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

  同時淪為背鍋俠,俄奧同盟也可以改叫背鍋同盟了。不過背鍋俠和背鍋俠之間,也是有區別的。

  奧地利是心甘情愿的跳出來背鍋。

  法國外交部:奧地利散播謠言,抹黑法蘭西的國家形象,索賠經濟損失。

  奧地利外交部:沒有的事,我們只是陳述了事實,讓歐洲民眾了解真相。

  沙皇政府就不一樣了,這完全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維也納政府背鍋,那是你情我愿各取所需,法奧兩國之間的吵架,更像是一場政治游戲。

  英國人扔過來的這口鍋就不一樣了,派兵襲擊駐阿富汗英軍,這和宣戰都沒什么區別了。

  盡管不怕和英國人開戰,可是在沒有任何收益的情況下,替敵人背下這口黑鍋,俄國人自然不愿意了。

圣彼得堡  外交大臣奧斯卡·希門尼斯:“陛下,事情已經搞清楚了。英軍占領阿富汗地區后,遭到了當地人的激烈抵抗,部隊損失慘重。

  英國政府污蔑我們出兵偷襲阿富汗地區的英軍,就是為了不承擔前線損失慘重的責任,給國內民眾一個交代。”

  英俄開戰意味著什么?

  打開地圖就知道,其實這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除了中亞地區可能爆發戰爭外,別的地區雙方都夠不著。

  理論上來說,皇家海軍確實可以封鎖俄羅斯帝國的海岸線,實際操作中根本就做不到。

  俄國造船業不發達,國內的遠洋運輸公司也是鳳毛麟角,海外貿易的航運業務,大都是國際上的航運公司承接的。

  包括不列顛的航運公司,都從中分走了一塊不小的蛋糕。皇家海軍搞禁運,總不能連自家的船都扣留吧?

  說句不好聽的話,俄國人的主要出海口都集中在波羅的海和黑海,就算是皇家海軍堵門,大家還是可以冒充是和北歐聯邦、奧地利做貿易。

  這年頭又沒有衛星監控,誰知道這些船舶的真正起點和終點。隨便亂扣船,那是要引起國際糾紛的。

  聽到這個答案,陸軍大臣伊萬諾夫怒氣沖沖道:“陛下,英國人不斷的挑戰帝國的底線,現在不能再忍讓下去了。

  我們必須要用最強硬的手段,給予他們強力回擊。讓全世界都知道,偉大的俄羅斯帝國是不好惹的!”

  “強硬”不是沒有原因的,事實上伊萬諾夫元帥擔任陸軍大臣過后,俄國軍方還相對保守了起來。

  如果不是英國政府的甩鍋行為,暴露了英軍戰斗力低下的弱點,伊萬諾夫元帥是絕對不會現在跳出來主戰的。

  亞歷山大三世猶豫了,不敢打仗的沙皇,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沙皇。

  愛好和平,那只是利益需要。現在英國人把弱點暴露了出來,要是不趁機落井下石,那完全不合情理啊!

  不過英國人真的這么弱么?

  亞歷山大三世深表懷疑,他非常清楚印度殖民軍,不代表英軍的真正戰斗力。

  這次進攻阿富汗的部隊,大部分都是印度殖民軍,本土調來的主力部隊只有不到總人數的五分之一。

  見亞歷山大三世搖擺不定,伊萬諾夫繼續游說道:“陛下,英國人早就是外強中干了。

  這么多年,一點兒進步都沒有。英軍的戰斗力,恐怕還比不上第一次近東戰爭時期。

  阿富汗戰爭是就是一個證明,更早一些的南非戰爭,也是一個證明。

  當時,英國人可是主力齊出,結果連奧地利臨時糾結的一幫民兵都沒打贏,英軍的戰斗力可想而知。

  現在是最好的機會,中亞三個汗國已經被打殘了,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兵臨阿富汗。

  英國人雖然搶先占領了阿富汗地區,可是他們在當地的根基不穩,還有游擊隊搗亂。

  我們完全可以趁虛而入,奪下阿富汗地區,為南下印度打下基礎。”

  弱肉強食是這個時代的本質,原本沙皇政府的最初目標,只是奪取中亞地區。

  至于阿富汗地區,自從落入了英國人的手中,軍方就不再抱有期望,準備等待下一次機會的。

  然而計劃沒有變化快,發現占據阿富汗地區的英軍是弱雞,連阿富汗游擊隊都搞不定后,伊萬諾夫元帥立即改變了主意。

  “天予不取,必遭天譴。”

  錯過了這樣的機會,簡直就是在犯罪。作為軍方的領袖,這種送上門的軟柿子都拒之門外,難道要去找硬骨頭啃么?

  外交大臣奧斯卡·希門尼斯補充道:“前不久我們和法國人秘密接觸了一下,巴黎政府不反對我們進入印度洋。

  如果這個時候和英國人翻臉,法國人是不會出兵干涉的,奧地利也會支持我們。

  外交上的障礙,已經全部掃清了。剩下的問題都在軍事上,只要軍方有把握獲得勝利,南下戰略可以實施了。”

  聽到了消息,亞歷山大三世心中一驚:“法國人這么快就賣隊友了?”

  隨即又反應了過來,貌似法國政府不想賣隊友,現在也幫不上英國人的忙。

  為了中歐的問題,法奧兩國正鬧著呢。這個時候,出兵幫英國人打仗,不是給奧地利提供機會么?

  “財政上有沒有問題?”

  按照慣例來說,幾乎每一次戰爭爆發前,財政部都要例行反對。

  這不是財政大臣沒有大局觀,主要是沙皇政府窮,不提前打打預防針,萬一戰爭進行到一半沒錢怎么辦?

  沒有誰愿意背黑鍋,所以俄國財政大臣一直都是反戰派的領袖。只要提前說了財政困難,仗打一半沒錢了,就不是財政部的問題了。

  每次財政部都反對,好不容易碰上一次不反對的,也不怪亞歷山大三世感到驚訝。

  財政大臣阿利舍爾·古洛夫笑瞇瞇的回答道:“財政上確實有些困難,不過在眾位同僚們的努力下,我們已經籌集了一筆戰爭經費。

  就在月前,我們和奧地利國家銀行簽訂了五千萬神盾的借款合同;另外我們還和法國財團達成協議,用工業原材料做擔保,發行兩點七億法郎的債券。

  只要我們投入的總兵力在五十萬人以內,戰爭持續時間不超過一年,財政就能夠支撐得住。”

  (1英鎊2神盾25法郎)

  事實上,想要南下奪取印度的不光是軍方,財政部對印度的渴望,一點兒也不遜色。

  因為在第三次近東戰爭后出售了戰利品,以及幫奧地利安置移民獲取了大量資金的關系,沙皇政府抵消了近三成的債務。

  加上最近這些年陸續償還掉的債務,沙皇政府的債務總額下降了近四成。

  除了債務壓力減小之外,最近這些年俄國的經濟,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雖然還是蝸牛般的速度,總還是在前進的。

  自籌加外借,幾十萬軍隊一年的戰爭經費就出來了。

  亞歷山大三世驚訝道:“法國人肯替我們發行債券?”

  由不得他不吃驚,因為信譽的關系,俄國政府發行的國債只能在本土銷售,即便是到了盟友奧地利那邊都賣不動。

  關系再好,利息再高,吃過虧的金融機構,都不愿意來第二次。

  相比之下,法國的金融管制就要松的多。債券是風險投資,發生違約購買者自行承擔,不需要發行機構負連帶責任。

  資本家嘛,只要利益足夠高,自然會有人干。令亞歷山大三世驚訝的是,法國政府居然沒有出面干涉。

  要知道英法可是盟友,法國人這個時候替俄國人發行債券,完全就是再往盟友身上捅刀子。

  財政大臣阿利舍爾·古洛夫點了點頭:“是的,法國政府沒有出面干涉!

  不過利息和手續費都很高,而且債券的數額不能太大,并且只能以民間企業籌款的模式進行。”

  對沙皇政府來說,過程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結果。只要能夠拿到錢,企業債和政府債券并沒有實質上的區別。

無線電子書    神圣羅馬帝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