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一十二章 后悔遲了

無線電子書    明帝國的崛起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二月初五,在京中的報紙們還在孜孜不倦的爭吵、猜測時,朝廷忽而明旨發出,重設樞密院,任命新秦伯張昭、英國公張懋為樞密副使,節制中外諸軍事,為御前會議成員。

  這道任命看起來很簡單。翰林學士們用駢體把圣旨寫的詞藻華麗,只是關鍵的幾句就是那幾句。很簡單的。

  但是,這份簡單的任命不簡單啊。一句“節制中外諸軍事”這給權限可是足夠的大。

  很顯然,五軍都督府都歸其管轄。五個戰區之下便是各地的火器軍、常備軍,并且下轄各布政司、府、縣對應的都司、衛、千戶所管理預備役、征兵、撫恤、退役等事務。

  而一些不在紙面上的私下協議外面自然是不知道的。

  報紙上還在分析:從張昭的慣常做法來看,很大概率五軍都督府將只會管都司、衛、千戶所的事務。而火器軍、常備軍將會直接歸樞密院管理。

  張昭和英國公張輔預估會斗起來。諸如此類種種。

  在這紛雜的喧囂之中,樞密院之事就此塵埃落定。

  李幽自元宵節去城北小安鎮上張昭府里和張昭見過面后,至二月份這段時間,一半在忙碌一半在休息。

  之前,張昭預支給他兩千元,用以搞臭壽齡侯和金夫人。在輿論轉向樞密院之前,他都是在士林、青樓、報社中出力。真理報上大罵張鶴齡的文章、氛圍,他亦是有貢獻的。

  不能拿錢不干活不是?

  但一周之后,京師的輿論焦點轉向“設立樞密院”這個話題,他的“動作”被張昭叫停。實在是在大勢之下,他再罵張鶴齡也罵不出浪花來。

  不過今日他卻被張昭叫去新府邸中吃酒。

  馬車順著城北寬敞的水泥大道平穩的行駛著。李幽坐在馬車中,手里拿著一份論道報,上面正是朝廷昨日明旨設立樞密院的消息。還附帶著有幾篇分析文章。

  “呵呵。”

  李幽不屑一顧的將報紙留在馬車中一旁的小案幾上。以他的智力當然看不上報紙商文章的政論分析。

  到底是子尚棋高一著啊!

  從他的角度來看,重設樞密院不就是對武安侯鄭英的反擊嗎?叫你這老小子縱然兒子作惡,叫你因衛所改革、軍事改革對子尚不滿?叫你和張鶴齡混在一起!

  當然,子尚順帶著撈了一把大的。

  接下來,子尚的目標肯定不是和英國公在樞密院爭權!而是要整張鶴齡,鞏固美食鎮的基本盤。

  李幽思忖著,馬車一路從越發繁華的新軍集穿過。小鎮上各種飯館、茶鋪、店鋪林立。一棟棟六層高的水泥樓房屹立著。

  到張昭的新秦伯府中,李幽被一名仆人引著前往河邊的小亭之中。張昭已經等候在小亭之中。

  他穿著一身舒適的青衫,做書生裝扮,腰懸一只名貴的魚形玉佩,身姿修長挺拔,笑著道:“子遠前些時日辛苦了。坐。”

  說著話,把遼東沈陽來的兩封書信收起來。是韓韻和董璇分別寫給他的。一同寄來的。這兩封信他已經看過一遍,此時在春風中重讀,亦能感受兩人殷殷的情意。在京中的斗爭告一段落之時,他亦想念著她們。想和她們認識的那份悸動,想她們在他身下青澀又迷人的美人風情。不知道她們在沈陽城中學業如何?

  “哪里辛苦?我還得著子尚兄安排第二階段的事。”李幽也不問張昭的私事,灑脫的拂袖坐在小亭中鋪著坐褥的石凳上。

  張昭仰頭一笑,“子遠果然是才智之士。”

  這時,仆人們送來瓜果,點心,一瓶紅酒。

  張昭指著酒瓶笑道:“這時西域產的葡萄酒。有商人往河西走廊販賣。三原王家那邊知道我好這個,特意搜羅一批給我送來。子遠,你嘗一嘗。”

  李幽品著紅酒,學著張昭拿著高腳玻璃杯搖晃著,看著張昭新府邸中的人工河,說道:“子尚兄,朝廷昨日明旨發出來設樞密院,算是給近日朝野紛爭作出一個了結。我卻是有兩個疑惑。”

  “你說說看。”

  李幽道:“第一,你和英國公張懋日后相處?第二,劉大夏還在兵部尚書的位置上,樞密院如何和兵部相處?”

  張昭聽的一笑,道:“我和英國公怕是會有點芥蒂咯。”

  前些時日王華來訪,實際上是朝堂中的中間派們的一次“調和”。他把到手的權力拿到,把英國公“那份”作為交換,換取劉大夏退讓,通過設立樞密院的提案。

  昨天英國公的第三子張銘過來,說起去大明皇家軍事學院學習的事,順路表達了不滿。

  換言之,他和英國公的關系是有矛盾但大略還過得去。

  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狀態”。他和英國公要是通家之好,來往密切,那真要引起很多人的擔憂。

  張昭交易的部分給李幽說了說,道:“子遠,關于金夫人的輿論可以發動了。”

  李幽嘿嘿一笑,“你放心吧。”

  相比于張昭和李幽閑談時的輕松,武安侯府中的氣氛頗為壓抑。

  武安侯鄭英在內書房中喝著悶酒,由一名美妾陪著。

  而回家嚷嚷可以和壽齡侯府聯合給張昭一個“教訓”的鄭綱則消失不見,不敢在父親面前冒頭。

  誰都看出來壽齡侯其實沒把張昭怎么樣?最近一段時間,他不就在美食鎮上消停了嗎?

  武安侯府的老太君對外面的變化沒有什么感受,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精力、心氣再為孫兒出口氣。

  “唉…”鄭英長長的嘆一口氣,頹然的摟著美妾的細腰。

  張昭還沒有刻意的去針對他,他已經感受到寒意:他已經失去御前議事會議的資格。

  之前英國公府曾經調停他和張昭的矛盾,張昭的意思是讓他去廣西布政司駐守,打發他離京。而他選擇了拒絕。

  此時他已經預感到自己的新職位了。而且,他離京之后武安侯府恐怕就要沒落了。

  “肖兒,你說我沒事縱然那個畜生去惹張昭敢什么呢?”

  鄭英猛的灌一口,心中充滿著后悔。被張昭廢除衛所改革、軍事改革觸犯利益的勛貴又不止他一個,他當什么出頭鳥?

無線電子書    明帝國的崛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