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三章 八方來客

無線電子書    造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韓皓帶著一袋蜜桔來找系主任江昭平,除了感謝他一向來照顧外,還存了另外的心思。

  “要我幫忙推薦一些畢業生?”

  江昭平驚訝地看了一眼韓皓。

  這個年輕人還真是敢想,居然把主意打到自己頭上來了。現在國家雖然開始提倡雙向自主擇業,但從浙海工學院畢業的學生基本還是國家包分配。其實也不能說是包分配,主要是各種國企、研究所和機關事業單位到學校要人,系里享有一定的推薦權,學生一畢業就基本被人搶光了。

  近兩年開始陸續有一些剛進入中國的外企前來要人,但像韓皓這般民營企業小廠敢進大學校門的一個都沒有!因為大家都知道,畢業生不會選擇去條件艱苦的小企業,就算去了也留不住人才。

  “你呀你,都不知道怎么說你,你過來看看這份名單。”

  從江昭平手中接過名單,韓皓發現上面都是機關單位、國企、外企這些大企業單位提供的就業崗位。只要機械工程系的畢業生愿意去,對方就立馬接收。自己的韓耀廠跟他們這些大企業大單位比起來,猶如街邊寒酸的小乞丐。

  “原來母親說讀大學包分配居然是真的!”

  這是韓皓的第一個念頭。

  “江主任,我想問下這些單位里最熱門的都是哪些?”

  面對韓皓的詢問,江昭平想了一下,笑著回答道。

  “大國企、外企,大家選擇去的地方多,因為給的待遇高。至于機關單位,大家都嫌棄錢少事多,想去的人反而不多。怎么,你該不會為自己畢業打算盤了吧?”

  系主任的詢問當然只是調侃,韓皓心知肚明,他不服氣說道。

  “我們韓耀廠也能給畢業生高待遇,還能學到不少知識本領,將來企業也大有發展前景,我覺得我們廠并不弱于名單上的企業。為啥我們就不能到系里招人?”

  這有一些賭氣的成分,韓皓自己也知道韓耀廠跟名單上的任何一家比起來,就算自己選也不會考慮。但自己說得也不錯,韓耀廠里面的確能學到好多東西,畢竟現在主攻的都是國際先進技術領域。

  “這樣吧,你讓老余帶人來我們學校弄個講座,講講你們搞出70CC發動機的過程。一是學術交流,二嘛,到時你們能吸引畢業生跟你們走,系里絕不阻攔。”

  腦子一動,江昭平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行!”

  韓皓自作主張替余航答應下來,畢竟大家現在都對人才求之若渴。

  補考了高數和中國革命史,韓皓覺得發揮不錯,應該可以通過及格線,因為他可是埋頭學習挑燈夜戰了一個多月。跟當初期末考試一頭霧水比起來,現在的試卷難度相對降低不少。

  回去跟余航把講座的事情一說,他想了一會便同意了,招不來人就當跟后輩們分享一些經驗也好。韓皓這樣的年輕人有活力敢想敢做,余航了解當下大學生就業傾向,一般青年心比天高不經過社會打磨很難來韓耀廠這類的鄉鎮民企。先試試吧,就當還江昭平一個人情。江昭平一直說是他把自己推薦給韓皓,才有了展現自我的發展平臺,余航在心里念道。

  余航自打過年回去,碰到了不少廠里的老朋友,大家都問他情況如何。研發成功70CC發動機的消息局限在浙海省有影響,由于韓耀廠還沒有上生產線,產品沒有對外銷售,所以滬江市這邊并不知曉具體情況。

  但他還是把在韓耀廠干活的現狀說了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余航針對性向一些朋友介紹了發展前景,看看能不能拉一些助手回虎山。聽說余航已經搞出了70CC發動機,年后還要上馬90CC發動機,這些人都一副不敢想象的姿態。為何在幸福廠時還一事無成,到了浙海省鄉下就擺弄出來如此大陣仗,大家約定好年后要親自來虎山參觀學習。

  今天周末,就是余航在幸福廠的6位前同事們結伴前來考察的日子。

  聽說了這件事,韓皓就讓人租了一輛面包車到車站迎接遠到的客人。余航為廠里做出了突出貢獻,韓皓必須為他撐起臉面,好好招待這些來賓。

  來到韓耀廠門口,這些前同事們都不敢相信余航就在這樣的工廠里面弄出來發動機,整個工廠還不如幸福廠一個配件車間大。

  直到走進工廠里面,看到了機器在生產發動機箱體部件,工人們正小規模組裝一臺臺發動機,來自幸福廠的人才相信余航所說不假。

  進入專門的研發廠房,里面各種設施、配件一應俱全。尤其親眼看到了榮耀1號樣機后,大家自此被余航所折服了。聽說韓耀廠的70CC發動機是仿制產品,前來參觀的人都是業內人士,知道就算是仿制已經是大為不易,因為就連幸福廠都沒就此進行過嘗試。廠里用的發動機都是合資方提供的技術,生產線生產的都是國外知識產權的發動機,每一臺都要給外方授權費。

  看到郝一山等人正在小組討論技術事項,幾位參觀的人不由駐足旁聽。聽到關鍵處,甚至有人親自下場參與討論,2號機樣本研發的點火裝置正是他所擅長的領域。沒想到他這一插嘴,還真激發了在場人的靈感,困擾郝一山多時的點火裝置難題就此迎刃而解。

  輪到余航介紹起2號機半成品,這是由1號機加以改造弄出來的產品,從理論分析90CC魔改完全可行。簡單聽了余航講解后,這些人又開始了現場討論,從技術角度論證到底70CC改造90CC是否可行,有哪些技術門檻需要克服。

  智慧的碰撞,靈感的火花,不一會郝一山等人也加入進來,大家就2號機現在面臨的困境一一列舉出來分析討論。

  韓皓想不到余航請來的前同事個個都身有絕活擅長某一個方面領域,例如有人專門研究曲軸,有人在箱體上有所見長,他們在細分領域上知識面很深,加上余航這樣的領頭人一總結,許多問題解決方案就冒了出來。

  原本2號機樣品估計還需要1個月的開發量,有了這些外援助力加入,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二,照這個進度發展,一個星期就能完成樣品。

  之前安排好到鎮上酒樓招待午餐也改成了工作快餐,所有人都意猶未盡在研發區內頭腦風暴般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點。看著大家興致勃勃討論技術難題,韓皓心想國企里面還是有許多高水平人才,為何就容易埋沒才能了呢?以這些人的水平,幸福廠仿制發動機應該不成問題,結果現實卻是一無所有。想不明白,韓皓只能把其歸結為機制問題。同樣的人和物,換了機制便產生了不同的變化。

  可惜周末只休息一天,韓皓不得不提醒來賓們他們回程的發車時間已經臨近,再晚就趕不上回滬江的大巴了。

  一邊是歸期將至,一邊是討論問題正在興頭,大家都感受到久違的暢快,尤其有一種學以致用的成就感。

  “唉,真舍不得走,但明天一早要回廠里上班。”

  老一輩人對自己要求很高,沒有大事情絕不會輕易請假。看下時間,確實得準備離開回滬江。

  “剛才這個問題我回去研究研究,到時打電話給你再好好討論一二。”

  另一位來賓念念不忘剛才跟韓耀廠技術人員爭論的問題,決心回去后再研究弄清楚。

  韓皓和余航一起把他們送上了返回滬江的大巴,離別前韓皓送出了歡迎他們前來虎山工作的邀請。

  不用全職,周末時過來兼職也好,按時計費,韓皓不放過任何一個挖角的機會。

  回程的大巴上,前來參觀的6個人開始都不說話,全部在思考和回味今天在韓耀廠的所見所聞。

  “眼見為實,老余現在是越活越年輕,他可遠遠走在咱們前頭去了。”

  有了第一個人打開話題,其他也都紛紛加入進來。

  “90CC的發動機應該很快就能研究成功,據余航說馬上還要對電啟動進行攻關,真是聽得我心癢癢,恨不得也加入他們的隊列!但一想到在國有工廠干了一輩子,要放棄職稱、工齡、退休保障,尤其是千里迢迢跑到鄉下待著,伸出去的腳立馬就縮了回來。人啊,真是越老越膽小咯。”

  “心理關容易過,但家里人這關難闖啊!現在都快熬到退休年紀,家里人不支持咱再折騰,唉——”

  韓皓和余航送出了邀請,到底別人來不來誰也不敢肯定,畢竟不是誰都有余航這樣的魄力。

  余航這邊找幫手暫時沒有下文,苗振華這邊卻收獲頗豐。

  2天之內,連續4名據稱是苗振華的徒弟前來韓耀廠投奔他,他們中包括了電工、鉗工、車工和漆工。最低等級五級,最高達到了六級,都屬于工藝匠人級別。

  “之前我來這里只是覺得退休無聊想隨便找點事情做。現在韓耀廠正是用人之際,得知他們目前情況過得一般,我覺得還不如過來跟著我干,畢竟看上去咱們韓耀廠比那些破廠強多了。”

  苗振華先向韓皓做了簡單說明,然后又轉頭對這些徒弟說道。

  “以前怕耽誤你們前途,你們說要來幫忙我沒同意。現在看廠子還是有發展前景,所以就把你們叫過來了。既然來了,就好好干,不要丟了我的臉!”

  這個時候,韓皓才發覺一向來笑瞇瞇和氣待人的老苗居然還有如此嚴厲一面,儼然一位大師傅在教育小徒弟。

  與此同時,韓皓也從來人口中得知苗振華居然是八級鉗工,怪不得個個徒弟都對他服服帖帖。

  “八級什么,退休前我就是七級職稱而已,八級是我的師傅級別享受待遇。只不過廠里念我干了一輩子,退休前臨加了一級算提高待遇罷了。”

  怪不得普通機床會用,CNC數控機床也會弄,苗振華一直都出乎意料地把各種看上去不可能的模具搞出來,原來他還自動隱藏了實際能力。

  韓皓當然對這些人才都熱烈歡迎,現在他要大力研發新產品,正是用人的關鍵時刻來者不拒。何況他們都有苗振華親自作保,質量不會差到哪里去。

  在韓皓為新加入的人才們安排落腳點時,韓耀廠迎來了一位縣里大人物。

無線電子書    造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