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五十九章處處透著生機的熙國

無線電子書    我在諸夏當大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天子帝暮一行人在墨郡小山寨中過了一夜,其間與村中老者、村民閑談,第二天,四人這才飄然離去。

  出了山寨,一行人頗為感慨。

  司土西興侯望著清晨炊煙裊裊的村落,心中很是惆悵:“百姓們的愿望是如此的淳樸,只求吃一口飽飯,有衣穿,可惜即便是這個最簡單的愿望,對于普通百姓來說都是一種奢望。”

  老司徒亦是點頭:“熙云侯如此寬待、扶持墨郡百姓,墨郡百姓也不過是勉強能夠吃飽飯,其他諸侯國的百姓恐怕更加不如吧。”

  聽到村中老者說,不少諸侯國橫征暴斂,地里一半收成都要上交,聽著當真是觸目驚心。

  四人想起在山寨中,那個老頭子向他們炫耀、慶幸自己是熙國人,一時間,心頭頗為觸動。

  天子雖說向四方諸侯討要納貢之禮,可是最終,羊毛還是出在百姓們身上,受苦的還是天下蒼生。

  放在長遠、放在更高層面,向天下征收初畝稅,將所有私田歸為井田是有利于整個天朝的大好事,天朝有了力量才能庇佑天朝,有了大家才有小家。

  道理是這個道理,然而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太過激進的政策無疑是壓垮他們的大山,本就苦難的他們太脆弱了,禁不住折騰。

  天子與當朝諸公兢兢業業操持諸夏,所求的不就是庇佑天朝蒼生嘛,若是地下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怨聲載道,民不聊生,他們所做又有何意義?

  “百姓們不容易,天朝更不容易,美好之下,必定要有人負重前行。”帝子啟亦是有所感觸,他也曾治理一方,明白人間疾苦,故而頗有感觸。

  休養生息固然好,可是蠻夷環視,若不操練軍備,蠻夷入關,到時候百姓都成了人家的奴隸,那日子就更加悲慘了。

  “帝子說的不錯!”老司徒頗為贊許地點頭,便道:“此來熙國,不虛此行,熙國同樣是按畝收租稅,然而此地的百姓日子卻是過得紅紅火火,這便是路子,天下諸侯都應該效仿熙云侯。”

  天子帝暮不置可否地點頭,目光中閃著某種精光,事實上,熙國的賦稅雖然比其他諸侯國低,不過卻也并沒有低多少,然而熙國的百姓,亦或是剛剛加入熙國的墨郡百姓對日子都充滿希望,對美好生活充滿盼頭。

  百姓們身上這種活力與其他諸侯國很不一樣。

  “讓天下諸侯效仿熙國的路子,路子又是何物?”

  天子帝暮在向老司徒、西興侯、帝子啟發問,又似乎在自問。

  其余三人聞言默不作聲,顯露思考之中。

  熙國方方面面都透著與眾不同,生機勃勃,可圈可點之處頗多,可是若是讓人一語概括熙國的路子,那就難免會霧里看花,看不清楚,即便動手,也是抓不住重點。

  帶著心中的疑惑,天子帝暮一行四人游歷熙國,見到了縱橫交錯的公路網,見到了官道上來來往往的商旅,見到了各地興修的水庫溝渠.....一個繁華興盛、生機勃勃的熙國一點點呈現在眾人面前。

  蒸蒸日上、蓬勃發展,熙國仿佛有著無窮無盡的生機,無時無刻不在發展壯大,這種趨勢,莫說是這四位來自天朝的大人物,即便是商販走卒也看出來了,對熙國的未來充滿期待。

  “圣上,既然我們已經快抵達熙都了,不如去見一見熙云侯。”經過這些天游歷熙國,老司徒對姚云充滿好奇,很是好奇,該是哪樣的人,能在不過五六年就將撮爾小國經營成一個強大興盛且生機勃勃的大國。

  “嗯,朕心中也有幾個疑惑想要請教一番熙云侯!”

  天子帝暮頗為坦蕩,絲毫不以向臣子討教而不恥,倒是帝子啟聽聞此言,心中頗為郁悶,他有種直覺,父王這時候肯定又要訓斥他了。

  果然,帝子啟念頭剛剛升起,耳邊就傳來天子帝暮的聲音。

  “誒,若是帝子有熙云侯一般能耐,朕就心安了。”

  又來了!帝子啟心中哀嚎,每一次說起姚云,父王總是拿他說事,姚云,老子恨你!

  “圣上,帝子還小,還有長進的余地,再者說,帝子頗為聰慧,也是天朝一等一的年輕俊杰......”老司徒、司土西興侯連忙站出來為帝子辯護。

  二老不說話還好,一說話,帝子啟心中更加郁悶了,以前還把他和姚云并稱,現在好了,竟然說他還小,明明姚云比他還要小。

  姚云,老子恨你!

  一行人說話間,駕著祥云向熙都飛馳而去。

  熙都一如往日,熙熙攘攘,熱鬧非凡,來自四面八方地商賈們云集熙國,為熙國增添了幾分熱鬧。

  這座熱鬧繁華的南荒都城誰也不會料到,在某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天朝至尊降臨這座城池。

  姚云也不知道天子會突然駕臨熙國,這一天下午,修行之后他就去了天問學院,獎勵培育出高產稻谷種子的天問師生。

  在這群天問師生的努力下,赤水河水稻最高畝產已經達到五石,比起上一世高產的水稻遠遠不如,可是放在這個時代,那就是破天荒的大豐收,足以載入熙國史冊!

  姚云對此也頗為重視,不僅賜下了重獎,今日還特意來到天問學院慰問激勵這群天問師生。

  培育出高產稻谷種子自然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有兩人,姜苗、姜禾。

  兩人祖上都是神農氏族人,擅長百草之術,前兩年來到熙國,在接觸到符文之道后,兩人欣喜若狂,驚呼打開了一個認識草木生靈的新世界。

  這些年勤勉學習,刻苦專研百草之道,終于在今年摘獲了第一個成果!

  “你兄弟二人不錯,為天下立了大功!”姚云在激勵、夸贊了一番天問師生后,拍著姜禾、姜苗兩兄弟肩膀,很是親昵。

  姜禾、姜苗二人三十來歲,修為不過二品,不上不下,面對姚云毫不掩飾的贊許,兩人誠惶誠恐,實話實說道:“大王謬贊了,若沒有大王創立的符文大道,沒有諸位同道、師生的鼎力相助,我兄弟二人哪能有今天。”

  “誒,莫要謙虛,天下以農為重,農業興,百業興,諸位功勞甚大......”

  姚云的夸贊讓眾人一個個激動無比,和打了雞血似的,渾身充滿斗志。

  就在姚云不予余力地激勵眾人時,禿頭龍匆匆而來,頗為焦急。

  “世子本龍心血來潮,恐怕馬上有大事降臨!”

  姚云正慷慨激昂,激勵天問師生再接再厲,再創新高,陡然間聽到禿頭龍的急報,整個人都傻眼了。

  什么大事?竟然引得禿頭龍如此緊張兮兮!

無線電子書    我在諸夏當大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