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524.虞姬唱的那首歌,是陸賈寫的。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經過曹操和楊廣的點評之后。

  大家頓時明白詩歌和詩歌那是不同的!

  有些詩,真不是一般人能夠寫得出來的,比如《和垓下歌》。

  這就不是虞姬該有的水平。

  朱棣此刻真是被折服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學歷史的真是怪物啊!”

  “竟然能從這個角度去看出問題來。”

  “文學造假,的確很難,文化人不是那么好裝的,寫首詩,直接就露餡了!”

  武則天真是被陳通驚呆了,這簡直無所不能。

  幻海之心(千古一帝,世界霸主):

  “孫子?”

  “這回你還有什么要說的沒?”

  “看看,這才叫做多角度思維!”

  “學著點吧!”

  李隆基被懟得臉色發黑,他真是要崩潰了,這都能找到理由嗎?

  聽起來還是蠻有道理的。

  可他卻不能這么的認輸。

  長生殿主李三郎:

  “詩歌詩歌,詩以詠情,歌以言志。”

  “情緒到了,自然是有感而發。”

  “你就一定能保證虞姬不能夠超常發揮?”

  “有的詩人就是一輩子只寫了一首千古絕唱,然后就江郎才盡了。”

  “這也是有先例的。”

  “你怎么就能這么肯定呢?”

  “我覺得這個角度站不住,太絕對了。”

  皇帝們齊齊翻白眼,他們從心里面已經承認了陳通的這種說法,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寫詩的。

  你現在讓朱棣寫一首,你看他能寫出什么來?

  就李隆基他自己都不一定能寫出一首劃時代的詩歌來。

  有些東西那是硬實力,你根本做不了假。

  可是李隆基這樣胡攪蠻纏,他們也沒有辦法去反駁。

  漢武帝心里極度不爽。

  雖遠必誅(千古圣君):

  “陳通,繼續懟他!”

  “我相信你還有其它維度可以佐證。”

  陳通笑了,看來現在大家都對自己有信心啊。

  而李隆基則是撇了撇嘴,他就不相信,還有什么維度可以找出證據來!

  可下一刻,他就驚呆了。

  陳通:

  “那就說第2點,如果虞姬真的有這么高的文學素養,她就更不應該寫出這首《和垓下歌》來應和項羽。”

  “為什么呢?”

  “因為所謂應和詩歌,如同對唱一樣,那就跟限制題材寫命題作文。”

  “你不是要寫得多么優秀,你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那就是不要跑題!”

  “人家項羽采用的是騷體詩,而且還是一句7字,那在寫應和詩歌的時候,必須也是騷體詩,也是一句7字!”

  “而且要盡量做到與對方每一句,行文,用字,格式,都要協同一致。”

  “這才能展現出一種韻律美。”

  “我給你說一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句應和詩歌,你就可以體會到了。”

  “當年大詩人陸游與自己的表妹唐婉青梅竹馬,喜結連理,夫妻情深義重,可惜卻被陸游的母親無情拆散,最后兩人勞燕分飛。”

  “陸游再娶,唐婉再嫁。”

  “時隔多年之后,兩人在沈園相遇,一個成為他人夫,一個嫁作他人婦,此情此景,讓兩人無限唏噓!”

  “隨即出現了兩首驚艷千古,一唱一和的詩詞。”

  “那就是陸游和唐婉的《鳳頭釵》。”

  “陸游寫到:”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唐婉也應和了一首。”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看到沒?”

  “這才叫應和的詩詞。”

  “所謂應和,就是要一唱一和,一應一對,前后呼應,格律一致。”

  “不管是從文體,意境,規格,韻律都要協同一致,這樣才能達到協同共振的效果,才能展現出二重奏的魅力。”

  “形成疊加唯美的震撼效果,如同水中倒影,鏡中兩面。”

  “這才能展現出這種一唱一和特有的文學魅力,做到心心相印。”

  “我們再來看一下項羽的《垓下歌》,以及《和垓下歌》。”

  “這兩首詩歌,無論是從文體,規格,韻律,都是格格不應,而這還是唱出來的,那最后就是要用一種曲調唱出兩首詩歌。”

  “這都不一樣。”

  “顯然無法實現應和的效果。”

  “所以這一首如果真是虞姬寫的,她真有這么高的才學,那么虞姬應該把《和垓下歌》改成騷體詩。”

  “而把五言詩改成騷體詩,那就等于降了難度,非常容易,就是我這種對詩歌沒有研究的人,隨便都可以改的出來。”

  “比如:”

  “漢兵攻兮已略地,四方圍兮楚歌聲。大王今兮意氣盡,妾兮妾兮何聊生?”

  “這么一改,這才像是一唱一和,這才感覺像是虞姬和項羽對唱出來的詩歌。”

  “雖然這首詩歌的文學價值急速下滑,但是,作為一個應和此情此景的詩句,卻是最符合當時的情形。”

  “如果虞姬有這樣的文學修養,那么她必定會改得比我更好。”

  “所以,這首《和垓下歌》是假的,是后人寫的。”

  李隆基登時就驚呆了。

  還可以這樣嗎?

  他感覺自己好像被野豬給拱了。

  根本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

  這個證據簡直太硬核了!

  而此刻,皇帝們都感覺意猶未盡,因為他們就沒有聽說過陸游和唐婉的故事,更被這兩首宋詞的魅力所吸引。

  那種一唱一和,格律一致,協同共振的震撼效果。

  讓他們充分體驗到了炎黃文學的魅力,享受到了那種意境上的協同升華。

  就光是讀一讀,就感覺唇齒留香。

  更體會到了陸游和唐婉滿心的無奈與悲苦。

  這才叫做千古絕唱!

  曹操此刻都有點醉了,他好像有一個女文豪與他一起吟詩作對,體會文香墨韻中的悠遠流長。

  這一刻,曹操都羨慕起了陸游。

  人妻之友:

  “這才是炎黃的文學之美!”

  “正如陳通所言,和歌,那講究的就是如同水中倒影,鏡中兩面。”

  “雖然陳通一改,讓這首言詩的文學性幾近于無,成了一首爛詩。”

  “但虞姬真要是文壇大家,她要應和項羽,她就應該選騷體詩,就應該這么改,也許會比陳通改得更為優美,更為精彩。”

  “但絕對不會寫一首五言詩來應和項羽的《垓下歌》!”

  “這從韻律上來說,那就是牛頭不對馬嘴。”

  “膈應人啊!”

  楊廣此刻也是微微沉吟,正在體會著陸游和唐婉詩詞中的魅力,睜開眼時,眼中滿是柔情。

  就那么一剎那,他都被帶入了那段凄婉的愛情中,體會到了那種‘錦書難托,咽淚裝歡’的痛楚。

  他更感受到了那份相愛卻不能相知,相知卻不能相守的無奈與心酸。

  再看項羽的《垓下歌》,以及《和垓下歌》,就感覺味同嚼蠟!

  這明顯就不是‘和歌’該有的格式。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李老三,這回沒話說了吧!”

  “睜大你的狗眼看一看,你不懂詩歌可以,但不要去侮辱炎黃的詩歌。”

  “這根本就不是對仗工整,格律一致的應和詩歌。”

  “而作者陸賈,明顯也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寫的一首五言詩,可以開宗立派的文學佳作,下降格調,變成一首爛詩。”

  “這才讓應和詩歌,顯得不倫不類。”

  “不管是從文學素養,或是從文學格式,這都不是虞姬該寫的詩!”

  “這首詩,肯定是假的,是陸賈自己寫的,實錘了。”

  此刻的朱棣那真是開眼了,還可以這樣打假!

  這時候,太子朱高煦也回到了皇宮之中,朱棣此刻就想炫耀一番,立刻問眾人,《和垓下歌》是不是虞姬寫的?

  朱棣,徐皇后以及黑衣僧人姚廣孝等人,那肯定是相信這是虞姬寫的。

  然后朱棣宏篇大論,開始敘述觀點,聽得眾人那是一愣一愣的。

  朱高熾當時就把父親驚為天人,立刻拱手道:“父親真是大才!

  黑衣僧人姚廣孝也是驚呆了,一個勁的在那念阿彌陀佛,直呼朱棣是開竅了!

  而徐皇后鳳目中滿是柔情,她以為自己嫁了一個糙漢子,沒想到這竟然是一個文化人!

  就在朱棣得意洋洋的時候,太子朱高煦卻撓了撓頭,憨憨的問道:

  “爹,我感覺不對啊!”

  “你說項羽和虞姬的這兩首詩是驢頭不對馬嘴。”

  “但你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卻研究得這么透徹,這就好像是一頭驢,它卻生了一個牛犢子。”

  “難道這頭驢,不得懷疑一下,這不是親生的嗎?”

  轟——

  剎那間!

  所有人的表情都凝固了。

  朱棣當時臉黑的如同鍋底一樣,他的肺都要被氣炸了,這到底是罵我是驢呢,還是罵你是牛呢?

  怒吼一聲:“你娘的,我現在嚴重懷疑你就不是我親生的!”

  “你個憨皮,看我不捶死你!”

  當時,一拳揮出,直接把太子朱高煦打飛。

  而黑衣僧人姚廣孝真的很想笑,但是他不能笑,死命忍住,他手中的念珠直接就被捏碎了.....阿彌陀佛,貧僧忍不住了!

  隨即,黑衣僧人捂著肚子狂笑不已,都快笑成了彌勒佛,這朱高煦太逗了。

  而徐皇后心里狂罵,老娘好不容易感動一次,你這個兔崽子凈給老娘破壞氣氛!

  老娘現在嚴重懷疑你被人貍貓換太子,你才不是老娘親生的!

  “瓜慫,拿命來!”

  徐皇后立刻加入了混合雙打的行列。

  太子朱高煦完全懵了。

  我干了啥?

  這世界怎么了?

  我不就說了句大實話嘛!

  我命太苦了吧!

  爹娘,你們真的飄了呀!

  當了皇帝皇后,你們兒子都不認了,道理都不講了,這還咋讓人活呢?

  大明皇宮,又發生了慘烈的混合雙打。

  朱高熾肥胖的身體一哆嗦,為自己的弟弟默哀一分鐘,老朱家,都是人才啊!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