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百二十二章 諫逐客令

無線電子書    重寫科技格局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華夏,歐洲,霓虹國都開啟了半導體發展規劃,目標都是去米化,英特爾方面對此有什么看法?”

  “臺積電是否將暫緩英特爾的訂單?如果臺積電確認這一行為,英特爾何時能突破10nm工藝?”

  “據說這次臺積電事件已經波及到了高通IBM等企業,作為米國最強大的芯片公司,英特爾接下來有什么打算么?”

  “英特爾是否還是全球最偉大的芯片公司,英特爾是否還有能力去大風半導體一較高下?”

  一堆記者堵截科茲安尼克,科茲安尼克只能選擇沉默,他此時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好不容易沖出重圍,科茲安尼克直奔IBM。

  “上面什么情況,為什么上次談話之后還是沒有做出改變?”科茲安尼克忍不住抱怨。

  “并不是沒有改變,據我了解,會有一些改變,只不過,這種改變不一定會利好我們科技企業。”

  科茲安尼克下意識看著羅密蒂的眼睛,“華爾街經歷了接近十年的修復,逐漸起勢了啊。”

  “英特爾接下去有沒有什么的打算?而且我有一個疑問,我們幾家公司幾年前就開始合作,大家共同研發共同推動芯片發展速度,為什么在這樣的聯合之下,英特爾還是沒能走在大風半導體的前面?”

  科茲安尼克的表情非常難看,“其實...我們已經比最早預期的發展要快不少了。”

  科茲安尼克確實也很無奈,英特爾在10nm路線上的發展確實比曾經一世更快,米國企業的合作并沒有白費,如果橫向對比另一個時空,米國的這種強強聯手的合作顯然是起到作用了的。

  可問題是在這個時空去跟大風集團比就是慢了,慢在了幾年前的方向選擇上,慢在了對EUV光刻機的絕對重視上。

  在幾個關鍵問題上各慢了一步,造成了現在米國半導體企業合作依然在EUV工藝上落后的局面。

  雖然全局工藝對比英特爾依然不一定落后大風半導體,可是誰會耐心去聽你講解你的10nm系列呢。

  終端智能產品現在需要的是工藝加速,不是工藝沉淀,這就是現狀。

  “現在技術發展沒對手快,盟友也逐漸離我們而去,我們到底該怎么辦啊。”羅密蒂長嘆一聲,他總感覺IBM在她手上又要經歷一次衰退了。

  但羅密蒂沒有意識到,科茲安尼克的表情更加不安,如果英特爾在他手上跌落芯片霸權神壇,這可就鬧大了。

  芯片格局開始動蕩,市場不由自主的把注意力放到了系統上。

  如果微軟跟著英特爾一起被挑下馬,全球科技格局的變化就更具不確定性了。

  不過系統的主觀性比較大了,同一個系統,有人覺得好,有人就覺得不好,很多時候只能去比市場占有率,但這幾年大家的數據都不統一,看不出什么來。

  不過比爾蓋茨倒是接受了采訪并直言道,“我們不能再繼續現在的這種全球策略了,尤其是對華夏的策略,我們這樣只會促使華夏科技變得越來越強大。”

  比爾蓋茨選擇了公開發聲,就像在另一個時空一樣,只不過在這個時空,他的發聲顯得更加無奈,更加悲愴,更加憤怒。

  孟謙讓蕭博識關注米國企業最近的動向,自己則在臺省進行收尾工作,8月5日,孟謙親自到友達進行了收購意向談判,為此次臺省之行劃上了一個句號。

  臺積電的決定,鴻海富士康的遭遇,友達的妥協,大同集團的合作,大風電子工廠的建設啟動,孟謙從五個角度讓臺省認清現實,也從五個角度完成了他在臺省的重要階段性布局。

  未來二十年,大家或許都還會記得這個夏天。

  回杭城后孟謙在辦公室處理了兩天的工作,8月7日,蕭博識也從歐洲回來了。

  “這次歐洲行辛苦了,你幫了我一個大忙。”

  蕭博識立馬搖頭不愿邀功,“歐洲自己本來就有這個想法,我只是去刺激一下他們,幫他們把所有的事情都擺到臺面上來說罷了,本質上我并沒有出多少力。”

  “這次事件之后,去米化說不定會成為一個全球潮流了啊。”

  “都到這個時候了,米國還不改變外交政策嗎?”蕭博識都有點不理解了。

  “誰知道呢,管他改不改,歐洲現在的態度已經足夠影響很大一批人的想法了,行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好。”

  蕭博識回去休息后,孟謙繼續處理工作,可就在8月9號這一天,一則消息砸了下來,米國傳出了華夏留學生都是間諜的說法,一石激起千層浪。

  孫曉靜很快來到孟謙的辦公室,“孟總,米國那邊鬧翻天了,對華夏留學生這般的誹謗在整個西方歷史上聞所未聞,輿論的爆發就在眼前了。”

  “你有什么想法?”

  “搶人!”

  “搶人?怎么搶?”

  “米國要把我們華夏留學生趕出來,我們就去搶這些留學生。”

  孟謙當然也希望如此,但孟謙不得不露出遺憾的表情,“教育這個事情,牽扯太大,尤其是高等教育。

  我努力了18年,總算是改變了一些大環境,也創造了西湖大學,總的來說我已經很滿意了,但終究還是得承認事實,我們的高等教育根基依然薄弱。

  未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不再選擇米國,但他們還有英國,德國,法國之類的大學可以選擇,我們要搶,恐怕有點難,還是先想辦法把人才吸引回來吧。”

  孫曉靜突然意味深長的一笑,“搶人不一定是把人搶回來了,也可以是搶心啊。”

  “搶心?”

  孫曉靜湊近跟孟謙說了自己的想法,孟謙不禁一笑,“你這是在幫米國啊。”

  孫曉靜也笑了,“這些話,米國聽得進去確實是在幫米國,但米國如果聽不進去,那就是最大的嘲諷,并且會在很多人心里種下一顆種子。”

  “那你就不擔心他們聽進去?”

  “世界大環境變化到這般地步他們還不改變策略,他們能聽進去個鬼。”

  “哈哈哈哈。”孟謙大笑幾聲,“孫姐現在真是越來越有趣。”

  從8月9日開始,不僅僅是華夏,關于這種對華夏留學生的極端抹黑逐漸蔓延到了印度,東南亞,甚至是歐洲。

  畢竟,印度和東南亞留學生這兩年日子也不好過,歐洲則是看熱鬧不怕事大的態度,趁著這個機會彰顯一下歐洲對亞洲留學生多好,歡迎更多的亞洲留學生到歐洲去。

  等到8月12日,孟謙的風信突然發表了一篇文章:《諫逐客令》。

  文章封面采用的就是李斯的《諫逐客令》。

  “米國之所以強大,正是因為其包攬天下賢士,聚天下能人,集天下之所長,建一國之輝煌。

  米國之所以能持續強大,是因為其懂得取之于人才,用之于人才,將人才奉為座上賓客,給人才以安居之業。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米國用事實向世界證明,開放包容是強大的根本,反之,封閉自我往往容易自毀長城。

  幾十年來,海外人才在米國建立累累碩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而他們想要的,只不過是一份穩定而已。

  巴斯德曾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一句話引發長年爭議。

  在我看來,很多人并沒有理解這句話,科學與科學家,本是兩個概念,隨著這兩年全球合作項目的增多,大家應該逐漸意識到科學無國界這句話的含義。

  科學本身,就是不該有國界,而科學家,出生那一刻就是有國界的。

  可問題是,對于科學家的偏見,可能將導致科學有國界的發展。

  因為科學是否有國界,其核心就在于強國之開放,全球之和平。

  為了科學的發展,我們期待的當然是一個無國界的科學環境,而為了更好的維護無國界科學的發展,我們需要是的對科學家的尊重,對人才的尊重。

  但最近,事情正在往一個糟糕的方向發展。

  雖然大風集團遇到了一些麻煩,但在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我們還是希望大國都能有大國風度,有大國擔當,更重要的,是有大國感恩。

  船行千里,無水不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因此,無論是從一國的強大,還是從科技的發展,亦或是從全球的平穩角度來說,我都希望大國不再有極端的偏見。

  雖然2000多年過去,很多情況已然不然,但《諫逐客令》或許還有值得探討的地方。

  愿人才無需再恐慌,愿世界早日脫離混亂。”

  正如孫曉靜所說,米國如果能把這些話聽進去,那是在幫他們,可問題就是...

  孟謙發問文天晚上,米國推特發出消息:米國的偉大不需要華夏人。

  孟謙再次翻出自己的推特小號,趕緊去點贊。

無線電子書    重寫科技格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