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兩百零一章 問題根源找到了

無線電子書    軍工重器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楊帆一臉的納悶。

  注意到楊帆的神色,陳紹華的心也微微一沉,忍不住問了起來,“怎么了,有問題嗎?”

  楊帆沒有說話,似乎在沉思著。

  旁邊有一位技術員道:“我們測了三個溫度環境下的軸系偏差,幾乎沒有什么變化,我們推測,軸系偏差幾乎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或是變化非常小,遠比楊主任推測的要小得多。”

  什么!

  幾乎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

  陳紹華的心又往下沉了沉,心中甚至想道,難道楊帆的推斷也會出現錯誤嗎,不會的,不會的......

  在心中一個勁的安慰他自己,認為楊帆的推斷不會出錯。

  鄭先學也認為不會出錯,呵斥剛才那名技術員道:“別亂說,楊主任怎么可能出錯呢。”

  楊帆笑了,毫不介意的道:“我又不是神,也有可能會出錯的,但我這次推斷應該不會有錯。”

  說完之后,他繼續道:“現在是29度,再測量一遍,不,同一個溫度下測量三遍軸系偏移值。”

  這么做,主要是減少測量誤差。

  軸系偏移的數值極小,工藝要求是偏移值在0.05毫米以內,楊帆看了,幾名技術員在三個溫度環境下測量出來的數值要么是0.039毫米,要么是0.040毫米,只有千分之一的差別。

  這么小的差別,可以認為是測量誤差,而不一定是溫度影響的,為了測量更準確,減少測量誤差,就必須多測幾次。

  鄭先學馬上揮手命令道:“快按楊主任所說的去測量,每一個溫度環境下測量至少三次。”

  這幾名質量和技術人員又行動起來,測量動力系統的軸系偏移,沒有多久結果就出來了。

  有一名技術員一臉驚奇,“果然存在測量誤差,我們剛才明明測量的數值是0.040毫米,這次是0.041毫米。”

  再繼續測量,又測了兩次,一次是0.040,還有一次是0.041,一共三次測量有兩次是0.041毫米。

  再繼續測量一次,依舊是0.041毫米。

  鄭先學判定道:“在29度的溫度環境下面,軸系偏移是0.041毫米,而不是0.040毫米,說明從31度到29度,軸系偏移發生了千分之二的變化。”

  楊帆也這么認為,贊同的點了點頭。

  聞言,陳紹華微微放心,本來嚴肅的表情,一下子輕松不少。

  溫度的變化會不會真的影響軸系偏移呢,楊帆、陳紹華和鄭先學都沒有離開動力艙,呆著這里等著。

  大約半個小時之后,溫度下降到了28度。

  在這個溫度下再測量了三遍,測量值全部都是0.043毫米,軸系偏移相比29度的溫度環境下又大了千分之二。

  楊帆愈發的肯定起來,溫度真的會影響軸系的偏移,且影響還比較大,連續兩次試車失敗,很可能真的是受溫度變化的影響。

  原本調整好的軸系偏差,在某一個溫度下合格,但隨著溫度的變化,原本合格的軸系偏移值就超出了合格范圍,原本合格的,變成了不合格。

  楊帆、陳紹華、鄭先學一直到下半夜才回去。

  動力艙內的溫度也下降到了25度,測量出來的軸系偏移值已經達到0.061毫米,完全超出了合格范圍。

  監測還在繼續進行,但不用楊帆等人繼續蹲點在這里,有技術質量人員負責,他們每一個溫度環境下測量三遍軸系偏移值,并記錄下來。

  這樣的監測,楊帆認為起碼要24小時,能監測兩個來回,也就是48小時最好。

  鄭先學建議干脆監測48小時內每一個溫度變化下的軸系偏移值,陳紹華表示贊同。

  于是,就這么定了下來。

  未來的監測都不用楊帆去擔心,等著看結果就行了,回到東海所的招待所,到頭就睡,睡得十分香甜,十分安穩。

  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十點才起床,在招待所吃了早餐,楊帆又去了動力艙,看了監測結果。

  果然,溫度變化對軸系偏移影響很大,最大的偏移值已經到了0.065毫米,隨著溫度的升高,達到38度,甚至40度,會不會出現更大的偏移值,一切難說。

  看了一番之后,楊帆暫時回到了東海所。

  下午一上班,剛在辦公室之中坐下不到十分鐘,潘總師的電話就打了過來將楊帆叫過去。

  楊帆一進門,潘總師就詢問道:“小楊,聽說你在東海船廠呆了一個晚上,剛回來?”

  “是的。”楊帆點頭道,“我們已經找到了兩次試車失敗的原因,主要是軸系偏移受溫度變化的影響比較大......”

  將情況簡單的介紹一遍。

  頓時,潘總師高興起來,也放心起來!

  “太好了!”潘總師臉上浮現出了明顯的喜色,可見他內心的喜悅程度,大聲的道:“問題根源已經找到,這個問題終于能解決了!”

  高興之余,表揚道:“小楊,你真不錯,又立了一功,解決了這個大問題,我想連黃總指揮都會高興起來的。”

  楊帆微微一陣驚訝,沒有想到黃克平總指揮都在密切關注這件事情,隨即恍然,覺得黃克平關注倒也正常,畢竟這不算一個小問題。

  問題根源已經找到了,接下來該怎么去做呢?

  楊帆說了自己的打算,48小時監測之后,再有一個24小時,或是48小時的軸系偏移調整。

  在未來24小時,或48小時內,測量軸系偏差不合格,就在這個溫度環境下進行調整。

  哪個溫度環境下不合格,就在哪個溫度環境下進行調整,保證軸系在任何一個溫度環境下的偏移值都是合格的,全部在0.05毫米的范圍以內。

  聽了楊帆的計劃,潘勁夫贊同的點了點頭,“對,這個方法不錯,簡單有效,我相信能解決軸系偏移的問題,應該能保證第三次試車成功。”

  對此,他有信心!

  他對楊帆更有信心!

  東海造船廠。

  按照楊帆所說的辦法,48小時的軸系偏移值監測已經完成,動力艙內的溫度變化從24度到41度不等。

  每一個溫度環境都至少有三個測量值,有的溫度環境下甚至有四個,或是五個測量值。

  軸系偏移值也從合格到不合格,變化比較大,最大的軸系偏移值達到了0.072,屬于嚴重的不合格。

  會議室內。

  陳紹華、謝新建、鄭先學都坐在那里,此外就是東海船廠的一些骨干和資深技術員,以及一些生產管理者。

  楊帆、李正軍,以及東海所的其他幾名技術員大家也坐在這里,參加這次會議。

  鄭先學向大家介紹這48小時內的監測情況,并每人發了一份表格,上面記錄了每一個溫度環境下的軸系偏移值。

  他的聲音很洪亮,也透著一股輕松,“同志們,多虧了楊帆主任,我們連續兩次試車失敗的原因算是找到了,現在可以肯定,就是溫度變化引起軸系偏移值的變化。”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排除故障,解決溫度對軸系偏移值影響這個問題,在這方面,我們楊主任是專家,現在請他說接下來我們該怎么去做。”

  幾乎所有的目光全部投到了楊帆的身上,此刻,楊帆成為整個會議室之內的焦點。

  這些目光有贊賞,有高興,也有敬佩!

  太厲害了!

  果真有兩把刷子!

  不愧是楊主任!

  又是楊主任幫我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

  很多技術員心中這么想著,就是那些四、五十歲,幾乎干了一輩子技術工作的老技術員們,他們也對楊帆佩服得很。

  會議室內安靜下來。

  在大家的目光之中,楊帆站了起來,朗聲的道:“接下來我覺得應該這么做,再利用48小時的時間,我們每一個溫度環境下測量軸系的偏移值,凡是發現不合格就進行調整,確保軸系偏移值在0.05毫米的合格范圍內”

  大家紛紛認真的聽著。

  聽完之后,會議室之中響起了掌聲,這是對楊帆發言的肯定,大家一致認為這個辦法可行。

  簡單而又有效!

  陳紹華親自拍板,“那我們就按楊帆主任的方法去做。”

  于是,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

  鄭先學按照楊帆所提議的方法進行了人員安排和分工,散會之后,馬上就行動起來。

  在動力艙內,一直有技術和質量人員在監測軸系的偏移值,并進行適當的調整,保證在任何溫度環境下軸系偏移都是合格的。

  兩天之后。

  楊帆又來到了東海造船廠,且是陳紹華客氣的到東海所,熱情的將楊帆請了過來。

  “楊主任,動力系統的軸系我們進行了認真的調整,它在任何溫度環境下都是合格的,偏移值都沒有超出0.05毫米。”

  說完,還將一份監測報告遞給了楊帆。

  接過這份報告,翻看了一下,楊帆高興的道:“數據全部合格,我看可以進行第三次試車。”

  第三次試車,這正是陳紹華所希望的。

  第三次試車似乎順理成章,又似乎來得如此的驚喜!

  陳紹華看了看楊帆,足足過了兩、三秒才反應過來,然后,大聲的道:“真的可以進行第三次試車!”

  今日繼續三更,第一更送上!

  請:m.mxguan

無線電子書    軍工重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