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章 討教

無線電子書    重返1977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說完了外匯券,洪衍武對父親大感欽佩。他又談興正濃,就勢順便,繼續拿房地產的問題請教他老子。

  報紙上的相關信息主要是“偉人”《關于建筑業和住宅問題的談話》的言論。

  這段被反復引用的談話確定了幾個原則。其中最關鍵的是“城鎮居民可以自己購買房屋,也可以自己蓋房。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十年、十五年還清。但不要超過二十年。”

  洪衍武當然知道,這是歷史的必然發展路線,也是加速城市建設和解決居民住房問題的切實辦法。同時他又認為,既然是“偉人”親手發起的政策,下面就一定要執行啊,應該沒什么打折扣的余地。

  只是另一方面,在他的印象里卻偏偏沒有相關的記憶。反倒是直到九十年代后,才似乎聽說有成規模的商品房小區出現。等房地產項目四處開花,他自己真干上這行,那都九十年代中末期了。

  所以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了。為什么有了購房政策,十來年房地產業都是近于停滯呢?

  說京城人太窮,買不起房子是不可能的。不說有些家庭本身底子就厚,就是隨后也會很快涌現出一批先富起來的人啊。

  誰不想改善自己家的居住環境啊?難道就因為那些出現的反對和質疑聲音嗎?難道就因為大家的思想意識太過禁錮了嗎?

  這就是洪衍武眼下很想弄明白,卻又弄不明白的問題。

  還好,他的父親果然沒讓他失望,洪祿承又好好地給他上了一課。

  洪祿承同樣認為這個政策從理論上沒什么問題。房屋完全可以作為商品出售。賺來的錢便可以再投入到新的項目中,借此完成城市建設和民居改善目標。

  但盡管路線正確,卻因為面臨的實際困難太多,并不能一蹴而就。

  一方面當前社會整體的工資水平低下,買得起房的人很少。另一方面,房地產買賣政策和現行的公房分配制度就是最大的矛盾。

  明明能夠通過單位獲得近乎免費的住房,又有多少人愿意自己去買呢?就是有錢的人,也會因看著別人免費分房,自己要花錢購房覺得太虧了。

  那么如此,房價定的高就賣不出去,可利潤不高又怎么能完成良性循環,獲取充足的資金再投入到興建房產上呢?

  對這些問題,哪怕是“偉人”提出了要調整房租,也沒用,推進強度太小了。各地對政策執行是執行,但肯定流于形式。

  別忘了,如果資金緊張還要勉強蓋房,就必定會在怎么節省成本上做文章。而且現行的政策,也讓施工單位根本不能從興建房屋中為自己獲得好處。他們又怎么會有積極性?綜合種種弊病,房屋質量實在讓人堪憂啊。

  所以說,最大的問題不但在于缺少消費群體,也在于缺少發展房地產的動力和資金。

  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取消公房分配制度,才能讓購房模式被人們真正接受。

  另外,要想讓百姓對房屋的質量滿意,實現整體市場快速良性發展,還必須讓建筑企業從中獲得好處,讓官員與經營分開。

  上面給的自由越多,分得越開,效果就越好。因為歷史已經早用實際證明了,任何商業行為如果只是官辦,就很難得到良性的發展。這也正是為什么必須要改革開放的原因。

  如果要做不到這兩點,一切白饒,實行私人購房政策就純屬海市蜃樓。也就是看起來很美罷了,根本實行不起來。

  不過話說回來,洪祿承對房地產政策實行也不是一味悲觀。

  至少上面提出這個政策,也就不會再進行私房公有化的改造了。這種方向性地掉頭,就算是變相加固了私人房產的合法性。那么洪家和完顏家的老宅不就算保住了么?當然也是一件很有必要的大好事。

  對這一番分析,洪衍武簡直想要為父親鼓掌了。他的疑惑徹底澄清。

  可不是嗎?說到底不就是經濟體制問題?這即是改革的最終目標,也是改革最大的阻力啊。

  他便忍不住由衷地贊了一句,“爸,我看您有當大官兒的本事。憑您這水平至少是個財政部長的才能!”

  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見兒子心悅誠服,當老子的也高興不是。洪祿承也就忍不住多說了兩句。

  “你這話雖然是吹捧,可也不算全無道理。你老子這點本事是經商上得來的,也就在錢財上有點手段。不是我吹,現有困局,別看那些當官的為難。真是讓我來辦,也未必辦不好。至少把京城的某一隅之地劃給我,我是有信心辦出點成績來的。”

  這話一說,洪衍武是真有點不信了。他可是有著多年房地產開發的經驗,如今聽了父親的分析,怎么覺著目前就是無解呀。他實在看不出有一絲的發展希望,哪怕是局部呢。

  可是呢,做人得識趣。老爺子盡管吹得有點過,他也能理解。誰不吹牛X啊?爸爸輩兒再大,那也是吃五谷雜糧的俗人啊。

  于是他就堆著笑敷衍。

  “是是是,您英明神武。要有您參與,我相信改革的效率一定大大提高啊。真是埋沒啦,人民的損失…”

  但這種態度你得分對誰啊?洪祿承在商場上泡了一輩子了。什么人沒見過,是不是言不由衷能看不出來?

  老爺子當然就不高興了。臉一沉,拿過來一份兒京城地圖就指給洪衍武看。

  “你爸爸不是誑你。就這塊地方劃給我,只要一兩個工程的啟動資金。別說把這幾條街都蓋上單元樓了。不出十年,我甚至能用高樓大廈、別墅洋房給他堆滿了。什么酒店、飯店、學校、醫院、電影院,也能一應俱全…”

  洪衍武定睛一看,沒想到立刻就看呆了。

  老爺子指的什么地方兒啊?東環北路一帶!

  北到“亮馬橋”,南到“白家莊”。還包括“東直門外大街”和“工人體育場北路”兩條東西走向的大街。把整個使館區幾乎全給包在里面了。

  說白了就是日后東三環CBD的核心地帶啊!

  翻譯過來是個特別高大上的名字——京城中央商務區!

  這讓洪衍武如何不吃驚?敷衍自然變成了認真,怠慢迅速轉為了恭敬。

  “爸,您這是想打外國人的主意?”

  一句話情不自禁脫口而出,這下反倒換成洪祿承訝異了。

  “喲,你這心思轉得夠快的。倒是有幾分靈性。那你能說說后面該怎么辦嗎?這事兒照你看有幾分把握能成?”

  這兩個問題洪衍武可說不好了。他只知道外國人有錢,買得起房,可問題是現行政策不允許外國人購房啊。他還真不知道該怎么個操作法。

  另外對這整個區域的看法,他也只知道去機場方便,是使館區。日后因外企扎堆兒聚集周邊地區,確實能發展成京城商業區。

  可如今還一點苗頭都沒有啊,他真是不明白父親為什么慧眼獨具,偏偏能看上這里。

  開二群了,群號:608640021

下午18:50加更一章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重返1977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