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一十六章 通用克星

無線電子書    造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沒有哪個汽車市場,現在有中國市場這般熱鬧,匯聚了全世界所有主流汽車品牌,德法意美日韓系無一缺席,再加上中國本土自主品牌,大家都摩拳擦掌打算在這里開疆щЩш1a

  只有潮水退去,才會知道誰在裸泳。

  在面臨中國經濟調控,車市寒冬之際,誰才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強者一目了然。

  在公認的老三樣桑塔納、捷達、富康打死不換代的背景下,新三樣應運而出,它們都在寒冬中繼續保持著銷量增長,成為新一代轎車的扛把子。

  月平均銷量開始突破15萬的“秦”,毫無疑問名列其中。在二代“秦”不停產,三代“秦”新上市的組合體面前,10萬元家轎市場舍我其誰,成為新三樣的領軍者。一旦三代“秦”產能釋放,“秦”將有望突破25萬輛大關,創下中國轎車史的新紀錄。

  隨后便是首汽現代的伊蘭特和上汽通用的凱越,它們在12—15萬市場牢牢站穩腳跟,月銷量突破9000輛,有望實現10萬輛年銷量的目標。

  “秦”、伊蘭特、凱越,就是市場上逆增長的典范,在寒冬中繼續保持著增速態勢,因此被公認為國內車市新三樣。

  伴隨新三樣的崛起,毫無疑問搶奪的是老三樣的市場,但大眾和雪鐵龍公司沒有放棄老車型生產,打算榨干它們最后一滴油水。因為老三樣憑借良好的口碑依舊可以保持8000輛的月銷量,平臺早就收回成本凈利潤豐厚,這讓外方沒有動力去換代。

  不過新三樣的崛起,已經讓合資公司的中方感受到了威脅,他們必須有所動作。

  “德國人猶如剛孵出小雞仔的母雞,虎視眈眈盯著自己的寶貝,不愿意分享一丁點的東西!”

  上汽集團老總胡圣元恐怕要再次從德國失望而歸,他這次出訪在簽署引進大眾集團旗下斯柯達品牌的意向協議之外,還打算請求德國人把生產桑塔納的pq42平臺賣給上汽。

  奧迪給了一汽,那么斯柯達便轉給了上汽,大眾力爭保持兩大中國合作伙伴間的平衡。

  毫無意外,這個提了好幾次的要求再次被德國人拒絕,就算桑塔納的pq42平臺已經是20年前的技術,但大眾還是不愿意出售給中國人。

  誰都知道上汽是大眾在中國的優秀合作伙伴,但是那么多年大眾一直對上汽進行著嚴密的技術封鎖。

  “轉讓平臺的時機還不成熟,我們得先消化好引進中國的同步車型,然后再考慮其他事情。貴方現在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做好斯柯達品牌的規劃和發展!”

  大眾汽車的高管如此回復上汽的請求。

  “我們面臨著中國政府很大的壓力,作為國內最成功的合資企業,但我們在自主品牌發展上卻沒有一丁點可以拿得出手的成績!你們大眾汽車不能只把我們當成是傭工,而要把我們當成是真正的合作伙伴!

  為什么你們丟失了2008年奧運會的贊助資格,這就是最大原因之一!”

  胡圣元頓時語氣提高,他不得不讓大眾汽車也來分擔來自中國政府的怒火。要想繼續在中國掙錢,大眾汽車必須拿出更多的誠意。

  跟通用汽車相比,大眾汽車更加摳門,技術方面更是寧愿爛鍋里也不給中國人。

  這次看到中方合作伙伴如此生氣,尤其全力爭奪奧運的失利讓大眾汽車意識到自己,可能在中國市場上過于自負了。

  經過緊急內部協商,大眾汽車終于對上汽開了一個口子。

  “我們正留意到中國國內對汽車產業的爭論,因為市場、工人、稅收、廠房都在中國,我們更加贊同上汽大眾屬于中國品牌的說法。

  為了表現我們的誠意,我們同意上汽大眾派出一批研發人員到德國進行培訓,同時在德國總部審核下有條件轉讓pq42平臺給合資公司。將來這些人才和所轉讓的平臺,只能夠用在上汽大眾這個合資公司之上。”

  德國大眾的意思非常明顯,他們可以轉讓技術給上汽大眾,但上汽集團不能使用。今后,上汽大眾將作為大眾的本土化品牌,應對中國政府研發自主創新的要求。

  但求其所在,不求其所有,合資公司的控制權依舊掌握在德國大眾手中,通過上汽大眾消化自己的過時技術。由此既能滿足中國政府的要求,還能嘗試一把中國本地化特供車型的研發。

  上汽大眾原則上也屬于上汽集團,德國大眾已經讓了一大步,因此胡圣元接受了這個方案。只不過上汽自主汽車品牌“榮威”,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來發展,無法從大眾獲得技術支持。

  桑塔納盡管年年小換代,但已經不再適合中國市場發展的潮流,因此上汽大眾將對pq42平臺進行改進,開發出一款適合中國市場的家庭轎車。

  跟大眾相比,上汽的另一個合作伙伴通用汽車態度顯得更加積極,不過他們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上汽通用公司不敗的神話遭遇破滅。

  通用新世紀、g8、賽歐、君威、凱越車型,引進一款火一款,這讓通用汽車成為國內汽車廠家利潤前三名。

  但是他們力推雪佛蘭車標的pr微轎,原本一致看好將會是攪動中國微車市場局面的利器,卻在中國遭遇了滑鐵盧。

  正品賣不過仿制品,pr在中國不但比不過qq,還連奇瑞的“瑞瑞”都不如,月銷量低于1500輛。

  均價比pr要低上12萬的qq,尤其在二代車型上市后,就把pr遠遠拋在身后。從五一節晚會正式亮相,二代qq的月銷量就沖到了9000輛,這在車市寒冬中尤其顯得寶貴。

  造型比你漂亮,配置比你豐富,發動機還比你強,售價還低了上萬塊,二代qq顯示出強勁的競爭力。就算pr套上雪佛蘭的車標,也無濟于事,消費者就是認準了華夏qq這個品牌。

  別克品牌出一款火一款,雪佛蘭品牌做一款砸一款,之前v開拓者、現在的pr都失敗了。因此,對通用汽車準備推出源自大宇技術的景程中級轎車,依舊掛上雪佛蘭品牌的話,許多人都預言還會失敗。

  “產量越少,成本越高,售價難降,銷量慘淡,導致產能減少,從而形成一個無解的循環。”

  上汽通用五菱方面的工作人員如此總結道。

  華夏qq已經打出了品牌,pr要想有競爭力的話必須大幅降價,但降價的話就難以保證利潤,賣一輛賠一輛,還不如不賣。

  因此,通用汽車把目光放在另一個新車型上面。

  瞄準華夏之光的對標車型——五菱之光,在通用汽車大力支持下,隆重推出市場。

  五菱之光同樣定位為客貨兩用的微車,在售價上要比華夏之光要貴上3000元,這已經是上汽通用五菱最低限度計算成本的結果。

  再低售價就面臨虧損,五菱之光不得不低價上市,只求能在微車領域搶占市場份額。

  通用的技術還是比較靠譜,五菱之光上市立即攪動微客的市場。不過華夏之光影響不大,反倒是長安、昌河、松花江等廠家的銷量大幅下跌,他們的市場份額被新上市的五菱之光搶了不少。

  上市兩個月,五菱之光月均銷量突破5000輛,但跟老大哥華夏之光的14萬輛相比,還遠遠不可相提并論。五菱之光表現出進攻侵略性,值得華夏汽車注意。

  “有了通用汽車撐腰,五菱汽車進步很快。他們推出的這款五菱之光,可以幾乎肯定是參照了我們的華夏之光車型開發,在某些細節上做得比我們要人性化一些。

  除了做工和售價比不過我們,其余方面這兩款車處于伯仲之間。說明我們的華夏之光必須準備小改款,以此來迎戰五菱的挑戰。”

  華夏汽車的主設計師馬曉飛如此評論道。

  作為對標產品,晚一年時間上市的五菱之光在競爭力上,即將追趕上華夏之光,這導致華夏之光必須繼續進化,才能保持競爭優勢。

  “我們在華夏宏光車型得到的一些新技術,可以應用在華夏之光身上,同時還可以吸收五菱之光的特長,繼續打造精品大微面。”

  馬曉飛如此向韓皓匯報道。

  良性競爭能推動產品和技術的進步,一向來感受不到太大壓力的華夏之光,終于迎來了值得重視的對手。

  “pr的失利,說明通用汽車并未不可戰勝。大微面是我們率先根據中國國情打造出來的產品,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給通用汽車好好上一課。”

  在轎車領域,韓皓不敢說不怕通用,但在微面這塊華夏汽車已經積攢了豐富的經驗,并不懼怕通用的到來。

  先是華夏之光,然后又是五菱之光,原本作為微車老大的長安汽車終于忍不住,把自己憋了好幾年傾力打造的全新一代微車8正式上市。

  “8是一款p產品,定位于都市多功能車,可以商務、家用以及休閑三大功能切換,是長安汽車結合國際先進汽車理念為中國消費者打造的新一代車型。”

  跟長城汽車的v概念一樣,長安自創了一個p的概念,的意思是靈巧和空間,要讓消費者記住這樣與眾不同的名字。

  “我以為我們已經挺會取名字了,但跟國內同行相比,我發現還是他們更勝一籌。”

  剛開始聽到p這個概念,韓皓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后來發現是長安汽車原創,他也只能佩服對方的創意了。

  連自己都難以理解p的這個概念,普通消費者更難接受熟知了。要知道長城賽弗宣傳許久的v,許多人依舊讀成v。

  “8好像一只法式面包,偏高狹窄的車身并不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審美,還可能容易側翻。”

  對長安汽車在意大利設計的新產品,馬曉飛對其如此評價道。

  8的生產成本很高,搭載13發動機,售價高達778萬起,這讓許多顧客直呼消費不起。

  “就算加價3000元的華夏宏光都比它便宜,我真不知道到底誰會來買這個法式大面包車!”

  有消費者如此評論道。

  果然,上市第一個月,市場反饋就給長安汽車當頭一棒,8amp;nbp;的有效訂單不足2000輛,這完全沒有達到預期要求。

  天才一秒:m.xlwxsw

無線電子書    造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