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二十八章 湖州見聞

無線電子書    拜師四目道長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四百二十八章湖州見聞  湖州城,北岳省所轄湖州府的府城所在,十幾萬人口集中在這座位于湖畔平原的大城中。

  一身青袍的徐君明,手持青竹杖,腰掛黃皮葫蘆,邁步而來。

  繳納了兩紋錢的入城稅,便隨著人流進入了府城。

  雖然周圍販夫走卒,車船店腳依舊繁華如昔,但看著擠滿大街的乞丐,可以看出大永江河日下的政局。

  “讓開,讓開…!”

  伴隨著衙役粗暴的驅趕,無數百姓被水火棍趕到一邊,徐君明微微皺了皺眉,并沒有出手,跟著退到了一邊。

  衙役清街后,大隊的車馬儀仗逶迤而來。

  周圍是鮮衣怒馬的騎士護持。

  旁邊高舉一桿大旗。

  “靖南王府。”

  “老丈,這靖南王是什么人?居然用十六抬的大轎出行,已經違了本朝太祖所定,王侯官轎不得超過十二人的祖制,難道他不怕皇上知道了降罪?”

  說話的是個年輕書生,看他的樣子,顯然也是少年熱血。

  在他旁邊身穿帶補丁的粗布以上,頭發花白的老漢,轉過頭審視片刻后。

  “外鄉來的吧?”

  “在下趙松云,進京趕考路過此處。”

  “怪不得不知道呢。告訴你吧,這靖南王乃是大永龍驤大將軍,掌管北岳省二十萬平南軍,別說是違了祖制,就算是砍了湖州知府的腦袋,皇上也不會說什么。在這北岳省,靖南王劉志遠就是‘這個’。”

  老漢朝天空指了指。

  “可惡,此人果真大膽。來日金鑾殿試,我非要參他一本不可。”趙松云怒道。

  徐君明看了他一眼,這趙松云身上官氣稀疏,福祿淡薄,就算進京趕考,也到不了殿試這一步。

  靖南王府的車駕過去后,衙役們也不再封街,尚算寬闊的街道再次恢復了繁華。

  徐君明向前走了一段距離后,向右側一拐,穿過幾條巷子后,來到一處破舊的院子外面。

  簡單的打量了一下這座用夯實的土塊壘砌,中間輔以稻草,堆疊而成的院墻,從旁邊洞開的柴門走了進去。

  院子里很簡陋,但打掃的很干凈,旁邊幾根晾衣繩上掛滿了晾曬的草藥。

  一些衣衫襤褸的婦幼正在排隊。

  隊伍盡頭是一個身穿青衫,下頜留著短髯的大夫。

  看得出,這大夫也不富裕,身上的青衫補丁摞補丁,即便完好的地方,也漿洗的有些發白。

  不過盡管穿的殘破,但這大夫身上卻透著一股令人親切、信任的氣質。

  溫文爾雅,平和可親。

  此刻的他正給一位中年女子號脈。

  看著女子的穿著,便知不是什么富貴人家。

  “好了。”

  “大夫,我的病能治嗎?”女子關心道。

  “能治。”

  “真的?”

  身穿青衫的大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起身從旁邊的竹簍里拿了幾包藥,教到女子手中。

  “這些藥你拿回去,一天兩次,飯后服用。吃完后再來找我拿。”

  “診金和藥費…?”

  “不需要診金和藥費。”

  “多謝大夫,多謝大夫。”

  女子千恩萬謝的走了。

  后面的人跟上,整整一個上午,來這里看病的人絡繹不絕,幾乎都是貧民和乞丐。

  好不容易等到中午人少了,書生才拿出一個窩窩頭,用熱水泡了泡,就著咸菜對付著吃完午餐。

  吃飯之余,手中仍然拿著一本‘傷寒雜病論’看個不停。

  下午人少了很多。

  一直忙碌到傍晚,才關門閉戶。

  晚飯跟午飯相比,只是多了一點野菜粥。

  吃過晚飯后,書生先拿出紙筆,把今日看病的心得體會記錄下來,揣摩片刻收起后,珍而重之的從書櫥中拿出一個木盒。

  翻開后,解去外面一層油布,從里面拿出一本藏青色封皮的線裝書本。

  書生把書本放到桌上,輕柔的翻動著書頁,輕聲朗讀著其中的內容。

  可以看到一層乳白色的光輝,隨著書生誦讀,一點點強大起來。

  “造化靈光。”

  徐君明心道。

  “他確實是一個修習造化道的好苗子,短短一年時間,在沒有傳授的情況下,就能在丹田形成造化法符,比我當初還要快了不少。”

  溫柔的聲音從徐君明左側傳來。

  徐君明微微點頭,轉過身,看著身畔身穿青色布裙,手持拐杖,絲巾包著秀發,左臉頰生著一塊胎記的女子。

  “看來你很看好他。”

  “能夠以一屆凡軀,不畏艱險,治病救人,而且已經堅持了三年,這樣的毅力,是絕多數人沒有的。我相信,他能在百年內做完三十萬件善功。”

  徐君明微微點頭。

  “若是如此的話,你到是能多一位好弟子,我崇山一門也能多一位嫡傳門人。”

  女子認同的點了點頭后,斂裙為禮。

  “守心拜見恩師。”

  “不必多禮,起來吧。”

  看著自己這位許久不見的三弟子。

  “不錯,已經元嬰圓滿了。”

  “這還要多謝恩師教導。”

  擺了擺手。

  “你我師徒就不必客套了。走吧,去你那里。”

  腳步一邁,身影瞬間消失,再出現時,已然是一個周圍栽種各種花卉,環境清幽的小院。

  看了一眼院子中間果實累累的石榴樹,目光一轉。

  旁邊堂屋里一個扎著麻花辮,身穿小花衣,蘋果臉大眼睛,大約八九歲的小姑娘,從里面跑了出來。

  “師父。”

  警惕的看了眼徐君明后,喊了一句后,直朝喬守心跑去。

  “過來!”

  拉著小姑娘的手,走到徐君明身邊。

  “師父,這是徒兒這些年在外收的一個弟子,名叫公孫九娘。”

  “九娘,快來給師祖磕頭。”

  小姑娘聽話的跪了下來,給徐君明磕了三個頭。

  “九娘拜見師祖。”

  徐君明微笑著點了點頭后,抬手間,一股暗勁涌出,把公孫九娘托了起來。

  同時一朵乳白色的蓮花,帶著一枚壺天靈符,飛到公孫九娘面前。

  這蓮花并非徐君明后院造化靈池中的蓮花,而是他用靈氣祭練的一件中品法寶。

  “這是師祖給你的見面禮。”

  跟著喬守心修行了三年,已經有先天后期修為的公孫九娘,一眼就認出師祖賜下的兩件寶物非同凡響。

  很想要,但還是把詢問的眼神看向自己師父。

  “收下吧。”

  公孫九娘這才滿臉歡喜的收下來。

  “謝謝師祖賜寶。”

  “去里面把師祖賜下的寶物祭練一番。”

  “是,師父。”

  公孫九娘滿面歡喜,朝靜室跑去。

  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后,徐君明轉過頭。

  “守心,九娘若是無法通過地神門的考研,便不能成為我崇山一脈的嫡傳弟子。”

  “徒兒知道。不過九娘乃是先天百脈具通的天生道體,悟性絕佳,心性仁孝,再經徒兒教導,相信她能通過地神門的考驗。”

  徐君明點了點頭后,并未多說。

  規矩已經定下,將來若是公孫九娘過不去地神門,便跟徐陽一樣,只能是記名弟子。

  伸手一指,地下泥土奔涌,很快形成兩個石凳。

  “坐。”

  兩人坐下后,徐君明抬眼一看。

  “你左臉的胎記中的隱秘,相信你自己也都知道了吧?”

  喬守心點了點頭。

  “不準備破開收歸己用?”

  “徒兒有把握渡過元神天劫,這胎記中的先天太素造化靈氣,徒兒想等將來沖擊仙道的時候再用。”

  “如此也好。只是那造化靈氣中有一件最適合你,可用來作為本命靈寶的蓮花。”

  喬守心淡淡一笑,心中一動,一尊三足銅爐,從百會穴中冉冉飛起。

  “適合做本命靈寶的寶物并不只是蓮花。”

  “頂級靈寶!”

  徐君明精通煉器,一看這三足銅鼎,便認出了它的品級。

  “這‘造化神爐’是弟子在當燕山深處一個古洞中得來,乃是一尊十二條靈禁圓滿的造化靈寶。同時還有一側‘青蓮造化真經’和‘青蓮丹經’被弟子所得。”

  喬守心掌心攤開,兩枚玉簡飛向徐君明。

  借助后神識浸入,很快邊看清了其中的內容。

  “好精妙的造化道修行之法。”

  以徐君明閱覽萬經后的經驗和眼界,能讓他稱呼一聲精妙的功法已經很少。由此也可看出這‘青蓮造化真經’的玄妙。

  不過比起修行方法,還是‘青蓮丹經’中的丹方對他幫助更大。

  尤其是其中還有三種仙丹的丹方,更是價值連城。

  放下玉簡,看著喬守心。

  “你的福緣機運,真是令為師都羨慕萬分。”

  遠的就不說了,近的,除了這座‘造化神爐’,具徐君明所知,喬守心還得到了兩件靈寶,一株名為‘玄青楊柳’的洞明級靈根。

  雖然這段時間徐君明得到的寶物更多,但他是斬殺敵人后所得的戰利品,跟喬守心這種輕松寫意的機緣遇合相比,還是差的太遠。

  喬守心一拍腰間葫蘆,一把法劍,一件紫色如意飛了出來。

  “師父,這是我所得的兩件靈寶,您拿去吧。”

  徐君明揮了揮手。

  “你有這番孝心就好。你師父我就是個煉器師,手頭不缺寶物用。這兩件靈寶就留著賜給你的弟子吧。”

  了解他性格的喬守心看他堅持,點點頭后把寶物收了回去。

  “師父,那寧采臣已經領悟了造化法符,只是他未曾修煉,若是繼續領悟的話,只怕身體無法承受,所以可否允許弟子先傳給他‘大道拳’,先讓他打好基礎,也免得將來荒廢光陰。”

  肉身和法力是承載大道的根基,如果根基不足,自然無法承載更強大的法符。

  “寧采臣如今完成了多少件善功?”

  “已經有一萬六千七百八十件了。”

  “都是行醫所得?”

  喬守心點了點頭。

  “他自己上山采藥,晾曬后,免費為那些窮人乞丐看病。”

  “未曾想他還有如此高明的醫術。”

  “師父錯了。寧采臣只是看過一些醫書,并不懂醫術,只是他天資聰穎,又肯下苦工,再加上善于總結,所以醫術精進神速。這些年,不只是窮人乞丐,也有不少富戶向他問診。所得診金,都被他去買藥,救濟貧苦,所以善功才能累積的如此快速。”

  徐君明點頭后笑道:“以行醫積累善功,只怕是你提醒他的吧?”

  喬守心笑了笑。

  “什么都瞞不過師父。弟子也是考慮他一介書生,雖然不說手無縛雞之力,卻也差不了多少,比起其它,還是醫術更適合他。而且弟子也精善岐黃之術,也有能力指教一下他。”

  “…而且他若是能有所成就,這世間便有三十萬人可以解除苦痛,實在是一樁大功德!”

  徐君明點了點頭。

  “看來你對這位未來弟子,到是很盡心。”

  “師父當年對弟子視若己出,傾心撫養,教導弟子成材。如今弟子為師,當然也要以恩師為榜樣。”

  “哈哈,你這小妮子如今到是會拍馬屁了。”頓了一下,“既然你想傳他大道拳,那便傳吧。不過只準傳他功法,不準傳他法術。”

  “是,弟子謹記。”

無線電子書    拜師四目道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