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10章 炎熱的6月:方年同學一舉成名

無線電子書    我的重返人生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可能是因為全國多數地區的高考已經結束。

  申城天氣來了個‘風云突變’。

  三十六七度的高溫,前一秒艷陽高掛,后一秒雷聲大作,大雨傾盆。

  原本悠閑的行人像是受了驚的兔子,倉皇逃竄。

  上完本學期最后一節課的方年同學得虧是坐上了車,要不怕是免不了成為落湯雞。

  這場雨來得極為洶涌。

  “方總,可能得比預計晚半小時才能到張江了。”

  村長適時降低了車速,平聲道。

  方年應了聲:“不急。”

  雷聲一會就停了,雨卻又漸大的趨勢,路上車輛也變得稀少了起來。

  方年摸出手機,是一臺比較特別的手機:

  騷紅色外殼配備四英寸屏幕,幾乎取消了按鍵。

  ——是女媧、白澤實驗室合作少量生產的工程機樣品,總合格品不到200臺。

  配備很優秀。

  比如屏幕分辨率達到了1136×640;

  進行了目前工藝可以做到的極致屏幕邊框。

  后置攝像頭800萬,前置120萬,約莫7毫米厚,重量則輕至101g。

  屬于不計成本類的測試品。

  純生產成本約為1萬8一臺。

  無量產計劃。

  之所以會生產一批這么少的工程樣品機,一方面是為了拿去評測吊打全世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的進行軟硬配套測試。

  當然,方年手上用的算是特別產的一二十臺,畢竟還特別選用了騷紅配色。

  方年也是直到昨天下午才拿到。

  因為之前在對這批次進行深入調校實驗,方年也不想折騰,索性等到測試結束,整個批次都沒問題后,才拿著用。

  約莫可以稱之為目前世界上響應效率、處理性能等等最優秀的智能手機。

  單手操控著手機屏幕,在嘩嘩雨聲中,沖著網浪。

  才結束不久的前沿·小米深度合作簽約儀式在網上的熱度很高。

  不過方年在逼乎上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回答。

  “申城忽降雷陣暴雨,我懷疑是前沿與小米的深度合作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后果,所以上天特地降下雷劫!”

  “我還說是何方道友正在渡劫,原來是前沿小米啊!”

  “人在申城,我作證,樓上兩個二貨說得沒錯,今天既是申城今年以來最熱的一天,又是雷電最多的一天,還大雨瓢潑,不是大能渡劫都有點說不過去了!”

  “不過這會雷劫已過,就不知道接下來的雨劫什么時候過了!”

  “前沿:哼,區區雷劫,安敢放肆!”

  這一看就是網絡小說愛好者。

  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有意思!

  方年嘴角不由上翹。

  想當年,他破碗那也是粉絲無數的網絡作者啊…

  在嘩啦啦雨聲中,方年同學不由產生了懷念的情緒。

  也在雨聲中,奧迪緩緩抵達了張江高科園區。

  ——在上完大二最后一節正課后,方年同學冒雨趕到前沿科學,兼任陸薇語陸總的實習秘書。

  前沿科學只是更改了公司注冊名,主辦公區的人沒太大變化。

  方年同學還是很駕輕就熟的。

  一路上也有不少同事跟方年打著招呼。

  “方秘書來啦。”

  “外面下那么大雨,方秘書怎么還過來了。”

  走進總經理辦公室后,陸薇語抬頭看了眼方年,未語先笑:“呦,方秘這是為了上班風雨無阻啊!”

  “應該的應該的。”方年連道。

  陸薇語眉目舒展,雀躍道:“反正還沒坐下,去幫我泡杯咖啡?”

  “好的,陸總。”方年老老實實的應了下來。

  拿上陸薇語的咖啡杯走出了辦公室。

  說起來有意思的是,雖然大家都知道前沿實控人也叫方年;

  但哪怕是在前沿科學、前沿公司、前沿社團等地,都沒有人真把此‘方年’跟彼‘方年’聯系到一起。

  因為方年實在太年輕了,年輕到他真的就只是個在校大學生,雖然學習成績優異,但依然只是大學生。

  而且不管是方年同學還是方秘書,都很稚嫩。

  那張臉就讓人沒辦法將那位一造當康游戲帝國、前沿科學帝國,傳聞締造出小米手機靈魂的人聯系在一起。

  尤其是方年以方秘書的身份出現時,言聽計從、謹小慎微,還多少沾點年輕人的小羞澀。

  稍微熟悉一點點的前沿員工也頂多是調侃一句:全天下那么多同名人,方秘書你是最心塞的!

  每每這種時候,方年只是笑笑,一本正經的糾正:你們把我當方總不就好了。

  當然啦,這時候就會被更熟悉一點的同事擠兌一句:呵,你也配!

  開玩笑的成分居多,額外的是那種偶像被玷污的氣憤。

  茶水間,有個眼熟的人事女同事隨意打了聲招呼:“方秘書一來給陸總泡咖啡啊。”

  “對,沒辦法,天生勞碌命。”方年似模似樣的感慨。

  接著特地壓低聲音:“你說像我這樣給陸總干個兩年多實習秘書,有沒有可能畢業以后直接進前沿啊?”

  “原則上是不行的,不過你本身就是復旦高材生,走正式面試流程也很有優勢的,你也知道的,前沿很歡迎優秀高材生加入。”女同事認真道。

  “那有沒有免試加入的?”

  “隨便問問。”

  “你不就是?”女同事笑了,“而且接下來會特別開放三十個特別實習崗位,有跟你一樣成為實習秘書的。”

  “哦?”

  “你不知道也正常,聽說是關總的意思,整個前沿集團總共會開放200個這樣的崗位,其中面向前沿社團的有180人,剩余20個面向在校學生。”

  “哦,那你知道是什么目的嗎?”

  “這我就真不知道了。”

  嘮嗑的功夫,方年也行云流水的泡好了一杯咖啡。

  再次走進總經理辦公室后,方年又一次不小心帶上了門,再然后將咖啡杯送到了陸薇語的辦公桌上。

  順便親口詢問了陸薇語剛才聽到的消息。

  親了口,再詢問的。

  陸總氣得瞪著方年,咬咬牙:“下次再敢,小心我開除你個實習秘書!”

  然后才回答:“是關總他們商量出來的一個針對大學開放的企業內部文化體驗項目;

  現在只是提前準備,具體落實要到9月份之后,估摸著因為你是我的實習秘書,人事部門的副經理才會破格告訴你。”

  聽陸薇語這么一說,方年眉頭輕皺:“怎么會先啟動體驗項目,企業文化落實呢?”

  陸薇語回答:“已經在進行了,你沒去前沿辦公室不知道,關總她們仨各自常駐一家公司中。”

  “前沿科學員工數量太多,我先幫忙照看,最后合力完成。”

  所謂落實企業文化,本質上是務虛,但會虛實結合。

  主要是將前沿確立的企業使命與愿景這些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發展理念讓員工們認同。

  實的方面,就是會相應的調整組織架構、人員調動。

  該升職的升職,該調崗的調崗,該加薪的加薪,該勸退的勸退。

  核心要點就是:

  既然你們加入前沿這么久了,咱們也該談談薪資了。

  談完薪資,你們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為公司的發展出一份力氣;

  公司的發展理念和理想你們該了解,就不喊口號。

  實際上框架算是方年一早定下來的。

  也是經過互聯網爆發十年的方年同學總結的一些教訓。

  很多屁大點的公司光談理想,不談錢,這很不好。

  光談錢,完全不談理想,也不太妥當,總不能都不知道公司要做什么,有什么目標。

  所以就兩相綜合一下。

  包括女媧實驗室虛擬股試點也是為了配合這些。

  公司給你錢給你股份,你們給公司認真工作,大家各取所需。

  007、996談不上,但免不了加班。

  加班費也好說,1.5倍時薪起算。

  不足一小時不算,超過一小時后,四舍五入計算法,每半小時為一個區間。

  不說良心企業,起碼是足夠人性化了。

  至于那些說理想是不想上班還想有錢的,只能請你另謀高就。

  然而就這點東西,說起來簡單,具體落實下去可沒那么簡單,里面的分寸必須要拿捏得當。

  人性畢竟是復雜的。

  否則方年也沒必要著重強調這個,關秋荷他們也沒必要入駐前沿系。

  甚至已經在動手開辟內部線上社區,打算以類似于菊廠心聲的形式運營…

  在陸薇語逐漸能坐穩前沿科學總經理位置后,方年終于還是不忍自己夫人完全自己摸索,決定從旁輔助手把手教。

  陸薇語也在融入方年的一些經驗,形成自己的‘霸總’風格。

  作為一個管著幾千人的總經理,陸薇語逐漸明白在公務場合該如何拿捏氣態。

  大約是,對內的公務場合,每一句話都盡量有用。

  相比于溫葉強于執行力、谷雨強于后勤協調、吳伏城強于資源整合、關秋荷強于商務談判、劉惜永遠滴神;

  陸薇語看起來是比較平庸。

  好像沒什么特色。

  執行、管理、人力資源、內部控制、企業發展等都有插腳。

  實際上是中庸。

  她將來會更全能一些,她想要的也是成為方年的大管家,減輕方年除了規劃布局以外的所有負擔。

  所以在目前的階段,陸薇語的表現反而沒有一開始那么起眼了,提意見的時候都少了許多…

  方年在前沿科學給陸薇語當實習秘書的一天過得很快。

  方秘書除了一開始親口以外,表現勤勉老實,辦事兢兢業業。

  不動聲色的減輕了陸薇語的工作負擔。

  接下來的時間里,方年同學忙于期末考試。

  以及安排在6月18號下午的英語六級考試。

  至于四級,大一上學期,高潔、蘇梔她們一起哄,就順便去考了,畢竟不是太難,自然是過了的。

  這一次有安排期末考試的科目不多。

  在考完第二個科目的下午,方年在學校里碰到了已經可以說是畢業了的李子鏡。

  這次是難得一見的獨自一人。

  見到方年,李子鏡笑著打了個招呼:“方年,這是剛考完嗎?”

  方年回答:“還有兩個科目要考。”

  “暑假怎么安排?”

  “還沒想過。”

  “我被前沿創業給錄用了。”

  “恭喜。”

  “往后就難得有時間啰。”

  “挺好。”

  似乎知道方年不喜曾幼,李子鏡只字未提。

  他們沒有分手。

  但曾幼也沒留在申城,在申城玩了兩個來月后,去了鵬城。

  估摸著李子鏡應該在打算去鵬城看曾幼。

  這些消息吧,是蘇梔嘰嘰喳喳八卦出來的。

  畢竟李子鏡雖然已經卸任前沿社團理事,但也不是個會主動斷開聯系的人。

  這次方年沒再提醒什么放棄堅持的。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要走的路。

  無非是許多人是為自己的G2打工,李子鏡現在這舔狗模樣也就是在為別人的G2打工。

  好不容易掙兩塊錢,都扔在了曾幼身上。

  牽到手的次數都不多。

  在考試的這幾天里,也有個意外的好消息。

  方年為一作、王德峰教授為二作,投稿給The

  Review(哲學評論)的論文先是獲得了錄用。

  四天后的北京時間14號見了刊。

  因為是外國期刊,當然是英文內容。

  但這難不倒方年的同學們。

  更難不倒哲學系宣傳口的人。

  很快,本來就是先用中文寫的論文經期刊刊登成英文,又轉回了中文,展現在了校內。

  論文題目:

  《淺談現代科學體系下應有的人文哲學溫度》

  內容是方年對自己所學哲學知識內容的一次梳理,加入了從上輩子到這輩子的一些親身經歷,加以闡述。

  泛屬于科技哲學分支。

  主要講到了現代科學體系的飛速發展引發的一些不被重視的社會現象。

  比如被現代科學體系拋棄的群體們。

  論述科技發展應該不忘記人文關懷,科技是可以有溫度的等等…

  沒有呼吁。

  也沒有喊口號。

  還蠻樸實的。

  一點都不像小破碗那種騷氣的文風。

  總之…

  因為是見刊在哲學類頂刊上,國內本科學生三五年能見到一回,哪怕是在考試周,依舊在復旦的BBS上引起了熱烈討論。

  “09級哲學的小學弟都這么妖孽的嗎?”

  “這論文很頂啊,不知道學弟能不能發一下自己寫的原文?”

  “八千字的論文能有如此水平,真是牛,范疇的概念非常熟練,連王教授居然都甘愿屈居二作!厲害!”

  “學弟都發SJR核心期刊了,就不出來冒個泡的嗎?”

  BBS上很熱鬧,方年卻不知情。

  但是!

  方年同學仍避免不了被夸贊和艷羨。

  高潔、蘇梔恨不得把方年給扒了皮,看看到底是什么變的!

  “方年同學真是低調呢!”

  “就是,不聲不響上了哲學評論!”

  “再過兩年,都能當教授了!”

  “厲害呀!”

  總之…

  在炎熱的6月份,方年同學因為一篇論文在復旦內一舉成名。

  而論文表達的一些觀點也流到了公共網絡空間。

  不過沒有引發太大的熱議。

  畢竟哲學的東西,有時候很枯燥乏味…

  主要是看逑不懂!

  請:m.mxguan

無線電子書    我的重返人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