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673 喜氣

無線電子書    如意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1/2)頁  雖說有這兩家帶頭站出來做表率是好事,可…倒也不必表率得如此到位、如此徹底?

  畢竟那可是做過皇后的!

  皇后再嫁,這…

  早朝之上,眾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打算站出來說幾句?

  ——要說你們說去!

  本官作為擁護新政,開化民風民智的先驅之人,豈會因這點小事便心生退縮?

  不就是許家要娶廢帝的前皇后做兒媳婦嗎——娶就是了!

  越來越多的官員做出一心推行新政絕不回頭的堅定之態。

  嗯,都是為了大慶社稷長遠而慮…同東陽王此時那虎視眈眈的眼神毫無半點干系!

  仍有不死心的官員想要站出來卻又缺乏勇氣,且對自己的戰斗力心知肚明,于是便頻頻向明御史投去暗示的眼神——雖說鼓勵女子再嫁的條例正是對方所提,可此事實在太過驚世駭俗,明御史如此固守成規,一貫維護皇室顏面的一個人,就不說點什么?

  偏偏御史大人身姿如松,目不斜視,好似根本瞧不見他們投去的視線。

  于是便有站得近的同僚悄悄捅了捅御史大人的手臂。

  明御史看過來,便見那位同僚瘋狂地向他使著眼色,并不時看向東陽王的方向。

  明御史反應了片刻后,遂作出了然之態。

  見昭真帝正吃茶潤喉,恰值無人說話,明御史義無反顧地站了出來。

  抬手向東陽王的方向一禮,開口道:“下官日前聽聞東陽王已然登門向定南王府提親,是為促成貴府許二老爺與定南王之次女的親事,不知這傳言是真是假?”

  眾大臣聽得一個激靈,頓時精神百倍。

  論頭鐵那果然還得數明御史!

  “確有此事不假。”東陽王笑了一聲,滿面愉悅地道:“說來,多虧有明御史那通情達理的提議在先,這才得以免除了諸多阻礙——待來日犬子婚期定下,少不得要請明御史來吃杯喜酒的,到時還望明御史能夠賞面前來!”

  挑釁,赤裸裸的挑釁啊!

  這一刻,百官無不打起了精神,等著迎接狂風驟雨的到來。

  “既是確有其事,那下官便要提前同王爺道喜了。”明御史笑著再次拱手,語氣里有著真摯的祝賀之意。

  眾官員:…?!

  東陽王笑聲爽朗,抬手道了謝。

  明御史站回原處,便見那同僚拿匪夷所思的眼神看著他。

  御史大人疑惑皺眉——不是你讓我說的嗎?

  同僚:…是讓你說這個嗎!

  而顯而易見的是,對方非但沒幫上任何忙,反而以一句道賀,將他們推入了絕境。

  這種事大家都不說話也就罷了,可一旦有人開卷,余下的人若是不跟從,豈非是擺明了有反對之心?!

  果然,很快便有官員紛紛附和著道賀。

  就連什么“郎才女貌”、“天作之合”、“有情人終得眷屬”都先后冒出來了。

  東陽王分外高興,笑著接受眾人的道賀,其間,一雙眼睛不著痕跡地掃視著眾官員,其內仿佛寫著“老夫倒要看看還有誰沒送祝福”一行大字。

  在這無聲的死亡審視之下,越來越多的官員選擇了說服自己。

  看著這分外“和諧融洽”的一幕,昭真帝不禁露出欣慰之色。

  于是,在一聲聲略顯嘈雜喧囂的祝福聲中,許昀和吳景盈的親事正式定下了。

  婚期擇在了臘月初六。

  距今尚有兩月余,足夠精細地籌備一切。

  而自定親的消息傳開后,前來道賀者便幾乎要將許家的門檻都踏破。

  這場結親,引人矚目之處實在是太多了。

  無論是許昀或吳景盈本身,還是二人身后的許家和吳家——

  這背后有著太多值得深思之處。

  但無論外人如何揣測看待,于許昀二人自身而言,再沒什么是比當下更值得珍惜的了。

  這一日,蔡錦也登了門道賀。

  花廳中,下人斟茶間,蔡錦看著許昀,忽然笑著說道:“原來竟是吳家的姑娘。”

  許昀剛端起茶盞,聞言有些沒能聽懂。

  便又聽她說道:“此前我問過先生的,心中可是裝了什么人在,如今才知竟是吳家姑娘。”

  只是那時她問起時,吳家姑娘還是皇后娘娘。

  許昀一怔之后,笑了笑,也不否認:“是。”

  一直都是阿盈。

  聽得這聲“是”,蔡錦笑容愈深,蔓延進了眼底。

  她還是第一次見得這樣明朗的許先生,仿佛是終于自沉眠中醒了過來,醒時即是明朗春日,枯枝伸展出滿樹新芽,一陣和煦春風垂吹來,抖去了一身沉沉寒意。

  于是,她雙手持茶盞,滿目誠摯,朝許昀道:“蔡錦便以茶代酒,以賀先生守得云開終見月明。”

  許昀含笑點頭:“多謝。”

  蔡錦再未多說其它,放下了賀禮,便道要去尋許姑娘說話。

  許昀便使人送其去熹園。

  正當此時,喬添被仆從引著來了花廳,恰與蔡錦打了個照面。

  因許昀之故,二人也曾有過一面之緣,此時相互施了一禮,喬添便進了廳中。

  “這位蔡姑娘…也是來同你道賀的?”喬添來到許昀面前,看了一眼廳外,低聲問道。

  “怎么?有何不妥之處嗎?”許昀撩起眼皮看好友一眼,“可莫要學外人胡說八道,此前之事你是清楚的,不過是些權宜之計罷了。”

  “我自然清楚。”喬添笑了笑:“不過只是想感慨一句,這位蔡姑娘倒是坦蕩磊落。”

  無懼過往流言,甚是難得。

  “到底是蔡先生的后人。”許昀笑著放下茶盞,便朝好友伸出了手去:“今日登門,給我帶了什么賀禮?”

  喬添將那錦盒遞去,微微笑道:“且打開看看便知道了。”

  許昀總覺得對方這笑容頗有些不懷好意之感。

  懷著不確定的心情打開了來,只見其內竟是數只碼放整齊的天青色瓷瓶,他取出一只,拔開木塞,便有濃重藥味鉆進鼻間。

  這是何物?

  他不由拿求證的眼神看向好友。

  只見對方微微傾身,一張臉仍舊笑微微,在他耳邊低聲說道:“可免晴湖兄春宵之夜抱憾而歸的靈藥…”

  到底是許多年也沒拿出來用過,不怕一萬也怕萬一不是?

  許昀聽得咳了兩聲,仿佛是方才的茶水沒能咽盡。

  正要說些什么保住尊嚴之時,好友的手已經落在了他的肩上,輕輕拍了拍,道:“此乃家父秘制,非是什么傷身體的猛藥,走得乃是溫補之道,每日一粒,早用早好。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這年頭,如他這般貼心的朋友,可真的是不多了。

  許昀默然了片刻后,唯有道謝。

  攜“厚禮”而來的喬先生,只在花廳中坐了小半時辰,而未曾留下用飯。

  行出花廳,來至前院之際,卻又遇到了蔡錦。

  蔡錦剛從熹園離開,也是正要出東陽王府。

  橫豎只一條筆直甬道,二人同行之下,便也隨口寒暄了幾句。

  “聽聞蔡姑娘如今在云瑤書院授課?”

  “正是。”

  “喬某曾聽晴湖說過,蔡姑娘尤其擅畫,可謂深得蔡先生真傳。”

  “過譽了,蔡錦愚笨,不過只學了些皮毛罷了。”蔡錦含笑道:“喬先生的文章我倒也有幸拜讀過幾篇,先生如此才華,多年來只留在鎮上小小私塾中豈不屈才?聽聞一桐書院便多番有意請喬先生前去授課——”

  記得這位喬先生,正是一桐書院出身。

  她當下問出這番話,亦是禮尚往來的到寒暄而已。

  原想著,按常理來說,該是諸如“有教無類,小鎮私塾或更需要喬某”、“世間利祿紛擾,唯愿守住本心”等偉岸脫俗之言——

  卻不料,對方很是認真地道:“一桐書院中終日吵來吵去,若真去做了先生,必是片刻清閑也無…喬某正打算考取功名,故而還是留在鳳凰鎮上合算,既能收些束脩糊口,亦能有時間準備科舉。”

  一番話說得煙火氣十足,堪稱以誠待人的表率。

  蔡錦有些意外,卻忍不住露出了笑意來。

  這感覺怎么說呢…

  自結識了許先生之后,她再看其他人,總覺得…太正常了。

  嗯,今日總算又瞧見了一個不那么正常的。

  且她漸漸覺得,這種“不正常”,才是當下世間最難得的。

  “那便愿喬先生早日金榜題名,達成所愿。”

  “借蔡姑娘吉言——”

  二人邊走邊說著話,身影漸漸消失在王府朱門后。

  在許吳兩家、尤其是許家的忙碌籌備之下,日子過得飛快,許昀的婚期很快便到了。

  許明意昨日忙活到深夜貼喜字窗花,只睡了不到兩個時辰,便又起身拉著許明時幫著崔氏一同張羅著大大小小瑣碎之事。

  “二老爺出門迎親去了!”

  “前廳的賓客都到了好些了,老太爺和大老爺正招待著呢…”

  “敬王,還有敬王世子,太子殿下都來了!”

  “宮里也來了人,有壽康宮的,也有陛下身邊的大太監——”

  “喜宴菜式也已再三對過了,不會出什么錯漏的。”

  聽著這些稟話聲,許明意點了點頭,又指揮著小丫頭們將床頭的喜燭再擺正些。

  這時,阿珠走了進來,在她耳邊低聲說了一句話。

  許明意聽罷,交待了一番后,便裹上披風,接過阿葵遞來的手爐,離開了這座裝點喜慶的居院。

  她一路來到園中靠近荷塘的那座長廊中,果見有一道鴉青色的身影等在那里。

  “怎不在前廳吃茶?尋我可是有事?”許明意抱著手爐來到他身邊,看著他問。

  少年人負手轉過身來,英朗的眉宇間帶著一絲笑意,語氣閑適地反問:“無事便不能見你了?”

  “我正忙著替二叔布置喜房呢——”

  看著她急匆匆的模樣,謝無恙不由笑道:“你倒是勤快。”

  女孩子也露出笑意,茜紅鑲狐貍毛披風襯得她眉眼間喜氣洋洋的:“那是自然,二叔成親可是大事,我就當也沾沾喜氣了。”

  說著,轉過身去指向廊外不遠處的一座高閣,“你若覺得前院喧鬧,不如我叫人帶你去閣中坐一坐?”

  “沒覺著喧鬧,只是想來這園子走走,另外——”謝無恙溫聲道:“昭昭,有件事我想要與你商議一二。”

  聽得“商議”二字,許明意便覺有些緊要,遂正色看向他:“何事?”

  “還是朵甘邊境之亂,異族野心不死,屢屢進犯,并于交戰之際射殺了新任朵甘衛都指揮使——”

  許明意聞言不禁皺眉:“既如此,邊境軍心必當大亂…”

  朵甘邊境一直不算平靜,廢帝在位之時便已禍患頗深,多年來非但不曾削弱異族勢力,反倒叫他們日漸壯大。

  廢帝臨死之前,朵甘便曾頻頻傳回急報,求朝廷兵馬增援,甚至先后丟了兩座城池,至今還未能拿回。

  而這位新任朵甘衛都指揮使,本是陛下親派,前后不過數月,竟就殞身于異族箭下…

  “是,定軍心乃當務之急,若此時邊境再出現叛亂,局面必將愈發棘手。”謝無恙道:“所以,我打算同父皇請命帶兵前往——”

  許明意一怔:“你要親自去?”

  “有此打算,故而才同你商議。”謝無恙道:“昨日將軍于御書房中請命,被父皇婉拒——此時正值隆冬,朵甘之地天寒地凍,將軍此前又曾被劇毒傷及過身體根本,此時實在不宜再領兵前往。”

  又道:“且越是此時,越需將軍坐鎮京中,以震懾各處。”

  許明意一時未語。

  她很清楚當下的局面,陛下雖順利登基,但尚且談不上天下歸心,新君登基,四下薄弱,百廢待興,蠢蠢欲動者不計其數。

  若祖父帶領許家軍趕赴朵甘,的確極易讓那些不安分的勢力再生莽膽。

  而安撫朵甘邊境潰散的軍心,確非尋常將領可以做到——

  若有皇太子親往,的確足以表朝廷力保朵甘之誠意。

  謝無恙又仔細分析了此中利弊緩急。

  “你去吧。”許明意抬眼看向他,道:“早去早歸,我等你回來。”

  他真正想做的事,她不會去阻攔。正如她想做些什么時,哪怕在他看來是危險的,他卻也只會想著盡可能幫她鏟除危險,而非是攔著她不讓她去做。

  更何況,他肩上有著責任在。

  “放心,我會早些回來,定不會誤了佳期。”

  “無妨。”許明意反握住他的手,與他一同慢慢往前走著,道:“佳期未定,你何時平安歸來,何日便是佳期。”

  又道:“回頭我給你備些防身用的東西,你隨身帶著。”

  少年人心中暖得發澀,一時只知點頭,認認真真地應了聲:“好。”

  許明意又叮囑許多。

  謝無恙應下之余,于她也有一番叮囑。

  末了,他突然問道:“天目呢?”

  就像是即將要出遠門的父親突然想到了他那成日不見人影的不孝子——

  “它啊,隨二叔一同迎親去了…”

無線電子書    如意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