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二十四章 科學家們的謀算

無線電子書    超級科技領航者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聯合國大會上午的發言非常魔性,奇怪的是唐超竟然聽進去了,而且聽來聽去,感覺還挺有意思的。

  你還別說,這些在各自領域混飯吃的人話術真不錯,比最開始那位技術人員念數據好聽多了。

  怪不得這些人可以忽悠一些人信他們,并且以此賺錢為生。

  當然,他感覺有意思,或許也跟他明白這次外星人事件的真相有關吧。

  不著急了,有閑心了,總會注意到一些別人注意不到的點。

  快樂的時間總是那么短暫,一上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中午吃飯的時候,他們看了今天的新聞。

  外邊那些抗議的人沒有散伙,而是分散到一邊吃起了方便食用的午餐,根據同樣沒走的記者觀察,他們的食物不是自帶的,而是由各個公會和民間組織派發的。

  顯然,這大概率也是一種生意。

  這種事唐超已經經歷過好幾次了,尤其是還經歷過了今天上午的“趣味演講會”,看這些東西已經見怪不怪的。

  只不過外界對于這次大會的目的、過程和結果依然不看好,甚至辱罵的言語多過理性的聲音。

  好像連以前不關心的人都被帶起了節奏,開始關心外星人到來之后人類的命運了。

  畢竟網友們自己討論和聯合國召開專門的會議,那意義肯定是不一樣的,聯合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權威的。

  不過在最終的結論沒有出來之前,大多數人還是在靜靜等待著。

  吃完午飯,帶團的團長和常駐聯合國的代表又把人聚集起來開了一個小會,因為從下午開始,此次以“地外文明”為話題的會議就正式開始了。

  這次會議的持續時間是三天,現在半天時間已經過去了,還剩兩天半,所以后邊的安排是一天商定對不明探測器的尋找方案,最后一天半制定《人類文明與地外文明接觸公約》。

  這點時間顯然是不夠的,但是現在屬于特事特辦,人類目前對于不明探測器的信息知之甚少,所以所有的時間都要快。

  這幾天可以先制定一個大綱,把幾個基本的大方向定下來,后邊再慢慢的完善。

  畢竟人類短時間內應該還碰不上真正的外星人。

  嗯,應該。

  如果真遇到了,那就按照幾大基本方向來進行,其他的…靈活應變。

  其他的先不說,各國應該都會認同一項最基本的規定,那就是不能私自接觸地外文明。

  這個“私自”包括個人、單個組織和單個國家。

  結果常駐代表就說道:“從下午開始,所有人都要打起精神來,這次會議雖然是以‘地外文明’為話題的,但是人類社會的斗爭也不可小覷,尤其是美瑞肯方面,你們要小心他們的話術陷阱。”

  “雖然他們同意了這次合作,但是他們一定會想辦法弄出一個唯一領導權,然后自己獲得這個權利。”

  “請記住,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同意這一點,我們的觀點還是以聯合國為依托,各國聯合進行這次重要的任務。”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自己應有的權利,也能保證所有人的權利…”

  常駐代表的一番發言,讓所有人都緊張了起來。

  雖然這次會議是“對外”,可是美瑞肯在這方面的前科太多了,而且經常不按常理出牌,加上它現在的大統領更是一個著名的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本來大家想著能不能“負負得正”,讓美瑞肯從此按常理出牌一些,結果是大家想多了,數學中才有負負得正,現實里根本就沒有。

  就像才需要邏輯,現實根本就不需要那個亂七八糟的玩意一樣。

  說起來美瑞肯搶功勞、搶指揮權的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尤其是通過它強大的影視輸出能力,幾部電影下來,它就真成世界的救世主了。

  關鍵是有人竟然對此深信不疑,就像有人信這次的外星人是救世主一樣。

  有了提醒,代表團的人都打起了精神,準備好好應對下午的會議。

  果然,下午再看美瑞肯代表團的區域,已經沒有了那些亂七八糟的人,最起碼穿衣服規整了不少。

  現實跟電影還不一樣的,不能隨便湊一隊人就去開大救世。

  不過美瑞肯就是牛批,其他國家只有一個代表團,而美瑞肯竟然可以安排兩撥人。

  下午的會議內容果然硬核,少了那些可以舌綻蓮花的話術高手,那些科學家的話總能讓人昏昏欲睡。

  尤其是那些不懂這方面知識的各國代表。

  但是他們不能睡,很多事情還等著他們投票表決呢。

  說到使用哪種方法尋找不明探測器的事上,人們確實形成了不少分歧,科學家們主場兩種方法都上,那樣絕對最快,但是經濟方面的專家給他們算了一筆賬,說二合一的方法根本不劃算,花銷太大。

  人類又不是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還有各種地方需要花錢呢,所以只能同意一樣。

  甚至還要找各種理由縮減資金,把整個項目也縮減到極致。

  有些人已經對“探測器是外星人造的”這件事深信不疑了,但是有些人對這件事一點也不信。

  畢竟那些公開的資料都說了,并不能確認那玩意一定是外星探測器,現在給的定義只能是“不明探測器”。

  這玩意就像“不明飛行物”一樣,大部分目擊的所謂飛碟,基本上都是人造的,有的干脆就是自然現象。

  所以兩邊就吵了起來。

  科學家們也不確定那玩意是不是外星人的,所以才要找到它,可要找它,就需要花大量的錢,消耗大量的社會資源。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科學家們想做的哪樣事都離不開錢,但是大多數科學家并不掌握生產資本,哪怕掌握一些,也不夠一次任務消耗的。

  而私人公司就更不可能為這種任務掏錢了,能做這種事的只有國家財政。

  好在有的公司是“傻帽”,主動站出來承擔的歷史賦予的責任。

  很多科學家也在等這一刻。

  因為會議進程上都寫了,領航者公司近期有一枚火星探測器要發射,正好可以參與這次任務。

  只是他們不會想到,領航者的這次任務有多牛皮。

  在他們的意識中,這顆火星探測器肯定是趕不上這次任務了,一飛就是好幾個月,等飛到了,說不定黃花菜都涼了。

  他們也不知道領航者為什么要在這種時候發射火星探測器,但是理論上任何時間都可以發射火星探測器,只是劃算不劃算的區別。

  或許領航者是有其他的測試或實驗任務。

  不能直接參加此次任務,但是領航者的這顆火星探測器卻可以在這次任務中起到一個重要的作用。

  如果領航者補上一顆探測器,那么應該可以說動某個國家讓出自己在軌的火星探測器,執行這次重大的任務。

  這個國家就是天夏。

  因為在座的,估計只有它可能同意這種方案。

  大家都不想拿自己的探測器做任務,無非就是未來收益太不清楚了,萬一任務中自己的探測器掛了,那自己可就沒有火星探測器。

  火星太難搞了,大家能運行的都只有一顆小寶貝。

  明明自己有,結果為了參加一個不確定的任務,搞得自己沒有了,但其他國家依然有,心態可能都崩了。

  而現在天夏添一顆,別管以后領航者的探測器能不能順利進入火星軌道,先讓天夏做了任務再說。

  科學的事,不能讓政治有多余的反應時間。

  如果天夏同意了,不它爭取不爭取,它絕對會取得這次任務的主導權。

  那么為了平衡自己的貢獻,把主導權往自己這邊拽一拽,美瑞肯這邊應該會同意組建視界望遠鏡的項目,甚至可能付出更多。

  這,也是一種比拼。

  也,也是科學家們的謀算。

  只是他們低估了領航者公司,低估了唐超的實力。

  “我們的這顆探測器重達32噸,設計飛行一個月可到達火星!”

  眾科學家:“嘶——”

無線電子書    超級科技領航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