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雖死無悔英靈聚

無線電子書    帶著系統來大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小易,你之前與老夫說,用之為善是為善,用之為惡即為惡。為善之念,可利民乎?”

  躲過一次會出現人生政治污點危機的畢構想起來剛才的情況。

  李易點頭:“只要律法完善、監管到位,生產方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損失,提高利潤、降低成本、優化產業結構。”

  “就好比…”姚崇要聽例子。

  “就好比今天冬天我種大棚,我不知道別人種什么,我提前預售,黃瓜吧。

  比去年冬天的價錢低一點,百姓給錢。

  我一看可以,我就大量種黃瓜,并且建新的大棚。”

  李易順口給個例子,他這都不是先種了黃瓜再預售。

  “確實好。”姚崇頷首。

  “關鍵錢不可以給我,給了我錢,我沒錢建大棚,必然挪用。

  下個大雪、刮個大風,大棚塌掉,別人拿不到黃瓜和錢。”

  李易攤手,預售就怕資金挪用。

  “說起來,冬天大風大雪,對種大棚的百姓確實是個坎兒,剛柔你有辦法?”

  張九齡關心民生,百姓指望著大棚賺錢,大棚沒了,日子咋過?

  “目前百姓受災由官府出面幫忙,旱災、澇災,衙門召集人手。

  去年下雪和刮風,京兆府的羽林飛騎和十六衛加上二十個縣的衙役,以及鄰居搭手。

  我有另一套手段,不知該不該用,再等幾年。”

  李易說著晃晃腦袋,忍住。

  “你說出來,別搖頭。”蘇颋抓心撓肝的。

  “財產風險保障,種大棚的人按照大棚面積,給我一部分錢,大風大雪把大棚壓壞了,我補償給他們錢,比他們給我的錢多。”

  李易把保險說出來。

  “沒出事呢?”宋璟追問。

  “沒出事錢我也不退,屬于我的。”李易答。

  “豈不是大家一人出一點錢,誰遭了災就把錢用來幫誰嗎?”宋璟反應迅速、思維敏捷。ぷ999小説首發ωωω.999χs.cΘмм.999χs.cΘм

  李易朝他比劃一個大拇指,厲害!

  “朝廷若非強制,確實不行。有的百姓認為自己的大棚不會出事兒,憑什么交錢?”宋璟知道難度。

  “是哈!”李易又比劃一個大拇指。

  “但你行,你讓京兆府及周遍種大棚的百姓拿這筆錢,他們愿意拿。”宋璟跟著強調一句。

  “嗯!我不干!”李易承認,正因為此,他才不想。

  百姓不受災,會覺得錢都給了李東主,時間長了,難免生出別的心思。

  敗壞人品、降低威望的事情,他才不去做呢。

  “我們回去,想想完上吃什么。”

  放下心事,李隆基先起身,看著女兒給別人揉脖子他煩。

  大家紛紛起身,一出門,畢構急匆匆的,他要找人算賬!

  提前進入午后的河東道,天兵軍中,張知運又一次從橫野軍趕過來。

  他站在張嘉貞身邊,面前擺放著一個個小壇子,壇子封住口,依舊有濃郁的腐乳和臭豆腐氣味在飄散。

  張嘉貞寫信回去要的東西,本來只要腐乳,李易連臭豆腐一起給。

  幫助消化方面,臭豆腐比腐乳效果更好。

  另外還有很多辣醬、豆豉醬、海鮮干、醫用酒精、繃帶、紗布…

  “酒精可不能喝,留給兄弟們用,用光,瓶子給送回去。”

  張知運拿起個裝酒精的玻璃瓶子,使勁吸吸氣,吸一鼻子臭豆腐味兒。

  “是不是哪個裝臭豆腐的壇子碎了?”張知運疑惑地繼續吸氣兒。

  “開一壇子,大家分分。”張嘉貞下巴揚揚,那里有個開口的小壇子。

  “這壇子算你們的,我該分多少還得分多少。李易不會算賬,小壇子裝東西,用大壇子省壇子。”

  張知運挑毛病,小壇子一個只能裝二百塊。

  “后面有大壇子,一壇子五千塊,不方便往外夾,專門給的扁長竹夾子,可分裝在小壇子中放到各隊里。”

  張嘉貞在張知運到來前已經點過貨,分給橫野軍四分之一,自己的天兵軍留四分之一。

  其他的腐乳和臭豆腐用來和突厥那里的部落交換情報和東西,一點點給。

  “大壇子不好搬運。”張知運說出一句應該挨打的話。

  他拿起個竹筒方便粉絲,李家莊子冠名南曲比賽的那個。

  竹筒里面有雞肉松、干蔥花、干白菜、咸豆干,用線扎口的小油紙包的醋、醬油。

  這玩意兒用涼水能泡,只要確定水沒問題,吃著就沒問題。

  一個竹筒配十個紙包裝的粉絲,竹筒屬于器皿。

  “上面有字,鐵血鑄邊關,百姓居長安。這個也有,披星戴月士不寐,怡然自得民酣然。字刻得有點丑。”

  張知運想笑,偏偏笑不出來。

  每個竹筒下面還有一行同樣丑的刻字,關依恩六歲、藍小度七歲…

  顯然,竹筒上的字是小孩子們刻出來,有的字明顯多了筆畫。

  “刻五個李家莊子給一錢,一個月最多刻十個,刻的時候告訴孩子為誰而刻,因為什么。”

  張嘉貞說著遞過去一封信,信上寫了情況。

  張知運接過信,不急著看:“李易果然厲害,兄弟們知道后,哪個敢不拼命?”

  “不然也要拼命,只有戰死的唐兵,沒有跪下的降夫。

  咱們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武器好,要么全軍死絕,要么勝利。

  回去把你橫野軍的望遠鏡拿回來,李家莊子給了新的望遠鏡,更好用。”

  張嘉貞拿起個望遠鏡給對方。

  張知運舉起來看:“更遠、更清晰,李家莊子工匠千金難求。”

  “信中說新一代的母機制造出來,用母機制作的一代機,趕上原來的母機,工藝提高。”

  張嘉貞現在知道啥是母機,跟雞沒有任何關系。

  “子彈呢?我們需要子彈,兄弟們出去打獵練手,打敵人時才能快速消滅。”

  張知運四處踅摸,尋找紙殼彈。

  將士們訓練,說是小孩子拿上槍也能打敵人,實際情況交戰過程中,更準的話能夠保命和殺敵。

  隊伍中輪換著實彈射擊,其他人繼續練弓弩。

  弓弩的箭同樣有損耗,前面總接觸獵物和地,不夠鋒利,后面的羽毛會變形、脫落。

  軍隊中有工匠負責制造與維修,再管兵部要東西。

  現在制造的少了,多為修理,距離長安近,大量的物資送過來。

  以前張知運不敢開口要東西,朝廷也沒錢,如今李家莊子負責后勤,那就練吧。

無線電子書    帶著系統來大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