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一十九章 破題

無線電子書    古代農家日常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兩個考舍之間就隔了一層薄木板,杜錦寧的聽覺又敏銳,盡管隔壁考生盡量壓低了自己的哭聲,還是傳到了杜錦寧耳里。

  杜錦寧輕輕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

  第一道題,對于古代這些習慣了循規蹈矩的書生來說,可能覺得考官故意為難他們。但杜錦寧覺得,這題目除了坑爹一點,還是有可取之處的,至少這題目不僵化,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考生的想象,挖掘他們的潛力,讓他們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

  這比出一個固定的題目讓大家寫有意思多了。

  就像后面的高考作文,不再出全命題作文,而是通過一兩則材料,讓大家從中得到感悟,寫出自己心中最想說的話,表達內心深處的思想,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寫官樣文章。

  以這樣的題目來選拔人才,就能選出思維敏捷,頭腦靈活的人。這對于整個國家是有利的。

  就是第二題坑爹了一點,有點莫名其妙。截搭題不好好截搭,藏頭露尾,讓人費解。

  這次考試是三題策論題,一首詩帖詩。

  大概是主考官們也知道前面兩道題出的有些過份,第三題策論題和試帖詩出得倒是很平常。

  杜錦寧把題目抄完,并沒有像其他考生那樣挑燈夜戰。她點了香把考舍熏了一遍,確定里面沒有一只蚊子,便睡下了。

  而貢院里,絕大多數考生都沒有歇息,而是盯著那兩道題目在發呆。

  其中一個就有祁思煜。

  祁元道對自己這個孫子還是十分上心的,他自己又是在學術這個圈子里混的,對于學術傾向的動向了解得比較清楚,知道這兩年八股文在科舉考試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所以不光提醒祁思煜要多寫八股文,還特地請了一個擅長寫八股文的人來教授祁思煜。

  但祁思煜實在沒有想到,自己寫了那么久的八股文,自以為在這方面比其他人都做得好了,對于使解元還挺有信心的,但現在卻發現自己竟然連破題都做不了。

  這兩個題目真是太古怪了,讓他完全摸不著頭腦。他坐在那里對著那個圈,煩躁地直想揪自己的頭發。

  不要說祁思煜,便是許成源和方少華等人,也都點著蠟燭對著試卷上那兩道題在發呆。

  祁思煜知道的消息,杜錦寧通過書鋪收集到的各地試卷里的試題自然也知道。杜錦寧來自后世,又過目不忘,她又是個愛讀書,博覽群書的人,即便對八股文沒什么研究,但看過明清八股文題目的她,對于八股文的認識還是要超過這個時代的人。

  杜錦寧對朋友向來不藏私,更何況許成源和方少華兩人,一個是她的大姐夫,一個是她的三姐夫,她自然不會有所保留,不光提醒他們重視八股文,還給他們講了許多截搭題的破題例子。

  但第一道題的奇葩程度,還是超出了許成源他們的想象。

  倒是齊慕遠,看到這種題目沒有什么很大的反應,顯得胸有成竹。他并沒有因為試卷而影響正常的作息時間,到點吃飯,天黑睡覺。雖然跟杜錦寧隔了幾百個考舍,但兩人的作息習慣保持了神同步。

  杜錦寧好好地睡了一覺,第二天清晨洗了把臉上了個茅廁,這才開始做起題來。

  她提筆在草稿紙上寫下了第一題的破題:“無方體也。”意思就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她打算在這篇文章里好好寫一寫律法的重要性。

  要知道來自法律建全后世的她,有多么懷念法制社會。她真心希望大宋能以法制國,而不是誰有權,誰就能無視王法,為所欲為。

  盡管知道她寫的文章除了閱卷的主考和同考官,可能不會有其他人看到,除非她能考上解元或是在鄉試里考上前三名,文章才會被貼出來,但杜錦寧依然盡力去寫。反正大家都還被困在破題上,她寫文章又快,可以用比別人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精雕細琢這篇文章。

  寫這篇文章,花了她大半天的時間。

  寫完之后她休息了一會兒,便又開始寫第二道題:“君夫人陽貨欲”。

  其實這道題跟小黃文毫無關系,不過是一道截搭題。

  “君夫人”三個字出自《論語.季氏》“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諸候的正妻叫做君夫人。婦人從夫,夫為天子守土之臣,國有大小,職責如一,故禮敬如一,這是守禮有序的做法。

  “陽貨欲”亦出自《論語》“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意思就是有個叫陽貨的人想要見孔子,孔子不想見他。而這個陽貨是誰?是陪臣。欲什么?見孔子。孔子不見,為什么?陽貨陪臣秉政,越禮亂政,這是不守禮的做法。

  于是上下兩句截搭題連起來,就是圣人守禮,不為非禮。

  《論語》是讀書人熟知的,截搭題也不是新鮮玩意,如果出題人肯好好說話,把話說完:“君夫人陽貨欲見孔子”,絕大部分考生都能知道這題目是什么意思。坑就坑在它說話只說半句,再加上上下兩句截搭的內容連在一起容易讓人想歪,所以才顯得破題困難。

  杜錦寧把破題寫完,看看到了飯點,便要了飯菜吃了,吃過飯還泡了一杯茶,繼續寫了一會兒,見天色已晚,便睡下了。

  許成源與方少華等人畢竟是跟杜錦寧混在一起幾年,思維比一般的古人要開闊。剛開始時被題目所迷惑,到第二天就反應過來了,順利破了題,寫起文章來。

  題目雖奇葩,卻也不是無解。尤其是第一題,奇怪是奇怪,但它卻給了考生最大的發揮余地與想象空間。除了那些讀書讀迂了、思想僵化得別人說什么就做什么的考生,其他腦筋靈活一些的還是能從這個圈圈想到很多東西。因此慢慢也解出來了。

  但這是鄉試,一張試卷做做得好不好,除了決定是否能解開此題,還決定了解題的速度。反應快的,很快破題,寫文章的時間自然充裕;反應慢的,即便破了題,但因為破題時需要的時間太多,導致后面時間緊張。更不用說跳過前面那個坑,還有第二題的這個坑了。

  所以在杜錦寧悠閑地保持生活規律的情況下寫完了整個試卷時,有人還在寫第二或第三篇策論,完全沒有時間去做試帖詩。

無線電子書    古代農家日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