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①

無線電子書    1625冰封帝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東興五年十一月初,南美洲北部地區進入了旱季。

  特立尼達島,里加港。

  里加港,就是后世的西班牙港,不過在眼下這個時節,西班牙、荷蘭、法國、葡萄牙、英國打成一團,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島也數次易手,原因只有一個,加勒比海的海盜實在太過猖獗,這里的海盜才不管你是那里的人,遇到有島嶼或大陸沿海據點之地,若是沒有深厚城墻遮護的,必定蜂擁而至。

  故此,先后有幾個大國曾在此地建設據點都失敗了,眼下卻是由一股來自拉脫維亞的人占據著。

  拉脫維亞,眼下都是瑞典人的領土,當俄國崛起后,瑞典、俄國、波蘭立陶宛王國之間反復絞殺,拉脫維亞也并不是什么世外桃源,故此,也有不少人趁著大航海的東風外出碰運氣,這里的拉脫維亞人約莫三百戶,都是來自里加城教區一個大型莊園的農戶。

  領主叫奧古尼斯,今年四十五歲。

  拉脫維亞人是歐洲少數很早掌握了冶煉鐵器和硝制皮革的部族,這樣的人,海盜是不會輕易傷害的,如今盤踞在牙買加一帶的大海盜威廉兄弟以幫他們打制兵器、煉制火藥等為代價放過了他們,海盜們也很精,知道這股拉脫維亞人對他們完全不構成威脅,沒有威脅,便可以做交易。

  不過,像特立尼達島這樣有著世界上最大瀝青湖的大島,作為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將其用在道路上,并從其中提煉粗膠的國度,大夏國怎會輕易放過?

  于是,這一日,奧古尼斯在帕里亞海灣附近的里加港見到了大量的船只。

  “大夏人…”

  奧古尼斯重重地嘆了一口氣,然后阻止了手下準備召集人手進行抵御的做法。

  “算了,大半年前,大夏人與葡萄牙人在納塔爾大戰,取得了完全的勝利,據說已經與之結盟,以前他們在歐洲扶持羅馬尼亞、明斯克、烏克蘭,都沒有造成多大的波瀾,如今歐洲諸國都很忌憚,這么強大的力量,不是區區海盜和我們可以抗衡的”

  “城主,那…”

  “還啰嗦什么?大夏人幾年前打到歐洲后軍紀嚴明,不用說以前的蒙古人了,還遠遠好過瑞典人、俄國人,甚至比德意志諸國還強,是我想差了,原本想利用諸國的矛盾獨霸此島,看來是不成了,既然天意如此,干脆接納他們算了”

  奧古尼斯見到的正是大夏國在新金州海港利用加州紅木建造的新式艦隊,那種有一艘超級大艦“大鵬號”為旗艦,以兩艘改版“金雕號”、八艘“游隼號”為主力艦,以及六艘“信天翁號”、六艘“雨燕號”組成的龐大艦隊,一共二十三艘,由美洲艦隊司令孫秀濤親自統領,沿著尼堪前不久在南美洲海岸建設的港鏈來到了納塔爾。

  這里要說明的是,納塔爾之戰已經結束差不多半年了,在千鈞一發之際,巴西總督當機立斷舉起了白旗,避免了自己的巴西艦隊可能覆滅的危險。

  之后就簡單了,無論是尼堪還是路易斯,都已經在內心將對方當成了可能的盟友。

  眼下,大夏國在歐洲已經成了眾矢之的,而小小的葡萄牙在天主教世界更是一個人見人煩的小丑,根本無人待見,他想要重新崛起,還要等到英國的克倫威爾死后,國王重新上臺后兩家再次深度聯姻才行。

  眼下的葡萄牙國王自從獨立后見慣了世態炎涼,得知己方在巴西大敗,而大夏國也有結盟的想法后,很干脆就同意了。

  最后雙方在納塔爾達成了協議,具體內容如下:

  其一,大夏國、葡萄牙王國結成戰略同盟;

  其二,葡萄牙將摩洛哥北部靠得很近的丹吉爾、休達兩港中的休達港割讓給大夏國。

  與丹吉爾港相比,休達港更小一些,又在地中海的內側,飽受此時實際上占據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利比亞的北非海盜集團巴巴里海盜肆虐,而巴巴里海盜又稱為巴巴里王國,名義上接受奧斯曼帝國的管轄。

  巴巴里海盜將一直肆虐歐洲諸國一直到十九世紀,在沒有出現機帆船之前,想要徹底將其殲滅完全沒門。

  當然了,尼堪也不是完全沒有預案。

  在摩洛哥的東北部,靠近西班牙控制的后世阿爾及利亞奧蘭港的烏季達地區,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眼下那里被摩爾游牧部族和海盜集團盤踞著,人數并不多。

  只要占據烏季達以及相鄰的港口,大夏國就能以有著強大機動力的蒸汽船縱橫地中海,若是羅繼志擔任總督的克里米亞轄區能在近期拿下克里米亞汗國,大夏國將能從東西兩面對歐洲、奧斯曼帝國進行夾擊。

  其三,葡萄牙承認大夏國對納塔爾城及其方圓百里范圍的占領,至于烏拉圭河以東,圣保羅以南的區域,雙方各憑本事。

  其四,葡萄牙將巴西北部飽受荷蘭人、法國人、海盜肆虐的熱帶雨林地帶馬卡帕、貝倫兩地割讓給大夏國,也就是后世的阿馬帕州和帕拉州的大致范圍,那里屬于亞馬遜河流域,炎熱多雨,葡萄牙人只在河口有兩個小據點,經常受到上述諸勢力的攻打,割讓給大夏國后有他們在中間擋著對眼下有些孱弱的葡萄牙來說將是一舉兩得的事。

  其五,大夏國將保證葡萄牙在歐洲的領土完整,并不受敵對勢力侵犯。

  上述新艦隊是從剛占領的貝倫港出發的,因為在此之前,尼堪得到了一個消息。

  如今加勒比海實力最強、盤踞在牙買加的大海盜威廉兄弟正在攻打西班牙人在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和加拉加斯!

  對于西班牙來說,此時的委內瑞拉完全沒有墨西哥和秘魯重要,因為在這兩地都有王國急需的銀錠和銅釘以及棉花、煙草等物,完全處于熱帶的委內瑞拉在秘魯總督的決策順序中與中美洲諸地一樣,處于最后序列。

  何況,這里在每年六月份一直到十一月份,都是加勒比颶風的高發季節,炎熱、颶風,海盜肆虐,荷蘭人的覬覦,讓西班牙人苦不堪言。

  于是,尼堪決定拿下委內瑞拉,當然了,此地雖遠不如墨西哥和秘魯,但西班牙人也不會輕易放棄的。

  此時,尼堪從葡萄牙人那里得到的馬卡帕和貝倫就能派上用場了。

  前不久,墨西哥總督門多薩跟著大夏國的新艦隊來到了巴西。

  就在貝倫城,孫秀濤與門多薩簽訂一份土地互換協議。

  核心就是西班牙人放棄委內瑞拉,換取大夏國從葡萄牙人那里得來的馬卡帕和貝倫。

  幕后的尼堪毫不猶豫就同意了。

  看什么玩笑,在整個南美洲,除了巴西,已經沒有再比委內瑞拉更好的地方了。

  后世的巴西號稱鐵礦大國,其中除了靠近圣保羅州和里約熱內盧州的米納斯吉拉斯,便是帕拉州和托坎廷斯州,而在委內瑞拉的玻利瓦爾城附近,也有一處埋藏很淺、高品位的鐵礦產區,類型與帕拉州的相差無幾,而那里距離大海的距離只有六百余里,但帕拉州的鐵礦石位置距離大海在兩千里以上。

  另外,玻利瓦爾城附近的鐵礦石可以沿著奧里諾科河進入大海,帕拉州的就不行,后世只能通過鐵路運輸。

  后世的中國為了避免完全依靠澳大利亞、巴西的鐵礦石,也多在委內瑞拉購買,兩萬噸的海輪可以開到奧里諾科河的中游,雖然此河的航道并不優越,時有擱淺的狀況出現,不過對于此時大夏國最多在千頓左右的船只來說,完全沒有擱淺之虞。

  另外,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灣西北岸的盆地是整個南美洲最大的煤田之一,距離馬拉開波灣只有幾十里,如此好的地方就算沒有馬卡帕和貝倫的交換,尼堪也是要用武力拿下的,因為離開納塔爾之后,航行四五千公里又需要煤炭的供應了,而委內瑞拉是唯一有煤炭的地方。

  再者,馬拉開波豐富的石油,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瀝青,都讓尼堪垂涎三尺,另外加拉加斯等山谷地帶,是整個南美洲北部靠近加勒比海地區最適宜居住和進行農耕的地方,因為那里雖處于熱帶,但海拔在千米左右,氣候十分宜人。

  這樣的地方,完全單獨可以成為一方強國。

  尼堪依舊沒有路露面,而是讓艦隊司令孫秀濤代表自己與門多薩簽訂了協議,當門多薩有所疑慮時,孫秀濤指著王文慧說道:“此人是我國皇帝的大總管,足夠代表皇帝”

  當門多薩見到代表皇帝身份的金印時,這才放下了疑慮,因為這方大印與以前他們在拉巴斯簽訂協議蓋的印章完全一樣。

  尼堪之所以拿兩個地方來換取西班牙人的委內瑞拉,因為西班牙人雖然沒將此地排在重要的地位,不過依舊在此地形成了比如加拉加斯、馬拉開波、巴倫西亞、巴基西梅托、科羅等居民點。

  當然了,這份協議實現的前提條件有兩個。

  其一是,此時的委內瑞拉北部的諸島都掌握在荷蘭人手里,對委內瑞拉形成了包圍,另外,由于居民點眾多,這里也是加勒比海盜最覬覦的地方,眼下就是她遇到的最大危機!

  幾乎一統加勒比海盜的威廉兄弟大舉來犯!

  威廉兄弟的背后站在英國,興許英國人也在一旁虎視眈眈,這一切,都需要大夏國自己來解決,否則,互相協議就是一張廢紙。

  但新艦隊到來后,尼堪已經完全放心了。

無線電子書    1625冰封帝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