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45.司馬遷誣告上官才被治罪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聊天群里的眾人都沒有說話,而是嘆了口氣。

  說實在的,他們覺得,司馬遷太耿直了,完全看不清楚當時的風向。

  可以說,李陵事件,朝野上下,是沒有人同情的。

  畢竟,大漢跟匈奴可是不死不休的血仇,投敵叛國,那是罪不容赦。

  李世民當然不會為李陵打抱不平,但,他卻要為司馬遷說話。

  千古李二:

  “我也認為李陵,并沒有同情的地方,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更何況,他是哭著求著去走這條路的。”

  “但是,司馬遷何辜呢?”

  “他只是陳述了一下,李陵也是有功勞的,李陵起碼重創了匈奴的部隊。”

  “難道,就因為司馬遷,說了跟別人不一樣的話,就應該因言獲罪嗎?”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也覺得,因言獲罪,有點過了!”

  “你不能因為李陵的事,遷怒司馬遷吧。”

  陳通輕輕的搖頭,你們又被后世文人給誤導了吧。

  陳通:

  “誰給你說,司馬遷,是因為替李陵出頭,才被宮刑的?”

  “漢武帝沒有你想的那么差勁。”

  “當時的司馬遷,那真是熱血當頭,為了理想和心中的道義,完全是跟漢武帝對著剛,在大堂上來了一次雄辯。”

  “其實李陵的事,跟司馬遷完全沒有關系,司馬遷的官職是太史令,他的職責是掌管天文歷法,還有史書。”

  “軍事,外交,內政,都不是他該管得。”

  “可是司馬遷,卻在大殿之上,把漢武帝懟的火冒三丈。”

  “當時的情形可謂是十分的激烈,以至于班固的漢書中,都用了‘盛言’二字。來說明,司馬遷當時是多么不給漢武帝的面子。”

  “可即使這樣,漢武帝也沒有處置司馬遷。”

  “司馬遷獲罪,可以說跟李陵,沒有半毛錢關系,你們都是被騙了!”

  什么?

  估計當時眼睛瞪大,,這也太顛覆了吧。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不是所有人都說,司馬遷是因為,幫李陵說好話,觸怒了漢武帝,這才被牽連的嗎?”

  “難道我知道的是假的歷史?”

  曹操搖搖頭,要不說你的主職業是打仗呢?

  人妻之友:

  “所以說,你要多讀書啊!”

  “人云亦云的事兒,你能信?”

  “這都不知道被加工了多少遍,事情遠遠不像你想的那么簡單?”

  “陳通告訴他,歷史真正的真相!”

  人皇帝辛和秦始皇,也都十分的好奇,他們緊緊的盯著,聊天群。

  而這個時候,陳通,手指在機械鍵盤上,瘋狂敲擊,發出了咔咔的戰斗聲音。

  陳通:

  “司馬遷,真正獲罪的原因是,他誣告上官!”

  “司馬遷當時在大殿上,那真是舌辯群雄,他越說越起勁兒,為了舉例說明,李陵的功勞。”

  “他直接就拿李廣利做對比,說李廣利與匈奴作戰,雖然剛開始小勝,但隨后就遭遇了慘敗,兵士陣亡了六七成。”

  “他的意思就是:李廣利的功勞還不如李陵呢,如果說李陵都要被治罪,那么李廣利又該當何罪呢?”

  “此話一出,漢武帝當時就大怒,司馬遷這是羅織罪名,誣陷李廣利,按照大漢的律法:誣告上官,以死罪論!”

  “這才是,司馬遷真正獲罪的原因。”

  朱棣嘴角狂抽,搞了半天,他知道的司馬遷事件,原來是一個沒頭沒尾的,過了藝術加工的東西。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他娘的,我發現文人真的是,太會制造矛盾了!”

  “你如果把前因后果一說,我這才發現,這他喵的就是兩個故事啊。”

  “誰能想到,司馬遷是這樣被治罪的?”

  幻海之心:

  “所以說,不能聽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

  “你看到的,往往都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這樣你就更容易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這么一看,司馬遷并不那么無辜了。”

  李世民冷哼了一聲,他并沒有阻止陳通,去闡述事情的真相,畢竟這個東西,一查就知道。

  他要說的,是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千古第二:

  “難道司馬遷說的不對嗎?”

  “李陵憑借5000步卒,與匈奴主力大戰,據說斬殺了敵方1萬。”

  “而李廣利率領著3萬騎兵,結果戰功還不如李陵,最后,還大敗而歸,損兵六七成。”

  “這么一對比的話,那司馬遷說的沒錯?”

  “如果李陵都要治罪的話,那么李廣利更要治罪!”

  “我看,這就是司馬說了實話,觸怒漢武帝,因為漢武帝重用他小舅子李廣利,結果造成了大敗,這是打了漢武帝的臉。”

  “讓他惱羞成怒了!”

  李世民的話,頓時讓所有的皇帝們都皺眉,因為李世民的觀點,就符合于所有大眾的觀點。

  而這個時候的陳通,嘴角露出了一絲不屑的笑容。

  陳通:

  “這你就是胡說八道了!”

  “如果說觸怒漢武帝,司馬遷的話早就觸怒了漢武帝,因為司馬遷竟然對叛國者還同情,以漢武帝對匈奴的態度,早就怒了。”

  “但漢武帝并沒有,因此而降罪于司馬遷,還讓他繼續在那兒說。”

  “就說明漢武帝,他是有容人之量的。”

  “要不然,司馬遷剛一開口,早就被人亂棍打出了,根本就輪不到,他盛言雄辯。”

  “我說了,司馬遷真正獲罪的原因是:羅織罪名,誣告上官!”

  李世民被氣笑了。

  千古李二:

  “他誣告什么了?”

  “難道司馬遷說的話有錯嗎?”

  “李廣利大敗,還不讓人說了?”

  “如果李陵都要治罪的話,那么李廣利更要治罪!這就是事實。”

  陳通冷笑不已,這話還沒錯?你的三觀有問題!

  陳通:

  “怎么沒有錯?”

  “因為李廣利敗了,所以李廣利就有罪?”

  “那按照這個說法的話。”

  “那飛將軍李廣第一次出擊匈奴,全軍覆沒,自己都被俘虜了,按照司馬遷的觀點,那是不是李廣就該被千刀萬剮?”

  “而且李廣,干這事兒還不是一次,第二次他還迷路了,可以說是貽誤了戰機,漢武帝治他的罪了嗎?”

  “還有,公孫敖也折損了7000精兵,漢武帝治他的罪了沒”

  “都沒有,漢武帝看的是他們拳拳報國之心。”

  “司馬遷的的這個觀點,完全就是三觀不正。”

  “戰爭勝負的因素太多太多,而判斷主將是否有罪,那是要看在主將是否有錯的份上,并不是用戰爭的結果來看!”

  “如果說打仗輸了,就要治罪,幾乎所有的將軍都要死了,誰能保證他百戰百勝?”

  “可以說,從古至今,除了開掛的霍去病和衛青外,沒有一個將軍敢說自己是百戰百勝,從沒打過一次敗仗!”

  “司馬遷一個完全不懂軍事的人,在這妄議軍國大事,肆意構陷上官。”

  “把一個叛國之罪的人,竟然說的比與匈奴浴血奮戰的人,更為的高尚,這完全就違背人們價值觀。”

  “贏不贏,那是能力的問題。”

  “叛不叛國,那是人品和原則的問題!”

  “司馬遷根本就拎不清,主次矛盾。”

  “可以說,在所有武將的眼里,司馬遷說出這番話,他就罪該萬死。”

  “這不是把所有武將往死里逼嗎?以后誰還敢打仗?”

  “所以,司馬遷的話,武帝的眼中,在將軍的眼中,甚至在大臣的眼中,這就是誣告,就是構陷!”

  “打輸了,再怎么也比投降叛國強!這是漢武帝等人,心中一個不可逾越的紅線。”

  “你說,司馬遷冤不冤?”

  聊天群被,頓時炸了,所有人感覺腦袋嗡嗡的,這真是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