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655章 沖過泉源山谷

無線電子書    留里克的崛起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這一夜,平安無事。

  然而,科維爾修道院的修女們幾乎一宿沒睡。

  她們不敢逃亡,本著自己的職責也不能逃亡。事實上所有人擺出一副「引頸受戮」的模樣,她們與修道院珍藏的各種金銀器物在一起,只要山坡下駐扎的羅斯騎兵有意,即可自由索取。

  阿洛維斯很滿意自己現在的身份處境,作為雙方交流之媒介,他自詡說服了那些羅斯騎兵,也說服了修道院方保持冷靜。

  只是,僅僅令其冷靜是不夠的。

  阿洛維斯在夜幕剛剛降臨之際,單槍匹馬得再去修道院。

  他攜帶一個布包,將之展示給修道院長瑪利亞后,后者才意識到這居然是一面旗幟。

  旗幟的圖案極為簡單,一張巨大的素白麻布上,于對角線縫合著藍色布條。院長當然知道此乃「圣安德烈十字」,按照阿洛維斯的說法,只要將此物公然掛在修道院外墻的醒目處,任何從走出圣馬丁山之河谷山口的羅斯軍隊,都會對科維爾修道院保持禮遇。

  「只要把它掛起來就好了?」院長依舊是狐疑的。

  「千真萬確。蒂永維爾那邊已經到處懸掛這種旗幟。其實那些羅斯人,很多根本沒有皈依天主,他們崇拜的也不是圣人安德烈。其實這個圖案…用他們的話說是船槳。一些劃槳手自稱羅斯,羅斯軍隊就是這樣的。」終于安靜下來的阿洛維斯向院長描述了很多內情。

  后者聽一半忘一半,

  倒是很重視百夫長阿洛維斯特別描述的重點——蒂永維爾的修道院因懸掛這種旗幟,過去的半年時間,它非但沒有遭遇人員損失,絕大多數財物完好,羅斯人用實際行動落實其「不劫掠」的承諾。

  院長瑪麗安尚未做好與羅斯人大貴族直接交涉的心理準備,她也知道與之交涉乃至暢談是一定的。

  倘若自己能和所謂的羅斯王直接面談也好,說不定,那位蠻族出身的北方大貴族,可以一直保持冷靜克制。至于勸說其皈依…這種事可不是一介女子修道院有資格做的。

  因為按照規定,女子修道院就應該主動避免與男性接觸,平日里至多與少數信得過的、從事關鍵職務的男子接觸。

  她們平日與山下的農夫也是無往來的!

  唯有阿洛維斯和他麾下的戰士們是一個特例,科維爾修道院需要這位工作近十年的「信使」,現在更需要其說服野蠻人冷靜。

  清晨,山谷中的霧氣很快消散,一時間天朗氣清,太陽也逐漸爬上圣馬丁山,金光照便大地。

  在早些時候,熟睡的羅斯軍戰士們紛紛蘇醒起來。

  當做營地的奧布埃村因為民眾早已逃亡,凡是能用的細軟皆被村民帶走。這里連可以煮湯用的陶盆都化作碎片,清晨的戰士們就只好硬啃自帶的干糧。

  湍急河水不斷沖刷唯一的木橋,唯有清晨陽光明媚之際大家可以看清楚該橋梁的細節。

就與揣測的那般  ,若非此橋有著石頭橋墩,它早就被春季融雪導致的洪水沖垮了。

  倒是它的橋面就是木板鋪設,瞧瞧上面斑駁的痕跡,怕是再有大軍強行通過,木板也會被踩碎吧。

  菲斯克命令全軍在啃食一些干糧后,就地將戰馬牽到河邊飲水。

  士兵一樣得將各自水袋灌滿,若是較為口渴,那就趴下來喝個痛快。

  士兵們不得不抓緊時間補充體能,因為他們都被告知,當大清早從木橋通過之后,騎兵隊將以極快的速度從圣馬丁山的南部小山口沖過去,期間非必要是不可能停步的。那么進軍的隊伍不會因幾個人的個人問題而駐足停頓。

菲斯克也是基于帶路者阿洛維斯的描述做出的決斷,到目  前為止,這位友軍非常值得信賴。

  山坡下是熱熱鬧鬧的士兵營地,山坡上是屹立于晨光中的科維爾修道院。

  院長瑪麗安一夜未眠,她紅著雙眼與眾修女們站在一起,眾人一身黑袍集體站在修道院門口。

  她決定賭上一把!

  決定堂堂正正站在修道院門口,就去賭羅斯騎兵會按照阿洛維斯的描述,完全落實他們的承諾。

  倘若羅斯人最終食言了,大家大不了站在這里就被羅斯人所殺。所謂即便是死,也要以殉道者的身份就義。

  這些修女太過于醒目,飲馬吃飯的羅斯戰士無法不向遠處瞟上幾眼。

  由于已經知道那些家伙都是修女,戰士們心頭不禁提高警惕。

殺死法蘭克  人的僧侶不算什么,若是被殺的是女性僧侶,這就很晦氣了。

  因為羅斯王國的祭司都是女人,似乎由女人來擔任祭司是天經地義的,就好比瓦爾基里們只能是女戰神。

  作為王國常備軍中的核心,戰士們雖然很喜歡劫掠,到現在也不得不維持一種體面,生怕做了某些事而被同僚議論嘲諷。

  菲斯克、布羅迪與部下們的態度非常一致,索性就把那些修女當做木頭算了。

  突然,集結起來的戰士們聽從號角的指揮,兩隊騎兵的六支百人隊,他們按照各自的編隊順序,開始有條不紊地過橋了。

  此橋可以并行兩匹馬,顯然它就是為單行一輛馬車而建造。橋梁較為狹窄,在上面騎馬而行要謹慎些。

  身經百戰的騎兵們有條不紊地過橋,不少人也特別留意一下橋墩,心想著要掄起大錘夯多久,才能將耽誤航行的橋墩清理掉。

  六支百人隊順利過橋,在其身后的輜重馬隊也都平安通過。

  凡是過橋的騎兵,都被要求向正南方山坡處的科維爾修道院行注目禮,而馬頭一支向西南方,騎兵隊排成狹長縱隊,向著最后礙事的土坡走去…

  隊伍尚未完全過橋之際,菲斯克與布羅迪,兩位指揮官攥緊韁繩就站在橋頭。兩人監督隊伍的行動方向,同時注視著修道院門口那站成一排的修女們。

雙方隔著近二百米,這實在是一個很短的距離,只要騎兵樂意,眨眼間  即可沖到門口。

  如此距離也基本確保彼此可以對視,現在菲斯克與布羅迪所做的就只是與之對視。

  沒有人大聲喧嘩,只有戰士「嗬」「哈」等訓馬的話語。

  對視的彼此未作任何的言語交流,院長瑪麗安倒是想大膽得與山下的羅斯貴族聊聊,礙于自己的身份還是作罷了。

  那些羅斯騎兵的舉動難以理解,恍惚間,院長覺得那是威脅,也是一種安撫。她漫長的一生由于長期住在偏僻的修道院,此生對軍隊的了解很有限,即便如此,羅斯騎兵的風貌令她耳目一新。

  她的背后,修道院唯一的尖塔鐘樓,在這個醒目的地方一面羅斯旗幟已經連夜掛起來了。

  也許羅斯騎兵保持克制與這面旗幟有著巨大的關系。

  無論是怎樣復雜的心態,一切盡在不言中。

  那些如鬼魅般突然出現的羅斯騎兵,在消耗掉一些葡萄酒后的確沒有額外索要。

  甚至索要葡萄酒也很難說來自于羅斯人的主觀伸手討要,修道院方可以自稱「我們施舍了一些突然出現的迷途羔羊」。

  他們消耗的也的確只是葡萄酒。

  看吶!當騎兵離開,就在橋頭處赫然擺著八個橡木桶——他們居然歸還了酒桶。

  直到最后一名騎兵為西南方向的土丘與樹林遮掩,經歷一夜奇遇的瑪麗安終于卸下重負。

  不過她也知道這種放松只是短暫的。

她因疲倦突然雙腿癱軟,衰老的身軀即刻被身邊的修女們攙  扶住。

  待她恢復精神,即刻有修女焦急地詢問:「mama!怎么辦吶?」

  「快!把空酒桶都拿回來。再去…再去地窖檢查所有的酒。還要…多做一些安德烈十字好好展示,這樣我們才能保全。」她沒有多說,從昨日傍晚緊繃到今日上午的精神一旦松弛,想要再振作起來就得是美美睡一覺之后的事了。

  一位老修女陷入沉睡,所有下級的修女們還能如何?她們在回收了空酒桶后,在關閉修道院大門并以青銅鎖封閉后,也都回到集體宿舍中睡覺了。

  羅斯騎兵無意在修道院浪費時間,哪怕昨天傍晚開始的奇遇對主力軍的后續行動極為重要。

  不過,即便事情有了非常和平的終結,阿洛維斯依舊對那些修女的未來很不放心。

  他策馬逼近帶隊快速行動的菲斯克,大聲問道:「喂!朋友,你說羅斯王真的會善待那些女人?」

  「你問什么?」菲斯克實在懶得多說。

  「我是說,羅斯王會承認那個修道院是朋友嗎?」

  「你是傻瓜嗎?那些女人都已經把我們的旗幟掛起來了,這已經說明了一切。對了!」菲斯克想到最關鍵的事情:「你說的那些小型山口…我們的方向真的正確?」

  「千真萬確。這一帶的情況我非常清楚,我是你們最好的想到。」阿洛維斯還想自吹自擂一番。

話語被菲斯克阻止,「可是,我怎么覺得全隊是在想著前面的山  丘沖鋒?」

  「是這樣。所以那是小山口。」

  「就是,真正的小?」

  「是的。」阿洛維斯自信滿滿的繼續描述:「要進入梅茨的山口有很多,其實南部還有更好走的山口通道,但是現在摩澤爾河也漲水了,南部的通道一定很泥濘。如果羅斯王走奧恩河山口,至少道路非常干燥。」

  「你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是。小山口叫做泉水源山谷(Beronvaux),我們要從山丘矮坡上翻過去,這樣就能一路沖到梅茨城了。」

  「啊?」菲斯克有些吃驚:「這樣,我們居然要翻山?難道騎兵要硬闖山坡的森林么?」

  「那里根本沒有森林,倒是有一條小徑。」阿洛維斯拍著胸膛保證:「我以性命擔保,我的帶路絕對正確。」

  「好吧。我繼續信你。」

  雖是如此,羅斯騎兵隊目前堂而皇之在開闊的山下荒原進軍。

  此處荒地正是雜草瘋長,到處都是戰馬愛嚼的燈芯草、狗尾草,騎兵們無暇顧及這里恬靜閑適的春光,馬蹄踏在松軟草地濺起無數的泥巴與青草,馬隊之后留下狹長一串的烏黑痕跡。

  菲斯克以為那是要費一番體力才能通過的土丘,當騎兵隊抵近一瞧,才發現分明是茂密的山毛櫸林地顯得土丘高大了些。

  現在完全不需阿洛維斯指點,山坡森林讓出一個大口子,存在于夾縫中的所謂「小山口」就在眼前。

「過了山口,沿著小徑一路  沖刺,我們就能直接到梅茨?」菲斯克最后問道。

  在得道肯定答復后,軍隊的號角手干脆吹響沖鋒號。

  騎兵隊連帶著輜重馬隊都開始了高速機動,一大群人一股腦地沖進山谷,迅速為森林所淹沒。

  這并非典型意義的山谷,只是山丘的低腰處。隨著發現了廢棄的村莊,騎兵們也都意識到小山口的形成原理——當地人為了通行方便而將山丘低腰處的樹木砍伐,人工造了一條通路。

  此地「泉源山谷」的稱呼也是顯而易見的,戰士們很快發現了一條涓涓細流,溪水涼爽清澈,溪底還有大量鵝卵石,在這里很容易就能補充毫無泥腥味的清水。

  而梅茨城就在不遠處的山下。

可是現在的梅茨果然已經化作漆黑焦炭了  忽然!

  在一片黑黢黢中竟有著異樣的顏色。

  「注意!」眼神敏銳的菲斯克,他不做任何思考,就以戰士的直覺認定那就是傳說中的勃艮第敵軍。

  不等全隊兄弟立刻做出反應,他自己率先從馬鞍處懸掛的羊皮袋里,將卷曲成一坨的角弓拿出來。

  他將之高高舉起,只為讓兄弟們都看清楚。

  指揮官怪異的舉動立刻引起附近戰士的注意,短時間內所有戰士都獲悉了情況。

  已經沒有時間再猶豫了,菲斯克示意最近的號手立刻吹號。

于是,羅斯騎兵隊甚至沒有中途停歇,甚至沒有停下來于山坡上駐足,以便好好觀察廢墟一片的梅茨城  里,那有別于漆黑的一小片亮色究竟是什么。

  急促的沖鋒號吹響,兩隊騎兵也懶得管具體情況。

  沖鋒號又分一些形式,一些簡單的節奏組合意味著不同的戰術動作。

  現在,號聲極為急促,這就是命令全隊戰士緊跟隊長發動集團沖鋒呢!

  看看這些從山坡上下來的騎兵們,訓練有素的他們就在馬背上,利用馬鞍的凸起掛住弓柄,以更長的繩子充當「上弦器」掛住弓稍。這繩子再由戰士的脖頸頂住,于是一個使勁后仰,完全松弛的角弓突然緊繃,戰士趁機將真正的弓弦掛上。

  如此馬背上上弦的操作令阿洛維斯大吃一驚,更想不到這群金發的海盜,居然以阿瓦爾人牧民的姿態發動沖擊。

  兩支騎兵隊忙于進攻,一時間完全放棄自己的輜重馬隊。

  菲斯克和布羅迪,兩隊兵馬風馳電掣般想著燒焦的梅茨城廢墟中那一抹亮色沖殺,留下后面的阿洛維斯一伙兒目瞪口呆。

  至于那些擁有亮麗顏色的家伙是否真是勃艮第人,一切都已經變得無關緊要。

  反正梅茨城廢墟沒有友軍,凡是「非友軍」的家伙,羅斯騎兵按照大王的要求將之斬盡殺絕并無不妥。就算殺死了「潛在的盟友」又有何妨呢?

  介于大家都擔心梅茨城廢墟被傳說中的勃艮第人先一步占領,自脫離大部隊伊始,騎兵們就做好了與勃艮第精銳部隊打一場的心理準備。

也許大戰就是現在  羅斯騎兵,便是抱著與敵人精兵打一場強而有力的突襲戰之心態沖擊的。箭矢上弦,只等著騎兵掠過敵人的營地萬箭齊發。

  現在,雙方的武力接觸即將爆發。

無線電子書    留里克的崛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