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39章 廷推的弊端

無線電子書    正德大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雖說遠征西班牙是大明第一次遠征他國,但因大明和西班牙相隔數萬里,所以,在遠征軍出海以后,帝國的所有人便不再關注這事,只等著一年半載后的結果,而負責為遠征軍后勤供應與補給的各港口也只按部就班地進行著軍工生產與糧食運輸。

  對于帝國而言,遠征軍的派遣不算什么讓人值得過于關注的大事,讓帝國的官民們真正關注的還是儲位的事。

  畢竟現在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已經年近古稀,這個年齡在大明已經算是高壽,甚至對于大明的數任皇帝而言,這個年齡幾乎誰也說不準何時會駕崩。

  而大明的制度決定了君主的水平依舊對于這個國家的運轉有著無比重要的作用。

  所以,天下人都在猜測,猜測下一代的儲君到底是誰。

  事實上,有很多人寧愿皇帝把太子之位給定下來,直接按照立嫡立長的制度,這樣也避免大家各自猜測,以至于不知道該怎么站隊,也導致在國內的所有皇子都不敢得罪,生怕其中一人將來成了太子。

  但徐縉和周絡的“立賢”言論阻止了皇帝欲立嫡立長的決定,以至于使得儲位之事到現在依舊未決,所以,很多人對徐縉和周絡很是埋怨。

  不過,也有許多知道皇長子朱載壘政治意向不符合自己階級利益的文官和士子們支持徐縉和周絡等的觀點。

  朱厚照其實現在身體還好,從十五歲就開始堅持鍛煉的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克制貪欲、注重養生、不積郁煩悶于心,使得他現在雙鬢依舊未染白霜,走路不需人扶,甚至每日依舊能御一女,且香熄時而不軟。

  當然,這也許是跟朱厚照這具身體從小喜愛武術好動有關,也跟弘治皇帝因他是獨子且自己悲慘的童年經歷,而倍加疼惜沒有讓其吃苦而從小營養跟得上的緣故,使得朱厚照現在身體依舊強健。

  不排除和如今大明乳業技術發展,營養水平進一步提高以及藥物研究技術提升等因素有關。

  所以,朱厚照有時候也不明白,為何天下臣民這么著急讓自己立儲,似乎真覺得自己很快就要去見先帝了一樣。

  當然,在朱厚照身邊的大臣則沒有這些焦慮,他們能看得出來,陛下依舊有著異于常人的康健,年過古稀的夏言對此是深信不疑。

  因為,他看得出來,皇帝陛下比自己當年也是這樣年紀的時候要健朗許多。

  對于朱厚照和夏言而言,自然是老得慢,畢竟兩人現在一個是皇帝,一個是首輔,一個讓大明威加海內,民不知饑寒,一個位極人臣,也沒什么太多的焦慮和追求,無非是想著把江山如何平穩過度而已。

  但對于很多人而言,他們是真的希望歲月過得慢一點,自己老得慢一點,卻又無可奈何地看著自己發染白雪,膚色變暗。

  這一天正是嚴嵩七十七歲的壽辰。

  這位因推廣番薯與土豆而使大明無饑餒之患的農部尚書,素來和朱厚照的關系不淺,兩人在農業科學研究上有著深厚的合作關系。

  而嚴嵩很善于結交關系,尤其是和自己的皇帝陛下,但也被很多人批判他是在邀寵媚上。

  但無論怎么說,嚴嵩的確很擅長和皇帝結交關系,最近更是因自己對根瘤菌的研究而讓皇帝朱厚照更加重視他,而嚴嵩這次過壽便干脆大膽請了皇帝陛下朱厚照。

  吃慣了宮中山珍海味的朱厚照也很想嘗嘗這官僚士大夫們的壽宴,便也欣然應允,還讓內府準備了一份賀禮。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內閣首輔夏言也親自來賀,雖然不排除有擔心皇帝開始更加器重嚴嵩的嫌疑。

  但對于嚴嵩而言,皇帝與首輔皆來祝壽,自然是莫大的榮耀!

  但在嚴嵩的壽堂上,朱厚照雖然來祝壽,但其實并不清楚嚴嵩年齡,因而便問起了嚴嵩年齡。

  嚴嵩少不得回道“老臣今年七十有七!”

  “倒是比元輔還年長一些,夏卿,你應該叫人家一聲兄長”,朱厚照聽后笑著對夏言說了一句。

“陛下此言甚是,老臣與嚴公同為贛人,本應叫他一聲兄長”,夏言說了一句,又道  “不過,長兄,看上去倒也不像比陛下年長九歲,倒像是比陛下年長十九歲似的,可見,兄長這些年也為朝廷操心不少,該將擔子卸一些給后生輩才是。”

  朱厚照知道這夏言是話里藏著機鋒,明顯是害怕嚴嵩更得自己信任,而故意戳人家嚴嵩痛處,言外之意提醒嚴嵩你已經老了,別把心思放在討好賣乖上,該想想退休的事。

  朱厚照都能聽得出來夏言的言外之意,嚴嵩哪能聽不出來,內心里自然是很不爽快,他又何嘗不想像夏言這樣頭戴一品七梁冠,雖說今日夏言是來祝壽沒有穿公服,穿的是常服,但正一品的云鶴補子也讓嚴嵩看著艷羨,他到現在還是正二品尚書官,補子還是錦雞,關鍵自己還比夏言年長,甚至曾經夏言還是自己的學生。

  不過,嚴嵩也不敢在朱厚照面前對夏言生氣,少不得儒雅含蓄地說道“下官多謝元輔關懷,但下官著實當不得元輔兄長之稱謂,甚至,下官該稱元輔兄長才是,在陛下面前,臣不敢托老,事實上臣雖七十有七,但明顯不及元輔更顯老成。”

  夏言微微一笑,他沒有再多說,他雖然反感嚴嵩為人圓滑卻慣會邀寵,但也知道農部現在離不了嚴嵩,如今嚴嵩說自己更加老成,他也只能承認,且也必須得承認,畢竟自己如果不更加老成怎么能成為首輔。

  朱厚照有時候很厭倦和這幫文臣坐在一起聊天,明顯沒有和武官們快活暢意,因為這些人一個個說話都喜歡繞著說,但朱厚照也不能強求這些文臣說話直爽點,只笑道“你夏言就是這張嘴不饒人!”

  嚴嵩看得出來,自己這位皇帝陛下雖然只說了夏言,還有著批評夏言的意味,但明顯還是很看重敢做敢干的夏言的,要不然也不會說夏言只是嘴不饒人,而不是說夏言心胸狹隘、嫉賢妒能!

  但嚴嵩也不是多么恨夏言,或者說,他和夏言還沒有到歷史上那種水火不容的地步。

  嚴嵩甚至還很佩服夏言,佩服夏言年輕時候敢站出來當面頂撞當時的清流領袖王鏊而得到陛下器重,后來又在軍械局揭穿叛臣欲謀害陛下的陰謀而從此官路亨通,最后更是因巡視西洋成為重臣。

  不過,嚴嵩也從不覺得自己比夏言差,自己在南直隸搞得化肥研究以及后來推廣的番薯和土豆,讓大明避免了數次大旱引起的饑荒,更是挫敗了數次奸商囤聚居奇的陰謀,而如今家家有余糧,和自己搞的農業研究有著莫大的關系。

  所以,嚴嵩認為自己的政績與作為也完全可以像夏言位列內閣,只是他無奈的是,自己所做的事,基本上都是惠于民的,而民眾們又是最沉默的,以至于掌握輿論和話語權的士大夫們并不多么推崇他嚴嵩。

  不像夏言,一個關外減稅讓朝野大為贊頌,當年巡視西洋開海通商讓商人因此壯大,而使得他夏言更是享譽海外。

  但無論如何,嚴嵩還在堅持著農業研究,因為盡管百姓們吃飽飯后讀了書后只知道跟著世家子弟們一起喊減稅免稅,增加福利而忘了他這個農部尚書。

  但他知道皇帝陛下是知道自己的作用的,要不然也不會答應來給自己祝壽,還給自己在農業產業上分股拿利,以至于自己雖然在官場上沒夏言得意,但在資產上卻比夏言富裕。

  只是嚴嵩知道自己對女人不感興趣,兒媳婦倒是一大堆,媳婦只有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是當官,當最大的官!

  而誰能讓自己當最大的官,自然是皇上。

  因而,嚴嵩依舊樂此不疲地討好朱厚照,饒是自己的壽辰,也不由得從朱厚照之喜好,說道“陛下,臣最近根據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建造了菌肥廠,目的是促進豆類植物生產,畢竟您說過,大明的百姓不能吃飽,還得吃好,現在大明對豆類植物需求并沒有因為馬匹需求量的下降而下降反而日益增加,您要不移步看看,就在臣府邸西側!”

  嚴嵩這么一說,朱厚照就來了興趣,忙覺得移步觀看。

  夏言見此只得微微搖了搖頭,他不反對嚴嵩在這方面的研究,甚至也支持,畢竟他也希望大明的糧食能繼續增產,但他不得不承認的是,嚴嵩明顯沒有因為自己年齡越來越大而減少對權力的追求。

  朱厚照對嚴嵩在根瘤菌上的研究很滿意,在參觀完嚴嵩的菌肥廠后也表示支持,畢竟這種在原來歷史上要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出現的事物如今能在大明提前出現,無疑說明大明在微生物研究上已經遠遠地甩了其他文明一大截。

  不過,在朱厚照剛參觀完嚴嵩的菌肥廠后不久,禮部便傳來消息,內閣大學士張經突然離世,朱厚照聽后哀痛不已,心想這些老臣們如今又去了一個,但對于嚴嵩而言,卻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因為,張經離世意味著他有了入閣的機會。

  朱厚照倒是不介意讓嚴嵩入閣,畢竟拋開嚴嵩在歷史上誣害夏言等事不提,這一世的嚴嵩倒也做了不少實事,但朱厚照也不介意嚴嵩不能入閣,畢竟帝國能入閣的官員多了,嚴嵩不入閣,對大明沒有什么影響。

  但當廷推出王用賓為正、周絡為陪時,朱厚照不由得凝住了眉頭,他清楚記得王用賓是晉商出身的代表,自為官以來所上疏一直是要求朝廷降低商稅,而周絡更不用說,一個剛建言立賢的官員,被天下人罵得狗血噴頭的官員。

  朱厚照自即位以來,一直沒有擅改大明帝國的廷推會推之制,一直讓底下的官員以投票的方式選舉出帝國重要官員,畢竟這樣的官員似乎更公正,更民主,但朱厚照現在不由得發現,似乎廷推出的官員都不是自己很青睞的,或者說太過集中于一些富賈巨商背景的官員。

  “陛下,西廠查了,自張公離世后,這些夠資格的官員便四處奔走,山西會館的一位叫侯路的人,無償出資三十萬余萬銀元,捐給王氏宗親會,以幫助王用賓于廷推中奪下東閣大學士之位。”

  西廠太監高忠向朱厚照奏明了西廠關于廷推時的調查,朱厚照聽后不得不承認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這些商人們已經開始控制朝廷政治了,培養子弟讀書做官不說,竟然也學會利用資本操縱帝國官員廷推這樣的國家大事了。

  朱厚照在想自己要不要收回廷推之權,本來內閣閣臣就該由自己任命才是,但因為從弘治八年開始,因丘去世,故弘治皇帝下詔由吏部等官員廷推,才使得從此以后,帝國內閣閣臣由官員廷推。

  “這廷推看上去很民主,但卻難免讓資本所利用,且選出的官員雖能被朝臣們接受,但難免會不感念是朕提拔了他們,而感念朝臣們提拔了他們,從而成為文官士紳集團的代言人,而不成為朕的忠臣,可朕日漸年邁,收回太阿之權,卻也沒有精力去細選不孚眾望的官員擔任要職”。

  朱厚照陷入了迷茫之中,他以往還以大明有廷推這樣的民主制度為榮,但他現在不得不承認這種制度的確有很大的隱患,因為這種看似民主的制度很容易被背后的財閥們掌控。

  “既然朕的身體不允許朕一人裁決于天下,便直接公示,讓天下更多人看見這次廷推的真正內幕,西廠將這侯路操縱廷推的事通過皇明報披露出來,讓天下人都看看,朕就不相信,這天下還真的只是財閥富賈們的天下”,朱厚照吩咐道。

  朱厚照說后也不即刻任命王用賓或周絡為新的內閣大學士,只躲進內廷,繼續他的釣魚逗鳥生活。

  皇明報是大明官方報刊,由朱厚照的侍從室直接管理。

  侍從室的官員皆選自剛進入仕途的官員,皆懷有公正之心,因而,當西廠將關于廷推的調查結果拿到侍從室時,侍從室的官員們皆先震驚起來。

其中,已經就任侍從室主任主編皇明報的海瑞不由得一拍桌子“竟有這樣的事,商賈操縱朝廷重典,這天下還是萬民之天下嗎?!”富品中文

無線電子書    正德大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