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32章 不爭 (豬頭的520靈寵緣+1)

無線電子書    盛世妖顏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王氏想得很清楚。

  他們家跟王毅興的婚事成與不成,不在盛家,而在王毅興身上。

  她先前已經把自家跟王毅興的淵源對昌遠侯夫人說清楚了。

  如果昌遠侯府還要擺出不屈不撓的樣兒跟他們爭女婿,王氏是不會奉陪的。

  要是傳出來兩府上爭婿的消息,沒面子的會是他們兩家的姑娘,白白抬了王毅興的身價。

  這種踩著自家姑娘的臉,為別的男人抬轎子的行徑,王氏絕對是不屑為之的。

  再說王氏并不想跟昌遠侯府上鬧得不可可交。

  “昌遠侯夫人說得好。你們家既有太后娘娘撐腰,又有拱衛京畿的昌遠侯輔國將軍大人,這樣的人家,找什么樣的女婿找不到呢?若是讓別人知道昌遠侯府跟我們盛國公府因王狀元生了隔膜,這個名聲,我可擔不起。不僅我擔不起,我們家姑娘,你們家姑娘,都擔不起,你說是吧?”

  王氏似笑非笑地提醒昌遠侯夫人,不要為了爭一時之氣,壞了自家姑娘的名聲。

  兩個功勛之家爭著搶著要一個男子做女婿,這名聲傳出去,他們兩家姑娘的名聲還能聽嗎?

  昌遠侯夫人警醒過來,暗道這盛國公夫人確實有兩把刷子,就這么點功夫,就四兩撥千斤地將他們自己摘開了,甚至表示,如果他們要爭,他們是不會奉陪的…

  一看盛國公府這樣滑不留手,并沒有表示一定要爭王狀元為婿,昌遠侯夫人倒是躊躇起來。

  想了想,昌遠侯夫人回頭讓自己家的姑娘給王氏見禮,因說道:“這是大姑娘宜室,二姑娘宜家,三姑娘宜順,四姑娘宜從。”

  四個年紀參差不齊的姑娘一起給王氏見禮。

  王氏笑著點頭,一個一個夸過去。就差沒把她們夸到天上去了。

  這四個姑娘對盛思顏的敵意果然小了很多。

  盛思顏卻在旁邊聽得滿頭黑線。

  聽聽這昌遠侯府文家四位姑娘的名字,宜室宜家順從…

  再看看在宮里運籌帷幄,執掌大夏皇朝快二十年的太后娘娘,這太后娘家的姑娘真是跟她們姑母不是一個路子啊!

  昌遠侯府的姑娘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王氏低頭抿了一口果酒,暗暗好笑。

  果然是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么?

  倒也正好,她要趁著這個機會,好生看看王毅興要如何應付這些“桃花運”。

  如果應付得好,她自然會放心將盛思顏嫁給他。

  如果應付得不好,拖泥帶水含含糊糊,哼,咱們家思顏又不是沒人嫁了,何必將來去受這數不盡的零碎氣呢…

  王氏深知他們家思顏的性子很是綿軟。又不懂如何調教督促男人,更不是那種長袖善舞的能干人,可以主動將男人的那些“桃花運”擋在外頭,所以只有為她多操些心了。

  王毅興的性子,王氏不是不了解。但是她更知道,王毅興是個要做大事的人。

  而做大事的人,最需要就是妥協。

  不妥協的人,不能成大事。

  她想看看,王毅興在這件事上,是如何拿主意的。

  盛思顏坐在王氏后頭,聽著王氏跟昌遠侯夫人說話。心里也在暗自琢磨。

  聽昌遠侯夫人說話的口氣,他們也看上了王二哥?

  總有幾道目光似是漫不經心地往她這邊晃來晃去,像要把她看個透徹。

  盛思顏抬頭,順著目光的方向看過去,正好看見那幾個來不及收回目光的姑娘。

  有昌遠侯府,也就是太后娘家的姑娘。也有另外幾家功勛世家,以及六部尚書家的姑娘。

  大部分目光都是好奇,只有少部分有些忿忿不平之意。

  盛思顏又看了看四大國公府家的姑娘。

  鄭玉兒和鄭月兒兩人頭碰著頭,不知道在說什么悄悄話,一邊說。一邊掩袖而笑。

  吳國公府的重瞳之女吳嬋娟端坐在她娘親鄭大奶奶身邊,無精打采的樣子,讓盛思顏有些吃驚。盛思顏定定地看了吳嬋娟一會兒,才看向她們旁邊吳家二房的吳嬋瑩,以及吳家三房的吳嬋穎。

  吳嬋瑩已經十七歲,去年定的親,明年就要出嫁,比大家都沉穩,坐在那里一言不發。

  吳嬋穎才十三歲,是吳國公庶幼子的嫡女,很少出來見人。這一次能跟出來,大概也是她到年齡要說親了,所以帶出來見見世面。

  神將府周家則只來了一個姑娘,便是神將大人周承宗的庶次女周雁麗。周家的另外兩個姑娘都早已出嫁了。

  這幾個姑娘是盛思顏平日里熟悉的,沒有像看稀奇一樣看著她。

  見她看過來,這些姑娘都沖她抿嘴一笑,算是打了招呼。

  盛思顏也回以一笑,舉杯做了做樣子。

  鏗鏗蹡蹡!

  對面戲臺上鑼鼓聲漸起,那些夫人、老夫人們都被戲臺上的小戲吸引了。

  盛思顏這樣的小姑娘卻不愛聽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腔。

  她們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有些坐不住了。

  吃過兩道菜,昌遠侯府上的大姑娘文宜室跟她祖母昌遠侯夫人低聲說了兩句話。

  昌遠侯夫人躊躇半晌,還是點頭道:“你去問問你姑祖母。若是她同意就行。”

  文宜室又去見太后。

  她是太后最疼的娘家侄孫女,經常在安和宮出入,很得寵愛。

  “太后娘娘,我們想出去走走行不行?這里的戲臺吵死了。”文宜室對太后撒嬌道。

  太后對這個肖似她年輕時候的侄孫女特別疼愛,也喜歡她這樣熟不拘禮的樣子。

  “我就知道我們老婆子看的東西,你們年輕姑娘不喜歡。”太后笑著點了點她的額頭。

  文宜室忙笑著道:“太后說哪里話?您可是忘了那天西北白婉公主見了太后娘娘,還問您是不是我的姐姐…”

  那天白婉確實是這樣問的,把太后喜得連賞了她好多東西。

  以太后的年紀,歲月似乎把她遺忘了,沒有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跡。

  和她的大嫂昌遠侯夫人站在一起,她們簡直像差了兩輩的人。

  太后笑得眼淚都出來了,輕輕推了文宜室一把。“你這張小嘴真是會說話。”一邊往大殿里看了一眼,叫了姚女官過來吩咐道:“去問問那些姑娘們,哪些愿意跟宜室這丫頭出去逛的,都跟她出去吧。哀家也不拘著你們這些小姑娘了。再說你們出去了。你們的長輩還能自在些說話。”

  大夏人家里筵客,一般小姑娘都是另外開席,不跟那些成了親的媳婦、夫人、老夫人們在一起坐席。

  不過大夏皇宮里沒有公主,沒人單獨招待她們,再加上在夏明帝得病的這二十多年,大夏皇宮里極少有這樣大型的宴飲活動,因此沒人想到要給小姑娘們另設一宮。

  今天既然昌遠侯家的姑娘提出來了,太后覺得讓她們另外待著更好。

  又吩咐姚女官,“就在御花園那邊的飛來亭給姑娘們另擺酒席吧。那邊的飛來亭夠大,又建在小山上。高處闊朗,近處還有瀑布,是個游樂的好去處。”

  姚女官忙贊好,“太后挑的好地方!臣下馬上就讓她們去安席。”說著,一邊吩咐宮女內侍趕緊去飛來亭布置酒席。一邊自己下了臺階,命人去挨個問那些姑娘,愿不愿意跟著文大姑娘出去。

  聽說有別的好去處,那些姑娘小子竟是一哄而起,全跟著出去了。

  姑娘都是沒有成親的姑娘,小子是十歲以下的男孩。

  盛思顏跟鄭玉兒、鄭月兒做伴,一起往外走。

  吳嬋娟悶悶不樂地跟在她們后頭。一抬頭看見周家的庶女周雁麗在她旁邊走,立時笑了笑,拉著她的手道:“周三姑娘,好久不見了。”

  周雁麗是神將大人的妾室所出的庶次女,不怎么喜歡說話。

  見吳嬋娟這樣親熱,周雁麗受寵若驚地道:“吳二姑娘這邊走。”將主路讓開給吳嬋娟走。自己走在旁邊的小路上。

  那小路上都是草,草上還有點點滴滴的水珠,不知道是早上還沒有干的露水,還是宮人們灑的水,卻把周雁麗的裙子底邊都潤濕了。

  吳嬋娟過意不去。將她拉過來道:“別走那邊,看你的裙子都濕了。”

  周雁麗靦腆地笑道:“沒事,回去烤一烤就好了。”

  吳國公府的另外兩個姑娘吳嬋瑩和吳嬋穎走在吳嬋娟和周雁麗后頭,吳嬋穎有些怯生生地,都是吳嬋瑩照顧她。

  盛思顏和鄭玉兒、鄭月兒交好,跟她們說起自家的小刺猬阿財,說得眉飛色舞,高興處三個人忍不住拊掌輕笑,嬌嫩清脆的聲音飛過那道爬滿紫藤的隔墻,傳到墻外小山上背手而立的周懷軒耳朵里。

  雖然那聲音并不大,可是卻能從萬千聲音中脫穎而出,將將跳入他的耳朵里。

  周懷軒在這里站了一會兒,本是想下去的,可是聽到那聲音,他的腳就不聽使喚,自發一轉,走到小山的樹林叢中,將自己的身形隱藏起來。

  他站得高,一眼就對面墻里二十來個姑娘小子中,有個穿嫩黃色衫子的姑娘,正是盛思顏。

  周懷軒站在樹后,緊緊地盯著她,眉頭微微蹙起,一手撐在樹干上,一手垂在身邊,不由自主握成拳頭,像是忍受著極大的痛苦,連手背上的青筋都露出來了。

為豬頭的520七月打賞的靈寵緣第一次加更送到。提醒親們的粉紅票和

無線電子書    盛世妖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