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73章 大學生給村里打工

無線電子書    官升一級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眾人離開了食品廠,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王黎民上了車,高度評價:“這個企業好哇,如果說把這個項目做大做強,他就不單純是一個企業的事,而是一個產業,會有更多的貧困人口加入進來。”

  “是啊,這是在朗秀山革命老區最接地氣、最合適的發展之道,我們會隨時關注,加強引導的。”姜書升立刻作出了回應。

  王黎民望著窗外郁郁蔥蔥的景色,突然間心情豁達了很多,“有了這么一個產業,可就去了一塊大心病。弄好了林場改制,發展紅色旅游,吸引一部分人口進來,再加上這個產業,扶貧任務可就不難了。”

  “不錯,泡菜、桔梗的生產加工主要還是冬季,那個時候恰好是旅游淡季,在時間上互補。”姜書升也感覺之前陸少勇帶來的壓抑輕了不少。王黎民有同感:“接下來我們集中精力搞林場改制!拿出肯硬骨頭的勇氣。”

  “是啊,一定要解決好問題,既要改制,又不打擊職工的積極性。”王黎民聽到這句話,又轉移話題,“這個鄭超…你感覺怎么樣?”

  “不瞞你說,這個鄭超是去年我力排眾議,推薦他為黨委書記的,之所以這樣,就是他給我的一份扶貧方案。”姜書升肯定的說,看來沒有看錯人。

  話說間,前面鄭超的皮卡車停了下來,姜書升指了指:“王市長,看來大棚到了,我們下車吧。”

  “好好…”

  下了車,一排排的大棚呈現在眼前,鄭超站在路邊,指著遠方:“這些大棚都是馮家村村委開發的,這個村委會主任今年才三十多歲,以前在外地搞軟件,聽說年薪幾十萬,有了一定資本后,回家投建三十個大棚。”

  王黎民透過墨鏡,大體數了一下,“我怎么看著不止三十吧,有…七八十個大棚啊。”

  “呵呵,很多村民看到他賺了錢,自發的投建,這個村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采摘第一村。你看,他們主任沈浩過來了。”鄭超指著步行過來的一個毛頭小伙介紹道。

  王黎民看了一眼,黝黑結實,只穿著一件t恤,他走過來,高興的伸出了手,“您好,領導。”

  “你穿這個不冷嗎?”姜書升問了一句。

  沈浩搖了搖頭,“剛從大棚里出來,里面溫度高,感覺不到冷。”鄭超打趣道:“每天幾十萬入賬,心里熱乎吧。”

  沈浩靦腆的笑了,“鄭書記,你們投建的幾個大棚也不錯嘛,基本上銷完了。”

  王黎民和姜書升聽他們談的熱鬧,只是在一邊干瞪眼,“好了,你們談的什么呀,趕緊帶我們進去看看吧。”

  沈浩高興的說道,“我們馮家村是馬池鎮第一大村,有三個自然村組建而成,大約有三千人。”

  鄭超插了一句話,“兩位領導,你們知道這個村每年的人均收入嗎?”

  王黎民搖了搖頭,“能有多少?我記的東源市城鎮戶口人均收入才三萬多吧,農村也就不到兩萬吧。”

  “這個村,每年僅僅采摘園就收入達到了幾千萬,加上打工的錢,人均收入不比城里差。”鄭超自豪的講述。王黎民粗略一算,一百個大棚,幾千萬,每個大棚一年入賬一二十萬,“種的什么呀?這么值錢?”

  “走,我們進去看看吧。”沈浩在前面帶路,向村里走去。來到村口的小廣場,指著豎起的鐵牌,“這是我們村的采摘品種,每個季節都有。這個時節主要是草莓,過幾個月是藍莓、葡萄,冬天則是熱帶水果,有芒果、香蕉、胡桃。”

  “哦,一年四季不斷,銷量怎么樣?”王黎民還是有些擔心。

  沈浩指了指靠近的一座倉庫,“走吧,我們去看一下馮家村的電商大樓,可以說我們這的水果銷發全國。”

  “電商?你們這么先進?”姜書升問了一句。沈浩指了指旁邊的廣告牌,“你看這個廣告,是幾個物流公司的聯系電話,可以說,全國最大的幾個物流公司,我們這都有。主要還是走順豐,他們有飛機,這種水果對時間要求苛刻。”

  王黎民和姜書升駐足圍觀,一個幾米高的廣告牌,寫滿了快遞員的電話,還有價格,“走吧,我想馬上看一下你們的電商是怎么運行的,連老百姓都懂得用了,可真是稀奇的事。”

  鄭超擺了擺手,“這可不是村里老百姓干的活,都是一些外聘人員。”王黎民臉色一僵,“外聘?哪里的人才能夠跑到這里來?交通都是問題嘛。”

  鄭超微笑著說,“走吧,我早就料到你們不信,進去看看。”

  一樓大廳,十幾個工作人員正在對著電腦,熟練的敲擊鍵盤,跟客戶聊天,時不時傳出這樣的聲音,“張姐,我給你打出了一個訂單,三箱,海北省的。”

  王黎民愣住了,看著這些職工不是本地人啊,走過去拍了拍肩膀,“小伙子,你是哪里的?”

  小伙子看了一眼,只認識鄭超和沈浩,在一邊跟小跟班似的,就明白是領導視察,怯生生的低下了頭,不敢說話。鄭超鼓勵了一句,“你就實話實說。”

  “我是林場的職工,過來幫忙的。”小伙子低聲說道,這句話讓姜書升等人臉色大變,林場職工不上班,過來兼職!

  “朗秀山林場?”王黎民加重了語氣。小伙子不好意思點了點頭,表示認可。王黎民繼續詢問,“為什么不去上班,跑這里來了?”

  “…林場沒什么事,恰好這里需要人才嘛。”沈浩說了一句。王黎民沒有說話,心情很沉重,這些可都是政府招來的大學生,沒有用武之地,在農村干起了私活。

  不是說他們干這種活不好,而是這種情況真的讓人揪心,名不正言不順嘛。沈浩是村里主任,膽子大,“我們不會虧待他們的,一個月工資三千多,比林場開的工資還高呢。”

  鄭超瞪了他一眼,讓他說話注意點,沈浩年輕氣盛,不在乎,“實話實說嘛,一個大學生考到林場天天玩,你說資源浪費不浪費?”

  “你們村有多少這樣的職工?”王黎民問道。沈浩拍著胸脯,“領導,我知道有些話你不喜歡聽,但是我也要說,我本身就是大學生,父母費勁供養我們上了大學,畢業考進事業單位,一個月不到兩千塊,主要工作就是釣魚打撲克,你說有什么意思?”

  “好了,沈主任。”鄭超厲聲說道。

  沈浩年輕,血氣方剛,“鄭書記,我索性都說了吧,這都是些什么世道啊,我們村急缺人才,林場有啊,可是人家是事業單位,不肯放下架子,浪費大批人力資源,怎么辦?”

  王黎民示意他繼續說,沈浩一臉的不滿:“我的意思嘛,完全可以打破這種體制,就林場這種經營困難狀況,早改早好!”

  鄭超立刻打住了他,“行了,沈主任。我們去看看那幾個扶貧大棚吧。”

  沈浩這才消了點氣,“實話說吧,林場目前在我們村兼職的職工有幾十人,大部分是技術員,他們可都是學習園林和種植專業的,干這活正合適。”

  王黎民慎重的點了點頭,“你的意見很好,我們會慎重的考慮,給政府一點時間,保證大變樣。”

  沈浩看著這個近一米八大個、戴著墨鏡的市長,“我看出來了,你跟其他領導不一樣,你是干事的!”

無線電子書    官升一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