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26章 野戰合成營

無線電子書    1255再鑄鼎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1263年,6月13日,小暑20日,平度縣。

  平度縣,也就是原先的膠水縣,縣境內有大片的平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農業條件極佳。但是在東海人取得此縣的最初幾年內,由于山河防線的重要節點平度要塞就設在境內,出于戰略防御的考慮,并未對這里進行移民開發發展種植業,以防敵人兵臨城下的時候能夠就地取得補給,只是因地制宜,適當發展了一些畜牧業和林業。前者是因為此地荒地多、放牧成本低,而且很容易遷移,后者也是出于戰略考慮,大量植樹有助于阻礙敵軍推進。

  所以現在,平度要塞和落藥要塞之間的平原地帶出現了大片的柞樹林,形成了一道綠色長城。

  這些樹當年種起來可不太容易,還好海洋部贊助了不少預算,陸軍也樂見其成,經過幾年的持續種植,這片樹林現在也有小成,開始向外出產木材了——這么短短的幾年并不足以讓柞樹完全成材,但是其中有不少長歪了需要提前清除以為其它大樹讓出生長空間,所以已經開始少量出產了,這總算讓人有了些欣慰。

  不過到了今年,由于戰略環境大幅改善,管委會便決定不再讓這塊寶地繼續閑置著,而是準備將它開發起來了。

  正好,今年有大量攢滿了榮譽點數的士兵退伍,管委會便在舊膠水縣境新設了一個縣,也就是平度縣,并且一口氣在縣境內增設了五個公社,安置了七百余公民戶過來。除此之外,還計劃在此地興修一系列包括城市、道路、水利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將來的前途大有可期啊!

  但這還只是計劃,新移民們仍在勞累且愉悅地開墾著自家的田地,距離有足夠的產出支撐起下一波開發還尚需一段時日。當前的平度縣,仍然是曠野千里、舉目無人、野獸橫行的荒郊野地。也正是因此,這里經常被軍方用作軍事演練的場合,什么越野、團體隊形變換、步騎對抗、炮兵射擊訓練的,隔三岔五就能見到一次。而到了今天,就更是熱鬧起來了。

  馬原跟著徐云一起,走上了落藥要塞的城墻。在他們前面,還有史若云、林博穎及其他幾名管委。軍委會的人幾乎也都在,陸軍自不必說,就連海軍都有不少過來湊熱鬧的,甚至剛剛從南邊回來的符凱偉也過來了。

  落藥要塞畢竟是當年匆促建成的,幾年下來暴露出不少問題,雖然屢經修繕,但也盡顯老態了。城墻之上,木板覆上三合土鋪成的平頂裂紋叢生,踩上去吱嘎吱嘎的,不禁讓人懷疑上面的那幾門老式獅吼炮最近開過炮沒有,難道不會把城墻震塌嗎?

  雖然今天來的都是東海國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但軍方也沒有為他們準備什么舒適條件的意思,城墻上連個椅子都沒有,大佬們只能站著。但還好,頭上有個雨棚遮遮陽,不用被烈日直曬了。他們對此也不介意,嘰嘰喳喳地互相聊著最近的事務,順便對城西列隊的四個方陣品評著。

  方陣離城墻還有段距離,總共幾百人的樣子。馬原上城站定之后看到這個人數,不禁發出了疑問:“呃,不是說四個營嗎?怎么就這么點人?”

  前面的寧惟俞聽到這個問題,笑著回頭說道:“今天只是草排嘛,來太多人太雜亂,所以我們每個連只抽了一個排過來,搭個架子演示一下。”

  說起來,合成化的野戰營這個概念當初還是他提出的,當年被以“不好控制”為理由駁回去了,如今能重見天日,如何不讓他揚眉吐氣呢?

  前面的符凱偉聽了,笑著招呼道:“行了,人都來齊了,別磨嘰了,快開始吧。”

  眼看著目光都聚集過來,寧惟俞笑呵呵地說道:“好,好,現在開始。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個野戰合成營嘛…”

  野戰合成營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東海陸軍的主力組織方式,每個營都是由多種兵種混合而成,具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可以獨立調動、獨立作戰,屬于戰略層面的基礎單位,便于決策指揮。

  關于這個基礎單位的規模,其實之前還是爭執了一番的。軍隊編組是個很復雜的學問,同樣一萬步兵三千騎兵,你可以將他們編成三個步兵旅和一個騎兵旅,也可以編成四個合成旅,還可以編二十個合成營…甚至十個步兵配三個騎兵編成一千個合成班。合成規模越細,就越能靈活處理事態,但也使得訓練、后勤和指揮越為復雜。

  兵無常法,水無常形,沒有最好的編組,只有最合適當前形勢的編組。如果是雙方勢均力敵,每一方都在盡可能擴充兵力的大戰,那么最好還是把合成度放低一點、單位規模放大一點。但若是頻繁小規模的治安戰,那么基礎單位還是小一些全能些好。

  根據上次戰爭的經驗,基礎單位不能太小,不然會影響戰斗力,真打起來還要跟其它部隊配合,反而不夠靈活;但也不能太大,畢竟基層軍官還是靠鑼鼓旗語甚至吼聲來指揮的,人太多就不好協調了,就比如之前刺殺塔察兒之時,真正出動的也就是兩個騎兵營七百人。所以戰后總參謀部組織各階層軍官反復推演,最后權衡之下,還是選擇了以營為基礎單位。其中又分了兩級,作為二級部隊的守備營保持不變,還是只有400500人;而作為主力的野戰營要更大,常規狀態600700人,內編68個連。野戰營又分了若干個種類,大部分是多兵種合成化的,這對后勤和指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反過來說,也更充分地利用了總后勤部的力量并培養指揮人才。

  寧惟俞長篇大論一通之后,在大佬們暈乎乎的目光中結束了講話,然后命人發了信號,宣布閱兵式正式開始。

  一陣號聲和旗語過后,伴隨著城墻上響起的鼓聲,遠處的四個方陣中最北邊的一個開始動了起來,先是往北走了一段,又向右轉了一個大彎,由北向南走到城墻附近停了下來,列成戰斗隊形,供股東們檢閱。

  這支部隊以步兵為主。數量最多的是四個正統的線列步兵排,身穿傳統白衣銀甲,手持風暴槍,排成了常規的三行橫陣線列隊形;一個炮兵排帶著兩門炮,分成兩個炮組,分列橫陣左右;一個騎兵排在陣后待命,中間還有一個小型的指揮部。上面都是常規的步騎炮協作陣型,比較特殊的是,還有一個步兵排沒有參與列陣,而是松散地散布在了陣前。

  稍后,他們又表演起了戰術動作。兩側的龍吟炮佯作開炮,線列步兵踩著鼓點整齊前進,散兵們靈活地在陣前小跑著,不時蹲下做射擊姿勢。稍后,散兵回歸線列隊形中,而線列步兵們上了刺刀發動沖鋒,后面的騎兵也從兩翼“包抄”了過去。當然,他們都是對著空氣表演,很快就又重新整隊,回到城墻前列陣接受檢閱了。

  馬原趴在女墻上,仔細看了過去,在腦內盡力試圖將下面的百多人還原成一支數百人的威武之師的樣子。整體來看,比較中規中矩,是他所熟悉的戰斗陣型,要說有什么一眼能看出來的不一樣,就是他們的制服全換成了新式的——說是新式制服,其實也改變不大,只是裁剪更干練了些,而且在袖口、褲縫、領邊等處縫制上了幾道紅色或黃色的窄布條以增添視覺效果。在他耳邊,寧惟俞適時地做出了解說:

  “各位請看,下面的是我們的‘標準合成營’,以經驗豐富功勛卓著的步兵第三營為基礎改編而來。

  具體來說,它包括四個線列步兵連,裝備經典的風暴槍,由少量士官管理大量義務兵組成,人數最多,是作戰的中堅力量;還一個輕步兵連,這是一個新單位,由比例更高的士官管理義務兵中的優秀射手組成,裝備新式的隕星槍,以散兵隊形作戰,主要職責是對敵方進行騷擾、狙殺敵方軍官、獵殺敵方斥候并執行一定的警戒和偵察任務。

  除了步兵,營中還有一個騎兵連,平時負責偵察、通信,戰時可以幫助指揮官應對突發狀況、捕捉戰機和追擊潰兵。有了它,說是讓步兵營長上了眼和四肢也不為過。

  步騎俱全,自然也少不了火力。標準合成營內還有一個重裝連,它是工兵、炮兵的集合體,負責攻堅克難、通過復雜地形、修建工事、火力支援等等。有了這兩個兵種的支援,本營才能更好地完成戰斗任務。

  上面是戰斗力量,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營部,包括營長、副營長、教務長、司務長、實習軍官兼參謀若干,又有一個班的近衛兵負責營部警衛兼憲兵,此外還有炊事班、軍樂隊、衛生兵、車馬隊、維修班等等。這看上去很累贅,但它是一個營的大腦,不可或缺。

  這個標準合成營,配置非常經典,以步兵為主,輔以少量騎兵和炮兵組成,能夠能夠獨立執行包括野戰、小型攻堅、建立工事防御在內的多種任務,是任何統帥和文官都喜歡的靈活的單位。它滿編狀態七個連加一個營部共650人,平時不一定有這么多,而戰時再度擴充的話,甚至可達千人規模,彈性極佳,性價比達到了最大化。這將是我們擴大兵力規模、形成數量優勢的最佳組織形式,調動起來也很省心,只要圈起來往戰場上一拉就行了。換言之,也就是最能發揮人海優勢的編制方式。”

  聽到“人海道:“寧兄,你沒中暑吧?就我們這點人,去跟王朝級的勢力玩人海戰術?”

  說完,他剛要大笑兩聲調動情緒,卻尷尬地發現除了他自己,別人都沒有笑的意思,反而是寧惟俞同情地微笑了兩聲,說道:“呵呵…所謂人海戰術,不是看這個勢力有多少人,而是看動員并支持大量兵力的能力,這是需要農業、工業、運輸業、組織力能足夠發達才能做好的。不然就只是拉壯丁做炮灰罷了,毫無訓練,缺盔少甲,真拉上去不還是被殺豬一樣殺下去?而我們人雖少,但戰爭潛力卻不小,就算純拼人頭,也能比傳統封建勢力做得更好。這才是真正的人海戰術啊。”

  馬原趕緊圓場道:“嗯,對,是這個理。只是,到了那時候,后勤壓力也是山大,這就需要一個組織極為良好的后勤部門了。呃,你們說是吧?”

  鄭林趕緊陪笑了起來,幾人嘻嘻哈哈一番,又緊接著對下面的標準合成營品評了一陣子,便翻過這一頁,換了第二個方陣過來。

  這個營明顯要比前面的標準營“重”得多,足有三個炮兵排六門炮。還有三個步兵排,看身上標志性的鏟子,不是普通的線列步兵,而是戰斗工兵。之后還有一個騎兵排。這些人雖然數量與前面的標準營差不多,但是馬車要多得多,隊伍明顯長了一大截。

  就位后,他們也表演了一套戰術動作。不過與之前標準營的進攻不同,他們只是掏出鏟子挖起了土,壕溝和炮位很快在陣地上顯現出來。看著有些無趣,但城頭圍觀的東家們知道輕重,紛紛點頭表示贊許。

  這時鄭林不敢發表意見了,寧惟俞直接解說道:“這是我們的‘重火力合成營’,由第一戰斗工兵營加上新拆分出來的第三炮兵營改組而成,包括三個炮兵連,負責輸出火力;三個戰斗工兵連,負責修繕道路橋梁以便火炮通行,負責修建炮兵陣地,同時還要負責對陣地進行護衛;此外還有一個輕步兵連或騎兵連,視情況也可能是兩者的混編連,負責偵察、驅逐騷擾和護衛作戰。

  顧名思義,重火力營負責攻堅或者在野戰中配合其它單位。與單純的炮兵營不同,它有獨自調動及作戰的能力,合理的兵種搭配導致它雖然運動緩慢——路況好的時候也并不一定——但是火力和戰斗力極為強悍,野外遭遇戰中完全可以獨力戰勝數倍敵軍,甚至可以說面對上面的標準合成營也未必會落了下風。

  嗯…當然,成本高昂和后勤壓力大也是它的缺點,因此不太適合小規模沖突。但是在大規模的戰役中,它完全可以憑借絕對優勢的火力,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眾人也紛紛認可了這個意見,尤其是史若云對“成本高昂”的理解尤為深刻。范龍城與夏有書辯論了一會兒輕步兵連和騎兵連哪個更合適之后,這個重火力營也撤了下去,換了第三個方陣上來。

無線電子書    1255再鑄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