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46.兩個版本的對比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您現在閱讀的是由提供的《》正文346兩個版本的對比(求訂閱!)

  禮堂中,大家催促陳通繼續。

  陳通繼續分析,道:

  “第二,哭諫追師,完全無視了當時的地理環境!”

  “你知道霍邑在哪兒嗎?那基本是在太原的跟前。”

  “而突爵人遠在長城之外,就是劉武周也遠在馬邑,也就是說,李淵完全可以快速的馳援太原,這才是他出太原后,攻略的第二個地方。”

  “根本就沒走多遠。”

  “更重要的是,李淵只是聽到了流言,說突爵人和劉武周要攻打太原,并未出現太原傳來的戰報,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不確定的事件。”

  “退一步講,就算突爵人和劉武周,肯定是要打太原,太原是什么地方?那是隋朝防御突爵進攻的戰爭要塞,易守難攻!”

  “大家都知道,古代攻城,那是曠日持久,而且突爵人根本就不擅攻城。”

  “也就是說,以當時的地理環境來說,李淵完全可以等到太原方面,傳來確切的軍報,知道了對方大規模的軍隊調動,他在馳援,也是能來得及。”

  “就這,還得上演一幕驚心動魄的哭諫追師,有必要嗎?”

  “這都是戲精嗎?”

  “第三,臨陣更改軍令,把打仗當兒戲!這是兵家大忌,完全不符合當時的具體情況。”

  “你要知道古代最重的是軍心士氣,你先發布了撤退的命令,就是坐實了突爵人和劉武周要攻打太原。”

  “而李淵的這些士兵都是太原的兵,他們的父母妻女都在太原城內,如果太原城破,那他們就是家破人亡。”

  “等這些人,都心急火燎的去回防太原,然后你又臨陣更改將令,又讓這些士兵冒著家破人亡的風險,頂著巨大的心里壓力,給你繼續在前方攻打前方的霍邑。”

  “此刻的軍心戰力,那絕對是噌噌的往下掉。”

  “這種如同兒戲一樣的統兵方式,是為了說明李世民聰明呢?還是為了說明李世民根本就不懂得軍事?”

  “最重要的是,他們是去造反啊!”

  “士兵跟著造反,就是為了有口飯吃,能庇護家人。”

  “當大軍回撤,所有士兵歸心似箭,想要保護就家人,這就是木已成舟!大勢已成,開弓沒有回頭箭。”

  “你要逆勢而為,讓他們再回來打仗,這就等于要放棄太原,等于讓他們舍棄家人,士兵還能聽你的?”

  “你真當這些士兵是李世民死忠粉呢告訴你,這么干,士兵立刻嘩變!因為這就違背了他們跟隨隴西李氏的目的初衷。”

  “隋唐的士兵叛變的速度之快,分分鐘教你做人!”

  “李淵就是越打人越多,就是靠著收攏對方的投降的軍隊。”

  “你說李世民勸諫是聰明呢,還是蠢呢?”

  “這就是漏洞,所以,在軍事維度,李世民哭諫追師事件,是存在很大疑點的!”

  “接下來,就是改進入找史料驗證階段,看是否有其他史料,可以驗證它的真假。”

  陳通笑道。

  剎那間,大禮堂內一陣議論。

  “這就是驗證史料的過程啊,讓我們看到了,邏輯思考的魅力!”

  “雖然我們對古代的軍事制度不熟悉,但起碼的智商還是有的,你這么一說,我們就感到了疑點重重。”

  “真是漏洞多的跟篩子一樣。”

  其他方陣的粉絲們,都是臉色激動,起碼今天,在這個萬眾矚目的地方,李世民的粉絲可不敢胡攪蠻纏。

  這樣才讓他們感覺到了公平對線的痛快。

  這時候的直播經歷,直接刷起了火箭魚,打賞額度超過了20萬。

  土豪留言:

  “繼續!”

  “讓我看一下,接下來如何驗證這段史料的真偽?”

  李世民的粉絲們臉色極度難看,他們想要去痛斥陳通,可是,陳通也沒有說這段史料,就是假的,只是說存在疑點。

  難道他要向人們秀一下智商的下限嗎?

  他們只能攥緊了拳頭,用憎恨的眼神盯著陳通,想要用眼神殺死他!

  陳通喝了一口水,然后繼續分析道:

  “關于這一段史料的記載,在大唐創業起居注中就有詳細的記載。”

  “我們看一看《大唐創業起居注》,是怎么記錄這一段歷史的。”

  “當李淵聽到了,突爵人和劉武周準備襲擊太原的流言后,李淵當時也很擔心,畢竟太原是他的大本營,他當時的確想退兵了。”

  “可李淵并不是一個沖動的人,他可是出了名的穩健,他沒有輕舉妄動,而是直接召開了一場軍事會議。”

  “他要充分的詢問所有人的意見。”

  “當時,軍事會議上就分成了兩派,以裴寂為主的人,堅持先回兵太原,等到劉文靜那邊傳來確切跟突爵結盟的消息,他們再次攻打霍邑。”

  “但這個時候,李建成和李世民,都反對這個意見,他們認為現在攻打霍亦是最好的時機。”

  “打完霍邑之后,如果突爵人和劉武周真的攻打太原,那么他們再回兵馳援,也能趕得上。”

  “而且他們攻下霍邑,那就會收獲更多的糧草和兵馬,實力將會大漲,完全有能力跟突爵人更正面。”

  “陳述厲害關系后,李世民和李建成,他們對攻打霍邑,有著絕對的信心,而且愿意立下軍令狀!”

  “就在李淵猶豫不決的時候,他的女婿柴紹也帶來了好消息,柴紹帶兵偵察了霍邑的宋老生,摸清了宋老生的底細。”

  “發現宋老生勇武有余,智謀不足,而且生性暴躁,不善兵法。”

  “這時候李淵知己知彼,衡量了敵我之間的差距,覺得穩操勝券,這才排兵布陣,決定留下攻打霍邑。”

  “咱就不說史料誰更原始的問題。”

  “我們就單單看一看,這兩個史料,對同一件事情的描寫,你覺得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歷史呢?”

  “大唐創業起居注,這一段記載有沒有死吹李淵呢?”

  “沒有吧!”

  “李淵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健型選手,能慫就慫,但穩健型選手,最不會沖動做事,講究謀定而后動。”

  “它有沒有抹殺李世民的功勞呢?”

  “沒有吧!”

  “明白明白說著,就是李世民和李建成,力主攻打霍邑,李淵作為主帥,最后覺得這兩個兒子說的很有道理,采納了。”

  “而且,后續的戰斗中,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有重要的戰略部署。”

  “這一場攻打霍邑的戰斗中,把每一個人的功勞記述的明明白文那種,只為了鋪墊主角,就不斷的弱化配角的形象。”

  “而這一段歷史的記載,完全符合了每一個人的人設,李世民兄弟的血勇方剛,裴寂和李淵的老謀深算,謹慎持重,都體現的淋漓盡致。”

  “并且各種細節,都符合了當時的歷史環境,軍事制度。”

  “所以,從邏輯維度,就可以判斷出,這段史料并沒有漏洞,值得采信,然后就是跟其他史料相互印證的問題了。”

  陳通說完,看向了大家,而在這一刻,大家都是連連點頭。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