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41章 本官順的是人心

無線電子書    正德大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雖說春雨貴如油,可此時的南康府百姓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家田里的青苗被寧王的兵匪踐踏成泥。

  在南康府城務工經商的百姓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因為寧王兵圍南康而造成工廠停工,商路被斷。

  南康府的百姓沒想到在這個吃得飽穿的暖的時代,還會有人造反。

  但對于此時正站在南康府城的江西巡撫副都御史王守仁而言,寧王造反已是他意料之中的事。

  只是,王守仁沒有想到的是,寧王會趁著他來南康府城巡視時突然造反,還一舉拿下了繁華的南昌城。

  看著城外遍布整個平川的寧王叛軍,和被寧王讓人舉到自己面前的人頭,王守仁也依舊淡然地指揮著自己麾下的官兵將火炮填充好火藥,火槍兵做好射擊準備。

  對于那顆人頭,王守仁認得出來,那是按察副使莊典的人頭,明顯是被寧王給砍下來祭旗,借以震懾自己這些朝廷官員的。

  但王守仁失望的是,明顯英勇不屈的官員不多,現在自己能知道的只有按察副使莊典,而布政使裴新與按察使龐政家則已經投靠了寧王,其中裴新更是搖身一變成為了寧王麾下的御史中丞,還來到了城外,勸降自己。

  “伯安兄,正德并非孝宗血脈,乃民間野種,一草莽無賴,十四癡兒,榮登大寶,建豹房縱情聲色,斗雞走馬,誅殺奸臣動輒十族,如今更是以民意誅忠臣,大興剝皮實草之酷刑,可謂殘暴之君!”

  “吾寧王殿下乃太祖血脈,禮賢下士,不忍大明江山敗壞于昏君奸臣之手,乃順承天道而舉義誅昏君,裴某特封寧王殿下鈞旨,望伯安兄識時務明忠奸,投靠吾王,以免南康府百姓慘遭涂炭!他日成大業之后,吾王也必將以高官厚祿相賜!”

  這裴新說后,王守仁也站在南康府城上笑著回道:“你順承的是天道,可王某順承的是人心,宗溥兄,伯安勸你最好現在自縊,也可免去九族之禍,王某也會在奏疏上寫你是罵賊自縊而死,給你留一個忠臣之名!”

  “哼!他朱厚照乃昏君,亦非孝宗血脈,裴新既為大明之臣,怎會認他一野種為君!王守仁,裴某再勸你一句,你最好現在投降,順從天道!不然,寧王麾下十萬大軍破城之后,必讓你南康城雞犬不留!”

  裴新有些惱羞成怒起來,再次說了一遍。

  “王某不想與你廢話,你若真順天道,王某只從人心!不信,王某替你問問城里的百姓!”

  王守仁說著便回頭看向自己身后民兵,大聲喊問道:“諸位鄉民,你們想跟著這個寧王殿下造反嗎?”

  “不愿意!誰愿意造反啊!如今世道這么好,官府屢次減租減息,也只有吃飽了撐的才會去造反!”

  其中幾個比較膽大的百姓回道。

  這些年,寧王因為擴充兵馬,屢屢侵占官田民田,致使流離失所的百姓越來越多,王守仁每每都會趁此將這些流民招募到南康、九江一帶開墾新田,或者直接在南康城開辦工廠招募為工人,并暗中以剿匪為名和吉安知府伍文定暗中訓練兵馬。

  所以,此時南康城的百姓也沒有因為寧王狠刮地皮而走投無路,相反對寧王這種反叛行文很反感,尤其是在王守仁讓隨行的忠君社背景的官員暗中宣傳后,都知道寧王是想要造反當皇帝把天下搞得大亂,收留一些大盜到處劫掠的野心家。

  正因為此,此時王守仁這么一問,南康府城的百姓皆附和起來,表示自己不愿意造反。

  “那你們覺得當今皇上是好皇上嗎,當今皇上把貪官污吏殺掉是錯的嗎?當今皇上要推翻嗎?!”

  王守仁繼續問道。

  “皇上自然是好皇上,大人都說了,我們去年洪災就是皇上免的稅,如今的田地也是皇帝賜給我們的,怎么能不是好皇上!”

  “就是!比那什么寧王好多了,寧王只知道讓他的官兵奪我們田地!”

  “還吃飯不給錢!”

  “我的一百石茶葉說收就收了!”

  “還說我們種了他的地,要我們交稅納糧,比交給官府的還多,他寧王殿下有什么好!”

  “皇上比他寧王好多了,說現在布匹沒以前值錢了,恐傷了農,還減短了徭役給了補貼!”

  “如今的皇上才是好皇上呢,古往今來的第一好皇上,比較給我們這些百姓發錢的皇上只有他一個!”

  百姓們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對于皇上朱厚照的稱頌和寧王的罪惡綿綿不絕地說了出來。

  王守仁見此也有些得意地笑了起來,百姓們的好惡更加堅定了自己能平定寧王叛亂的決心,也讓他更加確信當今的皇帝陛下是得民心的,是真正得到百姓支持的合法統治者,是真正的天下正統,因而他便再次喊了起來:

  “宗溥兄,你看看,你看看這天下民意,誰是正統明君,誰是反賊不得民心者,還用再分辨嗎?!”

  王守仁大聲喊了起來,便揮手高呼道:“諸位鄉民,隨本官一起高喊誅反賊,衛太平!都督許泰已領邊軍三萬,都督劉暉、桂勇已領近衛軍兩萬,還用吉安伍文定、湖廣秦金、兩廣楊旦等共計十六萬朝廷大軍已晝夜趕來,因為本官早已預先料到他寧王會反,現在只要我們堅守住南康府城,寧王這個反賊就一定會被消滅!到時候寧王所占的土地也會回到你們手里!”

  王守仁說著就先揮手高呼起來:

  南康城的其他官民也跟著喊了起來。

  裴新見此一時自然是無話可說,他甚至感到害怕了起來,盡管他內心里無數次提醒自己,自己投靠寧王雖然是迫不得已但也是因為當今皇帝對士紳太過殘暴嚴酷,但他依舊還是不由自主地覺得這天下民心似乎真的還在朝廷這邊,所以他才感到有些害怕,悻悻然地打馬退了回去。

  寧王也看見了這一幕,一時間臉也黑了下來,心想要不是得知給自己走私兵器的千戶被王守仁斬殺導致自己提前反叛,自己也不會讓王守仁在這南康城上嘚瑟。

  這時候,裴新也來到了寧王面前,向寧王詳細奏明了關于朝廷十六萬大軍即將到來的消息。

  寧王問向了投靠自己的文官李士實與劉養正:“兩位先生,有何破敵良策?”

  “如今王守仁不肯降,南康城不再我們手中,便無法北上過江,目前來看,只有固守南昌是上策!”

  被寧王封為右丞相的劉養正此時回了一句,作為跟著寧王造反的文人他比誰都清楚寧王的軍隊都是些什么貨色,自然不認為自己寧王的軍隊能打得下南康城,因而便干脆建議寧王固守南昌。

  而被寧王封為左丞相的李士實也同意了劉養性的建議,作為一名曾經是朝廷左都御史的高級文官,他對正德皇帝朱厚照不重儒家的行為極為痛恨,不然也不會以左都御史之尊跟著寧王謀反,但他也不是一個多么高明的軍事家,在見到南康城一群百姓和王守仁要死守南康的決心后,他也打了退堂鼓,建議寧王回師固守南昌城。

  寧王也是一個有野心沒智謀的中二藩王,見自己身邊兩大丞相都這么建議,便也回了南昌城。

  當晚。

  王守仁就通過錦衣衛臥底得到了寧王回守南昌的消息,便笑了起來:“果然被十六萬軍大軍嚇唬住了,傳令下去,組織鄉民去南昌府四處張貼告示,讓更多的人知道十六萬大軍即將到來的事。”

  南康府的官員立即稱是而去。

  而王守仁則又立即召集張侖等南康城守將,商議道:“現在寧王已反,本官料定他要取天下的話,所行之策只有三種,上策是以奇兵襲擊京城,這個比較難對付,勢必會導致中原大亂;中策是順江取南京,割據南方自立;下策是固守南昌,待我朝廷大軍一到,自然可以輕易平定他!”

  “如果寧王行上策與中策都得攻取南康與九江奪下渡江口才行,所以南康城必須堅守!”

  張侖也回道。

  “嗯,只有南康不丟,他寧王只能固守南昌,雖說朝廷有十六萬大軍即將到來是假消息,但我們已經訓練了八萬兵馬倒是可以趁此在南昌城一帶平定寧王的叛亂,避免這寧王造反后的戰亂蔓延至其他州府,讓百姓受其害!”

  王守仁正說著,負責情報的錦衣衛王碩跑了來:“小公爺,撫臺大人,大事不好,九江知府許瓚也反了!殺通判原宗,響應寧王,說是順天道,諸昏君,并倡議天下士紳共舉大旗襄助寧王!”

  “什么!”張侖驚愕地喊了一聲。

  而王守仁也不由得皺了皺眉:“天下還真是有只顧私利不顧國家大義的士大夫!這些人真是白讀了圣賢書!也真正是愚蠢至極!”

  “撫臺大人,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九江一丟,南康城便腹背受敵,只怕已無防守的必要,而且無法確定是,還會不會有其他官員與士紳受寧王造反之事影響而跟著響應!”

  張侖說道。

無線電子書    正德大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