。

  你連這個都不清楚?”

  崇禎也愣了,每個王朝的滅亡都有這么具體的原因嗎?

  這怎么又跟自己學到的知識不一樣?

  自掛東南枝:

  “難道朝代的滅亡,不是像老師說的那樣,因為皇帝無道,所以百姓起來造反。”

  “這才造成官逼民反,王朝崩潰?”

  曹操當時嗤笑一聲,這就是典型的儒家那一套。

  人妻之友:

  “這不就是用來忽悠皇帝的嗎?”

  “凡事朝代滅亡,就是皇帝昏庸無道?”

  “你信這個?”

  此刻的李淵心頭一動,按照陳通的說法,所有的王朝崩潰不全是因為農民起義。

  那這么說的話,自己的唐朝滅亡,說不定也不是因為農民起義。

  聽到這個信息,李淵只感覺到神清氣爽。

  因為被農民起義干掉的王朝,那絕對是最丟人的王朝,沒有之一!

  他現在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唐朝末年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又是哪些刁民想要顛覆他大唐王朝?

  而朱溫則是嗤之以鼻。

  不良人:

  “你說每個王朝都有自己的滅亡原因?”

  “我就呵呵了。”

  “你竟然還說漢朝是因為沒有進行隋文帝一樣的改革,這才被滅亡的!”

  “這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就是因為沒有進行這個改革,就能讓一個強盛的漢王朝覆滅嗎?”

  “你這讓人感覺到修了一個大壩,就是因為大壩上面有老鼠挖洞,所以大壩就塌了?”

  “你還能再扯一點嗎?”

  漢朝的皇帝此刻才叫做頭大,他們漢王朝的滅亡,難道真的是因為沒有進行隋文帝一樣的改革?

  沒有對地方進行強而有力的掌控?

  這會不會有點太夸張了呢?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陳通,你這個必須得要說清楚。”

  “你可不能因為要吹隋文帝,就把這個鍋甩到漢王朝的頭上。”

  “這我可是絕對不答應的。”

  “小心我尿滋醒你。”

  陳通臉一黑,你這怕不是尿頻尿急,你這是有病,得治呀!

  陳通:

  “為什么我說漢朝的滅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對縣一級進行強而有力的掌控。

  就是沒有推行隋文帝一樣的改革。

  那我們來看一看漢朝的情況。

  漢朝后期,地方豪強為了能夠獲取更大的利益,于是地方豪強抱團取暖。

  最大的表現形式就是:同一個姓氏開始瘋狂兼并。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連宗,一個姓氏,大家認為800年前都是一個祖宗,于是他們就聯合起來,形成了一個更加強大的勢力。

  而這樣占據一地,完全壟斷了政治經濟。

  于是,人們經常會把這個家族根深蒂固的勢力范圍,跟這個家族的姓氏聯系在一起,如:潁川陳氏,清河崔氏,諸縣葛氏。

  這些以地區為勢力范圍的家族,開始朝著門閥蛻變。

  這就是東漢的社會形態演化。

  而門閥的崛起,讓他們強勢的分割了中央權力,讓皇權根本無法統治到地方,這才造成了幾個門閥就可以輕易的抗衡中央皇權。

  而東漢末年,隨便一個門閥就能夠攻入長安,威脅天子。

  而董卓出生于殷富的地方豪強家庭,之后才依靠東漢末年的政治生態,快速發展稱成為軍閥的。

  這才是漢朝滅亡的真正原因。

  而正是這樣的社會不但畸形演化,才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就是這種社會畸形結構發展后的產物。

  這個時期的門閥已經夠強大到能夠主宰皇權的地步。

  而漢朝不就是因為不斷放任著地方豪強肆意兼并,讓他們做大做強,最后徹底壟斷一個地區的政治經濟和軍事。

  這才形成了東漢末年的割據嗎?

  你不會真以為東漢的滅亡是因為農民起義?

  就連劉備這樣的小縣令,那都可以隨意鎮壓一縣的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真的對王朝沒有本質上的危害。

  因為他根本就翻不起浪花。”

  聊天群中,很多皇帝都是不可置信。

  東漢,竟然是門閥崛起的土壤?

  漢武帝更是感到一陣難受。

  雖遠必誅(千古圣君):

  “真的是這樣嗎?”

  “漢朝不是滅亡在農民起義手中,而是因為放任地方割據,培養除了門閥?”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