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零九章 飲食男女

無線電子書    重返1977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喜宴自然能讓賓客們滿意而歸。那時候的新婚之夜,對新郎新娘又意味著什么?

  可以說基本上就是人生最大幸福的來臨。那種盼望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因為沒有洞房花燭夜,是不可能有性接觸和體驗的。

  另外,在這個年代里,我國青年人實際上是受到一種清教徒式的教育,而“運動”當中這種教育方式又達到了巔峰狀態。以至于年輕人要想提前了解一下“神秘世界”,其難度簡直超乎人們的想象。

  不多的領悟的途徑,僅限于觀摩動物,和靠《赤腳醫生手冊》之類的醫學書籍。要么就是靠著本能、靠著揣測、靠著長輩及過來人的暗示,從混混沌沌逐漸朝明白處去摸索。

  這也就于無形中更增加了人們對這種事兒的向往和期待。

  所以除了使得一部分自控力較差的年輕人走上放縱墮落的道路,又造就出一部分封閉、冷感的無知、畸形青年以外。許許多多的人,最后都是靠著無師自通,才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

  那么也就可以想象,曠日持久的渴望一經宣泄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滋味了。

  甜蜜有之,精神震蕩有之。羞澀有之,神采奕奕亦有之。

  可以說從第二天開始,對于兩個年輕人,對于整個世界的認知都不同了。就連他們所熟悉的人們,也不再是過去那樣的形象和面孔。

  甚至從此之后,成人的世界對他們開放了最后的領域。有些人會跟洪衍文開些帶色的玩笑了。大嬸、大媽們對待許崇婭也不再刻意避諱一些話題。

  所以作為新的“過來人”,小兩口心理壓力也不小。別說出門,看見打招呼的熟人含笑的表情會有些尷尬。就是在“回門”的時候,跟許家人相處,他們也別扭得很。極需要一個時間上的緩沖,作為心理的適應過程。

  好在他們早早聽從了洪衍武的建議,買好了票子,已經決定利用幾天婚假去蘇杭一帶好好玩一趟。

  于是5月3日,小兩口就帶著行李踏上了駛向南方的火車,用這種當時還只流行于干部和知識份子子女之中的方式,享受他們的“蜜月旅行”去了。也算是一舉兩得。

  當然,人生里的事兒永遠沒有孤立的存在。洪家的喜事也并不是辦完了就辦完了,這件事所帶來的后續影響還多著呢。

  首先,臨別前,“大將”、“三戧子”、“蝦爬子”,和洪衍武、陳力泉又喝了一次大酒。

  席間呢,“大將”想到了自己的事兒,就又忍不住跟洪衍武念叨起來了。

  他說雖然為了要二胎,自己和韓瑩都知道要付出什么代價。可他還是覺得打心里有點對不起老婆。因為韓瑩不但得為這個東躲西藏的,今后在單位還會“穿小鞋”,挨擠兌。

  何況他也有點擔心,怕公家較起真兒來,弄不好他和韓瑩的工作都保不住。真要到了這種地步,以后恐怕就得靠炒海參過日子了。

  盡管是干一次就夠吃個十年八年的。可問題是不是老有這種起起伏伏的行情啊,而且這東西風險也大,弄不好就打成原型。不是長遠之計啊。

  另外他還說了一個更糟糕的狀況。那就是現在海里不但東西越來越少,而且“濱城”海灘開始搞承包了。

  許多“碰海”的地方都成了私人的領地,被人圈起來搞養殖。別說海里的東西不讓撈了,連坐岸邊釣釣魚都有人管。甚至孩子和女人趕海也不行了。

  這個話題立刻也讓“三戧子”和“蝦爬子”憤慨起來。

  他們說明明海是大家的,憑什么劃成私人的?現在好多海碰子撈外快都跟做賊的似的,為這個還經常跟看海的打起來。照這樣下去,弄不好以后海參也搞不到了。“海碰子”們都得餓死。

  其實說實話,“大將”他們原本只是抱怨抱怨,跟洪衍武釋放一下心理壓力。他們可都沒想到洪衍武竟然能夠把這些事都聯系到一起去。

  就見這小子眼睛一瞇縫,抽了幾口煙后,竟然語出驚人。出主意說想要他們也把海給包下來。

  洪衍武的意思是,“濱城”最好的東西就是海貨。既然別人能包,咱們手里也有錢,干嘛不包呢?何況還有誰比咱們更能知道哪片海好的?應該是能包多久包多久,能包多少海包多少海才好。

  真沒了工作怕什么,海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銀行。有了咱們自己的“銀行”,這才叫“鐵打的營盤”呢,咱們從此也就不再是“流水的兵了”。

  這個主意讓大伙兒都愣了。可思來想去,幾個“海碰子”還是有顧慮。

  “三戧子”和“蝦爬子”主要擔心是下的本兒太大。因為這里不光是包海的錢,還有雇人和買船,買養殖設備的錢。那可就海了去了。而且干養殖受天氣影響太大,大家伙又不懂這個,弄不好,也是有顆粒無收的可能性的。

  “大將”則是因為太厚道,心里過不去。他不愿意成為“海碰子”們的對立面。

  他說,“過去都是大伙兒一起賣命刨食兒,真要承包了,我可不好意思不讓這些“窮兄弟”們下海。但要是不管,咱自己就得虧錢。怎么都不合適。

  還有那些趕海的孩子和女人們,我總不能真跟那些眼里只有錢的人一樣,連個海菜也不讓人撿,打人趕人吧?”

  沒想到洪衍武一樂,這倆件事兒在他看根本不為難。

  一是資金投入上,洪衍武不是要以養殖來賺錢,他的主張就是跑馬圈地。既如此,設備不用買,投入就少了。同時也就等于降低了自然災害的風險,至少不會賠光褲子了。

  二是他也不需要“大將”看海看得那么絕。對趕海的女人和孩子完全可以聽任,而對“海碰子”們的限制可以有個交換條件。

  那就是撈出來的東西“海碰子”得給他們留下六成,其他的才許帶走。

  要是耍雞賊,偷著干的。那逮著就公事公辦了,不但抄沒,還得罰款。

  這么一說,大家伙兒都覺著有門兒,開始琢磨合計上了。沒多久,幾個海碰子都點頭表示可以試試看。覺得賺錢雖然不好說,但這樣至少應該不會虧錢了。

  但洪衍武遠比他們更放心,居然說自己的十萬塊都可以投進去干這個。因為東西越少,那就越貴。另外他還出了兩個比較高明的主意。

  一個是包下來的海,盡量找人往下面扔些龐大的石塊,便于海物生長。二是可以盡量挑游客多的地方承包。這樣恰逢每年夏季,購置一批陽傘涼椅出租給游客,再賣一些飲料食品,弄不好比養殖還掙錢。

  至此“大將”他們幾個完全豁然開朗,心里再無半點猶豫了。就這樣,第二天他們帶著新的目標和任務,在京城朋友們的相送下登上了歸鄉的旅途。

  而這件事他們直到若干年后才真正意識其重要的意義,說是從此根本性地改變了他們的人生境地并不為過。

  因為正是洪衍武的這個主意為他們日后的發展提供了合理合法基礎,也一直是他們事業組成部分中最穩定的核心內容。

  開二群了,群號:608640021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重返1977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