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77章 秘色瓷器

無線電子書    天下珍玩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唐易說的這件事兒,有一些古籍記述可查,可能是真的。不過,所謂瑕不掩瑜,即便有此錯漏,也掩蓋不了戴嵩在畫牛方面的藝術成就。

  明代有個叫李日華的書畫家,名頭也不小,僅次于董其昌這種,而且很善于鑒賞,他對此也有個相關評價,說:象物者不在工謹,貫得其神而捷取之耳。這個“神”,才是繪畫藝術的關鍵所在。

  這一天逛市場,都有些累了,處理好了相關事宜,唐易和文佳回了酒店。

  周一,唐易和刁欽三接收了紫光軒,同時找了裝修公司,稍加改造裝修,也找了人定制了“閣寶多”的牌匾。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這張戴嵩的水牛圖,唐易也準備等開張那天展示一番再帶走。

  古玩這個行業,的確是一個充滿傳奇的行業,因為這行業的“主角”,本身就可能是一個傳奇。

  就拿這張畫來說,一千多年前的一張畫,歷經不知多少輾轉,留下了戴嵩,黃庭堅,孫承澤這些歷史文化名人印記。拍案叫絕之時,又有多少驚喜和失落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再看這幅畫,又有多少感慨和思悟。

  刁欽三和支雄都是經驗豐富能辦實事的人,長安分店的籌備開張,的確是省了唐易不少事兒。唐易也準備開張之后就可以走了,不用盯太久的時間。

  就在緊鑼密鼓地籌備開張的期間,一天上午,刁欽三帶了一件東西來找唐易了。

  這是一個小巧的凈水瓶,不到二十厘米高,六棱,顏色青綠滴翠,煞是好看。

  唐易本來沒睡好,沒大有精神,一看這個瓶子,立馬瞪大了眼,“哪里來的?”

  “從一個鏟地皮的人手里來的,說是一個唐代墓葬里出來的。聽說這個墓葬不小,還有兩件唐三彩的馬流到了市面上,高度都超過七十公分。不過,唐三彩本身就是冥器,北方的墓葬也常見,但是這青瓷,我怎么看著像南方的龍泉窯,怎么會在北方貴族的墓里?”刁欽三介紹的時候,也面帶疑惑。

  “能找到進墓的土夫子打聽一下么?”唐易問道。

  “肯定找不到了。這個鏟地皮的,算是我以前認識的,他接手的東西也不多,而且是通過中間人和土夫子交易的。和我碰頭時,他手里就這么一件東西了,賣了我一個面子。我在瓷器方面不怎么通透,不過這東西來源應該靠得住,而且我覺得特別,才拿下了。”刁欽三介紹道。

  唐易遞給刁欽三一支煙,“這不是龍泉窯,這是越窯。”

  “唐代越窯的東西,出現在北方的墓葬,也有些奇怪啊!”

  “這不是普通的越窯,這是秘色瓷!而且從工藝來看,是屬于朝廷貢品級的精品,所以才有這么好看的顏色。陸龜蒙有兩句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就是寫這種秘色瓷的釉色!”

  “原來這就是秘色瓷!”刁欽三恍然大悟,“價兒不高,肯定是沒有買虧了。”

  “嗯,唐代秘色瓷無疑。”唐易接著說道,“在法門寺地宮出土秘色瓷之前,很多人對這種越窯的精品認識不清,不少也誤會過是龍泉窯。后來都清楚了,而且越窯秘色瓷在唐代有一部分是朝廷貢品,成批運到長安,帶動了北方的需求。所以北方墓葬出現也不奇怪。越窯秘色瓷,也算是官窯的雛形了!”

  談及官窯,一般都說是從宋代開始,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同時宋代也有八大民窯體系。

  不過,真要論及官窯的雛形,恐怕就得算越窯秘色瓷了。所謂官窯,一般是指專門為朝廷所燒制的瓷器。秘色瓷雖然也算是民窯的產品,但是要定量上貢精品。也就是說,其實是為官窯的形成打下了一個基礎。

  “雖說唐代講究厚葬,但是,有秘色瓷,有如此規格的三彩馬,這個唐代墓葬也很不簡單。這東西,有點兒燙手。”唐易又看著刁欽三說道。

  “這?”刁欽三一愣。

  現在分店即將開張,若因為這一件東西生出意外,那真是有點兒得不償失。

  “那個鏟地皮的知不知道這處墓葬在什么地方?”唐易又問。

  “他也不算很清楚,只是籠統知道是在西陜的范圍之內,不過應該是少有人至的地方,不然也不會這么容易秘密得手。”刁欽三應道。

  “先留下吧,我打聽下。”唐易沉吟道。

  “打聽?”刁欽三一聽,心想沒聽說唐易在西北的土夫子圈里還有熟人。

  唐易明白刁欽三的疑問,現在他已經是閣寶多的一員了,也沒太過隱瞞,“我從官方打聽一下。”

  刁欽三這才明白,原來是這個意思。不過細細一想,唐易這么年輕就能有這么大的手筆,早應該想到他有官方的支持。不過他倆一直沒有交流過這方面的事兒罷了。

  “那我帶著東西先走,有什么事兒你隨時聯系我。”刁欽三便先行離開了。

  在西陜地區,發現唐代的墓葬并不奇怪,有時候農人挖地也能挖出唐代的陶器。不過,開掘有一定規模的墓葬,盜墓取寶,這可不是小事兒!雖說這東西不是直接從土夫子手里來的,而且市面兒上關于秘色瓷的交易也不算罕見,但是既然知道了來歷,為免萬一有麻煩,唐易還是決定問問蔣英年。

  這墓已經被盜了,東西應該也散得差不多了,這說明征集辦之前肯定是不知道的。現在問,就是想看看他們是不是已經知道此事并展開追查。

  撥通蔣英年的電話,唐易言簡意賅說明了情況。

  “是有這么回事兒,文調局已經掌握了線索,在追緝嫌疑人了。不過,從某種角度講,這伙兒盜墓賊也算是幫了我們一個忙。”蔣英年果然已經知道了這事兒。

  “幫忙?”

  “因為這是個墓葬群,他們只是盜掘了其中一處。”

  “噢!”唐易不由自主點點頭,“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墓葬群,不簡單哪!”

無線電子書    天下珍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