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380章 造反

無線電子書    蜀漢之莊稼漢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身為拓跋鮮卑的大太子,拓跋沙漠汗深知自家底細。

  拓跋鮮卑對外號稱有控弦之士十萬,但實際能真正上陣廝殺的戰兵不過五萬余。

  而作為拓跋鮮卑的核心部落索頭部,戰兵也就是兩萬多。

  剩下的三萬,屬于拓跋鮮卑的從屬部落。

  剩下那些所謂的數萬控弦之士,不過都是一些老弱。

  用來壯一壯聲勢可以,打一打順風仗也可以。

  但如果讓他們上陣真刀實槍廝殺,那是萬萬指望不上的。

  陣前形勢稍有不對,這些人很容易就會轉身潰逃,非但不能成為助力,反而還會成為己方陣營的突破口。

  而此次漢國過來的大軍雖說只有四萬來人。

  看起來比族里的戰兵是要少一些。

  但他們的武器裝備卻遠非拓跋一族所能相比。

  更重要的是,這些義從胡騎,每一隊都有漢人軍司馬。

  而這些軍司馬,才是這些義從胡騎的實際首領。

  通過這些天的觀察,拓跋沙漠汗發現,這些義從胡騎在軍司馬的帶領下,至少能初步做到聽號令,識進退。

  雖然還遠遠不能跟真正的漢軍相比,但比起拓跋鮮卑很多從屬部落打仗時亂哄哄的一擁而上,已經是不可同日而語。

  果然,由狼帶領的羊群,和由羊帶領的羊群,那是不一樣的。

  更重要的是,這一次前來的,還有一支真正的漢軍騎兵。

  聽說這支漢軍騎兵,人人驍勇無比,以一當十,當二十,甚至三十,根本不在話下。

  因為他們曾以一己之力,正面沖垮了魏國的十萬大軍。

  想一想,這么一支大軍,在有心人的帶領下,悄然來到拓跋鮮卑過冬的地方。

  而正在白災里苦苦掙扎的族人,卻渾然不覺比白災更大的災難即將來臨。

  在最冷的季節里,拓跋沙漠汗卻是冷汗直流。

  甚至在某個一瞬間,拓跋沙漠汗幾乎就要被無盡的懊悔所吞噬。

  讓他懷疑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正確。

  讓他覺得自己就是那個毀滅拓跋鮮卑的元兇。

  只是冰冷的現實讓他很快又恢復了理智。

  “我不是造反,也不是元兇,我這是在拯救我的族人…”

  拓跋沙漠汗在喃喃自語,似是闡述一個事實,又似乎是在安慰自己。

  事實就是,就算沒有自己帶路,漢軍也會在自己兩個舅舅的帶領下,找到族人過冬的藏身之地。

  如果自己沒有參與,那么所有的族人就會變成漢軍的戰利品。

  迎接他們的,是根本無法想像的慘烈結局。

  當然,雖然自己參與了,族人也是戰利品。

  但是大司馬答應了,會劃分出一個草場,自己就可以帶上支持自己的部眾,去那里重新開始生活。

  就如同軻比能的部落一樣。

  軻比能雖然死了,但是他的阿弟若洛阿六,不一樣帶著殘部在九原放牧嗎?

  所以拓跋沙漠汗相信馮大司馬的這個承諾。

  雖然此放牧非彼放牧,但大伙這么多年從漠北遷到漠南,又從漠南想要遷入塞內,圖的是什么?

  不就是找個能養活族人的地方?

  什么樣的地方才能養活族人?

  最好就是那種既能放牧又能種地的地方。

  是的,種地。

  草原上也是需要種地的,草原上的人,也是需要吃糧食的。

  在草原上尋個合適的地方,撒點種子,能收上來一些糜子啥的,一畝收個五六斗,也是極好的。

  畝產少是少了點,但這不是還有南夏來的茶葉么?

  不然一年到頭光是吃肉喝奶,鐵打的身子也撐不住。

  撐不住就死得快。

  而且往往死的時候還如同被惡鬼纏身,受盡折磨才能解脫。

  反過來說,如果自己能帶領族人好好放牧,就能有足夠的衣食,這不比在草原上苦熬強多了?

  不,這不就是族人一直在尋找的生活嗎?

  什么自由翱翔的雄鷹,呸,能活下來才叫雄鷹,活不下來,那就叫烤鷹!

  這些復雜的心思,說起來多,實則也不過是在心里多轉了幾個念頭而已。

  而在隊伍最前方的竇速侯、竇回題兄弟二人,心思轉得比拓跋沙漠汗還要快上一些:

  “將軍容稟,大人年邁體弱,已是久不理事,族中大小事,近年來皆是由我兄弟二人在打理。”

  “沒錯,我等渴慕大漢之心,猶久旱盼甘露,如嬰孺見父母,豈會有二心?”

  趙將軍聞言,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莫名笑容:

  “如此最好,吾軍此次過來,只為拓跋一族,不為其它,但亦不欲半途生了什么變故,希望二位少族長能明白這一點。”

  收了錢,就得辦事。

  竇速侯、竇回題表示明白,非常明白。

  就算是一開始不太想明白,但一看到漢軍這等陣勢,想不明白都不行。

  事實上,二人對拓跋力微早有怨恨。

  特別在拓跋力微數次派人前來,商議讓沒鹿回部并入拓跋鮮卑以后,二人更是深覺得受到羞辱。

  豈有主人向羊奴低頭,反認羊奴為大人耶?

  真要答應了拓跋力微的要求,那沒鹿回部日后在草原上豈不是被人恥笑,永遠抬不起頭?

  可是索頭部統領拓跋鮮卑,聽其號令的部落,不勝其數,沒鹿回部勢弱,又不敢公開與之翻臉,只能忍氣吞聲。

  直到某一天,部落里來了一支從平城來的商隊,給兩人打開了一條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當拓跋力微的狗,很丟人。

  但當漢人的狗,不丟人。

  當拓跋力微的狗,非但沒有好處,還有大大的壞處。

  但當漢人的狗,好像沒有壞處,而且還有大大的好處。

  泄歸泥,知道伐?

  大鮮卑檀石槐大人的嫡親曾孫子,現在就在平城那里給漢人當看門狗,日子過得不知有多滋潤。

  所有去過平城的人都知道這個事。

  夏穿絲綢冬蓋絨,早喝奶茶晚飲酒。

  漢家天子賞不盡,不知羨煞多少人。

  檀石槐在鮮卑人眼中,是不可逾越的存在。

  雖然泄歸泥實在太過弱雞,愧對檀石槐后人這個身份。

  但在這個時候,并不妨礙他成為某種招牌。

  這本也是馮某人把他放在平城的原因。

  他要讓所有來平城交易的胡人都看清楚,跟著大漢走,大漢愿意帶著你走,那是一種福報啊!

  不信就去看看那個想要成為檀石槐第二的軻比能,現在墳頭的草都被牛羊啃光了。

  所以是選擇成為索頭部的從屬部落,被人恥笑,還是選擇依附漢人,吃香的喝辣的,對于竇速侯和竇回題來說,根本就是不用想的問題。

  當然,原本還是有一點點小問題的。

  那就是他們的大人,同時也是沒鹿回部的大人竇賓,向來與拓跋力微親善。

  但現在他們決定回去以后,就立馬解決這個小問題。

  反正木已成舟,他們就不相信,大人還能把漢軍趕出部落?

  竇賓確實很老了。

  這兩三年來,每次冬日的到來,對他來說似乎都是一種折磨。

  在草原上,無論是誰,身體一旦垮下來,惡劣的生存環境,都會讓他隨時接受天神的召喚。

  此時的竇賓,不得不呆整日在自己的帳子里,裹著毛毯,躺在羊皮墊子上,祈求著寒冷早些過去。

  幸好,自己的兩個兒子,從南夏那里換來了茶葉,讓自己能緩解體內的滯脹痛疾。

  而珍貴的烈酒,更是成了他每個夜晚都無法離開的好東西。

  今日也不知是怎么的,帳外極為喧鬧,與往日的安靜大有不同。

  讓本就因為病痛折磨而脾氣變得有些暴躁的竇賓,再也忍不住地捶地罵道:

  “都當吾死了嗎?都是何人在外面吵鬧?”

  冬日里食物本就短缺,若非迫不得已,能不動就不要動,不然,一動就容易餓,餓了就得吃,稍吃得多一些,抗不過冬日,族里就得餓死人…

  再說了,族里人都知道自己需要安靜休養,往日里就算是有動靜,也會盡量避開自己的帳子。

  今日這是怎么了?

  有人要造反嗎?

  然后果然有人要造反。

  “大人!”

  竇賓的罵聲剛落,自己的兩個兒子就入帳拜見。

  竇賓就算是年老糊涂,好歹也是當了一輩子部落大人,此時看著兩個兒子同時前來,心里就是覺得有些不對:

  “外面怎么回事?怎的這般吵鬧?”

  “大人勿憂,不過是有客前來,只待客人安營扎帳完畢,便自消了。”

  “對對,客人帶的人有些多,孩兒一時考慮不周,竟是驚擾了大人,望大人恕罪。”

  聽到這個話,竇賓心里的疑惑非但沒有消去,反而越發地狐疑起來。

  這種日子,怎么會有客人前來?

  而且聽這聲音,來的人可不僅是有些多,而是很多。

  甚至他已經聽到了戰馬的嘶叫。

  “吾聽這聲音,頗為浩大,莫不成是有貴客到來?既如此,你等為何不報我?速扶我起來,讓我去見見客人,也免得失了禮數。”

  竇速侯和竇回題對視一眼,有些干笑道:

  “倒也不是什么貴客,孩兒已經接待好了。客人也知道大人身份有恙,不想把寒氣傳給大人,故而也就暫未來大人帳中相見。”

  看到兒子這副模樣,竇賓已經是確定,此事必然有鬼。

  他不禁又驚又怒,再次捶地道:

  “你們兩個要造反嗎?連我的話都敢不聽了?快些扶我起來!”

  竇速侯和竇回題垂下頭,腳下卻是沒動。

  “反了反了!”竇賓連連怒罵,又對著帳外呼喝道,“來人!”

  他本是想叫帳外聽命的侍衛進來。

  哪知帳外進來一人,卻是披著斗蓬,戴著兜帽,讓人看不清他的臉。

  此人一進來,便開口說道:

  “竇首領可是有吩咐?”

  竇賓看到此人,心里一驚,又是大喝:

  “你是何人?”

  他再看向自己的兩個兒子,發現兒子仍是一動不動,似乎早就知道來人身份。

  這讓他心里不禁一沉。

  看來自己的兒子早有準備,也不知是把自己帳外的侍衛支走了,還是收買了。

  草原上父殺子,子弒父,子烝母,母亂子,怎么爽怎么來,而且是光明正大,從來不用避人。

  南夏不少人表示實名羨慕,但又不好意思當眾爽,免得被人罵與禽獸無異,于是就稍微掩飾了一下。

  當然,也有一些人不喜歡當人子而喜歡當禽獸,比如說只能以孝治天下的司馬晉。

  竇賓只道是自己的兒子已經等不及要奪了自己部落大人之位,驚怒過后,臉上的神色反而是變得平靜下來。

  “汝等意欲何為?”

  這一回,竇速侯終于開了口:

  “大人,這位是南邊來的族人。”

  “南邊?族人?”

  竇賓沒有聽到自己心中所想的答案,有些愕然地看向自己不認識的家伙。

  但見此人把自己兜帽摘下,又解下了斗蓬,然后對著竇賓行了一禮:

  “扶風竇品,見過竇首領。”

  竇賓還沒有看清來人的真容,聽到“扶風竇”三個字,身子竟是抖了一抖。

  已經做好被自己兒子奪位,甚至篡弒的準備的竇賓,聽到來人自報家門后,心神竟是頓時失守,失聲道:

  “扶風竇氏?!”

  來人微微一笑,即使在充滿腥膻味的羊帳里,也能讓人如沐春風,竟是把那股腥膻都吹盡了一般。

  真是一位溫潤如玉的世家公子。

  但見他對著竇賓說道:

  “正是。”

  得到來人的確定,竇賓的嘴唇抖了抖,仍是有些不可置信地多問了一句:

  “你,你當真是來自扶風竇氏?”

  “如假包換。”

  “呼哧!呼哧!”

  饒是竇賓是部落首領,此時也是呼吸粗重,有些不知如何開口。

  后漢時,胡夷攀附中原名門世家的事情,那真是不少見。

  這個風氣,可以追溯到前漢匈奴身上。

  匈奴被大漢干了又干,被干得差點沒氣之后,大漢就成了文明世界的燈塔。

  作為被干的匈奴,就以漢家女婿,或者漢家外甥自居。

  不是我無能,而是打我的是我家長輩,我打不過很正常。

  接盤了匈奴的鮮卑,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匈奴人轉化過來的。

  喜歡認長輩的風氣自然也遺傳了下來。

  畢竟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份,可以對北地蠻夷說我祖上高貴,我血統高貴,和你們蠻夷不一樣。

  固然很爽。

  但當攀附的人家找上門來的時候,那就有點尷尬加心虛了。

  久病的竇賓,突然不用人扶了,自己就能爬起來,對著竇品行禮:

  “不知竇公前來,所為何事?”

無線電子書    蜀漢之莊稼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