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零七章 徙木立信市恩民(五)

無線電子書    戰國野心家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借著各國尚無戰國慘烈的血海深仇、借著天下尚有周禮普天之下的天下概念,適悄然宣揚了一波普適天下的理論,絲毫不違和。*隨*夢*小*說w.suimeng.lā

  當秦國開始軍功爵舉國動員之后,這一套理論便很難說服別人了,畢竟到時候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國與想要軍功土地的士兵綁定在了一起,國也就不只是貴族的國了。

  對外戰爭,貴族吃肉,平民喝湯的情況下,便可以宣傳為國而戰,也可以讓天下這個概念徹底變為七國亂戰互相仇視的局面。

  牛闌邑的民眾初次聽到適說的這些道理,心中難免會有怨氣,才知道原來這數百年來看來理所當然的義務,并不是那么理所當然。

  怨氣雖有,卻也無可奈何,因為他們尚且不知道該怎么辦,也不知道怎么樣才能讓這怨氣化解。

  眾人心想,好在這些墨家說墨家的道理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日后尚久,總可以聽他們慢慢說。

  適便起身,當即拿出紙筆,叫人一邊核對債券,一邊遴選一些欠債太多的農夫,征召他們成為守衛牛闌的簡陋火器部隊。

  跟隨他而來的宣義部成員,暫時也沒有著急宣揚,反正迫于封建義務和之前的習慣勞役,這些人還要以“魯陽公的命令”為理由組織起來修筑城墻,到時候才是適合宣揚的機會,人需要組織起來才更適合宣揚。

  對于這些欠債的人,適的想法也簡單。欠債還錢,理論上天經地義,但如果一座城絕大多數人都需要時不時借貸,那就是天下出了問題。

  次日,適便開始召集牛闌邑的民眾,按照墨家守城什伍編組的方式進行組織。

  要修筑夯土城墻,墨家這方便是有分工協作的傳統的,那跟隨來的四十多名墨者也多善于此道。

  牛闌邑不大,比起墨子善于防守的“三萬戶之邑”要小的多。適算是第一次組織這么多人,好在墨家其余人也都熟悉這些操作。

  分組之后,適又去規劃新建城墻的寬度、角度、突出部等一系列的事宜。

  城內在開始挖掘泥土動工修繕之前,點了一掛鞭炮,眾人的驚恐聲中,火藥這種武器算是在牛闌露了露面,以免民眾聽到這樣古怪的聲音會恐慌。

  集中起來的那些欠債較多的輕壯,也開始進行簡單的火器訓練。

  農兵合一的傳統下,這些人多多少少都受過一定的軍事訓練,冬季演武,最起碼隊列還是能排的,只是不能整齊也不能保證前進后退時整齊。以此時的標準來看,擊鼓十步就要一整隊,才能保持陣型。

  簡單的手炮等火器分發下去后,適便親自訓練這些人,并不要求這些人可以野戰對敵,只是守城的話訓練的內容也就簡單了許多。

  無非是裝填、瞄準、點火這幾樣,乒乒乓乓的聲音開始在牛闌邑回蕩。

  剩余的就是聽懂命令,別的短時間內也訓練不出來什么。

  至于那些炮,墨家弟子自會赤膊上陣,他們懂紀律,而且這一次也是為了巡在實戰中訓練自己的炮手。

  同時,牛闌邑之外的民眾也開始朝城內集中,按照墨家守城的規矩,嚴密把守五十里之內的通路,捕捉奸細,建立瞭望寨。

  七月份,第二批武器和火藥從沛縣抵達,跟隨而來的還有二十多名墨者,他們需要在必要的時候親自上陣,操控火炮。

  墨家原本就有床弩和轉射機,在守城時的效果其實也和炮差不多,打亂對方的弓手陣型,擊潰敵人的沖車等等。

  隨之而來的,還有巨子以及七悟害同意適等人的辦法,親自指揮牛闌邑的防御,但是不要被活捉以免給魏韓口實。

  七月末,魯陽公那邊又派來了三十名勇士,外加百余名弩手。

  從沛縣第二批運來的十套鐵片札甲,也先給這邊的勇士穿戴。

  魯陽公也算是能分得清利害,沒有追問適在這邊的事,大有一切放手的姿態。

  一是他與墨子有舊,知曉墨家的手段。二則是事已至此,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可以依靠了。

  到八月中,依托原本城墻的新城防御也基本完成。

  不需要考慮敵方炮擊的情況下,只是增加了一些凸角和星芒,挖掘了護城壕,安放了“狗走”等墨家守城的暗器,準備了陷坑。

  原本只是夯土的城墻修建起來要比這個快得多,但是適還是組織了人,燒制了一批紅磚,在一些需要加固可能容易攻破的地方加固了一下。

  此外,在夯筑城墻防御的時候,墨家的人著重講了講墨家的一些樂土之說,又說了一番沛縣等地的情況。

  尤其是適正在訓練的數百接觸火器的那批人,如果守城戰可以完成,這些人能夠活下來,將是第一批真正利用火藥管狀武器進行戰斗的人。雖然他們用的是手炮、銅銃之類的不合于沛縣義師那邊用的長管火繩槍,但依舊還是一批真正戰斗過的人,適準備在戰斗結束后把這批人拐到沛縣。

  這期間除了將墨家的道義,還講了一些墨家守城的律令,征集了糧食,準備了清單,焚燒了城外周邊的樹木。

  到八月末,北邊那些瞭望寨的人發現晉師與鄭師動靜的時候,牛闌邑的防御體系已經完成。

  城內五千戶民眾,外加城外的將近兩千戶,都已經集中在城內。

  十門口徑不大的銅炮,兩門大口徑迫于現在技術水平的短管射石臼炮。

  體型很小可以噴射砂石的類似虎尊炮的小型霰彈炮二十門,都用鐵皮加固過。

  只能使用三五次、用鐵箍加固過的松木炮十門。

  各式稀奇古怪的簡易火器八百余件。

  魯陽公那邊派來的弩手一百五十人,本地征召的鄉射善射者八十人。

  鐵片札甲十套,善于突擊沖殺的勇士不算墨者也有四十多人。

  各種鐵制、陶制、巨大的木頭框架裝載用以向下投擲的石制火藥雷眾多。

  整個牛闌邑的城墻,已經完全地不合《周禮》,不再是標準的方正形狀,而是圍繞著原本的舊墻,增加了“行墻”、“馬面”,還有一些突出的星芒,以及用泥土夯實的炮臺。

  城門也按照墨子《雜守》篇進行了加固,增加了雙層門,同時準備了一些可以出擊的小門和側門。

  城外的水井全部填埋,靠河方向的城墻也經過了磚石的包固,大量的木材糧食都有序地堆積在了城內。

  這一次和商丘之戰完全不同,商丘之戰從一開始就打定了示敵以弱、等待機會穿陣突襲的計劃,因為那時候根本不想等待三晉的援兵。

  但牛闌邑從一開始的打算就是死守,死守到攻城方疲憊。或者…死守到適推斷的鄭韓矛盾爆發,讓其自行退兵。

  這種多國聯軍,尤其是平日有血海深仇的多國聯軍之間,若能全力配合就怪了。

  只要守衛的堅決一些,只要火藥武器能夠給這些人造成一定的震撼,那就算是成功。

  墨家也可以大肆宣傳,從而再一次讓諸侯側目,天下震動。

  越震動越好,震動的越厲害,魏韓也就不敢對宋國的墨家沛縣根基有什么異樣心思,因為他們生怕把可以震動天下的墨家逼到楚國那邊。

  所以這邊打的越狠,那邊反而越安全,到時候君主還是面上笑呵呵說幾句利天下之類的場面話。

  在等待晉鄭聯軍到來的這段時間,宣義部的人也終于干起來本職工作,借助守城將民眾組織在一起后,展開了猛烈地宣傳工作。

  九月初,晉鄭聯軍一共七萬余人,逼近了牛闌邑。

  先期偵查的墨者點數了一下對方的灶坑數量,判斷了大致的人數。不過這七萬人中,多是農兵,并沒有調動西河的武卒,其中還有半數算作輜重。

  這次魏軍的主帥是公子擊,韓軍的主帥是上次伐齊的副帥骉羌,鄭軍主帥是子馬。

  戰車共八百乘,乘車與輜重車一共一千七百乘,這就可以對外宣稱戰車三千乘。

  這一次出征實際上已經錯過了最佳時間,只是各國都沒有辦法。

  魏斯明知道趙國不可能參與這件事,但又不得不防備趙國背后偷襲,只能得到吳起那邊戰勝了奪西河的秦人后,才派使者前往趙都,訴說了一番三晉合力的道理。

  韓國其實更希望在大梁的地方開戰,那樣的話更為貼近的領土,可以占據幾座城邑,擴充自己的實力。

  因為鄭國已經先下手為強,攻占了榆關,而且這一次鄭師入王子定,鄭國也是以榆關恐陽城君反擊為由,只出了一萬五千人。

  魏國則希望能夠攻破魯關,讓楚國內亂,從而維系霸權。在魏斯看來,楚國就是魏國自己死后最大的敵人,他根本看不到秦人可能的崛起,而現在秦國的情況誰也不相信將來能夠崛起。

  魏國想要未來的優勢和霸權,韓鄭想要現實可以拿到手的城邑土地,公子擊更是希望自己能夠做昔年的秦穆公,扶植一個君主即位。

  互相扯皮之下,一直拖延到現在才出兵,給足了適完善城防的機會。

  天才一秒:.

無線電子書    戰國野心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