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兩百六十九章 將歸(上)

無線電子書    明帝國的崛起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弘治十五年的早春,張昭率兩萬余精兵返京,沿途各軍鎮、府縣矚目。

  這沒辦法不關注。因為他們要負責為大軍提供糧草。所以,整個大軍的行程都在朝廷的掌握中。

  兩千多里的路程,新軍衛在正月十七日啟程,將于三月初抵達京師。

  漫長的歸途,擋不住將士們回京的渴望。

  當熱,這里面得有所區分。

  新軍衛最早的核心、精銳老兵都是天津衛調派過來,以及王武在京師附近招募的少量士卒。對他們而言,這次活著、賺取軍功從西北回來是衣錦還鄉。

  新軍衛在大同鎮、太原鎮、榆林鎮分別招募了一個團的士卒,韋州大捷后,又奉命在甘、涼地區招募士兵,補充戰損。

  對這批士卒而言,返回京師,有點去天子腳下見見世面的意思。同樣非常期待。

  在韋州大捷后的這段時間,新軍衛的士卒刻苦訓練。即便是最后招募的補充兵力都也已渡過兩個月的新兵期。而老兵自是更加的精銳。一共四個團,共5600余人的新軍衛精氣神十足。

  暫時歸張昭率領的奮武營、神威營,兩營共計1600余人的團營精銳,基本都在京師安家落戶。

  他們對于東返同樣的非常渴望。團營精銳固然沒有功勞,但是辛苦一場,朝廷還是會發一些賞賜。而且,他們出征大半年,亦有思鄉之情。

  路途一月余,從早春走到仲春,時間在不能裝逼的日子里過得飛快。三月初六,張昭率軍過居庸關抵達昌平州城,距離京師40里。回京在即。

  初六的傍晚,大軍的信使已經進城。消息正在緩慢的傳開。而此時一場春雨正浸潤著京師大地。

  細密的雨如同水霧遮掩著這座百年古都。紅墻朱瓦依舊未褪去它的顏色。

  京西五十里南口村中,傍晚時昏暗的光線帶來晦澀感。潮濕的地面,春雨令人難受。

  村東的張府里,李婉兒和方晶在明亮的油燈光芒下坐在八仙桌前吃著晚餐。

  一起吃飯的還有明顯長高不少的虎子。畢竟,以張昭的個頭,他弟弟自然不會矮。

  兩名侍女在旁邊侍奉著。

  方晶穿著白裙,兇挺腰細,嬌滴滴的大美人兒,身上帶著一股嫻靜、秀麗的氣質,吃著菜,臉上帶著茫然、憂慮的神情。她在期盼,又患得患失。

  李婉兒梳著高髻,帶著鳳凰玉簪,眉眼如畫,肌膚雪白如玉,身段婀娜,明麗嬌美,十六歲的姑娘已開始稍稍的綻放著她顛倒眾生的美麗。

  她安慰道:“方姐姐,伯父和兄長他們肯定會平安的到達。等遇著大赦,二哥肯定會讓他們脫離軍營。你別擔心。”

  方晶歉意的笑一笑,嬌柔的模樣惹人憐惜,道:“婉兒,抱歉。我就是忍不住去想我爹,我哥哥他們。”

  將近一年半的時間啊!她遭遇著人生中的巨大變故,父兄流放,母親去世。她如同浮萍一般在天地間漂泊,若非遇到相公,她現在回在哪里?

  在青樓都算是比較好的結局。或許變成一堆白骨都有可能。不想,在母親去世后,她還能見著父親、兄長們。

  一切就像在做夢。這個時刻約臨近,她就越輾轉反側,患得患失。

  李婉兒善解人意的握一握方晶的手,看向屋外的小雨。

  她理解方姐姐的想法,她想的是二哥,還有即將到來的王小娘子。這是她作為正房要處理的事。那個女孩是什么樣的人?好不好相處呢?

  種種疑問,在她心里掠過。

  虎子才九歲,懂事是懂事,但到底還是小孩子,用碗沿抹著嘴,道:“姐,二哥給你的信里有沒有提到我啊?我也想跟著二哥去打仗,讀書多沒意思。”

  他現在在家里的私塾讀書。夫子教的東西,姐姐早就過了。他早就不想去。

  李婉兒一看虎子抹嘴的動作,氣惱的道:“哎呀,虎子,我說你多少遍了。不要這樣。難看死了。”

  又拿出姐姐的款兒,教訓道:“你想的美!二哥寫信回來,專門叮囑要我好好看著你好好讀書呢。”

  虎子心里小聲嘀咕。他其實有點怕婉兒,長姐如母。而姐姐近年來管理家里幾十口人,精明果決,身上的氣質越發的令人敬畏。

  李婉兒見弟弟的模樣,禁不住展顏一笑,道:“二哥明天就回了。這兩天社學你就別去了。在家等著吧。”

  虎子這才高興起來。

  李婉兒、方晶、虎子三人吃飯閑聊時,張家老宅中,老管家吳春時也在和家人一起吃飯。

  周大娘盛飯過來,吳春時正和長子、管著酒廠的吳言喝酒。

  長媳和小女兒吳娘子聽著兩人說話,時不時的問幾句。

  吳春時喝了酒,臉紅著,搖頭晃腦的道:“現在酒廠里釀造著二鍋頭和五糧液。雖然有壽齡侯府的競爭,但總體而言,家里的生意還是擴張不少。一月有個兩千兩銀子入賬。一年就是兩萬四千余兩。”

  吳言道:“那爹你怎么還不高興?”

  吳春時提高音量道:“咱們張府,啊,不,咱們新秦伯府算是初具氣象。但是家大業大,花銷的地位也多。目前,我只是僅僅把私塾開起來,將來培養自己的賬房和伙計。少爺回來,我怎么和他交差?”

  吳言覺對父親這有點飄了,“爹,少爺不在家,雖說丁叔把東西帶回來,誰敢去和長寧伯府、平江伯府那些人打交道、談生意?國泰商行的董少爺忙的腳不沾地,根本沒精力管這事。其實,就算他管,我看也難說。”

  吳春時還要再說。

  周大娘罵道:“得了,你個老頭子,你幫少爺把家看好就成了。還想七想八。小臣在西北打生打死,沒見你們操點心。”

  吳春時將酒碗放下,接過飯碗,道:“誒,我說你的老娘們抬什么杠?小臣上次寫信不回來,他現在都已經是千戶。好好的。我擔他什么心?”

  吳言對著老娘“補刀”,這是生平第一次,“娘,二弟如今是正五品的千戶,帶兵過千,光宗耀祖啊!這還需要擔心嗎?”

  長媳和吳娘子都笑著。

  燈光下,氣氛在吵吵鬧鬧中越顯溫馨。

  明天,少爺回京后,張府這里一切都將不同了。

無線電子書    明帝國的崛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