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35 先進技術不是喊口號、表決心就能搞出來

無線電子書    強國快遞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這名老技術員顯然了解不少火箭炮發展的內情。

  他的話,讓其他了解內情的技術員不停地點頭,大家幾乎都是相同的想法。

  劉躍的這個方案,實在是太冒進了。

  連鄭建國等人聽到劉躍說出來的射程,也被嚇著了。

  如果劉躍說搞四五十公里的多管火箭炮,他們不會有意見。

  可現在劉躍居然說要搞射程120公里的多管火箭炮。

  太嚇人了!

  以2186廠這種改造107火箭炮都搞不好的技術能力,根本沒可能的。

  別說2186廠,整個002基地的技術儲備,都沒辦法成功。

  劉躍并沒解釋,他知道這種射程對于這個時代的技術人員來說,挑戰太高,難度太大。

  國內的主力火箭炮一直都是122、130這種中型口徑的火箭炮,射程都在20公里以內。

  建國后唯一一個遠程火箭炮項目,就是123制造廠搞的273毫米多管火箭炮,到現在都沒成功。

  “射程方面,可以后面再討論,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我之前考慮的總體方案。273多管火箭炮,采用兩個2x2的集裝發射箱,整個發射系統一次可發射8枚火箭彈。火箭彈不加任何制導系統,利用尾焰自旋技術,讓火箭彈在飛行過程中緩慢自旋;在火箭彈尾部增加尾翼,以此提高火箭彈的射擊精度…”

  劉躍所說的技術,沒有人反對。

  因為他說的,大家都不是很了解。

  至于多少聯裝,那都不重要。

  眾人認為重要的是120公里的射程,根本沒有可能達到。

  “另外,不僅是火箭彈設計,我們更需要在戰斗部這一塊的設計上下功夫。如果單一戰斗部,對于這種射程的火箭彈來說,無法發揮效果,應付各種任務需求,浪費射程…”

  劉躍每說一項,下面的技術員們的表情就變得凝重一分。

  2186廠現在完全是一個空架子。

  在這里的技術員們,都沒有太好的技術基礎跟豐富的經驗。

  全新開發273毫米多管火箭炮,從頭到尾進行設計,實在太過勉強。

  連個107多管火箭炮改進方案都不能拿出讓上級滿意的,怎么去搞全新設計?

  多管火箭炮,那是全系統的全面設計。

  “我知道大家覺得這很難,甚至懷疑我們國內的技術做不到。其實,這并不難,火箭發動機跟107火箭發動機也差不了多少,除了結構有些改進,工作環境苛刻一些,發動機質量跟燃燒效率需要更高…”

  劉躍看著技術員們臉上的表情,知道他們擔憂什么。

  哪怕明知道大家的基礎差,也不能不上馬搞這個項目。

  不僅為了2186廠的生存,更為了能讓國家在這上面不浪費過多的資金。

  123廠搞的那火箭炮是什么情況,劉躍是知道的。

  123廠的273毫米多管火箭炮成為了國內重型火箭炮的基本型號,后來在這設計上做出了不少的改進。

  編號為wm80式273毫米火箭炮,最大射程可達80公里,也改進了273火箭炮最早戰斗部單一、射程只有40公里等眾多缺陷。改造出來的火箭炮無論在射程還是威力,都達到了國際高水平。

  可面對這樣的多管火箭炮,整個國家的軍隊,卻沒有批量生產裝備wm80多管火箭炮,僅僅在部隊上裝備了少量進行作戰試驗。

  雖然最后國家沒有公布明確的不裝備理由,作為行業內部人員的劉躍,自然知道這種火箭炮被部隊瞧不上,終究還是因為射程太近,戰斗力太差,精度不足等原因。

  為了避免浪費研發經費,劉躍才搞出這樣的設計。

  直接一步到位。

  120公里的射程,對后面國家發展的眾多型號火箭炮來說,根本不夠看。

  衛士射程最遠的,都將近500公里了。

  現在這年頭,120公里射程的火箭炮,才符合國防建設發展需求。

  執行戰略防御的國防政策,軍費又少得可憐,必須性價比足夠高,很多年不落后才能受到部隊的青睞。

  不僅國防需要,這種射程的火箭炮,也比較適合國際市場。

  許明輝覺得劉躍的方案太冒進。

  當著眾人的面提醒劉躍,“要不把射程砍一半,60公里,已經超過國家原本在273毫米火箭炮的研制任務需求了,達到123廠射程的150了…”

  許明輝覺得,射程短一些,研制起來難度就會降低很多。

  他是好心提議,卻遭到劉躍的直接拒絕。

  “許總,任何指標都能讓步,射程這方面,必須要達到120公里才夠!我們的火箭炮,是用于遠程戰術支援,4、50公里,國內重炮使用底凹增程彈,或者火箭增程彈,都能輕易達到這個射程。在大炮射程距離外,更缺火力支援。火箭炮,是重炮射程的延伸…”

  就因為部隊有需要,所以這種火箭炮才最終被研發出來,而且少量裝備。

  部隊在273毫米火箭炮上,哪怕有需要,最終也僅僅只裝備了最早的一批兩個營,射程太近,精度太差…

  后面哪怕273發展出wm80式,以及wm120式273毫米多管火箭炮,也沒裝備任何一門。

  這些開發出來的型號,都只能在國際上尋找客戶。

  可出口的數量,也不是很理想,連研發經費都沒回收回來。

  唯一的原因,依然是因為射程不夠,精度太差…

  部隊真正裝備的,只有300遠火,射程120公里…

  劉躍拿出的這款設計,比wm80式273毫米多管火箭炮技術性能指標都要高很多,除了口徑外,其他指標都是按照部隊裝備的300遠火來的,只要國內技術基礎能達到,他甚至提升了不少。

  他不認為部隊能拒絕這種設計而不裝備。

  現在部隊缺裝備,完全可以在有了開發基礎后,再設計新一代的300毫米多管火箭炮,把273多管火箭炮用來出口,為國家創匯。

  按照劉躍最初的設計方案,戰斗部需要達到150公斤,整個火箭彈的總重量大約在817公斤。

  劉躍直接當眾把他的設計方案中的具體理論數據告訴了眾人。

  下面的技術員們,完全無法反駁。

  他們連方案什么的都不知道,劉躍說的這些東西,都需要論證,只是聽一下,怎么去反駁?

  “另外,要達到這樣的射程,火箭彈必須采用新型固體燃料作為推進劑,固體燃料配方,我這里也有完善的…”

  雖然劉躍把整個方案所有細節的東西都提出來了,最終,整個方案依然沒有任何人看好。

  理由只有一個——技術難度太大!

  一直到劉躍介紹完,技術會議室里都是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沒有掌聲,也沒有歡呼。

  連之前大家覺得可以用這個項目打敗2109廠的欣喜,都消失不見。

  所有人臉上,都是一片凝重。

  大家現在開始擔心,在劉躍這樣一個盲目冒進的年輕技術負責人主導工作后,2186廠將會以更快速度破產。

  鄭建國見所有人都被難到,當即就拍著桌子,一臉狠辣地站了起來,對眾人大聲說道:“不就是一個多管火箭炮嘛!以前咱們不是說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更要上?現在就是遇到困難的時候,難道我們就不搞這個項目?大家辛苦一下,吃點苦,努力攻關,不畏艱辛,排除萬難,爭取把這個項目搞出來!”

  許明輝則是看著鄭建國,一臉苦澀。

  “廠長,這不是表了決心,喊了口號,就能搞出來的。這需要技術儲備,也需要做很多的設計工作…”

  許明輝雖然工作能力不強,但是對于火箭炮的研發系統,還是清楚知道的。

  劉躍這個,難度,不是一點大。

無線電子書    強國快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