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33章 投資別人,讓別人去改變世界

無線電子書    我的重返人生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電視傳出喧鬧的聲響。

  也不知道是放到了什么節目劇情。

  方年將手機放到茶幾上,面色冷靜。

  遠不像剛才跟李安南通話時的‘憤怒’。

  恨鐵不成鋼這種情緒,方年偶爾會產生,不過絕對不會是針對李安南。

  之所以憤怒,無非是為了讓李安南重視起來。

  他完全屬于不打不成器式的擠牙膏,推一下動半下。

  方年沒那么多心思自己動手,交給屬于第三方的溫葉,很妥當…

  …次日早上。

  溫葉特地等在光華樓前的廣場上。

  見到方年后,迎上來匯報。

  “方總,等下我就去松江大學城,您還有什么要吩咐的嗎?”

  方年看了眼背著包的溫葉,道:“不要給李安南任何僥幸的機會。”

  “也不要給他擠牙膏的機會。”

  溫葉點頭應是:“還有別的吩咐嗎?”

  “沒有。”方年搖頭。

  溫葉又說:“谷雨那邊我跟她說好了,有什么跑腿打雜的事情,您跟我說,我會讓她幫忙去辦的。”

  “行,應該會有一些資料轉送的事情,這兩天前沿的貸款就該下來了,你都知道的吧。”方年道。

  溫葉面露微笑:“就是因為這些事情,我才臨時推薦一下谷雨。”

  方年叮囑一句:“爭取早點搞定松江那邊的事情。”

  溫葉認真點頭:“明白,有急事我會趕回來的。”

  溫葉推薦谷雨的目的單純,一些簡單的跑腿打雜事務,讓谷雨代勞一下,是很劃算的選擇。

  比起她從松江再跑回市區,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其它方面,都更劃算。

  另一方面也是單純的希望能將自己的閨蜜引薦給方年。

  暫且不說直接被選為秘書吧,也可以當一個她溫葉的秘書。

  誰都更愿意用熟人一些。

  引薦不難,難的是溫葉需要考慮谷雨的能力、心態等方面,別引薦不成,反而搞什么職場爭寵,那她覺得自己這輩子都得玩完。

  所以溫葉才會這么晚提出這個問題。

  實際上方年早該組建秘書團了。

  至多在前沿子公司開始成立起,就應該組建秘書團。

  目送溫葉離開,方年默默的在心里給李安南點了一首《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他完全可以預感到接下來幾天里,李安南的悲慘生活。

  離開復旦校園的溫葉很快就乘車去了松江大學城。

  下午兩點。

  貪好玩游戲平臺邀請內測版正式上線。

  最終定下來的運營策略是:

  1、面向大部分傳奇頁游玩家。

  2、獲邀的傳奇頁游體驗服骨灰級模式玩家可體驗不刪檔測試模式。

  3、將傳奇頁游內嵌進平臺。

  幾乎沒有宣傳。

  很低調的推出。

  甚至大多數游戲玩家都不知道‘貪好玩’推出了一個游戲平臺在內測。

  ‘貪好玩’內部卻對這件事情非常重視。

  從上線內測開始的每一個數據變動都被記錄了下來。

  游戲平臺上除了傳奇頁游以外,還有不少簡單的單機小游戲。

  比如俄羅斯方塊、紙牌、掃雷、象棋、五子棋、飛機大戰等等。

  以及斗地主。

  都是貪好玩自己開發的單機測試版本。

  這東西倒是很簡單。

  開發邏輯也不怎么復雜。

  但僅僅只是為了豐富游戲平臺的調用邏輯,測試是否有遺漏的bug等等,所以每個游戲都加了測試二字。

  而針對傳奇頁游體驗服骨灰級玩家的不刪檔測試模式,也叫骨灰模式。

  等同于游戲自定義工坊。

  提供的是少量開發模塊,任由玩家天馬行空的發揮。

  提供直接發表按鈕——現在還沒有那么嚴苛的游戲審核政策,這些行為是被允許的。

  目前消息靈通人士都知道,國內游戲審核將逐漸縮緊。

  若是方年對游戲行業的了解足夠深刻的話,會記起來,實際公布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的時間就在6月3日,施行時間是8月1日。

  從這時開始,審核通過的困難度逐年上升。

  12年開始分級,審核縮緊。

  17年開始推出版號,審核進一步縮緊。

  也就是說,‘貪好玩’其實還有兩年時間可以瘋狂發展。

  如果兩年時間還不能壯大的話,那方年也沒轍;

  要知道在他的構想中,只有一年時間發展壯大…

  盡管這對‘貪好玩’來說是件大事情,但方年卻幾乎沒有關注這件事情。

  因為…

  由‘貪好玩’擔保的3000萬貸款,下發了。

  前沿公司辦公室,劉惜小聲匯報。

  “2800萬已經按照約定劃入了‘貪好玩’的賬戶上。”

  “目前前沿天使投資可以動用的資金是380萬。”

  方年嗯了聲,表示知道。

  他之所以來前沿公司,也是為了這件事情,怕劉惜操作大規模資金出錯。

  很快,關秋荷私人轉賬2800萬至前沿天使投資對公賬戶上。

  所有的交易就此完成。

  方年很快離開前沿公司辦公室,并吩咐了溫葉,讓她安排谷雨跟著文件資料跑,完成最后的合同入檔等操作。

  下午三點,方年驅車抵達了陸家嘴金融區。

  在柏悅酒店里的行政會議室見到了雷冖。

  這是上午就約好的見面。

  雷冖在申城的事務基本處理完成,臨離開前,他想要跟方年談談他成立小米的發展方向。

  這也是對投資人負責的表現。

  “打擾到方總上課了吧?”

  見到方年后,雷冖笑呵呵的開了個玩笑。

  方年笑了起來:“沒有的,雷總可能不知道,我的主業一直是學生,如果需要逃課的話,我可不會來。”

  寒暄了兩句,雷冖還是一如既往的單刀直入。

  “方總,我已經邀請了一部分合伙人,計劃在下個月正式成立小米科技…”

  簡單說了幾句后,雷冖認真道:“根據我跟一些合伙人的構想,我打算介入智能手機的領域;

  就目前來說,智能手機其實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系統生態。

  僅用于蘋果的iphoneos生態。

  以及用于多個手機廠商的android生態。”

  方年認真傾聽,沒有插話。

  盡管在他的記憶中,雷冖曾在印度市場鬧了一出‘are誘ok’的笑話,但雷冖的英文其實還不錯。

  在談及部分正事的時候,雷冖會下意識的說一些英文單詞。

  其中也包括投資這件事。

  “我見方總你也是用蘋果手機的,是喜歡蘋果的設計還是生態呢?”雷冖看向方年,問了句。

  方年想了想,才回答:“最開始買蘋果手機,是因為它的設計符合我的審美,使用邏輯更簡便,比塞班等更有體驗感。

  再后來就是習慣了;不可否認的是,蘋果用起來比較方便。”

  雷冖接過話頭,興致勃勃的道:“沒錯,對最終用戶來說,方便是很重要的選項。”

  “iphoneos系統的ui設計等等方面,都很令使用者方便,但iphoneos畢竟是封閉生態圈,而android是開放生態…”

  說到這里,雷冖頓了下,道:“所以,我們現在的想法是基于android開發一套更簡便、易用,符合國人習慣的ui設計。”

  順著雷冖的話頭,方年說了句:“我不太懂技術方面的事情,比較好奇是不是要解決android的卡頓難用屬性。”

  “這是當然的。”雷冖欣然點頭。

  “我的構思是從底層開始優化易用性,去適配目前市場上所有的智能手機,提供給發燒友一個更好的選擇,打造屬于我們小米的社區…”

  雷冖花了足足十分鐘來闡述他對小米社區的未來期許。

  對這個目前暫定命名為miui的ui設計期許。

  在這個過程中,也表達了他對小米未來發展大方向的規劃。

  令方年奇怪的是,雷冖居然只字未提要做智能手機。

  不過仔細想想,雷冖其實是個技術宅,金山也是一家軟件供應商,從開發軟件到去設計硬件的思維轉變,可能還沒到。

  又或者是雷冖認為這樣的想法還不成熟,不好跟方年說。

  方年略作沉吟,道:“雷總,恕我冒昧,我自己私人有幾個小問題想說一說。”

  “希望雷總幫忙參謀一二。”

  雷冖做了個禮貌的手勢:“請。”

  方年面上帶著些許思索的神情,語氣平緩的道:“我在想,開發miui的同時,可否附加集成一些易用軟件。

  舉個例子,我是農村娃,家鄉有很多人只會用手機打電話,發短信對他們來說很復雜;

  一來不識字,二來將方言轉換成普通話很復雜,彩信又太貴,是不是可以開發一款支持語音對講的即時通訊軟件,就好像是喊話一樣;

  我覺得這種軟件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使用頻率都會高一些;

  這種軟件門檻不高,更注重的是用戶體驗,跟miui幾乎一脈相承。”

  雷冖聽得入神,眉頭緊鎖,半晌半晌沒說話。

  方年這是把米聊的開發概念提前提出來,讓雷冖在主導開發miui之時,就考慮這個軟件。

  至于能不能在搶時間的前提下,積攢足夠的優勢,蠶食微信之父的布局,方年也不確定。

  畢竟米聊的失敗因素是多方位的。

  尤其是又碰上了那個過分理解用戶需求的產品天才,最終讓鵝廠完全在即時聊天上一家獨大。

  良久,雷冖道:“這個思路交給產品去完善,好像可以開發出一個比qq更進步的即時聊天工具。”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我總覺得這個軟件的前景比miui還要好一點。”

  聞言,方年眼皮輕跳,呵呵笑道:“不一定。

  如果按照雷總你的說法,這兩個軟件的方向完全不同,一個是基于系統底層的,一個是系統上層的應用。”

  頓了頓,方年又貌似隨意的說道。

  “若我個人看法,miui的深挖理想狀態下,或許能在手機這個平臺上開發出一款國產系統,也說不定。”

  就方年的已知了解來說,先不論雷冖的格局、行事方式等。

  在有關于手機國產化領域,雷冖確有嘗試過不少事情。

  方年自己是沒什么動力去改變世界,改變歷史,改變天下的。

  但他可以投資別人,稍微撥動一下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去嘗試改變世界。

  所以方年才會對雷冖這么感興趣。。

破碗求訂閱

無線電子書    我的重返人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