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二章 京西少年(完)

無線電子書    明帝國的崛起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突然出現的少年,吸引著全場的目光。

  客滿樓中寂靜無聲。眾人都在打量、猜測這位貴人的身份。腦子好使的人已經猜出來。

  能用得起太監的權貴,無非只有那么幾類人。首先,大太監家的孩子可以排除。其次,明朝的規矩,藩王成年后就得去就藩。這少年要么是進京參拜的藩王之子,要么就是皇帝之子。

  而當今天子只有一個兒子:太子朱厚照!

  張昭腦子里一轉,對比朱厚照的信息,大致就有一個判斷。朱厚照喜歡兵事。藩王的兒子要是敢喜歡軍事,當大明的御史們都是吃素的嗎?

  二樓斜對面欄桿處的長寧伯差點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位小爺怎么在這里?不過,他被少年看一眼,知道其不愿意泄露身份,便識趣的沒出聲。

  但心中的懊惱怎么都忍不住。

  他以為張昭是徒有其名。但是張昭這番話能打動這小爺就是成功啊!再看看身邊的林師爺,頓時覺得此人水平不行。

  林師爺久在京中混,察言觀色的本事一流。他只看長寧伯的表情就可以猜出對面的少年的身份。然而,長寧伯看他的那一眼,卻是讓他心都涼了。

  你說,我好端端的鄙視這張童生趕什么?這下被打臉了吧?關鍵是被打臉還是沒人關注我啊!

  此時,他心里恨不得代替樓下的張昭答應下來。舔權貴,哪里有直接舔太子有前途啊?

  二樓的雅間中,還剩下幾名太監,正憑窗觀察著樓下的動靜。

  劉瑾劉公公赫然在座。

  先出去問話的是張永,后面谷大用、魏彬跟著太子出去。雅間中,還剩有幾名宦官。其中一人小聲問道:“劉公公,這小童生會接受小爺的征召嗎?”

  明宮的規矩,稱太子為“小爺”。

  劉瑾笑瞇瞇的看此人一眼,“老馬,把你那小心思收起來。小爺決定要的人,咱們這些奴婢當然是要支持。”

  未來的八虎之一,馬永成連忙彎下腰,笑呵呵的道:“劉公公說的是。”

  劉瑾目光投向窗外。不是老蔣說,他都不知道他和張昭見過一面。而看此子和長寧伯的對答,還是很有上進心的。還有對那小商人的手段,頗有心機。他不信以張昭的水平猜不出小爺的身份。

  大明朝有誰會拒絕太子殿下的招攬?

  所以,答案不言自明。

  二樓的少年,貴氣逼人。這并非說朱厚照有什么王霸之氣。而是,他身邊三名太監簇擁著。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客滿樓中的某些“觀眾”內心中已有模糊的猜測,只是還不敢確定。

  站在原地的陳康手輕微的顫抖起來,心中的歡喜難以言喻,心臟砰砰的跳動。等待著自家少爺的決定。

  他原本只是個聰慧、機敏的鄉村少年。但他給張昭言傳身教數月:排除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就是再詭譎,那也是真相。國朝的太子按理說事不可能出現在京西的。但二樓站著的,除了當朝太子還能是誰?

  “少爺應該會答應吧!一個二鍋頭的生意就引來各方覬覦。少爺費心思布局、設計。若是有太子殿下入股,根本就無懼這些風浪。”

  張昭心思電轉,瞬間在心里拿定注意。躬身一禮,婉拒道:“多謝小兄弟相邀。在下已報名參加順天府院試。”

  首先,朱厚照不愿意表露身份,他肯定是不能當眾拆穿。其次,他得找個正當理由婉拒,免得在小孩子心中種刺!

  張昭前些時候還在想,反正是走鋼絲,為何不通過劉瑾去認識正德皇帝呢?而現在,他根本不需要通過劉公公了,朱厚照現在就站在他的面前。

  然而,面對巨大的利益,他保持著冷靜。

  首先,他想和正德皇帝接觸,但并沒有當寵臣的想法。否則,他直接走錢寧的路子就可以。同樣是影響皇帝的決定,能當帝師為何要當寵臣呢?

  那么,問題來了。誰家小孩可以自己聘請家庭教師的?

  他必須要獲得弘治皇帝的認可,才有可能到東宮任職。換言之,朱厚照此刻邀請他參贊軍務,其實根本不算數啊!得他爹同意才行。

  另外,打鐵還需自身硬。他當然是想以生員的身份入東宮任職,而非童生。今科的院試都已萬事具備,他絕不會放棄。

  張昭話音一落,客滿樓中頓時響起微微的喧嘩聲。之所以不是一片嘩然聲,是因為若拋開朱厚照的身份來說,張昭拒絕其招攬實在太正常。

  但在知道朱厚照身份的人看來,這真是出乎意料啊!張昭竟然拒絕太子的招攬?

  劉瑾在雅間中站起來。張永、谷大用、魏彬等人驚詫的看著張昭。長寧伯、林師爺、陳康等人看著張昭。他們看到的是張昭坦然、平靜的臉龐。

  朱厚照驚訝的看著樓下大堂中挺拔如松的書生,神情微微不快。他長這么大,除開父皇、母后,以及教授他學問的諸位先生,誰敢拒絕他的要求?

  十歲的小男孩懂得“禮賢下士”這種套路,那是不可能的!

  二樓憑欄處,長寧伯勸說道:“哎…,張童生,貴人當前,你可要考慮清楚再做決定。”他看得出太子是真心想招攬張昭,他當然樂意推一把。

  其次,若張昭成功在東宮站穩腳跟,以他和張昭的淵源,再經營一段時間的私交,未來周家的富貴不是更多幾分保障?翻翻本朝的歷史,宣德、正統朝的外戚何在?

  他如何不多考慮呢?一朝天子以朝臣!

  張昭態度不為所動,微微苦笑的道:“伯爺,順天府院試在即,我如何能答應這位小兄弟的邀請?”

  如果,他能走文官路線,這個時候按照網文的慣例應該對著朱厚照猛刷一波名聲。別驚訝,文官們就是這么操蛋:拿皇帝當道具。他和朱厚照此時的對話,肯定會傳開。

  但是,他混不成文官,還是略作解釋吧!同時,朱厚照終究是一番好意邀請他,他反過頭來拿朱厚照刷聲望不大厚道。

  長寧伯微征,他沒想到這里,輕嘆口氣,“唉…”

  朱厚照的表情倒是變好,一錘定音道:“好,那等你考完再說。老劉,我們走。”說著,招呼身邊的內侍們離開酒樓。

  內侍、侍衛們簇擁著朱厚照從二樓下來,魚貫而出。走在朱厚照身邊的劉瑾,路過大堂時對張昭輕輕的點頭,再意味深長的看他一眼。他懂張昭的意圖。

  太子離開,長寧伯也下樓離開,對張昭嘆口氣,頗為惋惜。帶著人手離開。

  張昭轉身,看都不看呆滯狀態中的董家眾人,對陳康、董朗、張泰平等人道:“我們走吧!”當先一步,邁出客滿樓的大門。這場精彩的大戲就此落幕。

  深秋正午的陽光落在張昭沉靜、俊朗的容顏上,身姿挺拔。這一幕色彩斑斕,仿佛如畫。

  “十三年九月,昭聲名愈重。時上為太子,聞其賢而暗訪之,(君臣)際會于青龍鎮。昭正與長寧伯對答,慷然力述國朝軍制利弊,上甚喜,顯跡于樓中,曰:‘君當為吾師也!’。”

  ——明史,張昭傳。

無線電子書    明帝國的崛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