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二道題答案

無線電子書    侯門嫡女如珠似寶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王姒寶又在白紙上寫道:吏治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機構臃腫,職權分工不明,如果再成立一個機構,是不是國家每年又得多掏些錢財出來養這些人?還有,怎么能保證這個新出現機構的官員就不貪?

  不要忘了,他們可是代表著天子行事,將來的權利更是說一不二的大。又能用誰去監管他們?難道要皇帝親自出馬管他們?即使皇帝有心管,可他整天待在皇宮,對外面的事兒又知道多少?如果底下的人有心隱瞞,他又能知道多少?

  她短短的幾句話,讓林溪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王姒寶也沒去打擾林溪,拿起筆來開始正式答題。

  她當然不能在題紙上寫這么多,一個只有九周歲的女孩子如果過分關心這些,到時候想不引起別人遐想都不可能。

  她可以有些見識,甚至可以胡說八道,但是如果連這么深奧的問題她都懂的話,那真的會讓人們認為反常必為妖了。

  王姒寶最終在題紙上的答案和林溪寫的差不多,只不過最后還加了一句,應以史為鑒,需緩緩圖之。

  另外還寫上了備注:有抄襲林溪的答案做參考。

  在別人看來,也許這樣憤青的答案,才更符合他們的年齡吧。

  王姒寶接過第三題,看了一遍題目,沒有立刻作答。

  這次科舉的題目還真是五花八門而且還竟是些甚為敏感的題目啊!

  永盛帝那面已經開始看王姒寶第二題的答案。

  看過之后,就連他都不得不佩服王姒寶此題回答的甚好。于是趕忙召集王子義、太子夏立軒和刑部尚書一起來看。

  所有人看過之后,心里都是一亮。原來這件案子竟然可以如此簡單的解決。看來,不是事復雜,而是他們的心太復雜了。可能也只有這種稚兒,才會如此干脆的不受外物左右,單憑律法來解決。

  王姒寶的答案是這樣:

  該嫡子第一個觸碰律法的是殺繼母一事。如果謀殺罪名成立,那么先判罰他殺繼母一事。

  這件案子的關鍵是這個小妾后被扶正為填房合不合理?律法上承不承認?

  我朝向來是重嫡抑庶,律法中明文規定嫡出有隨意處置庶出的權利。

  而且也有條文規定寵妾滅妻者,如是為官者,輕者丟官,重則治罪。

  本朝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還嚴令官員,不得以妾為妻,也不能有平妻一說。

  因此,該小妾成為填房一說并不合理,在律法條文規定當中仍應該以小妾稱呼。

  該小妾有殺害當家主母的罪行在身,作為嫡子的他是可以處置該小妾替自己母親報仇的。因此,他并沒有夠成謀殺罪,可以不做判罰。

  因為該小妾已經死亡,故朝廷不再追究其殺害當家主母的罪名。也就是說,朝廷同意該嫡子私下處置了這個小妾的做法。這個小妾的死屬于原鄂東知府的家務事。

  但是該案件中如果沒有判罰鄂東知府寵妾滅妻一事,請追究判罰。

  第二關于該嫡子狀告自己親生父親一事。如果按照律法所言的忤逆罪是指凡是不孝順自己父母的行為,那么其中自然也包括沒有聽從父母的話這一點。

  這個嫡子犯的第一處忤逆罪不是狀告自己親生父親,而是他父親讓他孝順那個小妾,聽從小妾的話,他沒有聽從不說,還將那名小妾給殺了。

  他犯的第二處忤逆罪是他爹要殺他時,他作為孝子,應該聽從他爹的吩咐等著被殺,但他卻逃跑了。

  這第三處才是他狀告自己親生父親的事。

  因此,該嫡子犯有忤逆一罪根本不需要辯駁,罪名成立。

  念在其情可憫之處,故根據忤逆罪最輕的懲罰,應杖責一百,發配充軍。

  但在原鄂東知府觸犯國家律法一事上,該嫡子能夠做到揭發檢舉,大義滅親,當屬于戴罪立功行為。根據律法,當在原罪行的基礎上罪減三等。

  故該嫡子最終定罪應該是發配充軍。

  備注:如果將來其有戴罪立功的表現還可以繼續減刑,甚至可以恢復自由身,就是成為將軍也說不定呢。

  前面的話王姒寶還說的義正言辭的,沒想到,最后畫風一變,又調皮了一把。

  一件沸沸揚揚大半年的案子就這樣輕易的解決了。眾人都有些不敢相信。

  王子義心里那個美啊,看咱家小女兒,心思多么通透。哪一條都沒有胡說,處處按照律法來的。

  夏立軒遲疑了一會兒問道:“寶妹連律法都熟讀了?而且也記熟了?”

  王子義用看白癡一樣的眼光看了看夏立軒,然后才開口道:“那是。否則這一條條的,她怎么會寫的這么清晰。”

  這還讓不讓人活了。一個九歲的小女孩兒不看那些《女則》、《女戒》居然看律法,而且還能將律法背熟。

  不過表姑父你那眼神怎么和王老四上次看他的眼神一摸一樣。這是紅果果的鄙視啊。

  永盛帝出言解釋道:“那小丫頭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這個是別人學不來的。”

  眾人皆露出一番果然是這樣的表情來。

  王子義還謙虛了一番:“也不能說過目不忘,就是比別人記得快,記得牢一些。我家未來女婿和她差不多。”

  已經發現了一個妖孽還不夠,這硬是又多出來一個。

  王子義心道:我和我家三兒子也不差,都沒好意思和你們顯擺。

  永盛帝從紙袋中又拿出一張普通白紙,上面寫了一段話,他看過之后,將這段話交給王子義幾人閱覽了一遍。

  幾人看后,均陷入了沉思當中。

  在白紙上多寫的不算是答案,只能算是王姒寶的有感而發而已。

  從這個案件中,難道眾位就沒有發現有什么不妥之處嗎?

  所謂孝順?難道父母讓子女做任何事都要去做嗎?

  假如你父親讓你去孝順你父親的小妾,你去不去做?不去做就是不孝順。

  假如你父親要殺你,那你就得乖乖等著被殺嗎?不然你就是不孝。

  假如你父親讓你去殺人,你也需要去做嗎?不去做就是不孝順。

  假如你父親讓你做更出格的事,我只是舉例,舉例啊。比如說謀逆,難道你就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父親謀逆而不去揭發檢舉?甚至還要同流合污?否則就是不孝。

  我們都說父慈子孝,那像這樣父不慈,還怎么要求子去孝?

  作為男子,你們根本就不知道為什么有‘多年媳婦熬成婆‘一說。那是因為做媳婦的就必須事事聽從婆婆的話。不管這話是對是錯,做媳婦的必須要聽從并按著婆婆的要求求去做,否則一頂不孝的大帽子壓下來,做媳婦的就會被處罰,甚至遭到自家相公的不喜,甚至可能被夫家休棄等等。

  雖然這個案件看著只是個個案,但是這個案件隱藏的背后,卻是極為普遍的一種現象。

  如果這個嫡子沒有戴罪立功呢?那他弄不好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多余的話王姒寶沒有再說,也不需要她說什么?該怎么做,在座的各位應該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王姒寶手中第三題的問題是戶部提出來的問題:怎樣增加國庫收入?

  王姒寶在沉思過后給永盛帝的答案還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這個問題就更敏感了。如果她要是將心里的想法全都說出來的話,弄不好就有可能給整個和順侯府帶來滅頂之災。

  這個答案要說起來其實更簡單:就是增加賦稅。

  可這個賦稅從哪里出就是關鍵了。

  從老百姓身上出?時間一長,必然會造成民不聊生,甚至到最后還會引發暴亂。但要是讓增加的賦稅從世家、勛貴、官員等這些貴族身上出,那到時勢必會引起眾怒。最后他們當然不會將這些怒氣發到皇帝身上,但肯定會將這些怒氣發到出主意的王姒寶和和順侯府上來。

  所以這個問題,她傻了才會說實話,到時候引火上身。

  但是她還是給林溪寫了一份自己的答案。

  得民心者得天下。

  要想得民心,最快也是最實際能收買天下黎民百姓人心的就是給百姓減賦。

  這也是每個帝王一遇到像登基、娶后、誕下嫡長子、整壽壽誕或者是天災、等等重大事件時,都會頒布召令:大赦天下、減賦三年。

  在王姒寶看來,大赦天下這樣的事就可做可不做了。

  如果將一些亂臣賊子、江洋大盜、殺人狂魔等等罪大惡極的人也放出來,那不是更加的危害社會嗎?那還不如派人重審冤案,讓那些真正應該釋放出來的人,讓他們光明正大的從獄中走出來,今后好堂堂正正的做人這樣來的更實際。

  減賦三年呢?看著是一個好的政策,但是三年過后呢?

  如果國庫三年內收入減少,那么為了充盈國庫是不是就需要將減少的這部分補回來。說白了,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到最后,這筆錢還是要從百姓身上出。

  林溪看過之后,在紙上寫道:那你的想法究竟又是什么呢?

  他現在對自家小未婚妻可是越來越刮目相看了。

無線電子書    侯門嫡女如珠似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