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0章 欲開新政

無線電子書    正德大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朱厚照沒再管午門外的慘叫聲,只轉身回了乾清宮。

  從現在起,他依舊會將乾清宮當做自己的正宮。

  當然,這不是說他向文官集團們妥協,而不得不搬入乾清宮。

  而是乾清宮的地理位置本身就是前朝和內廷的中樞地帶,他現在已經把內廷控制在了自己手中,已經不用擔心自己會被文官們聯合內廷控制住,自然更適合住在乾清宮,便于統治整個大明核心階層。

  至于對牟斌的懲罰,不過是朱厚照如今作為皇帝為震懾錦衣衛的一種手段而已。

  朱厚照不是前世那位富于感情和天真爛漫情懷的正德皇帝,這一世的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包括讓自己的生命得到保障。

  到了傍晚時分,氣溫就驟降下來,朱厚照只圍著火爐,隔著碧紗窗看著外面已昏黃如煙幕籠罩下的天空,只把手中熱茶放在了黃花梨木盤上,少時,便見谷大用走進來:“皇爺,大冢宰他們來了。”

  朱厚照點了點頭:“讓他們進來吧!”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朱厚照剛呷下一口熱茶,便見吏部尚書馬文升、兵部尚書許進、吏部左侍郎焦芳已經走了進來:“臣見過陛下!”

  “賜座!”

  朱厚照吩咐了一聲,便轉過身來,將右手肘托于木幾上,食指輕輕敲擊著額頭,開始想著如何啟口。

  吏部尚書馬文升、兵部尚書許進、吏部左侍郎焦芳忙謝了恩。

  三人中,最老的是吏部尚書馬文升,按照男九女十算,現在已有八十高齡,其次則是焦芳,已是古稀之年,而最年輕的許進也已年近古稀。

  所以若說如今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不用老臣倒也不是,朱厚照只是不喜歡用不聽話甚至還不跟自己站在一邊的老臣而已。

  馬文升等三人其實不用朱厚照說也都能猜到朱厚照立即召見他們是為了何事,無論是一個政客還是一個政治家都對權力有著執著的追求,馬文升等三人也不例外,他們也想成為內閣閣臣。

  “朕今日召見你們三位愛卿,非是尋常君臣閑聊,而是欲將大明江山托于三位愛卿,近日朝堂上的事想必你們也清楚了,非朕不仁,而是奸賊不義,至于朝堂之上,多有欺朕年少之人,故不得不殺之以立威!”

  “當然,朕也無須向你們解釋,你們都是先帝留下的老臣,且都任過外職,既知先帝之遺愿也曉黎民之期盼,可以預料的是,自今日之后,內閣三閣臣必然辭官而去,朕希望你們三位愛卿能進入內閣,與朕一起完成先帝之遺愿,重現永樂之盛世!”

  “煌煌大明已歷百余載,軍威不振,流民增加,韃子屢屢扣邊,而帝國竟對其毫無辦法,財政更是枯竭以至于寅吃卯糧,這不是朕想看見的大明,也不是先帝想看見的大明;

  是故先帝兢兢業業十八載只愿使萬民得以安寧,但可惜先帝英年早逝,如今朕草草登基,雖年少不知世事,但亦不墜振興大明之志,朕有意重現永樂之盛世,甚至超越先祖,望三位愛卿盡心助朕!

  朕欲開新政,完成先帝未盡改革之事業,三位愛卿有何美芹之策可獻于朕,朕必擇而納之!”

  朱厚照說完便看了看窗外,此時雪已下了起來,呼呼的北風吹來之時,似乎已開始孕育著新的生機。

  吏部尚書馬文升等三人聽得心潮澎湃,三人本身就不是尸位素餐之輩,何況如今陛下朱厚照說要讓他們入閣還如此禮敬他們,自然也不愿再藏著掖著。

  吏部尚書馬文升先站了出來:“陛下,欲治盛世當先整飭吏治,如今大明諸事敗壞不在于君王無德而在于百官無廉,朝野之內或庸碌或沽名釣譽或結黨營私更有怠政者,是故以臣之意見,當先整飭吏治,嚴考察之制度!”

  “陛下,大冢宰所言,臣深以為然,欲興新政,必整肅吏治,如今朝野之內,人浮于事,雖先帝明察秋毫,但也難免被庸臣所誤,昔日弘治初先帝一開中興之局面,也是先整肅吏治,以王公(王恕)掌吏部,太宰掌兵部,整肅文武官員;

  如今百官欺陛下年少自然懈怠,所以陛下欲開新政,當先整肅吏治不可!”

  吏部左侍郎焦芳也附和起來。

  “臣也贊同太宰少宰所言,臣雖在兵部,雖不知文臣廉潔與否,但也知道武官中大都已不習武事,克扣軍需,吃空餉以肥己私,尤為嚴重的是役使兵卒,使得軍備廢弛,故欲強軍備也需先整頓吏治不可,選賢臣良將方可使良政得以施行,甚至不至于變成惡政也!”

  兵部尚書許進也說道。

  朱厚照點了點頭,他也很贊同這三人的觀點,想要改變大明如今文恬武嬉、國威不振之局面,只能先整頓吏治,因為任何政策都是需要人去執行的,如若負責執行的人都不行自然也無法實施新政。

  而朱厚照也知道大明在原本歷史上滅亡更多的原因也是吏治腐敗,所謂什么財政制度不合時宜衛所制崩壞什么的,其實這些體制早已崩壞,而之所以在百年后才會滅亡更多的是吏治越來越腐敗,已無賢臣良將去給王朝續命,皆只注重于結黨營私去了。

  說白了就是統治階層的大部分統治者只顧著去剝削而忘記了去維持整個統治體系的平衡,沒有遏制住自己的貪欲。

  這時候,馬文升又開始說道:“臣不敢相瞞陛下,臣在此之前就呈給先帝獻過考成之法,是故陛下才以臣掌吏部,但可惜先帝駕崩,臣之考成之法未能實施也,如今臣將此獻于陛下,望陛下采納之!”

  朱厚照讓谷大用接了過來。

  旋即,朱厚照打開粗略一看,心想這馬文升的考成法和后世張居正的考成法倒也是差不多,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官員的辦事效率,嚴申考察制度,給每個官員的政治任務設定期限,不完成任何將會嚴懲。

  朱厚照不由得暗想如果弘治皇帝沒死,馬文升得以實施的話,倒也先開吏治改革之先河,當然毋庸置疑的是,這種給官員帶緊箍咒的方式肯定會讓大明百官不滿。

  因為對于大多數官員而言,自己當官就是為了享福斂財的,而你朝廷卻讓我不停地干正事還發那么微薄的俸祿讓我失去了斂財享樂的機會,這不是讓我很難受嘛。

  “愛卿這考成之法自然是極好,很是對癥下藥,但衣食足而知榮辱,倉稟實而知禮節,百官不能只要求其勤勉,也得讓其無衣食之憂甚至更為富庶才行,不然只怕依舊是千里為官只為財,提高其待遇至少可以保證一些因為貧窘而腐化的官吏可以保持清廉,所以考成法中的獎懲不能只是升降留任罷職這么簡單,還得有績效獎勵,即所完成政績與俸祿收入掛鉤,當然懲罰力度也得加大,得增加徒刑、抄家、斬立決以至于剝皮等這些刑罰!增加腐敗成本!”

  朱厚照看了后便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他知道無論是什么時代,腐敗肯定是存在也難以消弭的,如今他即便是大明的皇帝,他也沒想著要像明太祖朱元璋那樣竭力于永久消除貪腐,他只是想盡可能地增加貪腐成本,同時建立以利益促進官員干正事的積極性而已。

  所以,朱厚照想要在大明朝實行的是績效制度改革,把官員收入同個人完成政績掛鉤,這樣無疑比給養廉銀好,養廉銀養不住廉的,唯有讓人知道干的越好得到的越多才是正理。

無線電子書    正德大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